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十五、饲料调整剂现在饲料调整剂主要指反刍动物的非蛋白氮、过瘤胃蛋白和过瘤胃脂肪。 1.非蛋白氮早在1879年Weiske就发现含氮的氨化合物可用来代替绵羊营养所需的蛋白质。从那以后,便逐渐开展对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特别是尿素利用的研究。用尿素替代大豆饼等天然蛋白质饲料是经济的,因此现在普遍使用尿素作为反刍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替代品。但是尿素在瘤胃内遇水很容易分解,产生极易扩散的氨。而且瘤胃微生物对氨的利用率低,大量吸收会影响家畜健康。而由尿素聚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牛羊等草食动物饲养量的迅速增加。农作物秸秆等低质粗饲料作为牛羊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来源,造成严重的营养失调,尤以蛋白质类饲料不足更为突出。目前人们已对20多种非蛋白氮应用于反刍动物的饲用价值进行了试验,尿素饲养效果极为显著,以尿素作为非蛋白氮添加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可部分替代饲料中的天然蛋白质。1尿素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利用过程反刍动物有一个类似发酵罐作用的瘤胃,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进入瘤胃内的尿素被细菌脲酶降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一部分氨被细菌利用合成菌体蛋白,到达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吸收。另一部…  相似文献   

3.
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发酵,能将品质差的饲料蛋白质或非蛋白氮(NPN)转化为生物学价值高的菌体蛋白(其氨基酸组成近似卵蛋白),供反刍动物利用,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即饲料蛋白质通过瘤胃时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大量的氨,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另外,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等非蛋白氮产生氨的速度大于其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不仅会造成NPN的浪费,而且还易导致氨中毒。将饲料蛋白质保护技术与NPN缓释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调控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过瘤胃蛋白,同时可使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与能量的释放相匹配,提高反刍动物对NPN的…  相似文献   

4.
非蛋白氮饲料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乾  李云 《饲料世界》2001,(5):12-14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利用非蛋白氮合成菌体蛋白。瘤胃中尿素分解速度较快,利用率较低。用糊化淀粉包被后,尿素分解速度明显减慢。尿素衍生物(如磷酸脲)分解释放氨的速度较低。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脲酶抑制剂(如异丁酸、异戊酸、丝兰提取物)可大大降低非蛋白氮分解速度。非蛋白氮可用于处理秸秆、生产营养舔砖。日粮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水平均对非蛋白氮使用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对反刍动物饲料来说,非蛋白氮—特别是尿素最引人注目。因为尿素含氮47%,1公斤尿素相当于7公斤豆饼,而价格仅相当于豆饼的70%。反刍动物的消化机能特点和经N15示踪试验都说明,瘤胃微生物可以把尿素等非蛋白氮化合物分解为氨,进而吸收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再在真胃被反刍动物以真蛋白的形式吸收利用,合成为组织蛋白和奶蛋白质。但是,尿素直接利用,其饲喂量一般每百公斤体重只能喂15~20克,故此开展非蛋白氮饲料EUP的研究。 1.EUP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一、蛋白饲料过瘤胃反刍动物所需要的氨基酸,主要取自瘤胃内合成的菌体蛋白和过瘤胃的饲料蛋白。如果单纯用非蛋白氮为唯一氮源的尿素饲料饲养,其所需的一切必需氨基酸,还得依靠菌体蛋白来满足。尿素饲料虽然也能维持宿体增重、产奶和产毛,但效果毕竟赶不上天  相似文献   

7.
正尿素是反刍动物重要的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大豆年进口量已突破亿吨,并且价格持续上涨,而尿素能替代一部分饲料蛋白质,这对于降低反刍动物饲料氮成本非常有意义。但是,尿素饲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瘤胃中水解速度偏快、尿素氮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因此,调控尿素氮的水解或释放,将有助于维持瘤胃氨氮稳定,促进纤维分解菌生长,增加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提高瘤胃尿素氮利用率,促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存有大量的微生物。饲料中的蛋白质在痛胃中大部分被微生物分解成氨基酸和氨。非蛋白氮在反刍动物体内酶的作用下也可以分解出氨,分解出的氨能被瘤胃微生物吸收合成它本身需要的菌体蛋白质。当瘤胃的这些微生物通过消化道传送到真胃和小肠时就被动物体消化吸收,从而得到蛋白质营养。痛胃微生物对所需要的氮源没有特定的要求,非蛋白氮和低质量的蛋白质都能满足它的要求。因此,可用非蛋白氮代替蛋白质饲料来饲喂反刍动物。l非蛋白显添加剂种类非蛋白氛是一类非蛋白态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常用于反刍动物饲养的非蛋白氮主…  相似文献   

9.
尿素是含氮化合物的一种,是反刍动物营养中最重要的非蛋白氮.因其成本低,来源广,符合作为饲料资源的条件,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反刍动物的良好氮源被广泛的利用. 1 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机理 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细菌和原生动物.这些微生物产生的消化酶,可以将饲料中的含氮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降解生成氨和酮酸等物质,其中氨和酮酸在微生物酶又可以结合生成氨基酸,进一步合成菌体蛋白.菌体蛋白进入真胃后,可继续水解,变成可以被反刍动物用的肽和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
脲酶抑制剂对反刍动物瘤胃氮代谢的调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茹  林英庭 《中国奶牛》2010,(12):21-25
脲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脲酶活性有效控制反刍动物瘤胃内氨的爆发式释放,使氨较长时间稳定在一定的浓度范围,有利于微生物的利用,由此提高氨的利用效率、降低氨中毒的危险,提高尿素等非蛋白氮饲料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提高瘤胃中内源尿素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脲酶抑制剂对瘤胃氮代谢的调控机理及几种脲酶抑制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缓释非蛋白氮膨化饲料添加剂安全性饲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释非蛋白氮膨化饲料添加剂是通过选择特殊工艺将非蛋白氮饲料(主要是尿素)的有效成分经包膜膨化处理后,使非蛋白氮饲料在瘤胃中缓慢释放氨,从而既达到节约蛋白质饲料及避免引起氨中毒的作用。为了测定缓释非蛋白氮膨化饲料添加剂饲喂过程的安全性,进行了安全性饲喂试验。选择乳牛设定添加进行分组饲喂观察,同时对试验牛测定其非蛋白氮(NPN)、血氨、血清尿素氮及血清尿素等。结果血清尿素氮和血清尿素,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纽(P〈0.01);NPN试验纽分别为39.16毫克/100毫升和39.69毫克/100毫升,但都没有显著的差异,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为反刍动物非蛋白饲料添加剂在瘤胃内能够缓慢释放氨,不能产生氨中毒,该添加剂无毒、有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脲酶抑制剂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尿素、脲酶与脲酶抑制剂概述1.1尿素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利用非蛋白氮(non-pro-teinnitrogen,NPN)作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质而被动物利用。在反刍动物饲养中最常用的NPN是尿素(亦称脲)。尿素的含氮量高,约为46%。1kg尿素的含氮量大约相当于2.8kg粗蛋白质的含氮量,或者相当于6.5kg豆粕中所含粗蛋白质的量。可见,尿素对反刍动物是一种廉价的氮源饲料资源。反刍动物之所以能够利用尿素,是由于反刍动物瘤胃内的细菌能产生脲酶(亦称尿素酶)。在脲酶的催化下,尿素被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瘤胃微生物利用尿素分解释放的氨和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13.
脲酶抑制剂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非蛋白氮(NPN)饲料添加剂,但其容易引起家畜氨中毒.脲酶抑制剂可以减缓尿素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分解速度、提高尿素利用率.本文对脲酶的性质、脲酶抑制荆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加喂一定量的尿素,一是在日粮中蛋白质不足的情况下补充非蛋白氮,提高反刍动物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二是用非蛋白氮适量代替高价格的蛋白质饲料,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三是用于平衡日粮中的可降解过瘤胃蛋白,以充分发挥瘤胃的功能,促进整个日粮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牛、羊肉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畜牧养殖业迅猛发展,当然所需饲料的生产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节约粮食,满足牛羊等反刍动物营养的需要,科研人员经多年来研究实践、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根据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研发了反刍动物的蛋白饲料缓释非蛋白氮,为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现把其功用阐述如下,与畜牧界同仁共同探讨。1缓释非蛋白氮的定义把能够提供反刍动物在瘤胃内合成菌体蛋白的非过瘤胃蛋白质原料,经特定加工处理使其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内水解释放氨的速度减慢,达到能氮同步释放、安全、高效的混合物,即把非蛋白氮(尿素)经特定加…  相似文献   

16.
尿素含氮量约为46%,是反刍动物养殖常用的一种廉价非蛋白氮(NPN)饲料。尿素被牛羊等反刍动物采食后,不仅能在瘤胃中合成大量的菌体蛋白满足牛羊蛋白质营养的需要,还能补充瘤胃微生物所需的氮素,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有利于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使用尿素不科学或滥用尿素,  相似文献   

17.
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瘤胃细菌和原虫的作用,反刍动物利用蛋白质明显不同于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非蛋白氮,与饲料中原有的以及唾液中的非蛋白氮最终一起转变为氨。瘤胃微生物利用发酵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等作为碳架,并利用瘤胃发酵释放的能量(ATP)将氨合成微生物蛋白。微生物蛋白连同饲料蛋白质中的未降解部分(过瘤胃蛋白质),随着食糜流动进入真胃和小肠,被动物分泌的消化液(酶)分解为氨基酸,为动物体吸收和利用。大量研究表明,优质饲料蛋白质经过保护后,就能够满足高产反刍动物对过瘤胃蛋白质的需要,提高优质植物性蛋白质利用效率,动物的氮沉积及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根据瘤胃能氮平衡理论为在日粮中利用更多的非蛋白氮提供了可能。了解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制定过瘤胃蛋白质、氨基酸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尿素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尿素饲料开发利用现状尿素在非蛋白氮(NPN)饲料中利用广泛。目前NPN种类很多,主要有:醋酸铵、碳酸氢铵、乳酸铵、氨基甲酸铵、缩二脲、氰基胍、谷酰铵、甘氨酸、天冬酰胺、甲酸铵、异丁叉二脲、羟二甲基脲、硝酸铵、硫酸铵、磷酸脲、乙烯尿素、硬脂酸尿素、甲醛尿素、糊化淀粉尿素、无机盐尿素舔砖、尿素精料等,这些NPN及尿素产品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分解成氨的速度比尿素低,提高了饲用安全性和利用率。2 反刍动物利用NPN的机理瘤胃微生物的脲酶将NPN分解成氨等,氨是瘤胃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Bloomfie…  相似文献   

19.
王永军  鞠贵春 《饲料工业》1996,17(10):40-41
非蛋白氮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和复方瘤胃缓释尿素的制备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王永军,鞠贵春,王岩,卫功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蛋白资源缺乏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据权威部门估计,到公元2000年我国的蛋白饲料缺口将达1190万吨。为了缓解饲料蛋白...  相似文献   

20.
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核蛋白和非蛋白氮(NPN)等,它们主要来源于饲料、微生物蛋白(MCP)、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循环进入瘤胃的尿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