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1,111头初产母牛和2,493头经产母牛泌乳期资料分析,了解胎衣不下对母牛产后生育力的影响,母牛分别按是否伴有子宫炎和(或)卵巢囊肿进行分组,以比较不同胎次和疾病可能对生育力的影响。患子宫炎和卵巢囊肿的母牛,其胎衣滞留时间长短对生育力没有影响。单纯胎衣不下的初产母牛第一次配种受胎率降低;经产母牛如果胎衣滞留超过5天,其第一次配种受胎率也明显降低;如果胎衣滞留超过7天,第一次配种时间延迟18天,受胎的时间延迟57天。  相似文献   

2.
提高母牛繁殖率是发展养牛业的关健,是直接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母牛繁殖率,目前我国要求母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分别达到70%、80%、90%。我们在抓母牛繁殖工作方面,逐年有所提高,如我所一九八四年繁殖母牛45头,受配44头,受配率97.78%,受胎44头,受胎率100%,产犊32头(当年配种部份下年产犊),成活30头、犊牛成活率93.75%。比规定指标,受配率、率胎率、  相似文献   

3.
应用激素提高母牛繁殖率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激素诱导母牛超数排卵,提高母牛繁殖率。选择3个试验组合,即FSH+LHRH-A3试验组、PMSG+APMSG试验组和三合激素+LH试验组。选择条件大致相同的空怀母牛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2头,饲养管理基本一致。结果FSH+LHRH-A3试验组母牛12头,情期受胎9头,受胎率75.0%,产犊12头,其中产双胎3头,双胎率为33.3%;PMSG+APMSG试验组母牛12头,情期受胎8头,受  相似文献   

4.
应激因素在小母牛、经产母牛不孕的病因学上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应激因素在一些应用工业方法(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牧场里表现得特别明显。一些单位的生产结果表明,从前逐年用解冻精液第一情期输精的受胎率是60—65%,每100头小母牛产犊不超过80头。分析得知,小母牛受胎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激因素,这个应激因素是由于小母牛没调教就输精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昌图县冻配工作已开展多年.冻配技术已普及.我们查看1999年配种的记录。统计1022头参加配种的母牛、各月份第1情期配种与受胎情况见表1。 将全年分三个阶段.即1~4月份为第1阶段.5~8月为第2阶段.9~12月为第3阶段。就每个阶段的母牛的配种受胎情况加以分析讨论。 1,第1阶段配种232头母牛.第1情期受胎166头.受胎率为71.5%。比全年平均第1情期受胎率高4%。比第2阶段第1情期受胎率高12%、比第3阶段.第1情期受胎率高3.5%,复配率为28.4%。 这个阶段属早春时节.母牛正处…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研制的“子宫净”防治产后母牛子宫炎49头,经处理的母牛配种率,情期受胎率和配种母牛产犊率分别达到95.9%、92.2%和97.9%。用其它药物防治母牛36头,配种率,情期受胎率和配种母牛产犊率分别达到100%、56.2%和89%。试验结果说明“子宫净”对奶牛子宫炎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母牛情期配种受胎率比用其它药物提高64.1%。  相似文献   

7.
大庆红色草原牧场一分场,自一九七五年应用冷冻精液配种这一先进技术以来,母牛受胎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三以上,情期受胎率逐年提高。一九七九年用冻精配种九百二十五头母牛,受胎率达到了百之分百。输精母牛历年凉精配种受胎情况表输精情受胎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76头在1978~1995年间产犊的么拉、尼里、杂种奶水牛的原始资料按产犊性别、产后首次发情天数、情期受胎率、下胎受孕情期数等四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犊性别对尼里母牛的产后首次发情有显著影响(P<0.05),对么拉、杂种母牛的下胎受孕情期数有显著影响(P<0.05);产公犊么拉、尼里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比产母犊母牛分别低12.4%和20.0%,而产公犊杂种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比产母犊母牛高10.0%。产后30天内发情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最低,为33.3%。产后60~90天内发情母牛的最高,为50.8%  相似文献   

9.
在测定306头情期母牛配种时阴道粘液pH值与受胎率关系的试验中,有257头母牛的pH值为6.8—7.4,占被测总数的83.99%,其受胎率达98.4%(96.1—100%)。pH≤6.8时,受胎率50%(3,6);PH值≤7.6时,受胎率为76.7%(33,43)。调查了258头被测母牛的产犊性别,共产犊224头,其中雄性为114头,性比例为50.89%,同时发现配种时阴道粘液pH值愈高,母牛怀胎后产犊的性比例亦愈高。当pH值≤7.6时,其性比例为66.7%(33,59),pH值≤6.8时,性比例为37.5%(9,24)。分析阴道粘液pH值对受胎率和胎儿性别影响的原因,本人认为对此有进一步研究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胡金平  夏彩锋 《养猪》2008,(3):73-74
根据杭州市种猪试验场2004、2005年共2 021头次受孕的长白母猪配种记录,结合杭州地区的气温及湿度变化情况分析每个月母猪的情期受胎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气温的升高,母猪断奶后第1情期受胎率显著低于常温及低温下的受胎率,高温对初产母猪的应激显著高于经产母猪.通过分析发现,适当的低温对母猪的情期受胎率无影响,甚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温岭高峰牛属亚热带瘤型牛,是经过长 期的精心管养,选育和提纯复壮而成。具有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遗传性稳定等优良特性。据我们多年的调查和试验观察,温岭高峰牛的繁殖率较高,约相当于全国水平的2倍(全国一般只有40~50%)。据1980年调查,182头可繁母牛,年内产犊149头,产犊率达81.9%;1981年3月调查了151头可繁母牛,怀胎137头,带犊34头,其中带犊怀胎20头,受胎率达97.7%;又据1981年底普查,193头能繁母牛,年内产犊183头,产犊率达94.8%,受胎189头,受胎率达97.9%,年内出售6月龄的犊牛181头,纯繁率达93.8%。  相似文献   

12.
王尧 《当代畜牧》1989,(2):41-42
<正> 成激因素在小母牛、经产母牛不孕的病因学上起着重要作用,并在一些牧场应用工业方法的联合体里表现尤为明显。例如,在苏联某地区十月集体农庄小母牛培育联合体里,从前逐年用解冻精液第一情期输精的受胎率是60—65%,每100头小母牛产犊不超过80头。分析得知,小母牛受胎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激因素,即小母牛未经调教就输精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胎衣不下是奶牛见的产科病。据国外资料报道,正常产母牛的胎衣不下率为11~30%。我场1995~1996年正常产犊母牛的胎衣不下率为17%。对胎衣不下的奶牛处理不当,易继发子宫肉膜炎,胎衣不下母牛的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有的达到80%,因而容易造成奶牛多次输精不妊,空怀天数延长,部分因长期不妊最终而被淘汰。我场对胎衣不下的奶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得到良好效果。93头统一治疗的胎衣不下母牛和93头胎衣正常脱落母牛的平均情期受胎率、空怀天数及受胎指数,对比差异不显著。胎衣不下母牛的平均情期受胎…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前列腺素加孕马血清促使母牛同期发情工作中,为了提高用药后定时输精的受胎效果,用 LRH—A2100微克、LRH—A3100微克、HCG1250IU(5000IU/4头)分别给三个试验组母牛在96小时定时输精前进行肌肉注射处理。通过产犊调查,空怀母牛三个试验组定时输精后情期受胎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2%、5.83%和10%;三个试验组的带犊母牛情期受胎率分别比时照组提高12.28%、9.32%和15.95%;三个试验组的带犊母牛情期产犊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均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性控精液对奶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性控精液对奶牛情期受胎率及母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产(青年牛/成母牛)对性控精液的受胎率有显著影响(P<0.05),输精部位、季节对性控精液的受胎率无显著影响(P>0.05)。青年牛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80.00%和60.00%。成母牛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33.33%和57.14%,没有显著差异(P>0.05)。性控精液的母犊率(95.45%)极显著高于常规精液的母犊率(47.37%)(P<0.01)。性控精液的流产率与犊牛成活率与常规精液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农村饲养的水牛,一般分散饲养,多为每户1头,母水牛发情不明显,农户对母水牛的发情鉴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很多母牛不能得到及时配种,繁殖率很低。为提高农村母牛的繁殖率,加快农村水牛改良步伐,2003年10月31日,在武宣县禄新乡上堂村,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开展水牛人工授精杂交改良的试验。共处理本地母水牛32头,第一情期人工授精29头,受胎8头,情期受胎率27.6%;第二情期复配10头,受胎4头。两情期受胎率41.4%。  相似文献   

17.
丁家科 《当代畜牧》2014,(33):23-24
为解决适配母牛不及时发情或不发情等问题,提高母牛受胎率。笔者对不发情的初产适龄母牛和经产母牛进行分组、分时、定量肌注兽用激素(组合),适时开展人工授精,定期进行妊娠检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母牛发情率提高至97.16%、情期受胎率提高至71.2%。激素组合疗法对不发情母牛有显著的催情、促排卵作用,能有效提高母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18.
<正> 提高受胎率,对加速奶牛繁殖和增加经济效益有现实生产意义。影响奶牛受胎的因素较多,但在农村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排卵迟缓奶牛占繁殖母牛群的45%,这些母牛的发情持续时间长达5—7天,多数为排卵困难,有的甚至不排卵,因此其情期受胎率仅35%;二是农村专业户的奶牛分散饲养,难以做到适时输精,情期受胎率也只有45%。因此,输精员采取增加卵巢检查次数来确定输精时间,致使不少奶牛卵巢受伤而更难受胎。对此,我们在1986年进行了LRH-A_3(促排卵素3号)提高奶牛受胎率试验,206头应用牛情期受胎137头,受胎率达到66.5%,比对照牛提高25.72%(P<0.005),效果极显著,很快在金华奶牛基地淮广,4年来LRH-A_3用于奶牛配种达1.3万头次。  相似文献   

19.
奶牛性控冻精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奶牛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探讨其情期受胎率、母犊率与常规冻精的差别,以及其不同年龄与配母牛、不同输精时间、不同输精部位与情期受胎率之间的关系,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情期受胎率为56.6%(3020/5335),与普通冻精的情期受胎率59.1%(1328/2246)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性控冻精的母犊率为93%(1922/2067),极显著高于普通冻精48.8%(63/129)的母犊率(P<0.001);2、应用性控冻精,青年牛的情期受胎率为69.0%(2333/3382),显著高于经产牛49.2%(961/1953)的情期受胎率(P<0.05);与配母牛 发情开始后18~24h输精,其情期受胎率为56.8%(2255/3970),显著高于发情开始后8~12h输精46.1%(629/1365)的情期受胎率(P<0.01):单侧子宫角深部输精,情期受胎率为56.6%(2886/5099),显著高于双侧子宫角输精45.3%(107/236)的情期受胎率(P<0.05).结果表明:1、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的情期受胎率无差异,可以规模化推广;2、性控冻精输精母牛情期受胎率的高低与母牛的经产与否、输精时间和输精部位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省奶牛平均情期受胎率(母牛情期受胎头数与配种头数之比)和年度繁殖率(年末产犊数与年初18月龄以上母牛数之比)均不高(见表1),但不同牧场间差异较大。今通过繁殖疾病的基本情况调整和分析,供从事奶牛繁殖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