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为进一步优化菜用大豆“75-3”施肥方案,通过分析菜用大豆对N、P、K、B、Mg、Mo6种养分吸收情况,确定合理肥料施用量和配比关系。结果发现,目标产量为13 690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达159.56、54.87、139.88 kg/hm2,可以基本满足养分平衡。菜用大豆累积的养分N、P2O5、K2O平均值比例关系分别为28.17、10.00、23.56;豆荚中N、P2O5、K2O累积量平均值分别为120.27、38.06、90.05 kg/hm2,平均值比例关系分别为31.62、10.00、23.66;茎叶中N、P2O5、K2O累积量平均值分别为20.53、11.96、27.72 kg/hm2,平均值比例关系分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量磷肥对膜下滴灌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金番1606加工番茄为供试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在相同氮钾(N 240 kg/hm2、K2O 90 kg/hm2)的基础上,设5个处理:(1)P0:不施磷肥;(2)P60:磷肥(P2O5)用量为60 kg/hm2;(3)P120:磷肥(P2O5)用量为120 kg/hm2;(4)P180:磷肥(P2O5)用量为180 kg/hm2;(5)P240:磷肥(P2O5)用量为240 kg/hm2。【结果】与不施磷肥处理相比,施用磷肥显著提高了加工番茄的磷素吸收量,且P吸收速率随施...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南疆地区玉米施肥现状及掌握最适宜配方施肥量,以正播“新玉31号”为供试材料,采取多点重复对比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配方施肥处理(OPT),N 225kg·hm-2,P2O5 172.5kg·hm-2,K2O 90kg·hm-2;配方施肥无氮处理(OPT-N),N 0kg·hm-2,P2O5172.5kg·hm-2,K2O 90kg·hm-2;配方施肥无磷处理(OPT-P),N 225kg·hm-2,P2O5 0kg·hm-2,K2O 90kg·hm-2;配方施肥无钾处理(OPT-P),N 225kg·hm-2,P2O5 0...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伯利亚百合4个生长期滴灌与施用水溶肥结合的方法,探讨其对切花百合营养元素含量、农艺品质、产量及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肥水一体化调控处理组切花百合氮、磷、钾含量和产量显著提高。尤以T3处理效果最好,4次追肥水溶肥施用量分别为46.0(N 30%、P2O5 10%、K2O 10%)、34.5(N 20%、P2O5 10%、K2O 20%)、34.5(N 10%、P2O5 30%、K2O 25%)和23.0(N 10%、P2O5 8%、K2O 45%)kg·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宁夏引黄灌区连续减施化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影响产量稳定性的因素,为化肥合理减施、春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供试作物,2019—2022年连续4年开展化肥减施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F,N 270 kg·hm-2、P2O5 150 kg·hm-2、K2O 75 kg·hm-2)、减量施肥下限(RF1,N 180 kg·hm-2、P2O5 45 kg·hm-2、K2O 30 kg·hm-2,与传统施肥相比减N 33.3%、减P2O5 70.0%、减K2O 60.0%)、减量施肥上限(RF2,N 225 kg·hm-2、P2O5   相似文献   

6.
孙瑞川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162-165,179
通过估算农作物的N、 P2O5、K2O需要量,农作物秸秆的N、 P2O5、K2O还田量,人、畜、禽粪尿的N、 P2O5、K2O还田量和化肥的N、 P2O5、K2O施用量,研究烟台市农田N、 P2O5、K2O供需平衡。结果农作物对N、 P2O5、K2O的需要量分别是146 977.71、60 273.35和130 907.02 t;有机肥的N、 P2O5、K2O还田量分别是89 154.77、45 966.96和97 214.73 t;化肥的N、 P2O5、K2O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黄花木本曼陀罗生长及东莨菪碱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黄花木本曼陀罗为材料,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共设置复合肥(0.48 g/kg N+0.48 g/kg P2O5+0.48 g/kg K2O,T1)、复合肥+尿素(0.96 g/kg N+0.48 g/kg P2O5+0.48 g/kg K2O,T2)、尿素(0.48 g/kg N+0 g/kg P2O5+0 g/kg K2O,T3)、磷酸二氢钾(0 g/kg N+0.73 g/kg P2O5+0.48 g/kg K2O,T4)、过磷酸钙(0 g/kg N+0.48 g/kg P2O5+0 g/kg K2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理密植与施肥,可有效协调个体间的竞争,改善群体光环境,构建高产群体,是提高作物高产的重要途径。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甜荞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为荞麦抗倒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等花柱甜荞新品种西农D4103为试验材料,黄土高原主栽品种西农9976为对照,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2个栽培密度,分别为D1:90万株/hm2、D2:135万株/hm2;副因素为低、中、高3个施肥水平,分别为F1(N:120、P2O5:76.8、K2O:56.4kg·hm-2)、F2(N:180、P2O5:115.2、K2O:84.6 kg·hm-2)和F3(N:240、P2O5:153.6、K2O:112.8 kg·hm-2),于2021—2022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小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烤烟生产过程中适宜的钾镁比例,通过开展田间随机区组试验,以农户常规施肥(N∶P2O5∶K2O=1∶0.68∶3,施K2O量为315 kg/hm2)为对照,研究了优化钾肥处理(N∶P2O5∶K2O=1∶0.68∶2,施K2O量为210 kg/hm2),优化钾肥+MgO 19.5 kg/hm2处理,以及优化钾肥+MgO 39.0 kg/hm2处理对烟株成熟期光合特性、荧光特性和碳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钾镁比例,烤烟各处理叶绿素中Chl含量的增幅分别为2.2%、11.8%、18.3%;Car含量的增幅分别为3.5%、17.5%、19.7%;最大荧光(Fm)的增幅分别为13.3%、18.0%、24.1%;可变荧光(Fv)的增幅分别为17.3%、23.6%、30.9%;F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其还田对化肥的替代潜力,推进全省秸秆资源化利用及化肥减施,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对辽宁省水稻和玉米2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秸秆产量,秸秆N、P2O5、K2O养分资源量,以及还田条件下的养分带入量进行估算,评估其对化肥替代减施的潜力。结果表明,2018—2020年辽宁省玉米和水稻秸秆年均产量分别为2 130万、440万t。2种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总量年均67.6万t,其中,N、P2O5、K2O分别为22.2万、7.8万、37.6万t;玉米和水稻秸秆养分资源量分别占秸秆养分资源总量的79.4%、20.6%。单位面积水稻秸秆还田的养分当季归还量为N 23.7~40.1 kg/hm2、P2O55.3~9.0 kg/hm2、K2O 98.8~167.0 kg/hm2;玉米秸秆还田的养分当季归还量为N 26...  相似文献   

11.
菖蒲为典型的湿生植物,探索其在不同淹水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可为湿地水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 提供科学依据。以菖蒲为材料,研究了静水条件下不同水深梯度(0、30、60 cm)对株高、根状茎长度以及分蘖能力、 总生物量、地上/ 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等生长和表型可塑性影响。结果表明,淹水深度及淹水时间显著影响根状茎 延长、分蘖的形成以及总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不同淹水条件下根状茎和分蘖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均呈S冶形异速 生长趋势,但同期相比,浅水条件下植株分蘖数大于对照及深水条件下形成的分蘖数;总生物量与根冠比随淹水深 度增加而减小。说明淹水条件下,植株通过增加地上部分的相对生物量和减少地下部分的相对生物量增强对淹水 的适应能力,认为0 ~30 cm 浅水环境最适宜菖蒲的生长与繁殖。   相似文献   

12.
通过4种浓度氮素处理,对唐古特白刺的形态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施氮对唐古特白刺表型可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氮素有利于白刺生长,施用氮素后白刺的株高、基径、比叶面积、新枝数及生物量等指标均有所增加,但随施氮浓度的增加,部分指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当施氮浓度为36mmol·L^-1时,白刺叶片干重和比叶面积增加幅度最显著(P<0.05),分别达1.14g、196.17cm2·g^-1,较不施氮处理增加48.05%和49.93%;当氮添加浓度为60mmol·L^-1时,白刺根总干重已显著低于无氮添加处理(P<0.05),此时根总干重仅为不施氮处理的59.54%。3)白刺根茎叶分配比例虽施氮浓度变化有所调整,其叶片分配比例和茎分配比例增加,根系分配比例和根冠比降低,60mmol·L^-1的氮添加对根系分配比例和根冠比的抑制作用最严重。并非浓度越高的氮素对白刺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13.
修剪干扰下高羊茅的生长与生物量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修剪高度和频率处理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的生长与生物量分配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修剪干扰下,不同处理间高羊茅再生速率,净再生量,分蘖数及其根、茎鞘、叶片的生物量以及对应的分配比例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羊茅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发生显著变化(P0.05),随着修剪强度越高,总生物量越低,根系生物量分配越大,叶片生物量分配越低,而茎鞘生物量分配在6 cm修剪时最高,9 cm修剪次之,3 cm修剪最小,频率修剪在同一修剪高度下差异不显著(P0.05)。高羊茅在高强度修剪下主要通过提高再生速率、降低净再生量和提高根系生物量分配的策略适应干扰,而在轻度修剪下采用增加净再生量,提高茎叶生物量比例的生长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4.
UV-B辐射增强对20个大豆品种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采用模拟UV-B辐射(280~315nm)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增强对20个大豆品种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导致20个大豆品种叶片、根与茎、籽粒的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降低,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籽粒。株高、节间长、节数对UV-B辐射增强响应具有品种间差异。株高和节间长对UV-B辐射响应具有一致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节数无明显相关。20个大豆品种籽粒的粒径、百粒重对UV-B辐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其中20个品种的粒径降低程度达极显著水平,15个品种的百粒重降低程度达显著水平。根据响应指数(RI),耐性品种(RI≥-38.6)为:兰引20>云南97801>云南97929>云南97506>绿滚豆。敏感品种(RI≤-94.3)为:环县黄豆>云南97501>陇豆-1>土黄豆-1>灵台黄豆。  相似文献   

15.
蔡沙  岳永寰  靳瑰丽 《新疆农业科学》2022,59(11):2714-2723
【目的】研究并测定水分胁迫下醉马草生长特性指标,分析其抗旱机制。【方法】以醉马草幼苗为材料,在温室条件下采用模拟自然干旱法,测定醉马草有效叶片性状表型(株高、叶面积、各器官生物量鲜干重、根冠比)在正常浇水和持续水分胁迫条件下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持续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醉马草叶片数、有效叶片数减少,枯叶数增加(P<0.05)。早期水分胁迫增加了醉马草叶长、叶宽、叶面积,而水分胁迫 21 d后显著降低(P<0.05)。水分胁迫促进了醉马草株高增长以及地上、地下、植株生物量,但随着水分胁迫延长至21 d又显著降低,而地下生物量分配增加(P<0.05)。复水7 d后,各项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醉马草生长得到恢复。干旱胁迫下醉马草幼苗生长受阻,但通过减少叶面积降低了水分蒸腾面积,增加地下生物量分配来提高水分利用,并能在水分胁迫消除后迅速恢复正常生长。【结论】醉马草通过增加地下生长,降低地上水分蒸散器官生长来适应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16.
株行距配置对机采棉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机采棉适宜的种植方式。【方法】在同一密度(18×104株/hm2)下设置3种株行距配置方式:一膜三行(76 cm+76 cm+76 cm等行距,株距7 cm);一膜四行(76 cm +66 cm +10 cm +76 cm,平均行距57 cm,株距10 cm);一膜六行(66 cm +10 cm,平均行距38 cm,株距14.6 cm),分析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棉铃时空分布、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一膜三行模式下的棉花株高、果枝始节高度均优于其他模式;叶面积指数在盛铃期达到峰值,其中一膜三行处理叶面积指数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处理分别高出11.57%、4.50%。产量以一膜三行处理最高,为6 269.46 kg/hm2,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分别高出4.06%、4.85%,各处理间棉花纤维品质基本无差异。【结论】一膜三行等行距种植模式更适合作为机采棉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Pb超富集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Pb浓度的土壤异质胁迫室内模拟试验,定量测定不同Pb胁迫浓度和斑块中金丝草的根长、体积、表面积、平均直径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比较不同异质Pb胁迫下金丝草根系形态指标及生物量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异质Pb胁迫对金丝草根长、根体积、表面积影响较明显,但对根平均直径的影响较小;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金丝草在Pb胁迫斑块和无Pb斑块的根长、根体积和表面积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无Pb斑块均大于Pb胁迫斑块;无Pb左室、Pb胁迫右室及整株根冠比均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表明轻度Pb胁迫条件下金丝草根系生物量分配较多,但随Pb胁迫浓度的增大,地上部的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毛果苔草生殖分蘖株生长及生殖分配的表型可塑性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三江平原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rpa)籽实成熟期间,广泛采集生殖分蘖株,测定和分析了不同高度级别分蘖株数量性状的生态可塑性及其调节规律.结果表明:毛果苔草生殖分蘖株高与雌小穗数、小花数、穗生物量、茎叶生物量、株生物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与种子数、种子生物量呈显著的幂指数正相关关系,与结实率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生殖分配Ⅰ平均(19.78±2.36)%,生殖分配Ⅱ平均(6.94±2.68)%,毛果苔草对有性生殖的投入极低.生殖分配Ⅰ与分蘖株高、分蘖株生物量均呈显著的幂指数负相关,生殖分配Ⅱ与分蘖株高、分蘖株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毛果苔草生殖分株数量特征和生殖分配表现出的规律性,反应了天然生境条件下毛果苔草种群生长与生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及物质生产分配规律.[方法]以番茄品种“金果1号”为试验材料,于2014、2015年3月至7月在山西太谷(北纬37°25′,东经112°25′)山西农业大学日光温室内进行了两年的番茄春夏茬栽培试验.[结果]日光温室番茄株高、叶数、叶面积以及干物质生长量均与定植后的生长天数呈显著线性关系,其相应生长规律分别为2.74 cm/d,0.32片/d,70 cm2/d,9.4 g/(m2·d);果实于重与植株总干重之间呈线性关系,坐果后植株总干重每增加1 g,果实干重约增加0.69 g;干物质在根、茎、叶中的分配比例从开花前到坐果后呈显著下降趋势,果实干重在植株总干重中所占比例显著增加,达到60%以上.同时,番茄干物质生产量与温室有效积温(>10℃的温度总和)之间有很强的线性关系,每个有效积温单位(℃·d),干物质的生产量约为0.73 g/m2;植株干物质生产与太阳辐射量之间也有较强线性关系,每个光合有效辐射单位(MJ)大约生产3.4 g干物质.[结论]适当延长番茄生育期,改善温、光条件即可提高番茄的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同质种植园试验测定了昆明西山山顶和山脚紫茎泽兰的生长参数和叶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物质含量,并测定了山顶和山脚紫茎泽兰对广食性昆虫斜纹夜蛾的抗虫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的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氮含量在山顶和山脚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山顶的株高、叶面积、叶片干重和抗虫性均显著低于山脚,而叶片的碳氮比山顶显著大于山脚,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株高、叶面积和叶片干重减小表明植物的营养生长减弱,竞争力降低,植物可利用的总资源降低;抗虫性降低表明植物用于防御的资源减小;而碳氮比升高表明植物用于产生种子的资源增加。由此推测山顶紫茎泽兰通过调节资源分配模式来提高有性繁殖的相对资源投入,最终实现种群繁殖的最大化,所以对山顶紫茎泽兰的治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