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枯萎病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有威胁性的土传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多种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本研究旨在寻找和开发绿色环保且可高效抑制枯萎病菌的植物资源,同时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提取物为材料,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植物提取物对6种植物枯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当质量浓度为2 mg/mL时,丁香、甘草、瑞香狼毒3种提取物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种植物提取物处理96 h后的抑菌率均在44.5%以上。其中,丁香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在0.1473~0.3785 mg/mL之间;瑞香狼毒和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在0.1866~2.6262 mg/mL和0.6281~3.1703 mg/mL之间。试验结果表明丁香、甘草、瑞香狼毒提取物对6种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均可作为防治植物枯萎病的新型植物源农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寻找出与瑞香狼毒同科的瑞香科植株是否有潜力成为防治病原真菌的植物资源,为筛选及制备有效且安全的植物源农药打开新思路。以5种试验材料作为瑞香科植物的代表,利用其乙醇提取物对番茄枯萎、黄瓜靶斑等7种病原真菌进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瑞香狼毒与梦花在所有提取物中表现最佳,尤其是针对各种枯萎病病原菌,在较高浓度下的抑菌率都接近100%。而祖师麻提取物对黄瓜靶斑以及草莓红中柱的抑制效果在所有的提取物中表现最佳,其EC50值分别为0.925、0.920 mg/mL。南岭荛花在5种瑞香科植物提取物中表现最差,但对番茄枯萎和黄瓜炭疽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良好,EC50值均小于1.1 mg/mL。研究表明,5种瑞香科植物提取物对病原真菌普遍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瑞香科植物可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筛选靶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杀螨活性,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分别对瑞香狼毒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获得3个黄酮类化合物。利用各种光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为瑞香狼毒素A(1)、槲皮素(2)和(+)-表枇杷素(3)。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触杀活性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 4.9434 mg?mL-1、7.6930 mg?mL-1、2.2494 mg?mL-1。实验结果表明,瑞香狼毒素A、槲皮素和(+)-表枇杷素均具有一定的杀螨活性, 其中表枇杷素杀螨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姬妍茹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303-307
研究大庆地区19种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野生植物对小麦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等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制备参试植物乙醇提取液,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液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出对至少1种供试病原真菌有65%以上抑菌效果的植物样品6种。龙葵全株提取物对所有病原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为78.31%,对玉米圆斑病菌抑制率为84.87%;野亚麻根提取物对3种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玉米圆斑病菌抑制率为73.94%、水稻纹枯病菌抑菌率为72.7%。龙葵及野亚麻乙醇提取物对大部分参试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高抑制活性;汉麻、苍耳、菊芋对5种参试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瑞香狼毒粗提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瑞香狼毒的石油醚、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醇、甲醇六种粗提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触杀活性。六种粗提物对成螨触杀的LC50分别为3.2066 mg?mL-1、4.2477 mg?mL-1、5.5588 mg?mL-1、3.9356 mg?mL-1、5.9913 mg?mL-1、6.1026 mg?mL-1;石油醚粗提物的触杀效果最好,但对卵的作用效果最差,校正死亡率仅为32.30 %;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甲醇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2.90 %、86.89 %、69.72 %、61.53 %;氯仿提取物较高,达到了89.19 %(P?0.05)。  相似文献   

6.
广玉兰叶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过测定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 .Lima)叶的乙醇提取物以及不同溶剂萃取层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寻找广玉兰叶中的农用活性物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广玉兰叶乙醇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1.0 mg/ml时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的抑菌率比较高,抑菌率分别为81.4%和52.1%。当供试浓度为5.0 mg/ml时,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和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的抑菌率也比较高,均为50.0%以上。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EC50分别为0.04 mg/ml和1.20 mg/ml。广玉兰叶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正己烷层与乙酸乙酯层的抑菌活性较高,EC50分别为0.03 mg/ml和0.11 mg/ml。活性物质主要集中于正己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40mg/ml时,不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别,其中香樟树、山麦冬、元宝槭、地笋、浒苔、鸡爪槭、鹅掌楸、长蒴黄麻和黑松对苹果腐烂病菌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综合来看,以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较好。以活性较高的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对另外11种植物病原菌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香樟树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茄子绵疫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鹅掌楸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香樟树叶和鹅掌楸叶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较好的病原菌进行了毒力测定,计算出了毒力方程和EC50。  相似文献   

8.
<正>为研究瑞香狼毒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杀螨活性,北京农学院科研人员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分别对瑞香狼毒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并采用玻片法进行了朱砂叶螨的活性测定。他们从瑞香狼毒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瑞香狼毒素A、槲皮素;从正丁醇萃取物分离纯化得到1个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为(+)-表枇杷素。波片  相似文献   

9.
瑞香狼毒防治仓储害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试验以米象、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为试虫,初步研究了瑞香狼毒对仓储害虫的杀虫活性,实验表明:瑞香狼毒根粉剂对米象、谷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较好;瑞香狼毒根粉的粗提物中,极性以及非极性溶剂的提取液均表现出对米象的较高的杀虫活性,狼毒乙醇提取液在1.5g/kg的剂量下,对米象的致死率为90.98%,而狼毒正已烷提取液在0.5g/kg的剂量下,对米象的致死率仍高达98.44%,这表明对于瑞香狼毒,完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以期获得高效、低毒、安全无公害的防治仓储害虫的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10.
1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两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和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为供试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126种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离体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提取物供试质量浓度为0.01 g/mL条件下(初筛),龙葵、猫爪草、枇杷叶等27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至少一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50%,有6种提取物对2种病原菌抑制率均达50%以上。将初筛抑制率达50%以上的提取物浓度稀释为0.005 g/mL,进一步对相应病菌进行测试,发现有1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达60%以上,有3种提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率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旨在得到大兴安岭林下凋落物中具有活性的新型真菌资源。【方法】利用颗粒法分离森林凋落物中的可培养真菌进行。利用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对分离到的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两种方法进行对新颖的真菌进行发酵与次生代谢物粗提物的制备。通过双层平板药剂扩散法与薄层层析清除DPPH自由基法分别测试粗提物的活性。【结果】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培养了40株凋落物真菌,它们隶属于35个属,38个分类单元,其中6株真菌为疑似真菌新种。来自2株真菌的2个提取物展现了抗细菌活性。尤其是Parapyenchaeta属新种LB0026号菌株具有较强的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活性,对供试革兰氏阴性细菌未展现明显活性。另外还有2株真菌的2个提取物展现了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这两个提取物分别含有2个和3个抗氧化化合物。【结论】大兴安岭林下凋落物中,可培养真菌种类丰富,其中有四株新型真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或抗氧化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北方森林凋落物真菌及其抗菌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的抗菌活性,首先利用颗粒涂布平板法分离真菌,通过扩增与比对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初步鉴定分离到的真菌。采用双平板打孔药剂扩散法检测抗菌活性,使用层析法分离目标菌株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学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使用96孔板液体稀释法检测单体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共分离得到88株真菌,其隶属于57个属、74个分类单元,其中18株真菌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相似性≤97%。其中6株真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2株真菌KNFL008和KNFL040抗菌活性较强。经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A(1,3-2-羟基-5-十五烷基苯)、化合物B(麦角固醇)、化合物C(2-氨基-3H-苯氧嗪-3-酮)和化合物D(2-乙酰氨基-3H-苯氧嗪-3-酮)。对化合物A、B、C进行了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为3.13~200 μg/mL。化合物A和D为首次在真菌提取物中分离。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兴安岭凋落物真菌资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苦葛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苦葛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利用苦葛开发高效、安全、与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农药奠定基础,为苦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苦葛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梨黑星病菌、燕麦镰刀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等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苦葛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增强,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1.5599x+1.2562,相关系数R为0.9640,EC50值为0.2525 mg/mL;苦葛提取物对梨黑星病菌、燕麦镰刀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的菌丝生长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10 mg/mL浓度下,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80%以上。苦葛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并且具有较广的杀菌谱,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新型生物农药,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森林凋落物中尝试分离与鉴定具有抗菌与抗氧化活性的真菌资源。以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为材料,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凋落物真菌,通过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ITS)进行真菌鉴定,利用平板打孔药剂扩散法测试抗菌活性,通过TLC-DPPH法进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本研究共分离得到65株真菌,它们分别隶属于47个属,54个分类单元,其中有16株真菌的序列相似性≤98%。这16株真菌中有8株有抗细菌活性,有10株有抗真菌活性,有6株菌的粗提物有抗氧化活性。发现3株真菌同时具有抗菌、抗氧化活性,它们最相近菌属分别为Phaeosphaeria、Cephalosporium和Ophiobolus。大兴安岭真菌资源丰富,本研究为抗菌及抗氧化的真菌天然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与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15.
为了测定瑞香狼毒超临界CO2萃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毒力,并了解其作用机理,笔者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瑞香狼毒超临界CO2萃取物(SCE)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毒力,观察其对朱砂叶螨的致毒症状;结果表明:SCE对朱砂叶螨24 h的触杀LC50值为2.411 mg/mL;中毒试螨表现出类似神经毒剂的致毒症状,如兴奋、痉挛等。随后测定了SCE对朱砂叶螨神经系统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CE能够显著抑制试螨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据此推测,SCE对朱砂叶螨可能具有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6.
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是开发农用活性抗生素的基础。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从土壤中分离出的6株拮抗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并对抑菌活性较好的放线菌X1菌株进行初步研究。生长速率法试验表明,放线菌X1菌株发酵液对供试12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发酵液对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的抑制率均为100%。孢子萌发试验表明,放线菌X1菌株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00%。在浓度为1 mg/mL时,放线菌X1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的抑菌率均大于90%。放线菌X1菌株抑菌谱较广,对植物病菌的防治有很大的研究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叶片提取物(粗提物)用于防治园艺作物病害的可能性,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研究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8种园艺作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野生茄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大葱菌核病菌未测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提高,抑菌作用增强。当供试质量浓度为5 g/L时,提取物对各供试菌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高于8.8%);当供试质量浓度为40 g/L时,提取物对各供试菌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高于60%。同一浓度提取物对不同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强度差异较大。毒力分析表明,提取物对大葱菌核病菌和茄子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均低于10 g/L,分别为5.7577和7.6089 g/L。总体看,提取物对茄子黄萎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对大葱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尤为突出。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对几种园艺作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菌剂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