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根据本地区实际,研制开发出了一种结构新颖,增氧原理先进的ZB-3型冰下增氧机,通过试验和分析证明该机非常适合冬季鱼塘使用。  相似文献   

2.
增氧灌溉技术在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是未来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此,总结了不同土壤增氧方式及设备的发展现状,系统论述了增氧灌溉技术目前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增氧灌溉技术在改善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元化增氧灌溉技术与智能化精准增氧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最后,提出未来应着重于研究多元化增氧灌溉技术的发展、提高增氧灌溉技术生产效率及建立田间智能化增氧调控系统,以此作为未来增氧灌溉技术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灌溉方式(机械增氧滴灌、化学增氧滴灌、常规滴灌)对香芹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具有不同的增氧效果;与常规滴灌相比,化学增氧滴灌与机械增氧滴灌分别使香芹可食用部分鲜质量平均提升39.84%和15.63%;在化学增氧滴灌的作用下,香芹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叶绿素指数(CCI)、株高以及根茎叶的鲜质量较机械增氧滴灌和常规滴灌均有增加和提高。增氧滴灌促进了香芹植株的整体生长,并增强了香芹植株根茎叶的生理功能,其中化学增氧滴灌方式对香芹相关生长特性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氧气、水混合充气机的改进,以结构的变化来提高溶氧效率。该装置尤其适用水产养殖水体的净化。该机的增氧速率、动力效率及机械噪声等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目前国内外理想的机型。  相似文献   

5.
增氧灌溉是21世纪初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节水增效灌溉新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减排、省肥增产效果,经济及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然而,现有增氧灌溉,一般采用机械增氧方式,须配套特制的灌溉水增氧设备并具备能源(动力)条件,目前在设施农业、大棚果蔬种植等旱作高效节水灌溉领域发展较快、应用较多.在广袤的野外大田水稻种植区域,受能源(动力)条件缺乏、增氧设备成本高昂等因素制约,尚未能应用增氧灌溉技术.鉴于此,研制了一种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利用灌溉供水管道内水流自有压力实现灌溉水增氧,成功解决了野外无能源、动力条件下水稻增氧灌溉关键问题.经现场检测,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可使灌溉水含氧量提高14%左右,灌溉水高含氧量持续时间达20 h以上.  相似文献   

6.
介绍目前湖北地区几种常用的增氧方式.通过试验比较,使用微孔曝气增氧的技术相比一般增氧机,能提高增氧效率值10%,节能88%以上,具有静音、节能、高效、安全等巨大优势.探讨微孔曝气增氧设备在湖北地区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准确地评价池塘养殖中主要的三种不同增氧方式的增氧机的性能,通过标准水池试验和养殖池塘中实地试验,研究了三种增氧机的增氧方式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动力效率和养殖池塘中的溶解氧均匀度与水温均匀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曝气式增氧机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最好,增氧能力比水车的高55.1%,动力效率比水车的高出64.0%。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曝气式、叶轮式和水车式。水车增氧机对养殖池溶解氧的均匀度提升最快,最高的达到46.43%,曝气增氧设备对养殖池溶解氧的均匀度提升达到29.46%;对养殖池水温均匀度的提升,三种增氧机都不是很明显。该研究为在池塘养殖中合理运用不同增氧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规模化、高密度化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方式单一和增氧效率偏低的问题,提出利用耕水机白天以低功率驱动养殖池水体上下循环,促进各层水体中的藻类循环到上层,通过光合作用大幅度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以减少其他增氧机械应急增氧。分析了溶解氧含量测量节点对测量误差的二次抛物线自修正,进行了可变因子与固定因子模糊变频增氧控制、复合增氧与单一机械增氧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可变因子模糊变频控制可更快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在额定区域内更稳定;在晴朗白天、无应急增氧情况下,复合增氧模式下养殖池水体溶解氧分布不仅上下层均匀,而且整个水体吸收了更多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在应急增氧情况下,复合增氧模式下养殖池不仅各层水体溶解氧含量得到提高,而且耕水机驱散了叶轮增氧机附近的高溶解氧含量水体,有利于提高增氧机效率。试验表明,复合增氧模式下晴天单个养殖池每天节约电能7.80kW·h,第3季度节约电能587.34kW·h,〖JP〗表明水产养殖中复合式机械增氧有利于节约电能。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中复合精确自动增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日常情况下利用耕水机改善水质和应急情况下采用叶轮增氧机增氧的复合自动增氧模式。耕水机通过太阳能电池驱动昼夜不停耕动水体,不仅释放了底层水体有害物质,而且通过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极大提高了整个水体溶解氧浓度,大幅减少了叶轮增氧机应急增氧时间。水体溶解氧浓度通过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实时监控,低于设定下限值时,启动应急变频增氧,高于上限时停止增氧,控制方式采用增量式PID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增氧方式与单一增氧方式相比,节省了约65%的电能、80%的人力成本和20%的药品等,总体利润增加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钟伟 《农业工程》2019,9(12):83-87
为了研究注水深度对微孔曝气式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采用SC/T 6009—1999《增氧机增氧能力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方法。以直径为10 m的水池作为测试平台,测试分析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增氧能力和功力效率,从而研究池内注水深度对微孔曝气增氧机增氧能力及动力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增氧机具有较强的增氧性能,其增氧能力随着试验水池注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动力效率随着注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得出水深是影响微孔曝气增氧机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需研究出更适用于微孔曝气增氧机增氧性能试验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体增氧目前有3种方法,即机械工程增氧、生物工程增氧、化学工程增氧。增氧机就是机械工程增氧的一种,主要功能是增加水中氧气,改善水质,提高鱼类撮食能力,促进其生长。增氧机按工作方式大体上分为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等,各式增氧机各有优缺点,充氧动力效率不相同。以下是本人在工作实践中对增氧机充氧能力试验及其数据处理的一些粗浅看法,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行走式智能增氧机器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净  沈捷  刘晓梅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12):340-345
为扩大鱼塘增氧范围、提高增氧效率、改善水体环境并节约能源,提出了一种太阳能供电行走式智能增氧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智能行走,搅动水体上下层进行增氧,适用于2 666~5 333 m~2鱼塘辅助增氧。采用HF-LPB100型超低功耗嵌入式WiFi模组与整个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太阳能电板提供电能,利用超声波测距模块进行避障,超声波测深仪防止搁浅。装置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手动模式中,用户可以远程遥控增氧机行走方向进行定向增氧;自动模式中,路径规划采取基于蚁群算法的"之"型有限状态机模型,以STM8L051F3P6单片机控制电路,PWM产生方波规定L9110的高低电平时间控制增氧双电机叶轮的差速变向。实验表明,装置"之"型路径的遍历程度可达到23.17%,增氧范围大于传统增氧机15.4%,增氧能力为1.69 kg/h。  相似文献   

13.
耕水机在水产养殖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州市水产(对虾)养殖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都是利用传统增氧机械来对水产(对虾)养殖进行增氧。通过对水体增氧,减少因缺氧造成的死亡率,从而减少水产(对虾)养殖户在养殖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集中式智能化投饲增氧系统通过远程控制、集中供气和气力输送满足池塘养殖生产中智能化投饲增氧需求,实现集中供料、饲料预处理、多点位同步供料投饲;同时,利用主气管道气源进行多点位曝气增氧.文章介绍了水产养殖集中式智能化投饲增氧系统的研发背景、总体结构及安装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际分析了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增氧灌溉对杂交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索不同增氧灌溉对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响应机制,以杂交水稻深优9586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杂交水稻根系生长特征和根系活力特性,并对根系各项指标与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CK,增氧灌溉处理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根系深扎,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增产5.5%~29.7%;在齐穗期,不管是白天增氧处理组还是夜间增氧处理组,根系活力都体现出随增氧处理的频率降低而降低,并且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分蘖期,对相同增氧频率条件下,白天增氧处理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夜间处理更有利于增强根系活力;根系活力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绝大多数都成极显著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因此,增氧灌溉处理能增强根系活力是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微孔管弥散增氧系统中微孔管的曝气特点和微孔管均匀曝气时内部气压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微孔管弥散增氧系统输气管网并进行了试验,得到了集中式、分布式微孔管弥散增氧系统合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江苏为水产养殖大省,沿江邻海,河湖众多,渔业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江苏省把走高效生态健康养殖之路作为转变渔业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健康养殖是新的养殖理念和模式,而健康养殖目标的实现需要依赖先进、科学的技术装备。底部微孔增氧设各是健康养殖的主要设施与装备之一,其原理主要是采用底部增氧和水体循环活化技术,弥补原有的叶轮式、水车式等增氧机的不足,使整个养殖水体消除分层,有效增加水体溶氧量,加快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高产高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名特优水产养殖的强劲发展,对增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简要地分析了机械增氧装备的结构特点、增氧方式和应用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产实际,探讨机械增氧装备与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水体立体曝气增氧技术,它在水产养殖尤其是在特种养殖或养殖水层较深的情况下,对池塘底部的下层水体溶氧增氧效果明显,使得水体中的溶氧和养分在整个水体中充分均匀分布,保证了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有效地解决了高密度、工厂化、  相似文献   

20.
以超级稻“陵两优268”为试验材料,采用控制灌溉与增氧灌溉技术相结合,设置4组处理,分别为机械控制灌溉增氧(JX)、超微泡控制灌溉增氧(WP)、控制灌溉(CK)、淹水灌溉(YS),研究控制灌溉条件下增氧对水稻根系生长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条件下增氧与淹水灌溉条件相比,有效节约用水最大达15.3%,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增大了水稻的根部干物质质量,降低了水稻的茎叶干物质质量;提高了水稻根体积、根粗及干物质的质量,能显著增强水稻的根系活力,延缓水稻根系的衰老;产量上,控制灌溉增氧处理基本与淹灌处理接近,但结实率、千粒重、水分利用效率都优于淹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