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latiusculum(Desv.) Underw.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多齿蹄盖蕨Athyrium m ultidentatum(Doell.)Ching 和分株紫萁Osrnunda Cj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a.是林区常见的4种蕨类山野菜,分布广、面积大、产量高,长期为林区居民食用。据史料记载,我国食用蕨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近年来作为商品,在国内市场正在兴起。一些城市的宾馆、餐厅,作为风味佳肴在宴席上深受宾客的欢迎。随着食物结构的变化,人们对保健和营养日益重视。4种蕨类山野菜作为蔬菜的新品种,在国际国内市场,将有极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产自赣州市的3种江西省新记录蕨类植物,分别是光叶鳞盖蕨(Microlepia calvescens(Wall.)Presl)、镰片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faiciobus(Hooh.)Ching)、短柄滨禾蕨(Polypodium dorsipilum Christ)。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植物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3.
九阜山食用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食用蕨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可食用蕨类共有12科13属15种,主要有狗脊蕨、蕨、金毛狗、乌毛蕨、紫萁、苹、肾蕨、凤丫蕨等.介绍了每种食用蕨的生境、化学成分、采收季节与食用方法,并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杀虫抗菌作用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可作为农药使用的野生蕨类植物共有21种,分属12科18属,主要集中在鳞毛蕨科(5种)、紫萁科(2种)、凤尾蕨科(2种)、乌毛蕨科(2种)、金星蕨科(2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海金沙、紫萁、蕨、狗脊蕨、蜈蚣草、乌毛蕨、阔鳞鳞毛蕨等。介绍了每种杀虫抗菌蕨类植物的生境、主要化学成分、活性部位和作用方式,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野外调查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 ,调查分析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结果表明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 4 0科、92属、2 95种和 9变种 2变型 ;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凤尾蕨科 ,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蹄盖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凤尾蕨属、瓦韦属。具有10个分布区类型 ,科的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为主 ;属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为最多 ;种类以东亚分布类型和特有成分为主 ,表现出亚热带的特点。与周边 7个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和丰富度的比较表明 ,与武夷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安徽九华山 ;武夷山的蕨类丰富度比纬度位置高的江西庐山、安徽黄山和浙江天目山大。武夷山拥有 92种中国特有蕨类及一些珍稀蕨类植物 ,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产自赣州市的2种江西省新记录蕨类植物:西南凤尾蕨(Pteris wallichiana J.Agardh)、岭南凤尾蕨(Pteris maclurioides Ching);广东省首次详实记录的蕨类植物:台湾毛蕨(Cyclosorus taiwanensis(C.Christensen)H.It)。标本存放于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植物标本室(CZH)。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福建省植物分布新记录4个种,2个属。其中,刺蕨(Bolbitis appendiculata(Willd.) K.Iwats.)、掌叶假瘤蕨(Selliguea digitata(Ching) S.G.Lu, 2013)、假紫珠(Tsoongia axillariflora Merr.)、缘脉菝葜(Smilax nervomarginata Hayata)为福建省新记录种,刺蕨属(Egenolfia)、假紫珠属(Tsoongia)为福建省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8.
四种蕨类孢子生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菜(蕨)Pteridium apuilium(L.)Kuhn、薇菜(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猴腿(东北蹄盖蕨)Athyritum brevifrons Hakai和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是我国广大林区常见的4种蕨类山野菜,食用历史悠久,现代人类更加大力开发,野生资源的质量越来越瘦,数量逐年减少,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人工栽培,人工栽培中,繁殖技术分无性和有性两种,有性繁殖即孢子繁殖。孢子繁殖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孢子的生命力。为此,我们对采集来的孢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进行了其生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不开花的蕨     
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常常有蕨类植物生长着。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个类群,旧称"羊齿植物"。从古生代的泥盆纪到石炭纪的一亿多年中,蕨类植物中如长得又高又大的鳞木、芦木,到二叠纪以后的三叠纪时,大多绝灭了,埋在地层中形成了煤。现代生存的蕨类植物,大多为草本。它没有花,也没有果实和种子,是以孢子繁殖的。它大致可以分为松叶蕨、石公、木贼(以上为拟蕨类)和真蕨(真蕨类)四纲。世界上唯一幸存的木本蕨类桫椤,已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相邻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丰富,共有蕨类植物34科、77属、273种(含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5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等18属,但属内分化程度较低;(2)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说明小溪与热带联系紧密,但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的亚热带山地成分为主,其中尤以东亚成分中的中国—喜马拉雅型占绝对优势(占小溪总种数的38.5%);(3)在相邻6个蕨类植物区系中,物种的丰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井冈山、梵净山、壶瓶山、小溪、八大公山、猛洞河;小溪蕨类植物区系与壶瓶山、梵净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密切,与八大公山、井冈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较为密切,与猛洞河蕨类区系关系较疏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