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通过对输送机的技术改造,提高输送机输送带转速,使其产量由50t/h提高到80t/h,以达到提高劳动效率,节省电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萌动种子处理提高黄瓜幼苗的抗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植物抗逆性交叉适应现象,试图通过对萌动种子进行低温,干旱处理来提高幼苗的抗冷性,并研究了3种种子处理对幼苗产生的影响。低变温,自然脱水和PEG脱水3种种子处理都提高了黄瓜幼苗的抗冷性,提高了叶片SOD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但没出现新的同工酶带。种子处理的还提高了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的含量,使植物生长趋势增强,地上部的鲜,干重及壮苗指标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尿囊素处理小麦种子增产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用尿囊素处理小麦种子后,能提高其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对矿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9.5%-12.7%;提高ATP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利于小麦体内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的进行,同时对延缓叶片衰老有一定作用;并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面积,增强光合强度,促进小麦体内的干物质累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人口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居民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物之一,要想提高冬小麦的产量,离不开对种植技术的优化及对病虫害的防治。当前我国冬小麦的种植产区中,很多产区的冬小麦种植技术还有待优化。一些冬小麦种植区域深受病虫害影响,产量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冬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优质稻的需求日趋增加。氮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氮肥是稻米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全面解析氮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对优质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对水稻氮肥利用研究现状和氮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了介绍,就提高氮肥利用率提出了改良策略,并对水稻氮肥高效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和稻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肥料对棉花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证明,增施钙肥能促进壮苗,增加叶片厚度、铃数,提高铃重,增强抗枯萎病能力,对提高棉花产量、改善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种子工程”的实施,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着力狠抓了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种子纯度的提高,效果显著。以山东省为例,1995年对玉米杂交种抽样检验,平均纯度仅为91.3%,经过几年努力,2000年抽样鉴定平均纯度提高到96.7%。种子纯度对农作物的产量及其商品价值有着直接的影响,据报道,玉米杂交种纯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1hm2可增产玉米……  相似文献   

8.
尿素深施对小麦增产的效果研究李思祥,代凤(贵州省思南县土肥站)尿素是主要的氮肥源种,其肥效大,效果好。要使尿素对农作物发挥最大的增产效能,必须合理分配和施用,才能提高利用率,充分发挥效果,达到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针对目前绝大多数农户尿素撤施...  相似文献   

9.
种衣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17%多·克·酮小麦种衣剂对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以及田间防治甘肃省小麦主要病害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7%多·克·酮种衣剂安全的药种比为1:50,在此包衣比例下,不仅可提高出苗率,对植株生长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使植株根系活力显著增强,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生长后期抗倒伏能力增强;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对早期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可达76.2%、小麦白粉病可达77.0%,对土传性小麦全蚀病的防效可达到82.1%,冬麦区小麦产量提高6.8%,春麦区小麦产量提高10.9%。  相似文献   

10.
配置600 MPa级高强钢筋T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00 MPa级钢筋是一种新型高强度钢筋,为研究该钢筋应用于异形柱结构体系的可行性,对7根不同轴压比、体积配箍率和钢筋强度的混凝土T形柱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别对其承载力、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和耗能性能进行研究,综合评估其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配置600 MPa级钢筋的混凝土T形柱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提高配箍率能有效提高试件的抗震性能,提高轴压比可以提高试件的承载力,但降低其变形能力。随着钢筋强度的提高,试件的承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山西省的小麦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以1998年与1949年相比,单产提高6.1倍,总产提高5.3倍,但仍不能满足本省人民对小麦的总需求每年约有10亿kg的缺口,近年严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全省小麦面积下降了26%,小麦总需缺口继续拉大。由此提出,山西省小麦生产的技术路线是: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进品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小麦生产是社会效益高,生态效益大,而本身经济效益低的弱质种植业。我们应该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提高对本省小麦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在山西省应该把小麦生产巨大的生态效益放在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2.
《种子世界》2011,(11):56-57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稳定各项补贴政策,逐步加大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直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将棉花和油菜籽生产纳入补贴范围。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植酸对控制草莓、猕猴桃和山楂果实打浆工序中 Vc损失的效应。结果表明,植酸对三种水果打浆工序中还原型Vc(AA)和氧化型Vc(DHA)的保护效果不一,植酸可以明显提高山楂打浆中的AA和DHA保存率;对猕猴桃仅提高其DHA保存率,不能提高AA保存率。对草莓AA和DHA的保存效果则与猕猴桃相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小麦为材料,研究盐分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6-苄基腺嘌呤对小麦幼苗生长过程中盐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6-苄基腺嘌呤能够相对提高盐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提高幼苗体内超的岐化酶、过氧化物酶等细胞保护酶的活性,抑制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的积累,还同时发现外源6-苄基腺嘌还能够提高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ATP的含量,所有这些变化对于提高小麦功苗抗盐性和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都  相似文献   

15.
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产仔成活率和预防母猪产后疾病,促进母猪及早恢复体况与发情配种,缩短生产周期,发挥遗传潜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产仔前后的母猪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母猪产仔窝数,提升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梁颖  李邦秀  王三根 《种子》2002,(2):16-17
采用自制复合型小麦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并研究了其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种衣剂不影响小麦的出苗,并能提高小麦种子的出苗率和a-淀粉酶活性,降低幼苗株高,增加干物重、根冠比及幼苗健壮度,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SOD、CAT、POD的活性,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的生长和抗性的提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立公共财政在农民职业教育中的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优化公共财政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支持方式,加强资金投入监管,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提高农村劳动者总体素质,对实现科教兴农,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央储备粮商丘直属库近年来在推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对企业推行全面行为预算管理,有效地促进单位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全面行为预算不仅实现了领导方式、财务管理方式和理财思路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管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迈出了一大步,特别是仓储精细化管理中引入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改变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将量化标准渗透到仓储管理的各个环节,以细化仓储业务流程,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为基础,以落实管理责任,开展科学考评为手段,以提高仓储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为目的,通过目标化、数字化、程序化、系统化的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对仓储管理工作各个环节进行精准的规范与控制,达到了降低储存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层执行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高企业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木薯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木薯品种辐选01和利达生物有机肥为材料,对木薯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增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茎叶生长,促进木薯体内生理代谢,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增强植株抗衰老生理机能,促进同化物向地下部运输和积累,提高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类硫肥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和子粒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明确不同种类硫肥对小麦光合性能等性状的影响,进行了3种硫肥效果的比较研究。施用硫肥的处理都表现为旗叶光合速率提高,旗叶和倒三叶及各生育时期顶部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且子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所提高。在对提高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效果上以石膏的效果最明显,硫酸铵次之,硫磺的效果最差,而在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上却依次为硫酸铵、硫磺和石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