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鲟鱼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是一种有着较高经济及科研价值的稀有、大型鱼类。但近年来,一些危害较大的流行性疾病的发生,给鲟鱼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发现,病毒性疾病所占比重较大,是造成鲟鱼苗种大批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首鲟虹彩病毒,高首鲟疱疹病毒-Ⅰ,Ⅱ和铲鲟虹彩病毒是已知引发鲟鱼病毒性疾病的主要病毒。本文针对这四种病毒病的临床症状、疾病的诊断方法、病原分离的方法以及该病的预防、治疗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鲟鱼是一种有着较高经济及科研价值的稀有、大型鱼类。但近年来,一些危害较大的流行性疾病的发生,给鲟鱼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发现,病毒性疾病所占比重较大,是造成鲟鱼苗种大批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首鲟虹彩病毒,高首鲟疱疹病毒-Ⅰ,Ⅱ和铲鲟虹彩病毒是已知引发鲟鱼病毒性疾病的主要病毒。本文针对这四种病毒病的临床症状、疾病的诊断方法、病原分离的方法以及该病的预防、治疗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1,(1):74-75
在养殖生猪或其他动物时,尤其是进行大规模养殖时,要注意避免生猪病毒性疾病的产生。这类疾病不仅会对生猪的养殖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生猪大批死亡,而且一旦形成大规模传染,会导致部分易感人群被感染,也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而针对这类病毒性疾病,通常是采取预防的手段,其中干扰素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干扰素对脊椎动物病毒性疾病是尤其有效的,它能诱导脊椎动物产生针对这类病毒的相应免疫蛋白,进而杀死病毒。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0,(1)
目前由于畜禽养殖大多数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所以一旦发生病毒性疾病,危害极大。而畜禽疾病除使用西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外,还可根据病毒性疾病防治的特点采用中医结合进行防治,为此类疾病的防治带来新的方向和突破。主要阐述了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具体的应用途径,为中兽医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大菱鲆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的病原菌、发病季节、病灶特征等进行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6.
1病毒性疾病 该病是河鲍的病毒性感染症。1.1白口病 主要流行于高温期,发病以1龄以下的河纯为主,可造成河纯鱼群的大量死亡,是河啬屯养殖中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60多种,几乎所有养殖品种都会受到疾病威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种类高达200余种,其中常见病就有几十种之多。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据资料显示,2006年水产养殖生物源性疾病中,病毒性疾病占11.02%、细菌性疾病占57.63%、寄生虫性疾病占24.58%、真菌性疾病占4.24%。2018年,中国水产养殖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50亿元。  相似文献   

8.
<正>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虫媒病毒性疾病。本病是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导致怀孕母猪死胎和其他繁殖障碍,公猪感染后发生急性  相似文献   

9.
牙鲆的疾病主要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以及其他病害。一、病毒性疾病(一)病毒性表皮增生症(VEH)该病发生在牙鲆苗种生产时期,仔鱼孵出后10~25天(7~10毫米)、营底栖生活之前,发病时个体长为7~8毫米,发病后仔鱼多在1~3周内基本上全部死亡。经感染实验,10毫米以上稚鱼,几乎不会死亡,而且水温越低,死亡越慢。1.症状患病鱼摄食明显不良,瘦弱,头下垂,消化道萎缩,腹部塌陷,无活力,出现随水流而游动的个体。鳍的边缘,尤其是尾鳍的前端呈白浊、萎缩、变形。对患部镜检,发现上皮细胞呈球…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3,(5):88
<正>腹泻、圆环、蓝耳是目前业内公认的危害养猪业三大疫病。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焕春指出,养殖户防控疾病重心不宜过于集中在这三类病毒性疫病,而忽视了对细菌性疾病防控。陈焕春认为,与病毒性疾病相比,细菌性疾病更为复杂,危害更大;尤其是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不容忽视,在猪群发病致死  相似文献   

11.
二、鱼类病害(一)病害流行情况2005年4~10月间62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发生97种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6种、细菌性疾病30种、真菌性疾病2种、寄生虫病害33种、藻类性疾病5种、其它21种及病因不明)。2005年4~10月其间每月的疾病种类在65~97种之间,涉及38~50多个养殖品种。2005年水产养殖鱼类病害以淡水养殖鱼类病害为主。与2004年相比,2005年不仅发病的养殖种类增加,而且疾病种类也增加,发病的种类增加了16个,疾病种类增加了40个。2005年水产养殖鱼类疾病种类中病毒性疾病占6.19%;细菌性疾病占30.93%;寄生虫疾病占24.02%;藻类性疾病占5.15%;真菌…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虹鳟IHN和IPN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鲁祺  赵志壮 《水产学报》1988,12(4):327-332
本文报道了虹鳟鱼病毒性疾病IHN和IPN的流行与危害情况,对这二种病毒性疾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作了初步的研究,并进行了病原学鉴定。文中建议严格地把住进口鱼卵或鱼苗的检疫工作,采取更严格的防疫措施,多层次地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二、鱼类病害 (一)病害流行情况2006年4~10月间共监测到63种养殖鱼类的89种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7种、细菌性疾病22种、真菌性疾病3种、寄生虫病害24种、藻类性疾病3种、其它7种及病因不明23宗(表1),2006年4~10月间,各月疾病种类在47~86种之间、发生病害的养殖品种在37~63种之间。  相似文献   

14.
目前虹鳟鱼病害主要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等几大类。本文重点介绍了病毒性疾病的病原、传播途径、症状及防治。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水产养殖病害总体状况 (一)病害流行情况及特点 2005年4~10月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大宗水产养殖品种的病害进行监测,共监测到90种水产:养殖品种(鱼类62种、甲壳类11种、两栖和爬行类5种、贝类8种、藻类3种、棘皮动物1种)的207种病害(病毒性疾病15种、细菌性疾病91种、真菌性疾病5种、寄生虫疾病48种、藻类性疾病6种、其他病害42种及不明病因,表1、图1)。2005年全国水产养殖种类超过200种,其中大宗养殖种类在120~150种之间,监测结果显示,占60%-75%的大宗养殖种类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  相似文献   

16.
浅谈猪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春季的温湿度等综合气候环境为病原菌和病毒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最容易滋生致病菌和病毒,猪群易患上各种疾病。初春时应提早预防生猪易发的传染病,以减少发病率、死亡率,确保养猪效益。此期间疏于管理,若猪舍内通风不良,垫料污染、潮湿,加之猪群抗病力减退,极易发生细菌性、病毒性疾病。1细菌性疾病主要是"猪肺疫,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渗出性皮炎"等。  相似文献   

17.
池养对虾疾病的大规模暴发和广泛流行给各对虾养殖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病毒性疾病是引起对虾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病毒的对虾不具明显的临床症状,从外表及行为特征上难以进行诊断,而且,病虾常伴有寄生或共生的原虫或细菌性的二次感染,增加了及时准确诊断疾病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大菱鲆是我国新兴的海水养殖品种,但养殖迅速发展导致疾病问题日益突出,病毒防治技术是大菱鲆养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介绍了目前大菱鲆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病因、流行及危害情况和可行的防治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9.
《齐鲁渔业》2006,23(7):28-28
6月份,全省17个市对19个水产养殖品种(鱼类9 种、甲壳类5种、贝类3种、藻类1种、棘皮动物1种) 的病害情况进行了监测报告。其中14个养殖品种共发生了25种病害(细菌性疾病10种、寄生虫疾病7种、病毒性疾病2种、真菌性疾病1种、不明病因的病害5种),河  相似文献   

20.
  刘树金   《齐鲁渔业》2006,23(10):30-30
9月份,全省各地对19个水产养殖品种(鱼类9种、甲壳类5种、贝类3种、藻类1种、棘皮动物1种)的病害情况进行了监测报告。其中14个养殖品种共发生了21种病害(细菌性疾病8种、寄生虫疾病3种、病毒性疾病4种、不明病因的病害6种),虹鳟、河蟹、牡蛎、缢蛏、海带共5个养殖品种没有病害发生。测报结果表明:由于9月份的气温、水温开始降低,各种病害发生情况均有所减轻,主要以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不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