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银峰  刘洋  李猛 《安徽农业科学》2016,(4):229-231,321
以大型外浮顶原油储罐为例,基于火灾爆炸事故的多米诺效应分析方法,分析雷击诱发罐组多米诺火灾连锁事故场景,给出雷击储罐导致多米诺火灾效应的人员伤亡风险计算方法,提出适用于油品储罐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雷击导致的浮顶罐密封圈电火花是引起油罐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雷击诱发的储罐火灾可通过热辐射形式作用于邻近储罐,使得周边人员生命安全风险大幅上升;在大型油罐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中,可通过引入扩展因子的方法,将雷击事故引起的多米诺效应影响纳入评估模型之中,预测雷电灾害次生事故后果,为雷电防护设计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姚志祥 《油气储运》2001,20(3):54-55
提出了用3mm厚钢板,在罐的入孔和进油阀门处各焊一个1×1×1×1m的立方体槽室替代原有的砌筑混凝土块井的方法,对整治格拉油管道沱河加油站的5座埋地卧式储油罐出现的渗水与内积水结冰效果显著,介绍了采用汽油罐注水或柴油罐注满油后封死入孔盖板进行施焊的办法,能有效避免在用轻质成品;油罐焊接时发生火灾和爆炸。总结了在清除储罐内积水结冰层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为在用成品油储罐的焊接和油罐渗水、内积水结冰的防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浮顶罐在设计阶段计算的火灾面积是罐壁与泡沫堰板之间的环形面积,并根据该环形面积配备相应的消防泡沫灭火系统以及冷却水系统。在真正发生火灾时,实际情况往往与设想情况完全不同,灭火面积并不一定按照这一面积,真实火灾可能导致罐壁变形,浮盘倾侧,罐壁破漏等情况。结合大量浮顶罐火灾发生实例,针对火灾发生时浮盘等附件变化对扑救着火面积产生的影响,并就几种突发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随着原油储备库规模的大型化、集约化,原油储罐也逐渐向大罐容方向发展,罐区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引发连锁火灾效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为合理设计大型原油储罐的安全间距,降低着火罐对邻近罐的热辐射,采用CFD技术对储罐火灾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控制单一变量和设计正交试验工况,分析了风速、喷淋强度、油品燃烧速率3个因素对...  相似文献   

5.
论立式金属罐参照高度变化的随机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焕桥 《油气储运》1997,16(8):26-29
当前,对动作中立式储罐的参照高度认为是固定值的看法,是不切剑实际的。在立式罐结构分析中,认为参照高度实际产生随机变化有其必须性,并通过国内外立式罐参照高度的实测数据和资料予以证实。确认立式罐参照高度在立式罐容量标定和计量过程中实际存在着0变化的随机性,而且会对立式罐容量的标定和计量的准确度产生明显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已超过允许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6.
油罐火灾沸溢喷溅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黄郑华 《油气储运》2006,25(12):46-48
分析了油罐火灾中各种燃烧油品的沸溢喷溅现象及其形成的条件,探讨了控制沸溢喷溅的技术措施。指出及时扑灭油罐火灾是防止油品燃烧罐发生沸溢喷溅最有效的措施,而冷却罐壁、罐底排水、设置罐底环形隔水圈和利用防沸石阻止油罐水垫层突沸等方法也能有效地防止油品的沸溢喷溅。  相似文献   

7.
黄书明 《油气储运》2004,23(9):26-28
对两座柴油加氢原料罐的罐顶板、罐壁板、罐底板进行测厚检查发现,罐顶板和上部壁板腐蚀严重,分析认为,腐蚀是由于沿海大气中的盐分、水蒸气、储存介质中所含硫化氢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电化学腐蚀所至.提出了在罐顶板和壁板采用喷锌、喷铝外加涂料封闭金属内防腐或刷防腐涂料等有效措施,其中金属内防腐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延长油罐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20000m^3金属储罐阴极保护试验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建斌 《油气储运》2001,20(1):23-24
为了验证区域性阴极保护对储罐底板的保护效果,对仪征泵站进行了区域性阴极保护措施,采用长效参比电极,将储罐的原角钢接地改为锌地极接地,并在6号罐两侧安装了两口深井阳极地床。通过测试数据分析表明,深井阳极对罐底板起到完全保护作用,单罐阴极保护试验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
郭欣  康习锋 《油气储运》2020,(4):407-411
油罐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是油罐热辐射,在着火罐火焰热辐射作用下,邻近罐极易被引燃,造成整个罐区大面积起火。为了研究邻近罐罐壁热辐射分布规律,建立了油罐燃烧对邻近罐热辐射影响的小尺寸实验装置,开展了火灾环境下邻近罐壁热辐射分布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火灾环境下,邻近罐正对着火罐方向的罐壁受辐射作用最大,热辐射从罐顶到罐底逐渐降低、从中心向两边呈轴对称降低;随着L/D(L为相邻两个油罐的距离,D为油罐的直径)增大,邻近罐热辐射下降。实验数据为火灾环境下邻近罐的热辐射研究提供了参考,对防止邻近罐被引燃,做好油罐区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FDS火灾模型软件分析了在设定的LNG火灾场景下火焰的发展规律,以广州某燃气公司3个LNG储罐中的中间储罐为研究对象,设定火灾场景,建立LNG储罐区细化模型,对火势总体情况、温度场测量点、云图动画、等值面动画、热辐射以及烟气危险区域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火灾发生时,罐区总控室附近的温度远高于危险判断值,火灾发生30 s、110 s时的危险区域范围变化较大,烟气层温度高于180℃及烟气危险等区域均出现在储罐与总控室之间的有限范围内,在人员疏散过程中应远离面向火源侧的建筑墙面.  相似文献   

11.
加强输油泵站、地面原油储罐、铁路装车栈桥等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管理,对保障正常的输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建立QHSE消防管理体系、制定防火防雷防静电安全措施、确保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旨在加强输油泵站及油库的消防管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罐区单位容量用地面积来探讨罐区容量和油罐规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油罐的布置方式,给出了降低罐区的ψ值,提高罐区土地利用率的方法。提出储存相同火灾危险性油品的罐区容量应在30000m^3以上为宜;一定的罐区容量对应一定的油罐规格,才能节省罐区的用地面积;油罐容积不超过5000m^3的罐区,油罐采用双列布置比单列布置节省罐区的用地面积。  相似文献   

13.
石油储罐防火防爆常见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啸 《油气储运》2000,19(10):52-54
随着国内石油储罐类型和设计构造的不断改进,容量趋于大型化,相应安全技术条件不断完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还存在着许多影响油罐安全运行的问题。从加速 油罐防火防爆问题出发,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油罐区防火堤及排水对消防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智敏 《油气储运》1998,17(4):43-45
具有隔油阻火作用的防火堤过高会影响灭火操作,而土质防火堤不易保持完整,且占地面积较大;当防火堤仅能承受所容纳油品的静压力时,可能会受到油品冲击力的破坏;用活动金属挡板及水封井附加控制阀门封闭油罐组排水沟的方法既不可靠又会使流淌火面积扩大。针对油罐组防火堤高度、建造材料、强度和闭合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储油罐雷击火灾事故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起浮顶油罐雷击火灾事故的成功扑救案例,结合某罐区浮顶油罐的管理现状,提出了整治消防设施隐患、加强应急预案实战技术演练、完善通讯设施以及特大型储油罐增加等电位连接点等防止浮顶油罐雷击着火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石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罐的火灾爆炸主要由点火源和油气泄漏造成。通过应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对点火源和油气泄漏的基本原因进行分析,建立了石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采用布尔代数化简法求出系统的最小径集,给出了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结果。通过对系统的事故树分析,探讨了引起油罐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爱华  史忠 《油气储运》2000,19(12):55-56
对油库而言,消防系统直接关系到输油生产的安全。针对库鄯输油管道站场消防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技术革新方案,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对几个逻辑功能进行改造,加强和完善了系统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8.
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在油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客观地评价油库的安全性,采用DOW(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来确定物质、设备及工艺装置等存在的潜在危险性,定量计算火灾爆炸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和停产损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介绍了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原理、评价程序及计算步骤。该评价法是一种识别和筛选油库重大危险源的有效工具,可为更深层次的油库安全评价定量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双罐区的成品油管网中转油库在油罐收发油作业时,既要满足管网运行要求,又要满足罐区与油罐作业工艺流程的复杂要求,导致油罐收发油作业计划难度较大。针对给定的成品油管网批次计划,提出了一种编制双罐区中转油库油罐收、发油计划的时序递推法:通过引入罐容上限、罐容下限、油罐作业连续性、罐区作业连续性、油品沉降时间等经验规则,对罐区与油罐划分优先级,在每个时段均可选择出最合适的油罐来进行收、发油作业,确定整个计划期内任意时刻中转油库各油罐的状态(收油、发油或静置)和收油/发油流量。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成品油管网的一个双罐区中转油库,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基于该方法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可以作为成品油管网双罐区中转油库油罐收、发油计划编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