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水牛实验感染大片吸虫及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试验为了对水牛感染大片吸虫的情况进行了解。方法 选 10头 6月龄水牛 ,分成 2组 ,每组 5头 ,A组对照 ,B组试验 ,每头经口感染 2 5 0个大片吸虫囊蚴。结果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后的收虫率为 16 .2± 8.0 % ,在感染后第 13~ 14周检出虫卵。抗大片吸虫分泌排泄产物 Ig G水平从感染后第 2周明显升高 ,17周时达到高峰。结论 试验证实水牛对大片吸虫感染很敏感 ,EL 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用于片形吸虫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重庆地区片形吸虫的种类,并为重庆地区片形吸虫的分类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对重庆地区黄牛、水牛肝脏上寄生的片形吸虫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后,根据片形吸虫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和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以法国肝片吸虫gDNA为对照,对所采样品gDNA用大片吸虫和肝片吸虫的ITS-1和ITS-2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结果形态学鉴定均为“不规则”片形吸虫,电泳结果显示均分别扩增出特异性ITS-1和ITS-2条带。结论综合形态学和PCR鉴定结果,初步认为重庆地区存在着大片吸虫和肝片吸虫的“中间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西牛片形吸虫的流行情况,本文通过胆囊检查法对广西黄牛和水牛片形吸虫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水牛片形吸虫的感染纯阳性率为53.94%,黄牛阳性率为50.47%,水牛和黄牛分别有31.50%和9.35%为疑似感染,阴性分别只有14.56%和40.19%,说明广西牛片形吸虫感染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索使较高比例的淋巴细胞富集在有丝分裂G2/M期的最佳条件。运用植物血凝素(PHA)和刀豆蛋白A(ConA)对淋巴细胞进行刺激使其增殖,培养一定时间后加秋水仙素对淋巴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2/M期的细胞数量进行比对,观察试剂的最佳作用浓度和加秋水仙素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采用PHA和Con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是60和5 μg/mL,且淋巴细胞经ConA刺激培养45 h再加秋水仙素处理5 h G2期的比例最高为58.38%。结果提示,就绒山羊的淋巴细胞来说,ConA刺激绒山羊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比PHA好,且摸索出细胞G2/M期的时间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主要指:大拟片形吸虫也称大肝片吸虫;支双腔吸虫也称矛形双腔吸虫或小肝片吸虫;感染反刍动物的前后盘吸虫有许多种,如端盘吸虫、瘤胃吸虫和圆锥吸虫等。1反刍动物大拟片形吸虫病1.1虫体和感染大拟片形吸虫(大肝片吸虫),长100mm,厚2~4.5mm,宽11~26mm,椭圆形。其与肝片形吸虫的区别是缺少前面的圆锥突起。大拟片形吸虫常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鹿是其最主要的宿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刺激剂刀豆素A(ConA)和植物凝素(PHA)对鸡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首先,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健康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应用2种不同的刺激剂ConA和PHA刺激48 h后收集细胞,抽提刺激培养细胞RNA,反转录。其次,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刺激剂对鸡淋巴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最后,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分离到纯度和活细胞较高的鸡淋巴细胞。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因子表达量比PHA刺激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HA刺激的细胞因子除IL-4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外,其他细胞因子表达量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 ]ConA刺激淋巴细胞后,可以提高细胞因子的表达,刺激效果优于PHA。这些实验结果为进一步体外研究鸡淋巴细胞及其功能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广西水牛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情况,为控制该病流行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来自广西各地的880份水牛血清进行片形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片形吸虫阳性为455份(51.70%),可疑为185份(21.02%),阴性为240份(27.27%),说明本地水牛片形吸虫病流行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查从南宁市肉联厂收集的918个水牛胆囊、229个黄牛胆囊的病变和其中的虫卵与虫体,证明广西水牛片形吸虫的阳性率为57.24%,黄牛阳性率为52.8%,感染非常严重。调查发现黄牛和水牛在片形吸虫感染后肝脏和胆囊的病理变化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黄牛病理损伤轻,肝脏和胆囊中虫体少;水牛则肝脏和胆囊的病理损伤严重,肝脏和胆囊中虫体多。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5,(9):101-103
为了明确青海省藏羊体内一种片形属吸虫的种类,并为青海省藏羊体内片形吸虫的分类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采用形态学方法对青海省部分地区藏羊片形属吸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及鉴定,对肩部特征不明显虫体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对体长、体宽测量并计算体长与体宽的比值。结果发现肩部特征不明显的虫体的体长范围在1.80~3.40 cm,体宽范围在0.70~1.20 cm,比值范围为2.38~3。扫描电镜观察虫体结构符合肝片吸虫的形态学特点。综合结果分析,初步鉴定青海省藏羊体内的片形属吸虫为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相似文献   

10.
采用胆囊检查法调查牛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西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情况,本文采用胆囊检查法对广西黄牛和水牛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水牛片形吸虫的感染率在60%~80%,黄牛感染率在60%左右,表明广西片形吸虫病感染非常严重。利用胆囊检查法进行片形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具有操作简单、经济、结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两种方法测定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比较~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渗入法和BrdU-ELISA方法测定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分离健康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的非特异刺激因子刀豆素A(concanavalinA,1.0,0.5,0.25,0.125,0.0625,0.0313,0.0156,0.0078,0.0039μg/孔)培养,分别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和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细胞,测定刺激细胞和对照细胞的每分钟脉冲数cpm或光吸收值OD,计算刺激指数SI和光吸收值差△OD,统计学方法分析SI和△OD的相关程度。同样的方法测定羊试验感染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后,在感染早期阶段(PIWO-PIW4)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特异性抗原-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ESP,5μg/孔)刺激下的增殖。结果表明,刺激指数SI和光吸收值差△OD在两个试验中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和0.924,SI和OD用均呈强正线性相关。BrdU-ELISA方法无同位素放射物,且敏感、快速、方便,和~3H-TdR渗入法一样可以用于测定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黄维义  何波 《猪业科学》2002,19(10):2-6
提取我国广西、四川、黑龙江、甘肃等地及法国的片形吸虫的总DNA,用PCR扩增完整的ITS-2.对得到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sp 92Ⅱ,Rca I进行酶切和RFLP技术分析.并对ITS-2 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以便确定国内片形吸虫种内及种间ITS-2的特点和序列变异的水平.结果显示:广西、四川、黑龙江、法国等地的样品通过PCR均扩增到约550 bp的ITS-2目标片段.Hsp92Ⅱ,Rcal可区别不同种的片形吸虫.对PCR产物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片形吸虫ITS-2全长均为362 bp,同种内ITS-2序列无变异,不同种间ITS-2序列存在5~6个碱基差异,变异率约为2.8%.对各地区片形吸虫ITS-2的PCR RFLP分析与对PCR产物的DNA序列分析一致证明,来自四川的样品和法国样品同属肝片形吸虫F.hepattca;广西样品属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黑龙江的样品为中间型片形吸虫.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上证实我国除有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外,还存在中间型的片形吸虫.  相似文献   

13.
急性感染肝片吸虫水牛的某些免疫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选用12头体重为300-500kg,年龄2-3岁的雄性去势水牛,经粪便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为无肝片吸虫感染后,随机分为感染组(n=9)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头水牛1次性经口感染1600个肝片吸虫囊蚴。实验期间由专人饲养,自由采食青干草和饮水。每周定时颈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T和B淋巴细胞比例、IgG水平以及血清蛋白总量和比例。结果表明:感染组水牛的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在感染后2-8周高于对照组,但刺激指数和IL-2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感染组水牛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从感染后第1周显著下降,以后一直在低于对照组水平波动,而淋巴细胞从感染后第1周开始显著升高,且一直在高于对照组范围内波动。感染组水牛的α-球蛋白、β-球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而白蛋白从第5周开始显著下降,以后维持在低于对照组的水平范围波动;γ-球蛋白从第5周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后于对照组范围波动。感染组水牛的抗ES抗原(分泌-排泄抗原)的IgG抗体水平从第2周升高,并持续至实验结束。结果提示:体液免疫应答反应是水牛抗肝片吸虫感染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三氯苯达唑化学名为5-氯-6-(2,3-二氯苯氧基)-2-甲硫基-1H-苯并咪唑,又称三氯苯咪唑、二氧苯咪唑、三氯苯唑,英文名为Triclabendazole,分子式为C14H9Cl3NOS,为新型咪唑类驱虫药,对各种日龄的肝片形吸虫均有明显驱杀效果。对牛、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肝片吸虫,对牛大片形吸虫、鹿肝片吸虫、鹿大片形吸虫、  相似文献   

15.
酶切图谱及序列分析虫体ITS2鉴别中国的片形吸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取我国广西、四川、黑龙江、甘肃等地及法国的片形吸虫的总DNA,用PCR扩增完整的ITS-2。对得到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sp 92Ⅱ,RcaI进行酶切和RFLP技术分析。并对ITS-2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以便确定国内片形吸虫种内及种间ITS-2的特点和序列变异的水平。结果显示:广西、四川、黑龙江、法国等地的样品通过PCR均扩增到约550bp的ITS-2目标片段。Hsp92 Ⅱ,Rcal可区别不同种的片形吸虫。对PCR产物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片形吸虫ITS-2全长均为362bp,同种内ITS-2序列无变异,不同种间ITS-2序列存在5-6个碱基差异,变异率约为2.8%。对各地区片形吸虫ITS-2的PCR-RFLP分析与对PCR产物的DNA序列分析一致证明,来自四川的样品和法国样品同属肝片形吸虫F.hepatica;广西样品属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黑龙江的样品为中间型片形吸虫。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上证实我国除有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外,还存在中间型的片形吸虫。  相似文献   

16.
伊氏锥虫病、肝片吸虫病均是水牛常见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但关于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混合感染水牛引起急性死亡的报道,则为少见。现将1987年3、4月份,我县九曲江茶场15头水牛因患二病而引起急性死亡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该茶场地处亚热带山丘间低洼沼泽地带,吸血昆虫——牛虻、螫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流行情况,对来自福建省各地送检的308只山羊所检出的蠕虫按照不同日龄、不同月份以及不同饲养模式进行分类统计。6月龄内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6~12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2~18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8月龄以上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同盘吸虫、肝片吸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下半年感染率略高于上半年。舍内饲养的山羊蠕虫感染率较低;山上放牧的山羊易感染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在荒田或河边放牧的山羊易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同盘吸虫。羊群在不同阶段、不同季节、不同饲养模式条件下,蠕虫的感染情况有所不同。调查结果为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择健康无病、个体大小相近,6~12月龄和12~24月龄的水牛各10头,平均分为4组,随机将6~12月龄分为2个组(A、B组)、12~24月龄分为2个组(C、D组),并随机将B、D组定为试验组,A、C组定为对照组。研究水牛在育肥过程中补饲精料时其增重能力和增重效益。在补饲精料日粮状况下,B、D组平均日增重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A、C组。结果表明饲料营养水平是影响水牛增重速度和增加收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15 头水牛在人工感染条件下进行肝片吸虫感染, 慢性感染组水牛每天口服60 个囊蚴, 20 d 总共口服1 200 个囊蚴。急性感染组水牛1 次口服1 600 个囊蚴。慢性感染的水牛于感染后第26 周宰杀。急性感染的水牛分别于第10 , 13 , 16 和22 周宰杀。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显示, 肝片吸虫幼虫可引起肝脏一系列炎症反应。急性感染后第10 周和13 周肝细胞变性、坏死, 肝小叶内淤血,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继而发展为肝索萎缩。急性感染后第22 周及慢性感染后第26 周, 汇管区内有大量结缔组织及新生的小胆管增生。实验表明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肝片吸虫的水牛均可导致肝脏典型的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20.
片形吸虫遗传变异及分子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从染色体分析、同工酶多态性、可溶性蛋白图谱、分子遗传学分析等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片形吸虫遗传变异、分类鉴定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用于片形吸虫遗传变异及分子分类研究的几种分子遗传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