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化螟是为害水稻最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在水稻秧苗期和本田期,使用氯虫苯甲酰胺进行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秧苗移栽前5 d施用1次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带药移栽),对水稻生长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秧苗素质指标提升,可有效控制和延迟本田期1代二化螟为害,应用效果优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其中,制剂用量100 mL/667m~2和150 mL/667m~2两处理对二化螟的防效达100%,并可持续45 d,药后60 d防效仍在93%以上。在本田期水稻破口前,再次施用该药,可有效防治2代二化螟,并具保穗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18%噻虫胺悬浮种衣剂700mL/100kg种子处理对水稻苗期稻蓟马具有持久防效,药后20d平均防效保持在78%以上。使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0.5mL/盘或1%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20g/盘均对一代二化螟有良好防效,药后20d防效可以达到75%以上,药后50d防效能保持在30%以上。第二代二化螟高发期可以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667m2分两次间隔12d大田喷雾,药后50d仍能保持95%以上防效。通过种子处理、苗期处理和大田防治,可以对水稻主要害虫稻蓟马和二化螟有较好防效,且省工省药,适合我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40%水分散粒剂10g/667m2,杀单·苏云63.1%可湿性粉剂50g/667m2,阿维·三唑磷15%乳油100m L/667m2处理二化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40%水分散粒剂10g/667m2,杀单·苏云63.1%可湿性粉剂50g/667m2对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效,两者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2.61%、90.46%,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使用时,每667m2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40%水分散粒剂10g或杀单·苏云63.1%可湿性粉剂50g于二化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高峰期兑水40kg于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当前玉米螟危害严重的问题,笔者以常用药剂甲维盐2%乳油为对照药剂,在田间玉米上进行了氯虫苯甲酰胺200g/L悬浮剂不同使用剂量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玉米增产效果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较对照药剂甲维盐2%乳油50mL/667m2高5.21%~24.37%;氯虫苯甲酰胺200g/L悬浮剂25mL/667m2和氯虫苯甲酰胺200g/L悬浮剂10mL+10mL/667m22次用药对玉米螟的防效最好、增产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选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g/667m2、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50g/667m2、15%阿维·三唑磷乳油100ml/667m2防治二化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g/667m2、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50g/667m2对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效,两者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2.61%、90.46%,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  相似文献   

6.
不同杀虫剂防治水稻大螟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200克/升悬浮剂、水胺.三唑磷30%乳油、稻丰散50%乳油是防治水稻大螟的理想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200克/升悬浮剂10mL/667m2杀虫效果达100%,保苗效果达96.8%;水胺.三唑磷30%乳油100mL/667m2杀虫效果为95.5%,保苗效果为91.7%;稻丰散50%乳油150mL/667m2杀虫效果为92.5%,保苗效果为91.4%。  相似文献   

7.
水稻纵卷叶螟在我县已连续多年大发生,为了有效地控制纵卷叶螟的为害,寻找理想药剂,我们对美国杜邦公司提供的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和茚虫威15%乳油防治在水稻纵卷叶螟上进行了防效试验。试验表明,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10mL/667m^2和茚虫威15%乳油12mL/667m^2对水稻纵卷叶螟有比较好的防效,药效相对较长,药后14d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8.
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效果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代二化螟和2代二化螟为靶标,对新型邻氨基苯甲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和化学农药毒死蜱防治水稻二化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阿维菌素1.8%乳油和毒死蜱40%乳油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高,持效期长,能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的为害。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3种处理、阿维菌素1.8%乳油和毒死蜱40%乳油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6 d保苗效果分别达84.2%~100.0%、90.1%和92.1%,杀虫效果分别达84.6%~100.0%、90.7%和93.8%;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0 d白穗率分别控制在0.2%~1.4%、0.8%和0.7%,受虫害株率控制在0.4%~2.2%、1.1%和0.9%,防效可达82.4%~97.6%、90.2%~91.2%和91.4%~92.8%。能有效起到保苗、保穗、增加粒数和粒重,促进增产增收的作用。实产比清水(CK)分别增产9.7%~12.3%、10.9%和11.2%,均达极显著水平,增收1 719.19~1 998.22、1 956.52和2 057.83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二化螟在湖南省水稻上为害严重,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上升,需筛选高效替代药剂。通过田间施药试验,比较不同类型药剂的防治效果。第2次药后16 d,混剂或复配剂防效较高的有5%环虫酰肼悬浮剂50 mL/667m~2+20%三唑磷乳油150 mL/667m~2,残虫防效达92.00%,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00 mL/667m~2防效达90.67%,35%水胺硫磷乳油100 mL/667m~2+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60 mL/667m~2防效达89.33%;单剂防效较高的有5%环虫酰肼悬浮剂100 mL/667m~2,防效达89.33%,5%丁虫腈乳油200 mL/667m~2防效为88.00%,40%毒死蜱乳油100 mL/667m~2防效为85.33%。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及其不同剂量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在防治期内施用600 g/667m^2、700 g/667m^2、800 g/667m^2防治二化螟均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于水稻二化螟2龄盛发期前10 d施药,药后21 d防治效果为86.18%-100%、药后30 d防治效果为84.62%-96.41%、药后40 d防治效果为82.28%-92.86%,持效期达40 d。其中700-800 g/667m^2药剂效果最佳,速效性高、持效期长,明显优于对照药剂。生产上推广使用时,以水稻二化螟2龄盛发期前10 d按剂量每667 m^2拌细土10 kg均匀撒施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5%氯虫苯甲酰胺UL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本文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二化螟卵孵化高峰期喷施5%氯虫苯甲酰胺UL进行防治,施药后20 d,5%氯虫苯甲酰胺UL 15 g a.i/ha、22.5 g a.i/ha和30 g a.i/ha对二化螟的防效分别为74.18%、88.45%和91.32%,与对照药剂对比,22.5 g a.i/ha处理与30 g a.i/ha处理的防效极显著优于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防效。试验药剂5%氯虫苯甲酰胺UL对二化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掌握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至幼虫1~3龄期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施,用水量为0.6 L/667m2,推荐使用剂量为22.5~30 g a.i/ha,但在使用中,要注意和其他药剂轮换使用,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10%悬浮剂40mL/667m2具有高效、持效的特点,药后21d防效93.83%,杀虫效果为95.35%与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20mL/667m2的防效相当,没有差异性;比核型多角体病毒20亿PIB/g可湿性粉剂、三唑磷20%乳油两处理的防效高,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选用不同作用机理杀虫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5%阿维菌素乳油、40%毒死蜱乳油处理移栽前的早稻秧苗,移栽后调查各处理受二化螟为害程度,比较不同药剂的防虫效果。调查发现,氯虫·噻虫嗪、溴氰虫酰胺、阿维菌素对早稻1代二化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特别是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875、1 750 m L/667m~2处理,药后30 d对二化螟造成枯鞘的防效在80%以上,药后41 d对二化螟造成枯心的防效在70%左右,且无药害发生。40%毒死蜱乳油300 m L/667m~2对二化螟枯鞘(心)防效较低,药后30~41 d防效均在50%上下。试验还发现,合理提高供试药剂用量,可延长秧苗"送嫁药"的持效期,减少大田用药次数,从而减少总用药量。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水稻抽穗前田间稻纵卷叶螟的化学防治次数及用药量,降低对天敌的伤害及农药残留,最终实现稻纵卷叶螟的简约化防控,采用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室内测定了药剂拌种对种子发芽的安全性,并结合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田间试验,评价了不同用量下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时长及保叶效果,明确了药剂拌种对天敌蜘蛛的影响及最终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当氯虫苯甲酰胺按有效成分用量30~120 g/hm2拌种时,对种子的发芽率及出苗均无影响。直播稻模式下,氯虫苯甲酰胺按有效成分60 g/hm2拌种,播种后110 d,其保叶效果仍高达97.13%;旱育手栽秧模式下,氯虫苯甲酰胺按有效成分90 g/hm2拌种,播种后108 d保叶效果为82%以上,旱育机插秧模式下按有效成分90~120 g/hm2拌种,播种后90 d保叶效果仍在95%以上;3种模式下拌种处理的保叶效果及持效期均远优于常规喷雾防治。研究表明,利用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可有效控制水稻前期及中期稻纵卷叶螟的为害,降低后期田间虫口基数,并且对田间天敌蜘蛛安全性高,同时在收获的稻谷中未检出氯虫苯甲酰胺残留(残留量低于定量限0.000 8 mg/kg)。在江苏省丘陵地区粳稻区应用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可确保水稻直至抽穗初期无需再进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并可显著减少后期稻纵卷叶螟虫源基数,实现稻纵卷叶螟的简约化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药剂处理秧苗对后期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选择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0.4%氯虫苯甲酰胺GR两种药剂,对水稻秧田进行不同剂量的处理试验。经过田间病虫调查与分析,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大田二化螟枯鞘和枯心效果较好,药后40天的枯心防效基本上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合适的田间用药剂量,通过室内盆栽接虫与田间接虫相结合综合评价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地下害虫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以及小地老虎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4 g/kg拌种处理对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和小地老虎的盆栽防效分别为78.15%、80.26%和81.05%;田间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4 g/kg拌种对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和小地老虎的田间接虫防效分别为83.87%、86.27%和88.37%;高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田间综合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和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对玉米种子无不良影响,对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明显的防虫增产作用,可推广应用于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7.
该文探讨生物杀虫剂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田间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供试3种生物农药对水稻二化螟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1 200 mL/hm~2防治水稻二化螟杀虫效果、保苗效果均达90%以上,与对照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防效相当;16 000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6 000 g/hm~2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杀虫效果、保苗效果达80%以上;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800 mL/hm~2防治水稻二化螟杀虫效果、保苗效果在70%以上。不同处理间防效差异显著。3种不同生物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非靶标天敌安全,对水稻生长安全。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是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效好,而且具有低毒、无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对今后发展无公害食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药剂对二化螟防治效果、产量及用药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 g/667m2防治晚稻二化螟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用药15%阿维·三唑磷乳油100 mL/667m2,且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 g/667m2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施药方法:于第3代二化螟卵孵盛期至2龄高峰前施药,可提高防效4.98%,每667 m2减少施药工本6元,增加产量31 kg,减少用药成本11元,667 m2增加总效益79.4元。  相似文献   

19.
玉米田蜗牛的防控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种农药在山东济宁夏玉米苗期喷雾防治幼贝期蜗牛试验。发现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mL/667m~2、3%高氯·甲维盐乳油90 mL/667m~2在喷施后2 d对玉米田蜗牛的防效即可达88.93%、91.90%,速效性较好;至药后10 d,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 mL/667m~2、95%松树油乳油200 mL/667m~2+90%茶皂素助剂粉剂250 mL/667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2.04%、89.70%,体现出较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以水稻二化螟为靶标,对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的防虫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较高,持效期长,能有效控制其为害;药后21 d,白穗率控制在0.09%,虫伤株率控制在0.3%,残虫防效达8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