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西南及四川区试玉米组合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表型性状分析、SSR标记和系谱分析对186个区试及引种试验玉米组合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合间20个表型性状都变异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利用筛选出的60对扩增条带清晰、具明显多态性的SSR引物,共检测到608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3~23个等位基因,平均为10.1个;SSR多态信息量(PIC)分布范围为0.5179~0.9256,平均值为0.7826;186个组合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在0.6067~0.9162之间,平均值为0.7722,相似系数在0.7000以上的组合有16 499对,占96.9%,供试材料分为10类,且88.2%的组合集中在第4、8、10类;51个系谱清楚的组合中有36个(占70.58%)与美国的PN种质有密切关系。以上结果均表明,供试组合相似程度较高,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相对单一,进一步拓展玉米种质遗传基础仍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110份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更好地利用和改良玉米自交系,以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4个标准测验种(丹340、黄早4、Mo17、K12)与106份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28对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25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4.46个,变异为2~10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85,变化范围为0.75~0.94。利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可将110份普通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  相似文献   

3.
利用RFLP和SSR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总被引:82,自引:3,他引:79  
利用RFLP和SSR标记对29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筛选出56个多态性RFLP探针酶组合,66对多态性SSR引物,分别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187个和232个等位基因变异。两种方法比较表明,SSR标记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0.54)高于RFLP(0.42);但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基本一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分别为0.64和0.62。综  相似文献   

4.
胡萍  杨恩琼  施文娟  刘涛  赵德刚 《种子》2012,31(9):61-65,68
利用19对玉米SSR核心引物对108个贵州地方玉米种质材料进行了SSR多样性分析。共检测186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5~15个多态性片段,平均为9.8个;每个位点SSR多态信息量(PIC)变化为0.70~0.90,平均为0.82。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44~0.99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实验结果显示出贵州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56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充分挖掘种质资源的遗传潜力,用Multi NA微芯片电泳系统通过36对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对56份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Power Marker V3.25与Structure V2.3.4等软件揭示其基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结果表明:在56份自交系中,36对SSR标记所检测到的等位变异为8~39个,平均为24.694个;基因多样性为0.758~0.968,平均为0.918;PIC为0.722~0.967,平均为0.911。聚类分析表明,K=7时,ΔK值最大,即这些自交系可以划分为7个类群,依次为旅大红骨群、兰卡斯特群、瑞德群、P群、塘四平头群、综合种选亚群、热带种质。研究结果为供试材料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系统和SSR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21对SSR核心引物对小麦F型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SSR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差异分析,以保护其品种权,同时为杂交组合的选配提供参考。结果显示21对核心SSR引物在F型不育系和442个恢复系中共检测到214个等位变异,不同位点等位变异数的变幅为6~16,平均等位变异数为10.76个;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与基因多样性分别为0.70和0.73,21对核心SSR引物的分辨率达100%;获得了每份材料独特的DNA指纹图谱报告,为品种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恢复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14~0.952,平均遗传距离为0.723,遗传距离大于0.500的占95%,说明恢复系间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不育系与恢复系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300~0.952,平均遗传距离为0.681,遗传距离大于0.500的占93%,说明不育系材料与恢复系材料间遗传差异较大,可以从中选择遗传距离大的配制组合。  相似文献   

7.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硬粒型、马齿型玉米与爆裂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用23对扩增带型稳定的SSR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10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10个,平均4.35个。SSR引物的PIC介于0.4261~0.8877之间,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691。按UPGMA法对43份玉米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表明,爆裂玉米、硬粒型玉米以及马齿型玉米自交系并不能严格地划分为3大类,但爆裂玉米与其余两类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均较大。此外,硬粒型玉米和爆裂玉米自交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与马齿型玉米和爆裂玉米自交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在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在硬粒型玉米、马齿型玉米、爆裂玉米3类种质中,硬粒型玉米与爆裂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分析不结球白菜遗传多样性,筛选与形态性状相关联且具有多态性的标记位点,为不结球白菜的分子辅助育种选择、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类型差异大、有南方特色的54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6个质量性状和5个数量性状进行3次田间调查,从40对引物中筛选出25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合形态性状对54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质量性状间具有丰富的多样性,5个数量性状间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中SA变异系数最大,FC与L、W和SA呈显著正相关;2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2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SSR引物产生2.88个多态性位点,PIC平均值为0.3831,说明不结球白菜SSR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54份不结球白菜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92~0.963,平均为0.742,在遗传距离0.6处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通过关联分析发现5个与数量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各标记的表型变异解释率在0.4657~0.6329,平均为0.5393。本试验获得的5个标记位点可为不结球白菜分子标记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SSR标记分析黑龙江水稻区域试验品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个表型性状和51个SSR标记分析25份黑龙江省一积温带区域试验品系、20份21世纪推广品种和14份21世纪以前推广品种的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92个表型变异和166个SSR等位基因,其中21世纪区试品系表型变异数和SSR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4,142个(平均2.78个),21世纪推广品种表型变异数和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8,126个(平均2.47个),21世纪以前推广品种表型变异数和等位基因数分别为82,127个(平均2.49个)。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94%),群体之间(6%)差异较小。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类,21世纪区试品系形成了独立的类群,其SSR遗传多样性极显著高于21世纪以前和21世纪推广品种,但是黑龙江水稻遗传多样性相对于其他地区仍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拓宽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宁R7为恢复基因源,利用连续回交法构建以T78、T84和ZS9三个优异种质为遗传背景供体的近等基因系候选株系。于成熟期考察并比较候选株系农艺性状,同时采用SSR标记对候选株系进行PCR扩增估算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农艺性状分析(t测验)表明,不同候选株系与其供体的农艺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株高和分支点高度的差异程度较其他性状高。采用75对SSR引物对21个候选株系PCR扩增共得到157个目的片段,发现三个遗传背景候选株系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6、0.92和0.98。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综合分析后,认为wh13、wh59和wh118分别为三个种质的最优近等基因系。综上表明,采用农艺性状比较与分子标记相结合分析近等性是一种有效的近等基因系的检测方法。中选近等基因系可用于恢复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相似文献   

11.
苦瓜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6个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成两组,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9个杂交组合。利用11个数量性状计算主成分遗传距离。以遗传距离为自变量,杂种优势为依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果长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分别为显著和极显著直线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7.5718+3.2272X和Y=-5.8529+1.5946X。单果质量和果径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无相互关系。分析认为单果质量为产量的重要构成性状,而叶柄长、节间长为果长的重要构成性状。对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可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SSR、InDel分子标记的红甜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旨在了解21份国内外红甜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演化地位。利用Indel和SSR分子标记,对21份红甜菜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InDel标记共得到25个基因位点,24个位点具有多态性,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58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370,等位基因K为2~4个,平均2.4个,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235,期望杂合度0.398,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330;SSR标记共扩增出28个基因位点,全部具有多态性,平均每个标记扩增出3.5个多态性基因位点,Shannon’s 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92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48,等位基因K为2~7个,平均4.62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0.399,期望杂合度0.587,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523。本研究发现红甜菜品种大多因亲缘关系较近,因此在选育新品种时,建议尽量选择遗传距离较远的品种作为亲本。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新开发的SSR标记分析花生栽培种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2份花生栽培种材料,对通过建库、筛库、杂交富集的策略开发设计出来123对SSR引物进行评估,并基于品种间简单匹配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有44对SSR引物能产生多态性片段,总共获得176条带,其中107条(60.8%)为多态性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4条带,2.43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条带的比率为11.1%~100%,PIC值为0.245~0.886,平均为0.677;根据聚类结果显示,在简单匹配系数值为0.85处,根据SSR带型12个花生品种可分成3个品种群(Ⅰ、Ⅱ、Ⅲ)。研究结果表明,新开发的44对SSR引物在分析花生栽培种DNA多态性方面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14.
SSR结合SRAP标记分析油菜菌核病抗性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揭示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探索SSR和SRAP 2种分子标记在油菜菌核病抗性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采用40对SSR核心引物及陕西理工学院生物学院分子与遗传实验室筛选出的40对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SRAP引物,对陕西省汉中市农科所经过连续3年牙签茎秆接种试验结合多年的田间抗性表现筛选出的43份菌核病抗性较好的油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2种分子标记揭示的多态性条带数、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标记共检测出634个条带,SRAP标记检测的多态性条带数(335)较SSR(287)高,而SSR引物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较SRAP引物高,分别是0.76和0.69。在遗传相似系数0.67处,43份油菜材料被分为Ⅲ类,白菜型油菜(丰油10号白菜型选系)可较好地与甘蓝型油菜区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群体结构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似,说明SSR与SRAP标记结合能准确有效的反映油菜材料的亲缘关系。供试43份油菜材料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65~0.81,表明遗传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抗源筛选及引进,对现有材料进行遗传改良,拓宽其遗传背景,从而为抗菌核病油菜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枸杞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枸杞遗传背景复杂,对其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和种质资源的遗传背的研究还不充分。本研究对24个枸杞种质资源采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在17对SSR引物上共检测到96个条带,其中有5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1.5%。每个SSR位点的PIC值为0.37~0.60,平均值为0.45。NTSYS类平均法聚类结果显示,24份枸杞供试品种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263?0.954之间,在相似系数0.56处被分为9大类群。这将为进一步开展枸杞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院依据。  相似文献   

16.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four mutants with parent of black gram (high seed protein, tall, bushy, and dwarf mutants) was investigated. The mutants were generated with physical gamma rays and chemical ethyl methane sulphonate. These mutants had some advantages like high protein content, lodging resistance, and high seed yield compared with parent cultivars (cv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is to find genetic variation in mutants of black gram with their parents. The genetic variation was evaluated with 20 random primers, generated total 202 fragments scored with 58 polymorphic alleles, and the average was 10.1 alleles per locus and a range of 1–9 alleles. The average polymorphic rates were 38.37 among the mutants and parents through the 20 primers. Primers OPA-14 and OPI-04 revealed 35% of DNA polymorphism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genetic distance (GD) among the genotypes was 0.19 suggesting a significant degree of genetic diversity. The five genotype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dendrogram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matrix, revealing a genetic distance varying from 0.600 to 0.725. This variation was due to the mutation induced by gamma rays and ethyl methane sulphonate.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analyze the sequence and expression of these mutated genes and to develop and improve black gram via genetic engineering to evaluate their use.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遗传多样性的SRAP和IT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来自中国不同地区和日本的27株杏鲍菇栽培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杏鲍菇的鉴定和选育提供分子依据。利用SRAP和ITS标记联合使用的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对供试杏鲍菇菌株进行研究。筛选出9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51条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条带130条,平均多态性比例为83.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在0.27~0.42,平均为0.36。通过ITS序列对供试菌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与SRAP分析的结果一致,均表明地域来源相近的部分菌株聚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而地域相隔较远的部分菌株也聚为一类,其亲缘关系也很近。2种标记均显示供试杏鲍菇栽培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其遗传相似性与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联系。SRAP和ITS联合使用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从而为杏鲍菇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陆地棉SSR核心引物筛选及95份骨干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391对棉花SSR引物中筛选出均匀分布于棉花26条染色体的52对核心引物,对92份陆地棉和3份亚洲棉骨干种质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2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范围为2~13,平均5.7692个,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s,PIC)在0.3457~0.8800间,均值...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四川省马铃薯地方品种与栽培品种间遗传关系,评价其在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价值,指导杂交亲本选配,对21份地方品种和10个栽培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选取8份差异较大的材料对170条RAPD引物进行筛选,获得20条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稳定的RAPD引物。2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9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2个;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90.1%,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822;栽培品种、地方品种平均PIC分别为0.823和0.814。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表明:31份材料间平均遗传距离0.4274,变幅为0.1481~0.5852,地方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和变幅均高于栽培品种间,地方品种与栽培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496;表明地方品种中可能存在更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价值。大部分地方品种出乎意料与栽培品种聚在不同的类中,与供试栽培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可能具有较高的杂交组配潜力;而N5-33、N5-38和N6-22可能分别源自于大西洋、疫不加与南湖塔(或米拉),值得深入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