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开发利用子午岭野生山楂资源,寻求发展山楂的新途径,做到快发展、早结果、早收益,1988年我们在华池林业总场东华池林场的川地开展了野生山楂移栽、嫁接同步进行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通海县山楂种质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楂是我国原产果树之一,系蔷薇科的山楂属(Crataegus L)植物,其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在通海,山楂栽培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是通海的特产之一。1 目的和方法 通海山楂多数呈野生状态,品种资源不清。本调查的目的就在于摸清本县的山楂资源及分布,查清品种及产量,选出优良品种(类型),为通海县山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西风味小野果涩梨的特点及开发利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涩梨(古称林檎)和山楂的形态特征进一步考证和研究,结果表明,涩梨在广西被误称"山楂"或"大果山楂",但广西"山楂"不是山楂属植物,而是苹果属植物,药用时属山楂伪品,必须区别对待。广西本来也产山楂,有分布较广的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以及桂东北的湖北山楂(C.hupehensis)和桂西北的云南山楂(C.scabrifolia)。涩梨包括台湾林檎(Malus doumeri)和光萼林檎(M.leiocalyca)两个近缘种,实际生产中的涩梨树种为台湾林檎。涩梨产量高,并富含黄酮类及VE成份,其有别于山楂的特定价值,仍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栽植的山楂多是从北方(如山东、河北等地)引进的嫁接苗,其砧木多为北方野山楂。北方野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为栽培山楂的野生种,以此为砧木进行嫁接,属于本砧嫁接,二者不存在亲和的问题;但南方野山楂(C.cuneata)与栽培山楂是同属中的两个种,以此为砧木嫁接栽培山楂,其亲和力如何,有关试验研究资料不多。我省丘陵和山地的野山楂资源极为丰富(大别山区分布密集者每亩达3000株以上),为此,开展了以野山楂为砧木、栽培山楂为接穗的嫁接试验,通过对二者的亲和力的了解,能准确有效地开发利用本省的野生山楂资源。  相似文献   

5.
山楂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不断探索和研究植物资源的新用途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山楂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巨大。文章对山楂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现实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野生甘肃山楂(Crataegus Kansuen-sis Wils)属蔷薇科山楂属、落叶灌木,在我市阿干林场境内分布比较集中处面积约5000亩以上,散生面积就更大。分布广泛的野生甘肃山楂,由于果实小,经济价值不高,历来不为人们重视.为了开发利用,变野生灌木林为经济林,同时为我市后山二阴区扩大优良山楂品种,我们在区科委的支持下,对野生甘肃山楂进行了嫁接改良试验和引种试验.经过四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山区野杂果资源丰富,据初步了解可以开发利用的有余甘子(又叫滇橄榄),柯子、山楂、栘(木衣)、木瓜、拐枣、刺梨、山杨梅、火把果、沙糖果、沙棘、鸡果、杨桃、番石榴、山桠果、君迁子、第纶桃、酸枣等等。仅余甘子产量估计有1亿kg以上,如果及时加工利用,其价值约为10亿元(只需初加工)。这对于穷困的山区脱贫致富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开发利用。如蒙自县西北勒山区是彝族聚居区,是一个有名的特困山区,1985年人平均收入只有51元。近年来抓了野山楂的开发利用,仅1985年山楂收益就有19万多元,占西北勒区现金总收益的54.79%,现在全区有30%的人家盖了新瓦房。  相似文献   

8.
山植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Var.MajorN.E.Brown)、山楂(C.PinntifidaBunge)及野山楂(CCuneataSieb.etZucc)等的成熟果实。在我国东北、华北和广东、广西、福建等地都有种植。目前我国约有山楂310万hm2,年产量约50万t。由于资源丰富,人们只注意利用了果实。而山楂叶自生自落,无人问津,使这一宝贵资源严重浪费,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积极开展山植叶的开发利用,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天然食品和天然药物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1山幢叶的化学成分山植果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云南丽江的两种乡土树种栘(野山楂)和野生云南杨梅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资源调查及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乡土树种栘(野山楂)在丽江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和宁蒗有较多的分布,且单株产量高。乡土树种野生云南杨梅在丽江永胜有较多分布。经检测,栘(野山楂)总糖为5.50%,总酸为3.70%,维生素C为8.0mg/100g,富含16种氨基酸和矿质元素。野生云南杨梅总糖为0.475%,总酸为9.18%,维生素C为3.0mg/100g,富含17种氨基酸和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意义我省大约有四分之一的耕地面积和农业人口分布在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一地区由于降雨量小,且分布很不均匀,气候干燥,缺少灌溉,70%以上的耕地属山旱地,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威胁。为使这一地区从自然资源的有利方面,即光、热等条件方面得以合理开发利用,本试验自1983年以来从我国北方省区引进抗寒耐旱的山楂品种进行试验研究,致力于我省中部和其他地区发展山楂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一、合理开发利用野杂果资源的意义野生杂果是一宗没有农药、化肥污染的、天然的人类营养源,含有多种营养素,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加工成花色品种繁多的系列化产品投入市场,开发利用野生杂果资源极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开发野生杂果,可以诱发山区农民保护杂果林资源的意识,有利于森林保护。野生杂果不开发利用,林木没人护理,破坏严重。如玉溪、保山等地过去没加工收购点,一背篓山楂、杨梅到城街只卖得2~3元,而砍果林作柴禾卖,一背烧柴  相似文献   

12.
山楂叶的化学成分及其开发利用梁淑芳(西北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黄汉民(铜川市城区农技服务中心,陕西铜川727000)马柏林(西北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韩冰(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  相似文献   

13.
辽宁西北部,分布着大面积沙地,合理开发利用这片沙地,是改善风沙地区自然面貌,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在50年代开始,我们所在进行固沙造林研究工作的同时,开展了沙地综合利用的研究,引种苹果、梨、葡萄、山楂等达百余个品种。20多年来经过观察试验和集约经营管理,有些树种(或品种)在沙地生长良好,连年丰产。例如,1975年小面积试栽的山楂,栽后3年见果,8年生单株最高产量达65kg,  相似文献   

14.
山楂营养丰富.味道酸甜。山楂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很多矿物质。山楂不仅能开胃,健脾,更能去油腻,消脂降压.分解脂肪。此时正是山楂上市时节,一起动手做几道山楂美食吧。  相似文献   

15.
观赏山楂叶片耐热性生理指标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观赏山楂10个品种高温胁迫下叶片生理指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供试观赏山楂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上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增加,SOD活性升高,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绿素含量变化不一;且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合田间观测,观赏山楂10个品种耐热性大致可聚类为3个级别,即1级(相对耐热):摩登山楂‘托巴’、毛山楂和阿尔泰山楂;2级(中等耐热):华盛顿山楂和英国山楂‘红云;’3级(相对敏感):红蕊山楂、英国山楂‘红保罗’、绿山楂‘冬国王’、鸡矩山楂以及俄罗斯山楂。  相似文献   

16.
山楂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山楂的质量标准和对其改进的必要性,以及山楂的种类、主栽品种与营养成分,着重介绍了山楂中几种药用有效成分的研究情况,并作出了评价。指出了山楂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山楂是我国特有的水果,其医补价值之高在国内外久享盛誉,是纯天然的新一代绿色食品。近年来山楂生产发展很快,山楂产量剧增,给果品加工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山楂深加工产品急待开发。山楂浓缩汁体积小,含可溶性固形物高,耐贮藏便于运输,是多种山楂制品的基本原料。因此利用山楂制取浓缩汁是山楂制品开发的重要课题。但由于山楂果肉质地细密,果胶含量高,不但不可能用榨汁方法取汁,同时给过滤、浓缩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传统取汁工艺多采用高温煮汁和长时间常温浸泡等工艺,高温煮汁在较长时间下受高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红蜘蛛种类较多,主要有山楂红蜘蛛、苹果红蜘蛛、苹果白蜘蛛、苜蓿红蜘蛛等。危害桃树的红蜘蛛主要是山楂红蜘蛛。山楂红蜘蛛又称山楂叶螨。1年发  相似文献   

19.
山楂是优良的干果经济林树种之一。山楂红蜘蛛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且不易控制。介绍了山楂红蜘蛛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以及生活习性,提出了山楂红蜘蛛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山楂受精能力与其花粉和雌蕊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受精能力强的野生山楂的花粉给受精能力差的3个栽培品种‘面楂’、‘敞口’、‘大金星’授粉,并对野生山楂和栽培山楂花粉与雌蕊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山楂的花粉能显著提高栽培山楂种子含仁率。栽培山楂与野生山楂花粉生活力无显著差异,但栽培山楂花粉萌发率较低。花粉管生长速度较慢,其中‘大金星’花粉在25℃培养24h不能萌发。栽培山楂雌蕊提取液对栽培山楂和野生山楂花粉萌发都有抑制作用。与野生山楂相比,栽培山楂花粉中类胡萝卜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酚类化合物含量和POD活性较高,其中‘大金星’花粉中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酚类化合物含量和POD活性最高。雌蕊中IAA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山楂,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野生山楂。‘敞口’、‘大金星’和‘面楂’雌蕊中POD同工酶分别比野生山楂多2、3、4条酶带,而花粉POD同工酶谱无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