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总体水平,从蔬菜全程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宣贯体系建设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实现蔬菜全程标准化生产的具体做法,并对后期发展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实现全程标准化生产后,基地的经济效益取得大幅度提升,证实了农业标准化在蔬菜增产增收、优质优价方面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蔬菜标准化基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农业标准体系落地,加快蔬菜的产业化进程,分析了北京市蔬菜产业及蔬菜标准化基地现状,汇总出推广基地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蔬菜品牌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蔬菜产业供需分析及发展战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是重要的农产品及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北京市蔬菜产业不仅保障了首都民生,而且是首都城郊农业经济中的优势产业,更是全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终端和流转地。近10年,北京市人口逐年增加,蔬菜消费总量也持续提升,但当地蔬菜产量却越来越少。为促进北京市蔬菜产业及农业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从消费、生产、流通等角度对北京市蔬菜产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为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并提出设施机械化率要达到55%。然而当前除耕整地环节外,其他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普遍偏低,亟待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整体机械化水平。通过对寿光市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农户、山东省农机生产制造企业的实地走访调研,深入梳理分析,从设施宜机化、产业集群化、品种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等方面进行借鉴,对北京市设施蔬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对比总结,并从提升装备支撑水平、综合机械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北京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质量安全管控能力情况,从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品牌提升3方面调研了北京125家农业标准化基地,发现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普遍存在产后机械化,投入品管理,标准体系建立,标准转化以及品牌建设、培育和推广方面仍较薄弱,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开具、标准梳理等方面执行水平尚需提高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及培训、推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规范质量标志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无锡市惠山区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省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为抓手,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为主线,以蔬菜产业园区和规模基地为载体,发挥区域资源与产业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创新组织形式,优化投入机制,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主要工作内容,推进蔬菜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曹慧  崔瑛  吕艳霞  肖强  张欣 《蔬菜》2023,(3):52-56
为了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内蒙古蔬菜种植规模、种植结构、销售加工市场、产业优势及生产效益等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流通信息获取不对称、生产标准化程度底、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基于内蒙古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及蔬菜产业发展特色,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区域布局,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标准化水平,做好产销衔接、拓展供应链渠道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与对策,促进蔬菜产业向农资供给定制化,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销售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江苏省南京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品种培育、生产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化建设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从提升蔬菜产品安全供给能力、推进蔬菜绿色标准化生产、提升蔬菜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水平、创新主体经营模式、健全政策保障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蔬菜是重庆市直辖后发展最迅速的农业产业,也是重庆市农产品产量和产值最高的农业支柱性产业。随着居民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升,重庆市蔬菜产业必须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强化政府扶持和基地标准化建设、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着力推进蔬菜品牌建设、加快地方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是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0.
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是高效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蔬菜是今后人们生活的必然需求,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是目前农村高效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江苏省省级蒋王蔬菜科技示范园区为例,论述扬子蔬菜公司在推进无公害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涵盖产业的各个环节:基地的选取和保护,品种的选择,投入品的安全,标准化的生产规程,检测和销售网络。  相似文献   

11.
刘伟  赵秋菊  谢龙 《蔬菜》2023,(8):53-56
为深入了解北京地区水培蔬菜的生产现状,对正在运营的8家主要水培蔬菜生产企业或基地进行了调研,重点调研了生产规模与经营主体、主栽蔬菜种类、水培模式、产量、生产成本与利润、销售渠道以及水培蔬菜生产存在的主要技术瓶颈和效益问题,并针对调研结果,从生产技术和营销2方面对北京地区水培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其中,在生产技术方面,建议育种、栽培和农业工程等领域专家联合攻关,解决影响水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瓶颈问题;在营销方面,建议以水培蔬菜产品的洁净、安全、优质为宣传核心,提高消费者对水培蔬菜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设施温室因空间限制导致农机设备进门难、掉头难的问题,提高耕整地、田间管理与收获环节的作业效率,实现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作业的智能操作,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研发了设施温室智能化平台。平台以电源为动力,可将设施蔬菜生产中各环节所需的农机具集合安装在该平台上,实现一机多用;并采用程序化设计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功能。工作时,主机平台配套农机具后可实现纵向行走、横向行走和上下升降三维化运动,作业高效无死角,大幅度提高设施蔬菜生产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和作业质量。在同一园区,可实现主机平台在设施温室间转移作业,充分发挥主机效率,提高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但生产能力稳步增长的同时,我国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背景,探究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蔬菜种植产业标准化生产的措施,针对目前蔬菜产业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维  齐艳花  张萌  王冉  陈宇  刘福娟  白峰  王舸 《蔬菜》2021,(4):65-68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兴区蔬菜特优基地,作为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基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成立互助组织,解决蔬菜用工和销售问题;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叶菜生产;应用先进技术,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加强产销对接,保障蔬菜供应等,探索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完善的运营模式、科学的管理模式及智能的网络化模式等蔬菜特优基地发展模式,这保证了园区的蔬菜生产与发展,为蔬菜应急保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石小强  王琼  师立伟  杨春  魏春雷 《蔬菜》2023,(11):56-58
为了助力岷县蔬菜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从生产规模、融合发展、销售渠道等方面综述了甘肃岷县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如适宜品种少、机械化程度低、栽培标准化程度低、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等,并结合实际提出加强新品种引进筛选,提升集约化育苗水平;集成轻简化、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完善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东营市蔬菜产业已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表现为蔬菜种植面积趋于稳定、经济效益逐步提升、区域化布局形成、产品地域特色明显,但东营市蔬菜产业仍存在生产规模小,育苗、加工、流通环节滞后,生产设施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加大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加快蔬菜生产新技术应用和推广、提升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