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禽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是一种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免疫系统机能障碍,致使禽体对抗原的刺激免疫应答能力降低或不产生免疫应答反应(Dohms及Saif,1984)另外,家禽的免疫抑制还能导致禽体对其它病原因子的敏感性增高,给养禽业带来不可低估的经济损失。因此,许多学者对造成家禽免疫抑制的因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拟就造成家禽免疫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MD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作用机理及其防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损害而导致家禽暂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不全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在过去的时间里,对各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快的发展,显然,人类的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促进了该研究的快速发展。在现代集约化的家禽生产中,免疫抑制因子已经对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影响家禽健康的免疫抑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病因子,明晰了家禽免疫抑制疾病的致病因子有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因子等诸多;生物性因子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毒素、寄生虫等,非生物性因子有化学药物、营养物质缺少、有毒微量元素、家禽应激、遗传因素等;为防治家禽免疫抑制疾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有两种,即原发性和继发性。大量的实践表明,相对于原发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继发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对于规模化的养殖场的危害更大。药物、营养不良、霉菌毒素、传染性因子等,都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众多,像是禽类的生长受阻、疫苗的免疫失败、多种疾病并发或者继发感染等等,都给养殖业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分析一般来说,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有两种,即原发性免疫抑  相似文献   

5.
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五种 :传染性因素、药物因素、营养因素、毒物因素、应激因素。1 传染性因素1 1 鸡马立克氏病 (MD) 马立克病毒 (MDV)主要侵害机体免疫器官的T、B淋巴细胞 ,导致法氏囊和胸腺严重萎缩 ,从而抑制体液和细胞介导免疫 ,因此 ,MDV感染可造成机体免疫抑制 ,使多种疫苗(如鸡新城疫等 )的免疫失败。1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主要侵害法氏囊造成法氏囊永久性损伤 ,从而降低机体体液免疫应答 ,降低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1 3 鸡传染性贫血因子 (CIA) 鸡传染性贫血因子病毒 …  相似文献   

6.
为了抵御外界有害物的侵入,家禽需要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中一个或多个成分的缺陷,有可能导致全身严重的有时甚至是致死性的失调,即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抑制的原因和表现多种多样,在家禽由于营养不良、药物或霉菌毒素、恶性肿瘤及一些传染性因子损害了免疫系统的不同器官、组织、细胞和其它相关成分比较常见。家禽在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时,除了各种原因的免疫抑制在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方面表现出来的多种特殊变化外,最通常的表现是对某些微生物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易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并发或继发感染一些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正>在生产实践中,我国养禽业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免疫抑制性疾病常导致家禽免疫系统受损、疫苗免疫失败、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使得家禽大批死亡,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现就家禽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及其防控作一介绍,希望能给广大养禽业者提供参考。1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引起家禽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因素包括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有营养缺乏、药物使用不当、霉菌毒素、管理和应激等;  相似文献   

8.
1免疫抑制病的产生免疫系统可被想象成由免疫细胞组成的管弦乐队,它以一种均衡的方式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作用或可溶性因子间接调节个体健康。家禽的免疫系统在功能和组织上完全可以和哺乳类相比拟。家禽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有利  相似文献   

9.
鸡的病毒性免疫抑制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抑制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使得机体对抗原的应答能力低下甚至缺失的现象.造成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包括疾病、应激、营养等.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尤为严重,人类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就是由病毒引起免疫抑制的典型代表.在禽类,也有许多免疫抑制性疾病.在这些疾病中,有些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危害易被认识到,而有些虽不表现明显症状,但由于造成的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造成对多种致病因子易感性增强及疫苗免疫失败.当然,有些疫苗免疫本身就属于这种隐性感染的情况.所以,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仅因疾病本身造成发病及死亡,而且由于免疫抑制造成的一系列恶性结果,给养禽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本文就造成鸡免疫抑制的常见病毒性疾病、其机理及有关解除免疫抑制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造成家禽免疫抑制的原因多种多样,在生产实践中给养禽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养禽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笔者从多年的兽医临床中发现,常见家禽免疫抑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临床上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化学药物、生物类制剂均能导致免疫抑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化学药物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环磷酰胺等)、抗代谢药物和部分抗生素.在养禽业生产中,为了预防细菌性感染,广泛使用各种不同的抗菌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在长期饲喂或超量滥用时,也可能造成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1.
<正> 当前,免疫抑制性疾病在我国集约化程度高的大型鸡场中,是相当普遍的问题。不仅鸡群中普遍存在着不同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而且不同形式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已对我国养鸡业特别是肉鸡生产带来很大威胁。1 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流行现状1.1 病原体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病原  相似文献   

12.
IBD是一种可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病毒性疾病,一直是养禽业非常重视的最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其超强毒株(vvIBDV)的出现,更受关注。本文综述了IBD的概念特征、免疫抑制机理及表现,并提出综合防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由传染原所引起的免疫抑制的本质及其在现场的致病后果。这里介绍的内容仅作为这一类禽病的一个概说,而不是详细的综述。引起禽类免疫抑制的非传染性原因(免疫成熟程度、环境和营养的各种因素)可能与免疫抑制病原有协同作用。因此,对现场发生的家禽免疫抑制病的病因诊断应谨慎从事。  相似文献   

14.
一 免疫抑制对家禽的危害 家禽一旦产生免疫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损害,参与免疫应答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危害不仅表现在产生免疫抑制过程中的禽只死亡,并且在临床上还表现出:  相似文献   

15.
正免疫抑制病是一类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本文着重探讨病毒性免疫抑制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以期为养殖从业者在诊断及防治免疫抑制病工作提供参考。鸡群免疫抑制性疾病是由不同病原引起的对家禽免疫器官造成一定程度损伤,使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  相似文献   

16.
常见家禽免疫抑制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家禽免疫抑制的原因多种多样,在生产实践中给养禽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养禽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笔者从多年的兽医临床中发现,常见家禽免疫抑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临床上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化学药物、生物类制剂均能导致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家禽养殖过程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家禽养殖中的一个限制因素。IBDV导致的免疫抑制可造成免疫接种失败和鸡继发感染其他病原体。例如,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的鸡体内连续传代时,其毒力会增强。高致病力的IBDV在鸡群中会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家禽的免疫抑制与免疫失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养禽业取得的辉煌成绩是和禽病研究与防制工作的进展密不可分的,但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禽病防制的总体水平不高,禽病的发生和危害仍十分严重。各种引起家禽免疫抑制和免疫失败的因素在禽病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导致疾病频发,禽群生产性能下降,死淘率增加和经济损失加大的重要原因。一、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家禽的影响传染性疾病是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最主要原因,包括传染性囊病(IBD)、马立克氏病(MD)、禽白血病(LL)、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鸡传染性贫血因子(CIA)、新城疫(ND)、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  相似文献   

19.
免疫抑制引起免疫失败及对病原的易感性增加,是目前乃至今后威胁家禽健康的最危险的潜在因素之一。作者阐述与讨论了几种目前常见的家禽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概念、免疫抑制机理及防制措施,以此引起同行对该病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集约化养禽生产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家禽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养殖场采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措施往往背离了家禽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造成了诸多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廷。而提高家禽免疫机能是免疫抑制性疾病防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提高家禽的免疫机能.才能减少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