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葡萄栽培中,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是葡萄三大病害,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虫害种类虽不少,但很少造成严重为害,一般比较容易防治,应以病害防治为主。在葡萄病害防治中应以预防为主,包括:农业技术防治,如清除病果、病叶,剪除病枝病穗;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治也是以预防为主,在病害大发生前喷洒预防农药,加强预防。一、选用优良品种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无毒苗木和抗  相似文献   

2.
在葡萄生产中,病害的防治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但由于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防治上的误区,从而导致了葡萄病害的防治不当。  相似文献   

3.
葡萄再植病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植病害是制约葡萄就地更新的一类病害,主要表现在葡萄再植后根系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矮小、结果迟、品质差、苗木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老龄葡萄的就地更新,制约着葡萄园经济效益的提高。关于葡萄再植病害的发病原因,国内外的研究认为:一是土壤中的病原物侵染;二是葡萄长期固定一地生长,导致根际处土壤营养不平衡,某些元素过量或个别元素缺乏;三是老园中残存大量根系,分解产生毒素。为了进一步摸清该类病害的致病因素和发生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王虹 《农村科技》2007,(7):29-30
近几年,伊犁的葡萄生产发展很快,至2006年,鲜食葡萄面积已达4733公顷。除侵染性病害外,生理性病害也发生普遍,严重地影响着产量、品质和效益,成为鲜食葡萄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又由于生理病害难以鉴定,往往被误认为侵染性病害进行喷药防治,不仅给鲜食葡萄生产带来损失,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网络的葡萄病害发生预测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峰  王娟  任振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60-7662
[目的]提高葡萄病害预测的准确度。[方法]介绍基于BP网络的葡萄病害预测系统的开发研究,包括网络结构的确定、网络学习参数的选取、样本数据的处理等方面。[结果]对河北省怀来县葡萄病害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运用BP网络模型对葡萄病害的发生量进行预测预报,适合于影响葡萄病害发生因素多、关系复杂、难以定量分析以及需长期预测的情况,对于葡萄病害发生程度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涿鹿县葡萄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包括葡萄白腐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炭疽病、葡萄褐斑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县葡萄种植中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种植葡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葡萄病害严重影响了葡萄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葡萄病害的诊断对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葡萄病害知识和专家经验的研究,并将神经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采用改进的BP算法,建立了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以葡萄的发病部位、病斑形状、病斑颜色和主要症状为诊断参数输入,以病害名为输出,以诊断依据为训练样本。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能够获得满意的诊断结果。采用MVC设计模式,利用JSP、Javabean、JDBC等技术,开发了基于WEB的葡萄病害诊断系统,实现了在线葡萄病害诊断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是葡萄优质高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病虫害一旦发生流行,不仅影响当年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也会给葡萄以后的生产带来损失.葡萄病害有40余种,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毒、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4种,常年发生的病害主要是真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9.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影响着市场中的葡萄酒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影响酿酒种植户的种植规模在不断加大,在种植葡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病害影响葡萄的产量以及质量,本文主要分析种植酿酒葡萄的种植环境,并根据出现的病害症状分析防治技术,提升葡萄的产量以及质量,扩大市场。  相似文献   

10.
葡萄病理性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害是葡萄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直接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果园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从葡萄病害的病原菌、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加以综述,分析我国葡萄病理性病害及其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我国葡萄病害研究方面亟待开展的工作,为葡萄病理性病害的深入研究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也为我国葡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是葡萄生产中的主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该病害在我国各个葡萄产区都有分布危害,在葡萄生长季节多雨潮湿、暖和的地区发生为害较重,常造成葡萄早期落叶,损失危害大,一般在刚进入夏季的5月份开始为害。病害流行年份,当年可减产10%-20%,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并使第二年产量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葡萄园,发生较普遍且危害较重的葡萄病害有10余种,多数病害雨季发病加重,常因防治不及时造成大面积葡萄树势衰退、减产减收,甚至造成死树。因此,科学防治葡萄病害,特别是抓好雨季葡萄病害防治,是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葡萄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广元市利州区葡萄生产每年因葡萄病害造成的损失约在20%以上。危害葡萄生产的病害种类约有40多种,造成较大危害的也有10多种。不同年份、不同的栽培方式,葡萄病害危害的程度不同。掌握葡萄病害发生的趋势和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更好地开展葡萄病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是葡萄优质高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病虫害一旦发生流行.不仅影响当年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也会给葡萄以后的生产带来损失。葡萄病害有40余种,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毒、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4种。常年发生的病害主要是真菌性病害。葡萄虫害有100多种,不同年份主要虫害的种类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干旱年份红蜘蛛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5.
病害是武汉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的瓶颈。笔者于2012年对武汉葡萄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地区葡萄主要病害种类有5种,分别为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并摸清了病害的危害程度及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6.
<正>葡萄病害直接影响葡萄产量、品质和市场供求,防治不当,不但会造成葡萄品质下降,而且使产量锐减,甚至绝收。近年来,141团大力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 000余公顷,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葡萄病害也越发凸显,病害种类也随之增多。为了降低病害发生程度,同时减轻酿酒葡萄种植户在管理中投入的劳动力防治成本,2013年,141团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针对葡萄霜霉病进行了架型改造试验,以探索不同架型对葡萄病害发生率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危害。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吐鲁番地区及北疆部分地区葡萄常见病害种类及发生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葡萄病害在现有防治水平下的发生情况,分析病害发生原因,为进一步强化病害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点调查、田间普查及病原形态鉴定的方法,对吐鲁番及北疆部分地区葡萄在现有防治水平下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当前吐鲁番及北疆部分地区葡萄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毛毡病、葡萄酸腐病、根癌病、房枯病、黑痘病、褐纹病等传染性病害,及冻害、药害和缺素症等非传染性病害;其中,葡萄毛毡病,房枯病、白粉病为常发性,普发性病害,在各地多个主栽品种上都有发生;霜霉病在北疆调查各地是主要病害而在吐鲁番地区很少发生;葡萄酸腐病和葡萄褐纹病现已成为吐鲁番的葡萄上发生的主要病害.[结论]葡萄多种主要病害在上述地区仍有发生,多数病害通过规范化种植和积极的防控管理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少数病害如霜霉病、毛毡病、酸腐病在一些地区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8.
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文章从葡萄灰霉病症状、病菌形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抗药性、病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等方面对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辽西地区雨季葡萄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辽宁省西部地区葡萄园区,发生普遍且危害较重的葡萄病害有10余种,多数病害雨季发病加重,常因防治不及时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甚至造成死树。因此,葡萄病害的防治,特别是抓好雨季葡萄病害的防治是葡萄产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经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以下切实有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36  
 1983-1987年通过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和室内离体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18个种或变种、88个株系对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和炭疽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原产我国的葡萄属野生种对这4种真菌病害有极强和强的抗性,种内株系间存在着抗病性的差异。一些种和株系抗两种病害,另一些种和株系抗多种病害。抗病类型的分布与地理起源无关。本文还初步探讨了与葡萄属野生种抗病有关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