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的猕猴桃高拉牵引栽培模式的建园和整形修剪技术,包括种植规划、苗木栽植、棚架搭建、整形修剪等方面,为猕猴桃高拉牵引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梨树密植栽培模式主要有棚架、篱壁式、Y字形等树形,均需搭建架式,前期投入较大。我中心从2005年起开展砂梨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研究,探索出翠冠、丰水等砂梨品种梨树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该树形定植密度为1.5-2m?m,主干高60-70cm,树高2.5-3m,冠径为1.5-2m。中心干直立强壮,螺旋状均匀分布10-15个侧枝,下长上短,侧枝开张角度80?90?之间,其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树体较高,上小下大,形似细长纺锤形。该树形前期投入少,整形修剪简单,早产丰产,是一种较好的密植栽培树形。  相似文献   

3.
樱桃树的整形与修剪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樱桃树的开心形、丛状形和分层形3种树形的特点和整形方法,以及幼树、结果期树和衰老树的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樱桃树的开心形、丛状形和分层形3种树形的特点和整形方法,以及幼树、结果期树和衰老树的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5.
红肉猕猴桃是猕猴桃中的特色类群。红肉猕猴桃品种在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商业价值突出,商业栽培面积快速增加,但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就红肉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和现状、果园生产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做一概述,以期为红肉猕猴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苹果传统整形修剪十原则随着以红富士为主的良种苹果的引进及栽培制度的变革,苹果整形修剪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大树冠、多级次、分层形、圆头形等树形,已成为历史。习惯的以短截重剪为主,冬季一次性修剪技术,已改为以疏枝轻剪为主,四季调整,并有不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红肉蜜柚的特征、特性,并从园地选择、选用良种、高标准种植、肥水管理、土壤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分述红肉蜜柚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总结介绍苏南地区夏黑葡萄采用H型树形平棚架露地栽培技术,包括建园定植、平棚架式、H型树形结构与整形步骤、冬季和夏季修剪方法、花(果)穗管理、土肥水管理,以及病虫草鸟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我国在吸收欧洲梨树树形基础上创制的梨树篱壁式树形特点及整形修剪方法,为我国梨树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苹果现代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必须根据不同产区的生态、地理条件,选用适宜配套的高效树形。根据国内、外的生产经验,适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的高效树形主要有:高纺锤形、细长纺锤形、自由纺锤形等。高纺锤树形适于在土壤肥沃、肥水条件良好的地区应用,细长纺锤形和改良纺锤形适于在肥水条件中等的地区应用。现将高纺锤形和细长纺锤形的树形结构及修剪技术要点分述如下。一、高纺锤树形及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1.
明确修文县猕猴桃桑盾蚧的发生规律与空间分布,为控制桑盾蚧的危害提供依据。以修文县“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采用定点定株方法掌握桑盾蚧在修文县的发生规律,平行跳跃方法调查猕猴桃园桑盾蚧分布,随机取样与五点取样相结合方法调查桑盾蚧在猕猴桃树上不同方位的分布。桑盾蚧在修文“贵长”猕猴桃园中一年发生两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5月上旬和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桑盾蚧对“贵长”猕猴桃树的方位侵害程度表现为:南>东>北>西,其危害对猕猴桃树上的方位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幼树期是培养树形与树势的关键时期,幼龄猕猴桃园的科学管理对于早果、丰产具有关键性作用。结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和环境条件,从苗木选择、苗木栽植、“一干两蔓”树形培养、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幼龄猕猴桃园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柞树修剪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柞树进行多年修剪试验的结果表明,改变传统的砍伐方法,采用合理修剪的方法(定树型、定主干、定侧枝、定芽枝修剪法),可以促进柞枝萌发,增强树势,提高柞叶产量和品质,提高柞坡覆盖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桂南地区巨峰葡萄春季芽眼经破眠剂处理后萌芽时间不一致的问题,以7年生平棚架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对结果母枝留5-9芽修剪5个处理,每修剪处理两行共60株。修剪后对所有试材用2.5%单氰胺催芽,同时对每个修剪的2行分别进行刻伤与不刻伤(对照)处理。对每修剪处理随机选取5株树调查5个不同节位修剪的刻伤处理与对照的萌芽率和新梢有花率,并分析其萌发的结果母枝冬芽成花率和结果母枝调查芽有花率。结果表明:刻伤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中长梢修剪的萌芽率,并有使各节位出现花芽几率均等的趋势,对于短梢修剪没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涪陵区的桑树养成收获方式一直沿用冬伐.为了改革这一桑树栽培模式和合理调整养蚕布局,进行桑树夏伐试验.通过夏伐与常规冬伐桑比较、夏伐桑的生长发育调查和养蚕试验,在地势与肥培管理较好的涪陵后山蚕区实行桑树夏伐,不但桑树发育正常,长势良好,而且夏伐桑园蚕种饲养量和单产有所提高,说明夏伐是可行的,可以提高蚕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用70%甲基托布津WP800倍液及50%多菌灵WP1 000倍液于盛花期喷洒或在花椹期人工摘除花椹对防治桑树断梢病效果最佳。生产中建议伐条方式由春伐改为夏伐,推荐采用在花椹期摘除花椹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千阳县气候特点和果桑栽培技术要求,进行了果桑品种及修剪技术试验。结果显示,红果2号为适宜栽培品种;“春重剪-第2年夏伐-第3年春重剪”桑树生长芽多,条长长,冻梢率低,桑椹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花腐病是一种猕猴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该病具有发病早、蔓延快、难防治等特点,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阻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猕猴桃花腐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其分布与危害、病原种类、发生流行规律、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措施,并探讨了该病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猕猴桃花腐病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改善果实品质和贮藏性。以“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采收前对叶面喷施不同钙,比较不同处理果实钙含量、品质及贮藏性指标。结果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果实钙含量,提升猕猴桃综合品质,其中Ca(NO3)2 处理的猕猴桃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维生素C均大于其它处理,分别达87.49g、 1.72和213.54mg/100g;叶面喷施Ca(C6H11O7)2 的果实糖酸比达11.42;叶面施钙能降低猕猴桃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峰值期,延缓猕猴桃软化。试验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提高品质和贮藏性,提升商品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弄清广西各猕猴桃产区猕猴桃果实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作者于2021年8-9月采果期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河池市、百色市、贺州市及宜州市等5个市15个猕猴桃主产县38个代表性果园的成熟果实进行病果的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共计分离获得174份真菌材料和5份细菌材料,分别使用鉴定真菌的通用引物ITS1/ITS4和鉴定细菌的通用引物27F /1429R做PCR 扩增。将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发现15个主产县猕猴桃果实病害的病原真菌主要有葡萄座腔菌科的2个属Botryosphaeria和Neofusicoccum、二孢菌属(Lasiodiplodia)、间座壳菌属(Diaporthe)、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镰刀菌(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毛霉属(Mucor)和类拟盘多毛孢属(Neopestalotiopsis),其中葡萄座腔菌属、间座壳菌属、二孢菌属和Neofusicoccum为主要真菌,分别占获得真菌材料总份数的47.70%,29.89%,9.20%和6.90%,毛霉属和类拟盘多毛孢属为猕猴桃果实病原菌系首次报道。病原细菌种类有葡萄杆菌(Gluconobacter)、Atlantibacter 和泛菌属(Pantoea),这3个属的细菌在猕猴桃果实病原细菌相关报道中均未见报道。鉴定结果初步锁定了广西猕猴桃果实病害病原菌种类,可为猕猴桃果实病害的预测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