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施用污泥堆肥对土壤和小麦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小麦为供试作物,以施用化学肥料为对照,通过施用不同量的污泥堆肥和化肥配合,研究了污泥堆肥对土壤和小麦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Zn、Cu、Cd、As、Hg等5种重金属含量随污泥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植株中Zn、As、Cr含量随污泥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土壤中8种重金属Hg、Cd、Pb、As、Zn、Cu、Cr、Ni含量均未超出"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小麦籽粒中Hg、Cd、Pb含量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标准值,污泥用量18000kg/hm2时As含量超出标准值0.02mg/kg;微量元素Zn、Cu在秸秆中的含量小于籽粒中的含量,而其他重金属在秸秆中的含量是籽粒的2~40倍。由此推断,适量污泥堆肥农用短期内不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也不会影响可食部分的食用,重复使用多年后应及时监测。  相似文献   

2.
针对畜禽粪便有机肥过量施用可能对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采用盆栽试验开展了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的2种有机肥鸡粪和猪粪施用对小麦生长及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量有机肥处理小麦秸秆和籽粒的干质量明显低于化肥处理,而中高量有机肥处理与化肥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鸡粪用量的增加,土壤Cu、Zn、Cr、Pb、Cd含量均有明显增加。随着猪粪用量的增加,土壤Cu、Zn、Cd含量均有明显增加。所有处理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二级土壤标准(GB15618-1995)。与化肥处理相比,施用鸡粪60,90 t/hm2的处理显著增加土壤Cu含量,分别增加16.70%,18.61%。施用鸡粪为15~150 t/hm2的处理土壤Zn、Cr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33.86%~326.45%和9.43%~31.65%。施用鸡粪为90,150 t/hm2的处理土壤Pb和Cd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Pb分别增加19.41%,22.91%,土壤Cd分别增加30.83%,50.49%。施用猪粪45~150 t/hm2的处理土壤Cu和Zn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9.67%~61.53%和7.78%~32.68%。施用猪粪150 t/hm2土壤Cd含量显著增加,为50.43%。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2012)规定的食品中污染物Cd和Cr限量,所有施肥处理小麦籽粒样品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短期内施入生活垃圾堆肥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玉米为供试作物,施用化学肥料为对照,通过施用不同量的生活垃圾堆肥和化肥配合,研究施入垃圾堆肥对土壤和玉米籽粒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肥力明显提高;而Cd、Pb、As、Hg含量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Cr含量基本不变;玉米籽粒中Cr、Cd含量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土壤5种重金属(Hg、Cd、Cr、As、Pb)含量均未超出“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玉米籽粒中Hg、Cd、Cr、As、Pb含量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标准值。当施肥量为30000 kg/hm2时,玉米产量较对照有明显增加(P<0.05)。由此推断,适量垃圾堆肥农用短期内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且不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也不影响玉米籽粒的食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泥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文  王海勤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254-254
通过大田试验初步探讨了污泥有机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及其对马铃薯品质、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化肥的基础上,施用污泥有机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等级和品质;施用污泥有机肥的马铃薯薯块中Hg、As、Pb、Cd、Cr、Cu和Zn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泥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丁文  王海勤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254-256
通过大田试验初步探讨了污泥有机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及其对马铃薯品质、重金属吸收的 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化肥的基础上,施用污泥有机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等级和品质;施用污泥 有机肥的马铃薯薯块中Hg、As、Pb、Cd、Cr、Cu和Zn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腐熟秸杆有机肥改良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化肥与腐熟秸杆有机肥对土壤EC、各盐分离子含量以及油菜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显著增加土壤盐分含量,过量的化肥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降低油菜生物量;施用腐熟有机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EC值和各盐分含量,但是同时显著增加油菜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泥对盆栽油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油菜盆栽试验验证城市污泥对油菜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适宜的污泥用量可显著提高盆栽油菜的生物量和根重,并有助于盆栽油菜根/冠比指标的优化;同时,污泥施用比化肥更能促进盆栽油菜对N、P、K元素的吸收,能有效提高这些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但当污泥用量达到6g/kg土时,污泥对盆栽油菜产量提高的促进作用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蔬菜废弃物沤肥在油菜上应用的产量、品质及氮素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和比较了蔬菜废弃物沤肥和化肥对油菜的产量、硝酸盐含量以及氮素效应的影响。试验设计了空白(CK)、不同肥料种类和施氮量梯度的处理,共1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施用沤肥的处理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为每盆0.859 g的时候,产量达到最高,施用化肥的处理油菜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施用沤肥的处理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安全浓度,而化肥处理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硝酸盐含量逐渐上升,并超过安全浓度;相同施氮量的情况下,沤肥在低施氮量时,氮素利用率和有机肥矿化率高于化肥,高施氮量时,化肥高于沤肥;施用沤肥不会引起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明显变化,而化肥则有导致土壤硝态氮含量升高的风险。因此,蔬菜废弃物沤肥能够完全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   

9.
施用生活污泥对滩涂土壤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应用生活污泥改良滩涂土壤的可行性,明确生活污泥对滩涂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效应的影响,采用符合农用标准的城市生活污泥为材料,通过盆栽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用量(0、2.5%、5%、10%、15%、20%,土壤、污泥均以干基计)的生活污泥对滩涂土壤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活污泥可显著提高滩涂土壤的总氮、总磷、碱解氮、速效磷等养分含量,其中总氮、碱解氮增加的倍数很接近,速效磷增加的倍数远远高于全磷的增加倍数。施用生活污泥显著增加了滩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降低了pH值,对土壤可溶性总盐含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生活污泥,增加了滩涂土壤Ni、Cd、Zn、Cu、Cr重金属的全量及有效态含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生活污泥重金属的含量确定施用量。  相似文献   

10.
连续2年施用鸡粪有机肥对土壤和小麦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安全合理地利用集约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有机肥,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2年施用高Zn的鸡粪有机肥对土壤和小麦植株Z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Zn鸡粪有机肥施用量为60 t/hm2连续施用2年后,土壤重金属Zn含量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300 mg/kg(p H7.5)。随着鸡粪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连续2年土壤全Zn、有效Zn含量和小麦籽粒Zn含量均趋于明显上升趋势。与第1年施用鸡粪有机肥相比,第2年施用鸡粪有机肥的处理土壤全Zn含量增加1.39%~70.79%,土壤有效Zn含量增加35.37%~66.25%。鸡粪施用量30 t/hm2时较施用化肥的处理小麦籽粒Zn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鸡粪施用量为60 t/hm2的处理,第2年比第1年施用有机肥小麦秸秆和籽粒Zn含量分别升高了14.75%和2.74%。随着土壤全Zn含量的增加,小麦籽粒Zn含量也趋于上升趋势。土壤全Zn与小麦籽粒Zn含量的关系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土壤中全Zn的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土壤标准时,第1年和第2年施用鸡粪的小麦籽粒Zn含量分别为93.21 mg/kg和100.37 mg/kg。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石油污染物对油菜产量、土壤石油烃残留量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烃浓度低于500mg/kg时,可以促进油菜生长,表现为油菜产量增加,但是该石油烃浓度已经严重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表现为土壤中的放线菌数量急剧降低,细菌、真菌数量增加,油菜收获后土壤中石油烃含量小于安全值300mg/kg;当浓度超过500mg/kg时,随浓度的增加,对油菜的抑制作用增强,表现为油菜产量降低,土壤石油烃含量大于临界值500mg/kg,土壤细菌数量呈下降趋势、放线菌数量急剧降低、真菌数量变化不明显。综合各类指标,可以暂定在潮土上,石油烃对油菜的临界浓度暂定为500mg/kg。  相似文献   

12.
高碑店污泥农用肥效及重金属污染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高碑店污泥的肥效、重金属铜锌复合污染的机理及防治。结果表明:施用污泥能提高蔬菜的产量、用量控制在0.2kg/盆为宜,用量过高导致减产;铜锌浓度西红柿体内的分布遵循;根〉茎叶〉果实。根是重累积及伤害的主要部位,沸石及石灰处理污泥后可降低铜锌的活性含一及小麦重金属的吸收量,以石灰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生物腐植酸配施不同量化学肥料对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腐植酸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腐植酸的施用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也可以提高土壤中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并达到改善土壤性质和提高油菜产量的目的。生物腐植酸和化学肥料的用量对土壤性质和油菜的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油菜生长化学肥料的用量减少量应为20%。总体来看,生物腐植酸和肥料对油菜的生长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用量及配比应该综合考虑土壤性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基础上确定。  相似文献   

14.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设15N标记尿素作基肥(5g/盆)(T1)、基肥(2.5g/盆)+分蘖肥(2.5g/盆)(T2)及基肥(1.5g/盆)+分蘖肥(1.5g/盆)+攻茎肥(2g/盆)(T3)3个处理,研究施氮方式对甘蔗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比较,T2、T3极显著提高了甘蔗尤其是蔗根和蔗叶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其中T3的氮肥利用效率最高;3个处理间甘蔗植株的氮肥偏生产力、吸收的肥料氮、氮素分配率及氮肥利用率等数值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氮肥以基肥+分蘖肥+攻茎肥施用最有利于提高甘蔗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Influence of nitrogen supply on water consumption and dry matter production of sugar beet in pot experim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nitrogen on water consumption, 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of sugar beet.
The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1988 and 1989 using sand culture in pots, included five nitrogen levels from 2 to 16 g/pot.
Beet roots were heaviest where the N-supply was 8 g/pot. Top weight increased considerably up to 16 g N/ pot. Therefore plant dry weight was greatest where the N-supply was maximum. Overall, in 1989 dry matter production (g/pot) was 20 % greater than in 1988 because the beet roots were heavier.
Water consumption increased with nitrogen supply. At the largest N-doses water consumption was 110 1 (1988) and 140 1 (1989). This was three times the amount used at the smallest N-supply. Over the whole season WUE was greatest at 4 g N/pot and lower at both extremes of N-supply. Independently of N-supply, production of plant dry matter per litre of water consumed was between 4.9 and 6.0 g. For root dry matter, equivalent values were 3.7 and 4.6 g/l, and for white sugar yield they were 2.3 and 3.1 g/1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石油污染物对油菜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POD、硝酸还原酶活性、根活力、细胞膜透性和VC、总糖含量等一系列生理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烃浓度低于500mg/kg时,对油菜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油菜产量、株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而且这个浓度时对油菜品质的影响也很小,但是当石油烃的浓度超过500mg/kg时,随着浓度的加大,对油菜的伤害也越来越严重了,表现为油菜产量、叶绿素含量、根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大幅降低,细胞膜透性和POD 大大增加,而且品质也随之下降。综合各项指标,石油烃对油菜的临界浓度暂定为500mg/kg。  相似文献   

17.
N-uptake and N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types by winter wheat – pot experiments with 15N
The efficiency of top dressing urea, ammonium nitrate and ammonium sulphate fertilizers on winter wheat grown on loamy sand and loessial black soil was studied. At a rate of 0.5 g N per pot on the loamy sand 20 % volatilization losses of NH3 occurred with urea and 10 % on the loessial black soil with urea resp. ammonium sulphate.
The grain yields an N removal correspond to these results. At an amount of 1.6 g N per pot the N-uptake of 15N ranged from 0.589 g (urea) on sandy soils to 1.279 g (ammonium nitrate) which agrees with 76 % an 91 % of the total N uptake. On black soil 0.675 g (urea) and 1.038 g (ammonium nitrate) or 44 % and 51 % of the total uptake are found.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四季桂秋季生长、营养物质积累及产花量的影响,本试验以盆栽四季桂品种‘金玉台阁’(Osmanthus fragrans‘Jinyutaige’ )为试材,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试验设计。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磷、钾肥均可显著提高四季桂产花量、花梗、花径、新梢生长、叶面积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高氮中等磷钾肥N3P2K2(N 3g/盆,P 3g/盆,K 1.5g/盆)处理下新梢长度、粗度和叶面积最大;中等磷钾肥N2P2K2(N 3g/盆,P 3g/盆,K 1g/盆)处理下,四季桂叶片积累了更多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质,从而得到更多的产花量,花梗最长,花径也最大。  相似文献   

19.
复合活化磷矿粉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实现中低品位磷矿粉的资源化利用,以油菜和小白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盆栽试验,对经机械化学和磷素活化剂复合活化后磷矿粉的长效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前期试验中施用重过磷酸钙处理的油菜干重、叶绿素及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经活化处理磷矿粉的。而后期试验中分别经机械化学和不同磷素活化剂(黑液污泥和低分子有机酸的钠钙盐)处理的磷矿粉,其小白菜干重、叶绿素及全磷含量均与重过磷酸钙处理的无显著差异。整个生长周期内,重过磷酸钙速效磷含量在前期(0~50天)呈线性递减,50天内减少了40 mg/kg,50天以后变化较平缓;复合活化后的磷矿粉速效磷含量呈现出缓慢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且在40天左右达到最高。研究表明,尽管复合活化后的磷矿粉肥效初期达不到重过磷酸钙水平,但后期则能与之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