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以6年生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利用SAS软件相关模型,估算各林龄生长性状的种源方差分量、种源重复力、变异系数,了解生长性状遗传参数随林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胸径的极差最大,6年生时胸径极差已达到13.5 cm,生长性状极差和标准差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树高的变异系数最小,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历年树高和D3种源间差异极显著(P0.001),D5种源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性状种源间差异显著(P0.05);种源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41~0.66,遗传力随林龄的变化平稳,单株材积的遗传及表型变异系数明显大于树高和胸径。火力楠种源生长性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变化显著,不同阶段所受的遗传控制基本相同。通过对火力楠生长性状遗传参数随林龄变化趋势的分析,为火力楠下一步的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9个梨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栽植的梨品种进行光合特性的比较,以期为当地梨的选育和引种提供参考。以9个梨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光合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梨品种的光合指标存在差异性,‘南果’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大;‘软儿’的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_2浓度(Ci)最小,‘尕吊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大、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最小;‘皇冠’的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最大、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小。(2)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蒸气压亏缺(VP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综合比较,‘南果’‘皇冠’和‘绿早酥’的光合能力较强,但耗水量大,耐旱性弱;‘软儿’‘尕吊蛋’‘香梨’‘茄梨’的光合能力一般,但耗水量少,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以2年生5种四倍体泡桐为材料,研究其光合作用、材积生长量、接干长度、比叶重( SLW)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5种四倍体泡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Tr)、胞间CO2浓度( Ci)光合因子的日变化规律相同。9月份叶片的Pn、 Gs、 Tr、 Ci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四倍体豫杂一号泡桐( TF4)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余4个种。此外,四倍体毛泡桐( T4)的树高生长量和接干高增长量、 TF4的胸径生长量和比叶重增长量、四倍体南方泡桐( A4)的材积增长量最大。5种四倍体泡桐的树高、胸径、接干、材积的相关性表明,材积与胸径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显著;树高与比叶重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东江中上游,对6年生木荷、红锥、火力楠、藜蒴、灰木莲和枫香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生态指标开展观测研究,结果表明:8月,6种树种均表现较强的生活力,保持了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10月,6树种均通过降低光合、蒸腾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适应逆境。8月平均Pn和Tr要比10月均值分别高71.86%和129.22%,10月WUE却要比8月均值高25.78%。6树种Pn、WUE的平均值高低排序,均表现为木荷〉红锥、藜蒴和火力楠〉枫香和灰木莲,说明木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旱能力,其次为红锥、火力楠和藜蒴,而灰木莲和枫香较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源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光合及生长特征的月动态变化,为台湾桤木优良种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月份、不同种源间台湾桤木光合生理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均随月份的变化而变化。各种源台湾桤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8—10月份均较低,4月份和12月份较高。蒸腾速率8月份最高,4月份和12月份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苗高与地径表现了显著的正相关,P_n与G_s、WUE表现了显著正相关,G_s与WUE表现了显著正相关,而T_r与G_s、WUE均表现了显著的负相关。在南宁地区引种,建议优先选择具有高生物量的四川和湖南种源。  相似文献   

6.
以油松分布区不同地理区域8个种群的2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等光合生理指标,旨在了解不同种群油松在云南松中心分布区生境下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8个油松种群之间的各个光合指标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北京松山油松种群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水分利用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其光合能力、生长潜力、水分和光能利用能力、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均较强。  相似文献   

7.
火力楠优树子代测定与早期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主要珍贵树种种质资源收集库的6个地理种源121个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优树子代的3年生树高、胸径、材积进行测定与分析,早期选择结果表明:子代间的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极显著,利用综合育种值评分法选择出25个优良子代,其树高、胸径、材积比子代平均值分别增加15.0%、30.19%、76.08%,其平均现实遗传增益分别为15.14%、30.13%、75.96%,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1.31%、23.14%、59.25%,入选优树子代均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8.
2006年在广西3个试验点对收集于广西、广东、湖南、福建及海南的9个大叶栎种源进行优良种源选择试验,结果表明:(1)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均达极显著水平。(2)初步选出两个优良种源,即广西融水种源(ZY5)和广西苍梧种源(ZY7)。该两个优良种源与最差种源海南乐东种源(ZY6)比较,平均树高增加27.80%~29.47%,平均胸径增加29.97%~31.86%,单株材积增加119.32%~123.47%;与种源总体平均数比较,平均树高增加8.12%~9.53%,平均胸径增加6.91%~8.46%,单株材积增加20.24%~22.52%。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秃杉不同种源间的遗传变化,在秃杉适生区的屏边县大凹腰建立秃杉11个种源(含CK)试验林,3、6、9 a生时每木调查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地径)的生长量并计算出材积。结果显示:(1)不同林龄的秃杉各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9 a生时生长最快种源比生长最慢种源树高、胸径、材积分别高24.50%、32.45%、110.57%;(2)树高、胸径(地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在种源水平上受较强的遗传控制,遗传力分别为0.780~0.786、0.712~0.815、0.754~0.815;(3)树高、胸径、材积在不同林龄间表型相关和秩相关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秃杉早期选择的年龄以6 a生为宜;(4)以9 a生秃杉树高、胸径、材积为选择指标选出适宜滇东南山区造林最好的种源是龙陵,其次是盈江、梁河、临翔、腾冲,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54.24%、38.43%、29.98%、28.08%、19.22%。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生理特性,分别在田园土(CK)、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1)、腐殖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2)和腐殖土︰黄心土(2︰1,A3)4种不同栽培基质下,采用LI-6400XT测定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参数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4种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日均值为A2(1.00)A3(0.82)A1(0.76)CK(0.46)。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Pn)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相似,呈双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CK中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A1中Pn与相对湿度(RH)呈显著正相关;A2中Pn与Ci、空气温度(Ta)呈显著正相关;A3中Pn与Tr呈显著正相关;A1、CK中Tr与Gs呈显著正相关,A2、A3中Tr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日进程有所不同,说明荔波唇柱苣苔的栽培中要考虑相应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1年生铁力木苗木为试验材料,应用4种光照条件(CK、T_1、T_2、T_3,透光率分别为100%、45.7%、13.9%、6.3%)进行盆栽试验,探索铁力木幼苗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以确定铁力木幼苗的最佳光照环境。结果表明,在T_1条件下,苗木苗高、高径比为最高,在低遮荫条件下促进苗木生物量积累,在T_3条件下苗木生长受到了抑制。因此,得出铁力木苗木在T_1条件(透光率45.7%)下最有利于铁力木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黄果厚壳桂木材生材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的生材性质进行研究,采用体积法和质量法测定树皮率,排水法测定木材体积,并对测定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皮体积、质量百分率随着树高的增加,逐渐增大,均值分别为12.48%、13.08%。从径向上来看,南、北向边材的生材密度相对中间部分和心材部分偏小,而从髓心向外基本密度逐渐增大。生材密度在树高方向上,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在7.3m处达到最小值,基本密度逐渐减小,均值分别为0.979、0.544g/cm^3。黄果厚壳桂南向和北向的生材含水率均呈减少的趋势,且南北向数值差异不大。生材含水率随着树高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9.3m后逐渐趋于稳定,平均值为81.59%。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15年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木材的干燥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干燥基准,本研究利用百度试验法对15年生巨尾桉木材进行干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5年生巨尾桉木材干燥速度为4级,较慢;截面变形程度较严重,为4级;初期开裂也较严重,为4级;扭曲等级为2级,内裂最为严重,达到5级。针对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特性,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得出15年生巨尾桉木材干燥初期温度为38℃,干湿球温度差2~3℃,末期温度为65℃,拟定25~30 mm厚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基准。在实际的窑干生产中,只需对拟定的干燥基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便可以得到适合于15年生巨尾桉木材的干燥基准。本研究可为巨尾桉木材的实木加工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林为对象,进行氮、磷、钾配方施肥正交试验,探究了对刨花润楠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不施肥对照组,各施肥组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全氮、磷、钾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含量以及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在不同水平上对有机质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含量、酶活性均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氮磷钾配比N2P3K1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重要食叶害虫。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黄野螟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观察,利用触角电位技术分析触角对7种杀虫剂的电位反应。结果表明:黄野螟成虫触角长8600~9100μm,雌雄触角均为线状,感受器主要有毛形感器、鳞形感器、腔锥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6种。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广、数量最多。黄野螟雄虫的毛形感器在数量上多于雌虫。在触角电位检测中,雌雄黄野螟成虫存在差异,黄野螟雄成虫对乙多·甲氧虫酰肼的反应相对平均值最大;黄野螟雌成虫对苏云金杆菌的反应相对平均值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利用2015年广西林地与森林资源"一张图",叠加到广西已建县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提取桉树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为完整结构的仅占0.8%,复杂结构占63.4%,简单结构多达35.8%;其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价结果为"中等"的占47.4%;"差等"的占52.6%,评价为"好"的没有。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总体表现为中等偏差,对于以强调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来说,显然不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17.
大明松(Pinus taiwanensis var.damingshanensis)是分布在广西、贵州高山地区的特有松类。本研究对4个大明松群体开展调查,分析黔桂两省区大明松的种质资源分布特征,为更为有效的保护利用大明松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明松在广西、贵州两省呈散生分布。分布范围为23°30′11″~29°08′22″N,107°35′04″~110°33′10″E;海拔1134~2031m。大明松与马尾松是垂直方向的替代种。分析径级结构发现,4个种源均表现为异龄结构。不同种源的大明松群体因自然条件、人为干扰等因素,龄级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引进的5个种宿根花卉品种进行栽培试验。通过主要性状调查分析得出,适宜南宁市引进栽培的品种为天人菊(Gaillardia pulchella)、金光菊(Rudbeckia laciniata)、紫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耧斗菜(Aquilegia viridiflora)可适当引种栽培,需在遮荫条件下生长;花毛茛(Ranunculus asiaticus)耐热性差,适宜南宁市冬春引种栽培。本研究为广西宿根花卉的引种筛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13处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国有林场林地被侵占面积、被侵占原因、被侵占形式进行分析,探讨国有林场林地收复工作的措施,指出林地收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的种实特性,对融水贝江河林场1.5代杉木种子园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等1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达到了显著差异,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达到了极显著差异,27个无性系球果产量、球果特征以及种子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球果产量(77.74%),其次是果体积(50.31%)、发芽势(40.41%)、单果重(37.54),发芽率(35.80%)、优良度(26.75%)。不同无性系的球果纵径、球果横径、单果重、果体积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发芽势、优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显著负相关;发芽势与优良度极呈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球果产量与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初步筛选出8个球果产量和种实性状兼优的无性系,可作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