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龟子绿僵菌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虫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棉花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vasinfectum)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对峙培养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的3个供试菌株对3株枯萎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Ma55抑制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中加入Ma55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当浓度为3.25×106 cfu.mL-1时,5 d后,对3株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超过70%。Ma55液体振荡培养20 d获得的无菌发酵液对3个枯萎病菌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9.86%、56.99%和57.09%,对它们的分生孢子产生及分生孢子萌发也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未发现金龟子绿僵菌与棉花枯萎病菌菌丝间有重寄生现象。上述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对供试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机制主要是营养竞争、空间竞争及抗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化学杀菌剂的施用与残留对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孢子萌发抑制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7种常用化学杀菌剂对2株生防木霉菌哈茨木霉610(Trichoderma harzianum 610)和长枝木霉758(T. longibrachiatum 758)厚垣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较强,五氯硝基苯、甲霜灵的抑制作用较弱,福美双、萎锈灵的抑制作用中等。木霉菌菌丝生长比厚垣孢子萌发对杀菌剂更加敏感。不同木霉菌菌株对杀菌剂敏感性差异较大,7种杀菌剂对610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比758强,但多数杀菌剂对610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则比758弱。98%多菌灵对610厚垣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1.64和0.05 μg/mL),70%五氯硝基苯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分别为681.82和1266.00 μg/mL)。98%多菌灵对758厚垣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 0.62 μg/mL),甲霜灵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为1108.61 μg/mL)。96.2%戊唑醇对758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 0.32 μg/mL),95%甲霜灵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 1206.29 μg/mL)。结合各杀菌剂的使用浓度,施用木霉菌610和758厚垣孢子制剂防治病害时,不能与多菌灵、戊唑醇、福美双与萎锈灵结合使用,并且上述4种农药残留可能影响木霉菌剂的防效,可与五氯硝基苯、苯醚甲环唑结合使用。758厚垣孢子制剂可与甲霜灵结合使用,610孢子萌发后可与甲霜灵结合使用。五氯硝基苯、苯醚甲环唑、甲霜灵的农药残留对木霉菌剂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叶片提取物(粗提物)用于防治园艺作物病害的可能性,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研究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8种园艺作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野生茄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大葱菌核病菌未测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提高,抑菌作用增强。当供试质量浓度为5 g/L时,提取物对各供试菌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高于8.8%);当供试质量浓度为40 g/L时,提取物对各供试菌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高于60%。同一浓度提取物对不同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强度差异较大。毒力分析表明,提取物对大葱菌核病菌和茄子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均低于10 g/L,分别为5.7577和7.6089 g/L。总体看,提取物对茄子黄萎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对大葱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尤为突出。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几种园艺作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菌剂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蔬菜作物南瓜疫病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了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1%申嗪霉素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2%宁南霉素次之,5%井冈霉素最弱。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16种常用杀菌剂对柿树炭疽病菌——哈锐炭疽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16种常用杀菌剂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3.5%喹啉铜悬浮剂、25%溴菌腈乳油、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30g/L戊唑醇悬  相似文献   

6.
甜菜夜蛾感染白僵菌、绿僵菌后的病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甜菜夜蛾感染白僵菌和绿僵菌后,虫体颜色及外部形态均发生相应变化。其组织切片观察研究表明:两种供试菌株的致病过程基本一致,只在侵染速度上有所差异:绿僵菌侵染速度较快,而且其破坏裂解组织的程度远大于白僵菌。白僵菌菌株015处理24 h后肠道内未见萌发的孢子,组织没有发现变化;48 h,附着于甜菜夜蛾体壁外的孢子开始萌发;72 h体腔内明显的菌丝段,各组织器官均受到感染,之后进入体内的菌丝不断增殖,脂肪体、肌肉组织、消化道发生病变解体;120 h后,菌丝突破虫体,在体外形成菌丝层。较之于绿僵菌菌株060,72 h时菌丝充满血腔,肠壁细胞也受到严重侵染,肠腔内出现菌丝,部分菌丝突出体表,菌株086,96 h时各组织均解体。  相似文献   

7.
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明确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游动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抑菌带平均宽度达到5.58 mm,在稀释度为101时地衣芽孢杆菌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高达86.11%,对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也达到了78.1%.但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8.
<正>由胶孢炭疽菌引起的核桃炭疽病是目前危害山东省核桃生产的主要病害。为筛选防治该病害的高效药剂,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科研人员在确定了最适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的基础上,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常用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的毒力,评估了温度对咪鲜胺和戊唑醇毒力的影响,检测了17个胶孢炭疽菌菌株对咪鲜胺和戊唑醇的敏感性,同时评价了这2种杀菌剂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8℃下,供试8种杀菌剂中,咪鲜胺、戊唑醇和三唑酮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平均EC50值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青霉菌、放线菌株和石灰水对尖饱镰刀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芳  李静  张欢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2):185-189
本研究旨在开发对土壤病原菌尖孢镰刀具有拮抗作用的各种微生物,以期对其生防制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PDA平板对峙法和制备发酵菌原液,以青霉菌、放线菌株和石灰水对尖饱镰刀菌孢子萌发、营养竞争、菌丝生长和重寄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放线菌株和饱和石灰水对尖孢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拮抗距离分别达到27.35、25.70、16.83 mm,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8.36%、75.97%、47.84%,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71.97%、58.23%、21.49%。在青霉菌、放线菌株与尖饱镰刀菌的交接处没有发现明显的重寄生现象,青霉菌孢子大量繁殖,占据了大部分的生存空间。青霉菌对尖孢镰刀菌在营养竞争、抗生作用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拮抗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番茄灰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 要: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本地区的番茄灰霉病菌对几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两株番茄灰霉病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在六种药剂中,乙霉威对两株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多菌灵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差,两菌株均对多菌灵产生高水平抗性;菌株SY和WS对扑海因分别表现为中抗和高抗;菌株WS对甲基托布津已产生了高水平抗性;腐霉利对灰霉菌孢子的萌发抑制效果明显,而嘧霉胺对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明显。【结论】乙霉威在防治番茄灰霉病时可作为首选药剂,生产中应减少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的使用次数和剂量并避免单剂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种杀菌剂对牡丹黄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春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122-125
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牡丹黄斑病的有效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分析12种药剂在10mg/L质量浓度下对牡丹黄斑病的相对抑制率,测定12种杀菌剂对牡丹黄斑病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10mg/L质量浓度下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牡丹黄斑病病菌的毒力最强,相对抑制率为(65.19±2.80)%;其次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相对抑制率为(64.81±4.49)%;32%叶斑净对牡丹黄斑病病菌的毒力最弱,相对抑制率为(25.56±4.01)%。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嘧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牡丹黄斑病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最小,为2.6268mg/L。其次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EC50值次之,为2.9781mg/L。32%叶斑净可湿性粉剂对牡丹黄斑病的毒力最弱,EC50值最大,为26.3957mg/L。研究结果为牡丹黄斑病的大田防治提供药剂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威灵仙黑斑病的致病菌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形态特征及菌株的ITS序列分析方法进行病原菌鉴定,通过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威灵仙黑斑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 (Fr.)Keissler;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72%霜疫力克可湿性粉剂、30%爱苗乳油、80%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对菌丝抑制率均达90%以上。此研究结果可为该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5种酚类物质和7种化学杀菌剂对枇杷炭疽病菌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5种酚类物质中,苯酚对枇杷炭疽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为70.17%,对苯二酚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为80.8%;7种化学药剂以汤普森甲托、施保功对枇杷炭疽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平均抑菌率分别为80.23%和78.23%;汤普森甲托对枇杷炭疽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61.92%。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向日葵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吡噻菌胺SC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302μg/mL,其次为75%拿敌稳WG和50%啶酰菌胺WG,EC50值分别为0.0370和0.2152μg/mL。50%啶酰菌胺WG对菌核病菌子囊孢子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563μg/mL。田间试验结果显示,50%啶酰菌胺WG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9.68%,可有效改善向日葵相关农艺性状,较对照增产34.58%。综合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0%啶酰菌胺WG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田间控制病害的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15.
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影响,分别以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苦参碱4种生物药剂和戊唑醇、咪鲜胺2种化学药剂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离体培养方式,研究单一药剂和不同药剂组合对苹果腐烂病病原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单一药剂时,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180 mg /L、多抗霉素浓度为225 mg /L、苦参碱浓度为5 mL/L和戊唑醇、咪鲜胺浓度为0.75 mL/L时,抑菌率均可达100%。另外,0.02 mL/L咪鲜胺分别与45 mg/L枯草芽孢杆菌、45 mg/L多粘类芽孢杆菌、0.045 mg/L多抗霉素以及0.02 mL/L戊唑醇与45 mg/L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4种组合的菌丝抑菌率与孢子抑制率都达到100%,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其他药剂组合。说明这4种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组合可作为高效、低毒的混合型药剂来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以MRS为基础培养基,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各0.05%,研究了改良MRS培养基和在发酵期间添加缓冲剂对乳酸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往液体MR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的胡萝卜汁、1.5%的麦通过不同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和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分析,为田间高效的防治药剂筛选及配套的田间防病技术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利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戊唑醇等10种杀菌剂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毒力。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SC对两种病原菌的防效好,EC50分别为0.952 μg/mL和0.411 μg/mL,但对苹果轮纹病菌的EC90值93.836 μg/mL明显低于对苹果炭疽病菌的EC90值487.738 μg/mL。50%异菌脲WP和70%代森联WG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586 μg/mL和10.650 μg/mL,但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并不理想;而250 g/L嘧菌酯SC和75%百菌清WP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0814 μg/mL和7.313 μg/mL,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作用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丙烷脒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对丙烷脒防治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rerea)进行了研究。丙烷脒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2.1599 mg/L和2.7510 mg/L;在组织法测定中,丙烷脒对灰霉病表现出较高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丙烷脒在施用剂量为(a.i.) 90~180g/hm2、施药4次、间隔7d的条件下对番茄、黄瓜、草莓等作物的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和腐霉利,与菌核净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探究姜和大蒜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了解不同浓度姜和大蒜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对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以此初步获得最适合的抑制病原菌的植物粗提取液浓度。以姜和大蒜粗提取液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浓度2种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的生长情况、孢子浓度、孢子萌发率及菌丝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粗提取液均能抑制并降低尖孢镰刀菌的生长速率、孢子浓度和孢子萌发率,且大蒜粗提取液比姜粗提取液抑制效果更显著,在低浓度下对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也比姜粗提取液明显,大蒜粗提取液在各浓度下与对照相比均达极显著差异,且大蒜浓度为0.4 g/mL时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抑制达100%。该试验证实大蒜对甘蓝枯萎病菌有极显著抑制作用,为使用间种或轮作大蒜进行田间防治甘蓝枯萎病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