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在延边黄牛育肥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探讨植物油对延边黄牛牛肉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延边黄牛(公牛)16头,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5%、6%(以精料为基础)的混合植物油,试验期为88 d.混合植物油以豆油、红花油和葵花油.按55%、25%和20%的比例混合而成.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4%、5%和6%植物油与对照组相比,牛肉中的共轭亚油酸(c9,t11)含量显著提高(P<0.05),4%、5%、6%植物油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75%、287.5%、325%,并随植物油水平提高呈上升趋势;各试验组共轭亚油酸(t10,c1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牛肉中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5%、6%植物油组亚油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2.38%、41.74%、46.50%,亚麻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5.88%、47.06%、52.94%;油酸(C18∶1)含量.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植物油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随植物油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其中6%植物油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饱和脂肪酸含量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将 60只 5 2周龄蛋鸡分为三组 ,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两试验组分别饲喂含 3 %的大豆油和 3 %的花生油日粮 ,研究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肝脏和胸肌中C 18系列脂肪酸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 3 %植物油可明显提高生产性能。肝脏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以及胸肌中硬脂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试验 1组肝脏和胸肌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与试验 2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3.
将60只52周龄蛋鸡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两试验组分别饲喂含3%的胡麻油和3%的菜籽油日粮,研究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鸡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植物油可明显提高生产性能和增加蛋黄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P<0.05)。30天和40天收集蛋的蛋黄中添加胡麻油组的亚麻酸含量明显高于添加菜籽油组的(P<0.05),添加植物油2组的40天收集蛋的蛋黄中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高于30天收集的。  相似文献   

4.
蛋鸡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肝脏和鸡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只52周龄蛋鸡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两试验组分别饲喂含3%的胡麻油和3%的菜籽油日粮,研究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肝脏和胸肌中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植物油可明显提高生产性能和增加肝脏和胸肌中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胸肌中亚麻酸的含量(P<0.05)。日粮中添加3%菜籽油组的胸肌中油酸的含量和肝脏中油酸、亚油酸的含量明显高于添加3%的胡麻油组(P<0.0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日粮共轭亚油酸(CLA)对靖西大麻鸭生产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7日龄靖西大麻鸭60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1%共轭亚油酸(CLA)的试验日粮,进行为期49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 CLA对靖西大麻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化学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腿肌中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胸肌硬脂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腿肌丝氨酸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肌肉CLA、胸肌亚油酸和腿肌硬脂酸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肌肉中油酸、胸肌中花生四烯酸和腿肌中亚麻酸含量(P<0.01).由此可见,靖西大麻鸭日粮中添加1%CLA可提高肌肉营养价值,降低腹脂率,减少脂肪沉积,改善肉质,显著增加鸭肉中CLA含量.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筛选30只健康状况良好、体况相近的60日龄甘肃高山细毛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添加2和4g·d-1牛至精油组(Ⅰ组和Ⅱ组)。饲喂3个月后每组随机屠宰6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和半腱肌测定脂肪酸组成和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结果表明:1)Ⅰ组母羊和Ⅱ组公羊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母羊(P<0.05),其他血液生化参数无显著性差异。2)各部位肌肉脂肪酸以油酸(C18:1n9c)和棕榈酸(C16:0)为主;背最长肌中,对照组母羊MUFA、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P<0.05),而n-6PUFA含量显著低于该组公羊(P<0.05),Ⅰ组公羊SFA含量显著高于Ⅱ组公羊(P<0.05);Ⅱ组公羊M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及对照组、Ⅰ组公羊(P<0.05),Ⅱ组母羊P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及对照组、Ⅰ组母羊(P<0.05),Ⅰ组公羊UFA含量显著低于Ⅱ组公羊(P<0.05);半腱肌中,对照组公羊PUFA、n-6PUFA及n-3P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P<0.05),Ⅱ组公羊MU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Ⅰ组公羊(P<0.05),Ⅰ组公羊n-6/n-3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P<0.05)。3)各部位肌肉c9t11-CLA含量均为母羊高于公羊,且Ⅰ组母羊c9t11-CL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P<0.05);Ⅱ组公羊和母羊背最长肌c9t11-CLA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公羊和母羊(P<0.05),与Ⅰ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脂肪酸组成因动物性别、组织部位、添加剂添加量不同而存在差异;日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提高其肌肉CLA含量,且4g·d^-1添加量效果优于2g·d^-1。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三七茎叶对西畴乌骨鸡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功能以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42日龄的西畴乌骨鸡27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乌骨鸡饲喂基础饲粮,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8%三七茎叶。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Ⅰ组、Ⅱ组乌骨鸡血清球蛋白含量、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以及肌肉中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棕榈油酸、油酸、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以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含量以及肌肉中豆蔻酸、硬脂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三七茎叶饲喂西畴乌骨鸡可改善其血清生化指标,调节机体代谢功能,提升免疫力,改善西畴乌骨鸡的肌肉品质,添加4%三七茎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植物油来源亚油酸和亚麻酸对乳脂CL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选用40头泌乳中期(169.8±8)DIM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亚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乳脂CLA合成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高亚油酸组(LA)、高亚麻酸组(LEA)、高亚油酸和亚麻酸组合组(HLALEA)和低亚油酸和亚麻酸组(LLALEA)。通过9周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干物质采食量、泌乳净能校正产奶量、乳蛋白及乳脂肪的含量和日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增加日粮中LA或LEA的含量,能够显著降低乳脂C12∶0、C14∶0和C16∶0的含量(P<0.05),显著增加乳中硬脂酸(C18∶0,P<0.05)和18碳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1),但对20碳以上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小(P>0.05)。随着日粮中亚油酸含量的增加,LLALEA、HLEA、HLALEA和HLA组乳脂TVA和c9t11CLA的含量呈线性增加。HLEA组、HLALEA和HLA组乳脂TVA的含量分别比LLALEA组增加1.56、3.05和4.71 g/100 g,而c9t11CLA分别比LLALEA组提高2.5、2.8和3.7倍。因此表明,日粮亚油酸对乳脂c9t11CLA合成的贡献效果高于亚麻酸,而亚油酸调控乳脂CLA合成机制主要以提供乳腺SCD合成c9t11CLA所需的底物(TVA)为主。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营养分析方法测定了牛蛙腿部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牛蛙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6.50%,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占鲜重的21.32%、0.77%和0.90%。肌肉中16种氨基酸总量占肌肉干重的90.0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2.19%,非必需氨基酸占47.82%,鲜味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27.91%。脂肪酸中油酸(C18:1)含量最高,为20.70%,其它由高到低依次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14.48%)、亚油酸(C18:2,14.15%)、棕榈酸(C16:0,14.08%)、硬脂酸(C18:0,5.58%)、二十碳五烯酸(EPA,4.34%)、棕榈油酸(C16:1,4.23%)和花生四烯酸(C20:4,2.67%)。其它几种脂肪酸(肉豆蔻酸、亚麻酸和二十碳烯酸)在牛蛙肌肉中含量较少(低于1%)。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17,(11):21-24
为了探讨饲喂膨化全脂大豆对延边黄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肌肉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延边黄牛阉牛8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每组4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用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全混合日粮中的豆粕,并保证日粮营养水平不变,试验期为90 d。试验结束后屠宰,采集肝脏、肌肉、脂肪组织,检测SCD基因的表达量,并与肌肉脂肪酸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CD基因在肌肉中的表达量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肝脏和脂肪中的表达量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SCD基因表达量与肌肉中棕榈油酸(C161)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999;与油酸(C181)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95;与亚油酸(C18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975。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全混合日粮中的豆粕增加了SCD基因在肌肉中的表达量,能够改变牛肉脂肪酸组成,使牛肉富含有益人体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60.28±0.73)kg的健康"长×大"或"大×长"二元育肥猪1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20%和30%的苜蓿草粉。预试期7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1)5%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ADG)最高,增重成本最低。2)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的肌肉p H45 m in、熟肉率、大理石纹和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 H24 h极显著降低(P<0.01);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苜蓿草粉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20%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肌肉鲜味氨基酸(DAA)(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必需氨基酸(EAA)(蛋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及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提高(P<0.05)。4)随饲粮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育肥猪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逐渐减少,肌肉不饱和脂肪酸(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和n-3PUFA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M UFA、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UFA、亚油酸、α-亚麻酸、n-6 PUFA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5);肌肉n-6 PUFA/n-3 PU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1)。综上,饲粮添加20%苜蓿草粉可使育肥猪的肌肉DAA、EAA含量以及PUFA中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提高,n-6 PUFA/n-3 PUFA降低,有利于n-3 PUFA在肌肉中的富集,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亚麻籽对延边黄牛血液和肉中共轭脂肪酸合成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健康的延边黄牛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WL组饲喂基础日粮+8%整粒亚麻籽,CL组饲喂基础日粮+8%轧扁亚麻籽。结果表明:CL组血液中棕榈酸(C16:0)的含量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WL组和CL组血液中c9,t11CLA、c9,t11,c15-CLNA、c9,t13,c15-CLNA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WL组血液中C18:3n6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亚麻籽显著提高了延边黄牛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0.05),WL组和CL组c9,t11CLA、c9,t11,c15-CLNA、c9,t13,c15-CLN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后,WL组和CL组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表达量也下降(P0.05),两组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CL组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边黄牛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可以改善血液中脂肪酸的组成,提高了肌肉脂肪酸中PUFA含量;提高了PPAR-γ的mRNA表达量,抑制了SCD1、ACC、FAS、SREBP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迪高肉鸡100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个处理(P>0.05);饲料中分别添加共轭亚油酸(CLA)为0%、0.25%、0.5%、1%。进行为期60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屠宰,研究CLA不同添加水平对肉鸡胴体品质和肌肉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屠宰率都有所提高;添加0.25%、1%共轭亚油酸与对照组相比全净膛率分别提高0.99(P>0.05)、2.86个百分点(P<0.01),添加0.5%共轭亚油酸与对照组相比下降0.66个百分点(P<0.05);添加0.25%、1%共轭亚油酸与对照组相比半净膛率分别提高0.29(P>0.05)、3.74个百分点(P<0.01),添加0.5%共轭亚油酸与对照组相比下降0.74个百分点(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腹脂率分别提高0.18、0.37、0.61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肌肉失水率方面差异不显著;肌肉嫩度分别下降7.12(P<0.01)、0.06(P>0.05)、1.26N(P>0.05);肌肉熟肉率分别提高0.34(P>0.05)、0.78(P>0.05)、4.98个百分点(P<0.01);肌肉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中CLA添加量的提高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添加量为0.50%、1.0%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量为0.25%、1%时肌肉粗灰分的含量随之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量为0.5%时肌肉粗灰分含量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月龄对舍饲滩羊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分别选用体重接近、健康的4月龄、6月龄和9月龄滩羊各12只进行舍饲圈养,于6月龄、9月龄和12月龄屠宰并取其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尾部脂肪和皮下脂肪,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12月龄舍饲滩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棕榈酸(C16∶0)、油酸(C18∶1n9c)的含量极显著高于6、9月龄(P<0.01)。6月龄皮下脂肪的C16∶0和硬脂酸(C18∶0)含量极显著高于9月龄(P<0.01);6月龄舍饲滩羊尾部和皮下脂肪中α-亚麻酸(C18∶3n3)、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9月龄(P<0.01)。6月龄舍饲滩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亚油酸(C18∶2n6c)的含量显著低于12月龄(P<0.05),而皮下脂肪中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9月龄(P<0.05)。6月龄舍饲滩羊股二头肌中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显著高于12月龄(P<0.05),9月龄尾部脂肪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显著低于12月龄(P<0.05)。12月龄舍饲滩羊背最长肌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6、9月龄(P<0.01);6月龄股二头肌中n-6PUFA的含量显著低于12月龄(P<0.05),皮下脂肪中n-6PUFA的含量显著高于9、12月龄(P<0.05)。研究表明,不同月龄舍饲滩羊的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9月龄舍饲滩羊肉质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共轭亚油酸(CLA)水平对淘汰安格斯母牛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选用40头健康无病、体重(417.70±30.83)kg的22月龄淘汰安格斯母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不添加CLA,试验组分别添加0.5%(0.5%CLA组)、1.0%(1.0%CLA组)和1.5%(1.5%CLA组)CLA,整个试验期为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取3头体重相近的试验牛采血并屠宰,测定其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脂联素(ADPN)和瘦素(LEP)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各组间血清中TC、TG、HDL、LDL及GH、ADPN和LE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1.0%CLA组血清中INS含量显著低于0.5%、1.5%CLA组(P0.05),但0.5%CLA组和1.5%CLA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添加CLA对淘汰安格斯母牛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5%、1.0%和1.5%CLA组C14∶0含量与1.0%CLA组C16∶0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均以1.0%CLA组C14∶0与C16∶0含量最低;1.0%CLA组C18∶1n9c、MUFA(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1.0%、1.5%CLA组C18∶2n6c、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均以1.0%CLA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由此可见,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0%CLA能降低淘汰安格斯母牛血清中INS水平,提高牛肉中MUFA和PUFA含量,改善牛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肌肉的化学成分,旨在探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麻城黑山羊、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简称:波麻F1)、波麻F1×波麻F1(波麻F2)3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12只屠宰并进行肌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间常规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水分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提高;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脂肪酸的测定结果显示,杂交后代肌肉中的棕榈酸(C160)和油酸(C18:1)的含量显著地比麻城黑山羊高(P<0.05),而亚油酸(C18:2)含量显著地比麻城黑山羊低(P<0.05);3组山羊的硬脂酸(C18:0)、豆蔻酸(C14:0)、亚麻酸(C18:3)、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相近(P>0.05).结果提示,杂交有助于麻城黑山羊肉质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提高家养动物肉产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尤其是n-3长链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CLA)在羊、牛、猪肉肌内脂中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鱼油或鱼粉能提高动物肉中n-3长链脂肪酸含量。富含亚麻油酸(LNA)的日粮能提高肉中LN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PA)水平,但大部分对肌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水平没有影响。然而,在日粮中添加鱼油或鱼粉大部分能提高动物肌肉中DHA含量。大部分研究中提高n-3脂肪酸含量的同时n-6脂肪酸含量下降,这主要归因于试验组日粮中n-6脂肪酸降低。这样刚好可以使肉中两者比例更合理,但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没什么影响。饲喂反刍动物富含n-3脂肪酸日粮(亚麻籽或加草料)、鱼油或富含LA的浓缩料可提高肌肉中c9t11CLA含量。牛肉、羊肉中c9t11CLA在总脂中含量介于0.2~1.0 g/100 g,不随营养因素提高到更高。相对应的,在单胃动物日粮中添加混合CLA油则显著提高CLA含量。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60.28±0.73)kg的健康"长×大"或"大×长"二元育肥猪1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20%和30%的苜蓿草粉。预试期7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1)5%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ADG)最高,增重成本最低。2)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的肌肉p H45 m in、熟肉率、大理石纹和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 H24 h极显著降低(P0.01);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苜蓿草粉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20%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肌肉鲜味氨基酸(DAA)(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必需氨基酸(EAA)(蛋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及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提高(P0.05)。4)随饲粮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育肥猪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逐渐减少,肌肉不饱和脂肪酸(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和n-3PUFA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M UFA、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UFA、亚油酸、α-亚麻酸、n-6 PUFA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5);肌肉n-6 PUFA/n-3 PU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1)。综上,饲粮添加20%苜蓿草粉可使育肥猪的肌肉DAA、EAA含量以及PUFA中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提高,n-6 PUFA/n-3 PUFA降低,有利于n-3 PUFA在肌肉中的富集,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开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硬度和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用产蛋率、体重相近的18周龄海兰褐蛋鸡63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1%、2%、3%、4%、5%和6%CLA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CLA添加水平≤2%时,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4%CLA可增加蛋壳厚度(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3%时,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蛋黄硬度显著增加(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平均日采食量和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5%时,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蛋黄比例显著降低(P<0.05)。2)1%、2%CLA添加组蛋黄中C16∶0、C18∶0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蛋黄中C16∶0、C18∶0和SFA含量显著增加(P<0.05),C16∶1、C18∶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黄中CLA含量随饲粮CLA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显著二次升高(P<0.01),c9,t11-CLA的富集量是t10,c12-CLA的1.47倍。综上,饲粮添加2%CLA,可以改善蛋壳质量,降低蛋黄中SFA含量,蛋黄中可富集一定量的CLA,且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添加植物油(豆油和亚麻籽油)配制3种等氮但脂肪水平不同的日粮(Ⅰ组6%;Ⅱ组9%;Ⅲ组12%),研究其对罗氏沼虾生长、体组织常规组分及肌肉和肝胰腺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质量(1.00±0.01)g的罗氏沼虾幼虾60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网箱饲养60 d。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罗氏沼虾体重、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则以Ⅰ组最高,且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日粮不同脂肪水平对罗氏沼虾全虾和肌肉中总水分、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罗氏沼虾肌肉中亚油酸、亚麻油酸含量低于它们在肝胰腺中的含量,n-3 PUFA>n-6 PUFA;而花生四烯酸、EPA和DHA在肌肉中的含量高于其在肝胰腺中的含量,并且n-3 PUFA0.05);n-6 PUFA中,C18:2n-6(亚油酸)和C20:4n-6(AA)均无显著变化(P>0.05);HUFA含量随日粮脂肪水平增加递减,且Ⅲ组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肝胰腺中亚油酸(C18:2n-6)和亚麻油酸(C18:3n-3)含量逐渐增加,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SFA(C14:0、C16:0、C18:0)、EPA及DHA含量则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日粮脂肪水平对罗氏沼虾生长及肌肉和肝胰腺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