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对肺部疾病定性诊断的意义及安全性。方法:对41例经胸部X线、CT发现肺部病灶,但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和常规痰细胞学检查均未能定性诊断的病例,应用精细肺活检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结果;本组41例穿刺成功率97.6%(40/41),穿刺诊断率95.1%(39/41),穿刺诊断与临床符合率为90.2%(37/41)。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29.3%(12/41),其中肺内出血为14.6%,气胸7.3%,咯血4.9%。结论:CT引导经皮肺活检实用、安全、准确性高、创伤小,是肺部疾病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CT引导经皮肺穿刺肺活检和在X线引导下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对外周肺病灶的诊断效果。方法:43例外周肺病灶患者均先后行TBLB和CT引导经皮肺穿刺肺活检,分析两种活检术对外周肺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43例中CT引导经皮肺穿刺肺活检诊断出5种疾病检出患者38例,诊断率为88.4%(38/43),而TBLB仅能诊断出1种疾病检出患者2例,诊断率为4.7%(2/43)。两种方法的诊断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两者的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肺活检对外周肺病灶诊断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2例肺周围性结节或肿块病人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采用COOK公司18G自动弹射活检枪,CT定位下选择最佳层面进针行至少两点取材,活检后行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总阳性率为76.2%,假阴性率9.52%,穿刺后气胸发生率为7.14%,咯血发生率为9.52%,胸痛发生率为16.67%。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高、准确性高、并发症少,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左肝管造影术临床应用的优点。方法;对67例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左肝管造影,观察其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67例中成功63例(成功率为94.0%),无并发症发生,并经手术证实无出血及胆漏。结论:B超引导经皮穿刺左肝管造影术行黄疸定位诊断具有准确性高、损伤小、操作简便和无出血、胆漏、血气胸发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以下简称MS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肺结节行MSCT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活检标本行病理学检验.结果 32例患者中17例为恶性肿瘤,穿刺确诊15例,与手术病理相符14例;15例良性病变,穿刺确诊15例.对恶性及良性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88.24%和100%.结论 对肺部小结节病变,MS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肺结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留置套针经胸壁穿刺肺活检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经胸壁肺活检对诊断肺部疾病的价值。在模拟机定位指引下留置套针经胸壁刺入病灶中心,然后再用细针进行反复抽吸肺组织。结果:34例肺部病灶均获得得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7例为肺癌,5例结核,1例结节病,11例肺炎症。结论:留置套针经胸壁穿刺定位准确,可直接取得病理组织,阳性率高,并发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进行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的婴幼儿,其中30例采用超声引导法,30例采用传统盲穿法,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结果包括置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时间。结果:采用超声引导法与传统盲穿方法对小儿患者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30/30)和83.3%(25/3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30)和16.7%(5/30)。结论:对于婴幼儿患者超声引导法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盲穿法,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技术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超引导下采用Tru-Cut活检针对65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经皮穿刺甲状腺活检(CNB)。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6.9%,病理确诊率95.4%,临床和病理符合率为71%,纠正率29%,且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下出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全面准确、安全、简便的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方法,并为正确指导治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行穿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1天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及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重建,作为穿刺参考依据;术前参考三期扫描及后处理图像,经体表放置自制扫描定位线后行5mm层厚平扫,确定最佳穿刺进针点、穿刺路径,进针深度。术中监测电极针位置,必要时微调。穿刺成功后瘤灶行RFA术。术后CT平扫观察肿瘤形态、大小及密度变化,肿瘤周围肝实质密度变化。肝包膜、腹膜腔和胸膜腔有无积液(血)、积气等。结果所有瘤灶电极针准确植入病灶,准确率为100%(118/118);1次植入电极位于肿瘤中心部.RFA术无需调整占94.92%(112/118);有部分偏差。需微调位置.占5.08%(6/118)。RFA治疗完成后肿瘤缩小。占27.11%(32/118);肿瘤密度减低(液化、坏死及炭化),占100%(118/118)。周围肝组织密度减低,占20.34%(24/118)。肝包膜下积液(血),占13.56%(16/118),肝包膜下积气,占1.69%(2/118)。腹膜腔内积气l例,占0.85%(1/118),积血5例,占4.24%(5/118)。12例靠近膈肌肝肿瘤RFA后:血、气胸占8.33%(1/12),肺组织损伤占16.61%(2/12)。结论在CT引导下射频消融定位精确,可实时测量电极角度和深度,监测病灶内部的变化情况;对周围肝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为消融术提供可靠的依据及良好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模拟机等中心技术在肺部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X线电视导向经皮穿刺肺活检技术进行改良,用模拟机准确进行肺穿刺部位及进针方向的定位,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应用模拟机放疗等中心定位技术确定穿刺点,通过测距灯确定病灶中心至胸壁的深度,以此为依据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结果:对500例肺部团块性质待查者进行经皮肺活检,总定位穿刺成功率达99.8%,其中,一次穿刺成功率91.0%(455/500);二次穿刺成功率99.4%[(455 42)/500];三次穿刺成功率99.8%[(455 42) 2/500]。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4.6%(23/500),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模拟机放疗等中心定位技术行肺部穿刺活检术,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医护人员可避免X线辐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备种甲状腺疾病的CT影像表现,探讨各种甲状腺疾病的CT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60例甲状腺疾病的CT资料。结果:甲状腺瘤30例.甲状腺癌9例.结节状甲状腺肿1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Crave3例。CT对甲状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达到89.7%(35/39),CT对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1.7%(49/60).结论:各种甲状腺疾病的CT影像具有一定特征.CT对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CT和脑电图(EEG)对癫痫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263例癫痫患者的脑CT和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3例中,CT异常检出率为38.1%,EEG异常检出率为65.5%,CT结合EEG检查对癫痫的检出阳性率为79.2%。以部分性发作患者的CT异常检出率73.8%为高,但全身性发作者的EEG异常检出率则明显高于部分性发作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T结合EEG对癫痫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45例肾结核的外科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肾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研究诊治45例肾结核的经验。结果:45例中尿路刺激症状合并血尿者占7l.1%,无症状者占26.7%:尿抗酸杆菌阳性率为26.7%;IVP、逆行尿路造影和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1.7%、41.2%、64.5%。45例中有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经核磁共振(MRI)检查均诊断为肾结核。45例中40例行肾和部分输尿管切除,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先行肾造瘘术后待肾功能改善分次行息肾切除术和结肠膀胱扩大术,l例抗结核治疗半年后随访因息肾功能严重损害而行患肾切除。全部患者术后行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结核。结论:凡有膀胱刺激征合并血尿和尿常规异常者可认为是诊断肾结核的主要线索;尿抗酸杆菌、IVP、逆行尿路造影和CT是诊断肾结核的主要方法;MRI对肾功能不全的肾结核患者的诊断有帮助。抗结核治疗需严密随访,对肾脏破坏严重或无功能肾应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4.
静脉药瘾者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静脉药瘾者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静脉药瘾者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静脉药瘾者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均有肺部急性炎症浸润或多发性肺脓肿。绝大多数累及三尖瓣,多普勒超声赘生物阳性率为82.6%。血培养阳性率56%,痰培养阳性率82.6%。经敏感抗生素治疗,19例临床痊愈。结论:静脉药瘾者右心内膜炎均有肺部感染和肺栓塞,常合并多脏器感染;多普勒超声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预后多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细菌感染及时药情况,对比机械通气前后的菌群变化。方法: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痰病236例的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皮标本细菌构成是:G^-菌78.5%,霉菌16.7%,G^ 菌4.8%。机械通气前后痰培养结果分别为G^ 菌4.6%和5.7%,G^-菌83.1%和68.7%(P<0.05),霉菌13.0%和25.7%(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致病菌以G^-菌为主,机械通气后霉菌培养阳性率增高,药敏试验显示大多数G^-菌对氨基酸甙类和三代头孢耐药情况严重,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时药率较低。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细菌下呼吸道感染和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56例的CT表现,着重观察肿瘤的形态与密度、对周围结构的浸犯及远处转移.采用病理与CT对照分析。结果:间叶性肿瘤42例(占75.0%).以实性为主(占55.4%),部分肿瘤对周围组织有侵犯及远处的转移;神经源性肿瘤8例(占14.3%),均为单侧.以实性肿块为主(占75.0%);生殖胚胎来源肿瘤6例(占10.7%).均为单侧.以囊实混合为主(占66.7%)。结论: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类型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钼钯、电脑红外线通照和定位穿刺与病理对照研究来估价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材料与方法:62例乳腺肿块患者中,X线钼钯摄片诊断乳腺癌39例,准确率为90.7%;电脑红外通照诊断乳腺癌37例,准确率为83.7%;定位穿刺诊断乳腺癌4l例,准确率为95.3%。结论:钼钯、电脑红外透照和定位穿刺联合应用,可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诊断隐匿性乳腺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自制三维定位器结合术前CT定位测量在经皮穿刺腰椎间切吸术中的意义。方法术前通过CT定位测量,确定穿刺点、穿刺角度及穿刺深度,术中根据测量的参数利用自制的三维定位器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结果平均穿刺次数为(18.2±0.5)次,优良率为92.6%,无1例有不良反应。结论自制三维定位器结合术前CT定位测量行经皮穿刺腰椎间切吸术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从而提高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0例行肺叶切除,13例行肺楔形切除(其中2例在胸腔镜下完成),1例行肿瘤摘除术。全组术后无死亡a结论: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与肺癌鉴别困难,术前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经皮穿刺肺活检有一定的误诊率。肺炎性假瘤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术中要以冰冻切片明确诊断,术式以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为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B超引导介入治疗肝脓肿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院的各种肝脓肿病例,使用惠普IMAGE POINY彩色超声显像仪引导和专用穿刺架及凸阵探头介入脓腔抽脓(液)、注药,记录各种数据,观察效果。结果:10例肝脓肿病例中9例是单腔。1例是多腔;脓腔≤5cm 1例,5~8cm 5例,≥8cm4例;分布于右前叶5腔。右后叶4腔。左外叶1腔,左内叶2腔;阿米巴性7例,细菌性3例,全部病例均治疗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日,阿米巴为8.5d、细菌性为7.5d。结论:B超引导下介入穿刺抽脓、注药治疗肝脓肿有准确度高、效果好又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可缩短疗程及住院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