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对果园采用畦灌、隔行交替灌溉、交替单侧沟灌和不灌溉4种灌溉方式,分析红富士苹果树叶光合活性、新梢生长量及果实品质,从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生产效率方面评价灌溉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与不灌水和常规畦灌相比,红富士苹果生产中采用交替单侧沟灌,没有显著降低果品产量和质量,从经济产量的形成来看,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生产效率,减少了果园生产用工,节约了生产用水,提高了灌溉收益率。  相似文献   

2.
以“新早89-8”、“翠绿”、“新早56”、“夏丰50”、“早熟五号”苗用型大白菜品种为试材,采用干鸡粪、三元复合肥、复合微生物肥不同配比的5种肥料处理,研究不同肥料对苗用型大白菜产量和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对苗用型大白菜产量影响不大,不同品种产量有差异;肥料对苗用型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影响较大,以干鸡粪、生物肥做底肥效果较好,其中以干鸡粪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京郊日光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适宜的灌溉量,以番茄‘欧盾’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滴灌量对其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3 700 kg/hm2,较对照增产6.5%,果实品质有所提高,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9.8%;其次是T2处理,较对照增产3.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4.4%;T3处理较对照产量有所降低。综合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单次灌溉24 mm(T1处理)是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较适宜的灌溉量。  相似文献   

4.
以18年生的"宁冠"和"新红星"苹果品种为试材,以大田漫灌为对照,研究了沟灌、交替灌溉2种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树体生长、叶片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提高苹果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交替控灌不但节约时间,并且显著的节省了水资源;在不影响营养生长的情况下,促进了叶绿素的形成,在提高光合速率的同时使蒸腾速率显著下降,最终显著提高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京茄1号为试材,研究了春季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痕量灌溉管不同埋深对茄子灌溉量、耗水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痕量灌溉管不同埋设深度均能够促进茄子植株生长,提高茄子产量,以痕量灌溉管埋深10 cm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表面覆土处理增产14.7%。随着痕量灌溉管埋深的增加,灌溉量和耗水量降低,但水分生产效率则以埋深10 cm处理最高,达到23.5%。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痕量灌溉管埋深10 cm处理茄子产量最高,耗水量相对较少,水分生产效率最高,是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春茬茄子较适宜的灌溉管埋设深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时痕量灌溉管适宜埋深,以欧盾番茄为试材,研究了春季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痕量灌溉管不同埋深对灌溉量、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痕量灌溉管埋深后能够促进植株生长.痕量灌溉管埋深10cm、20cm和30cm与表面覆土对照相比,灌水量分别减少8.8%、12.9%和15.0%;产量分别增加9.8%、12.6%和17.8%;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20.4%、29.3%和38.5%.因此,综合灌溉量、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痕量灌溉管埋深30cm是该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春茬番茄较适宜的埋设深度.  相似文献   

7.
以黔椒4号辣椒为试材,利用张力计控制辣椒灌溉时期与灌溉量,分别研究膜下滴灌、穴灌和漫灌3种灌溉方式对塑料大棚辣椒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少,辣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水分生产效率较穴灌、漫灌分别提高1.96 kg/m3和5.82 kg/m3。综合耗水量、产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大棚辣椒生产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苗用型大白菜是上海地区夏季高温期间主要栽培的绿叶菜品种之一,但生产上耐热性好、抗病性强、商品性佳、品质优良、产量高的苗用型大白菜品种数量较少,主要以早熟5号为主。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抗性好、品质优良的苗用型大白菜品种,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我们于2012年在上海田仔蔬果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现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北农佳秀"黄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其生长、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明确不同灌溉方式节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膜下微喷和膜下滴灌均能促进黄瓜生长,提高产量、灌溉水分生产效率、品质和经济效益。与CK(覆膜沟灌,农户常规灌溉量)相比,D1(膜下滴灌,70%常规灌溉量)、D(膜下滴灌,85%常规灌溉量)、M1(膜下微喷,70%常规灌溉量)和M(膜下微喷,85%常规灌溉量)产量分别提高34.5%、33.4%、29.1%和21.4%,处理差异显著。经济效益分别增加3.53万、3.31万、3.27万、2.20万元/hm2。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建议条件较好的农业园区采用滴灌技术,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采用膜下微喷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果树环绕式滴灌条件下不同品种的水溶肥对苹果园土壤含水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2012年5~12月在昌平区南邵镇营坊村昆利果品基地布设环绕式滴灌条件下“芭田”、“圣诞树”两种水溶肥处理,以常规树盘灌溉作为对照。在苹果树生长关键期灌水施肥,由苹果长势、产量及品质来筛选出果树滴灌施肥条件下适宜的水溶肥。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果树环绕式滴灌比常规灌溉节水90.6m3/667m2,节水57.2%,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综合灌溉量、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圣诞树”是果树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适宜的水溶肥。  相似文献   

11.
隔沟交替灌溉在甘蓝、青花菜和大白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隔沟交替灌溉在秋甘蓝、青花菜和大白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隔沟交替灌溉与传统灌溉相比,甘蓝、青花菜和大白菜的产量降低均不显著,但灌溉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33.5%、25.4%和62.0%,灌溉水生产效益分别增加43、28和51元.m-3,平均单株根干质量分别增加60.0%、34.1%和58.3%。  相似文献   

12.
以生产上的经验灌水量每次30 m3•(667 m2)-1-未覆膜(G30N)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水分利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渗漏量、蒸发量增加,蒸腾量以G30N最大,其中膜孔灌溉处理(除蒸发量外)均大于裸地灌溉,而土壤储水量降低|裸地灌溉下增加灌水量可以提高甘蓝的外叶、叶球、根和总干物质量,0~10 cm和0~30 cm土层根质量增加,10~30 cm土层根质量则减少,膜孔灌溉下适当减少灌水量,则甘蓝的各部分干物质量相应提高,且减少灌水量能有效地增加各层根系干质量|增大灌水量,甘蓝产量增加,但水分利用效率则降低,且膜孔灌溉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裸地灌溉。综合甘蓝生产和节水两方面考虑,裸地灌溉每次20 m3•(667 m2)-1,或者膜孔灌溉每次10 m3•(667 m2)-1处理的效果较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用同一种保水剂,采取不同施用方法,探讨施保水剂与不施保水剂以及保水剂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前后经历3年,在2007年新植蔗施用保水剂,2008—2009年宿根蔗不再施用保水剂,结果表明,保水剂兑水处理:在新植蔗施用试验中获得极显著的增产效果,之后的两年宿根蔗试验仍增产显著。增产幅度表现逐年下降,增产效果随着施入土壤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保水剂干撒处理:3年的试验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产。在施保水剂当年的新植蔗比对照略有减产,差异不明显;比保水剂兑水处理减产极显著。在后两年宿根蔗试验中,比对照减产明显,但差异不显著;比兑水处理减产显著。  相似文献   

14.
灌溉方式和灌水量对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连续2年对8~9年生黄冠梨树采用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水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树盘1/2区域交替灌溉较常规灌溉用水量减少2/5,其蒸腾速率显著低于常规灌溉,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灌溉,2者之间的光合速率、产量和单果重不存在显著差异。树盘1/2区域固定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介于2者之间,但产量和单果重与2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温室膜下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为375mm的处理产量达到138108kg/hm~2,比对照增产74.96%,达到极显著水平,水分利用率为1.60kg/m~3;降低灌水量可提高果实中硝酸盐、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等可溶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从北京地方品种与台湾材料杂交后代中选出自交不亲和系8540,从山东省一材料经多代自交育成自交不亲和系82137,经杂交育成大白菜一代杂种北京小杂61号。该品种结球紧实,品质优良,生长期60~65d(天),耐热,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斑病,净菜产量4000~5000kg·(667m2)-1。现已在北京、河南、山东、新疆、四川、福建、辽宁等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北京、天津引进的大白菜品种中选育出两个自交不亲和系 90 2和 90 7,继而配制成春大白菜一代杂种三园春皇。该品种早熟 ,生长期 6 0~ 6 5d(天 ) ;一般 6 6 7m2 产量 40 0 0~ 6 0 0 0kg ,比对照鲁春白 1号增产16 % ;抗病毒病和霜霉病 ,对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照相近 ;叶球橄榄形 ,质地脆嫩 ,品质优良。单球质量 2~ 2 .5kg  相似文献   

18.
以京育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肥供应对西北地区结球甘蓝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比当地传统灌水量灌水下限降低10%灌溉(1 960 m3·hm-2)和节肥20%施肥量(氮304 kg·hm-2、磷204kg·hm-2和钾72 kg·hm-2)处理的结球甘蓝VC、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均显著优于当地传统灌溉施肥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氮素表观利用效率最高;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为91、132 t·hm-2,虽然与当地传统灌溉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有节水节肥、保护环境的优势。综合评价,比当地传统灌水量灌水下限降低10%的灌溉和比当地传统施肥量节肥20%的施肥组合为较适宜当地结球甘蓝生长的水肥供应方案。  相似文献   

19.
早熟大白菜中白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白 7号大白菜是由从北京地方品种小青口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F 1 1 3 11 3与从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提供的材料中选出的自交系AV9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生育期6 0d(天 )左右 ,矮桩叠抱 ,头球形 ,叶球中等大小 ,球色深绿 ,抗病毒病及黑腐病 ,经济性状优良 ,正常年份平均每 6 6 7m2 产净菜 4 373.7kg ,比对照品种小杂 6 0增产 2 2 .7%。  相似文献   

20.
叶面喷施氨基酸水溶肥料对大白菜产量和V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新3号大白菜为试验材料,在大白菜包心期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水溶肥料,测定大白菜产量及VC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大白菜产量提高5.8 %~12.4 %、VC含量增加15.8 %~51.7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