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黄莹 《广西园艺》2003,(3):27-28
桂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 ,其栽培历史达2 5 0 0年以上。因其具有绿化、美化、香化的特点 ,自古以来就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广西桂林是桂花的分布中心 ,在一万年以前就有桂花的生长 ,可见桂林的自然环境条件非常适合桂花的生长。在桂林市东郊七星区朝阳乡唐家里一株近千  相似文献   

2.
林萌 《广西园艺》2011,(4):42-43
桂林市机场路位于城区西面,始于市区的桂林香江大饭店,止于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全长24.5 km,是桂林市通往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的唯一通道,也是连接桂林旧城区与新城区的主要道路。2009年桂林市对机场路进行了扩建,景观工程建  相似文献   

3.
广西桂林因桂花众多而得名,1984年桂林市将桂花定为“市花”。近20多年来,桂林市加大桂花树研究和种植的力度,致力于绿化、美化、香化城市环境,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绿化建设,桂花树的品种不断增多,经有关园林专家的调查认定,桂林共有4个品种群,其中四季桂品种群有2个品种、金桂品种群有14个品种、银桂品种群有39个品种、丹桂品种群有5个品种,共有60个品种,占世界已知桂花品种的35%。  相似文献   

4.
邱丽颖 《广西园艺》2009,20(4):44-45
座落在桂林市西山公园内的桂林熊本友谊馆,是为了纪念桂林市与日本熊本市结成友好城市而建成的仿日民族建筑,占地面积2240m^2。友谊馆建筑面积1790m^2,庭院面积1140m^2。友谊馆巧借西湖和西山群峰景观,西依千山峰,东凭西湖,背山面水,景色秀丽。作者原在桂林西山公园工作,参与了桂林熊本友谊馆的环境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
广西主要的桂花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莹  邓荣艳 《广西园艺》2005,16(3):14-16
广西自然条件优越 ,植物种类丰富 ,为桂花的生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桂花是广西的区花 ,桂林市的市花。广西桂花的生长历史源远流长 ,可追溯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广西桂林南郊甑皮岩洞穴遗址中 ,考古工作者曾挖掘出桂花的花粉 ,这说明在1万年前广西就有桂花的生长和分布。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 ,广西拥有众多的桂花栽培品种。1 广西桂花的分布据实地考查 ,广西桂花可分为主要分布区、一般分布区和零星分布区。这三个分布区与广西的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三个地带区域基本一致。中亚热带为广西桂花的主要分布区。该区…  相似文献   

6.
介绍桂林桂花品种,分析评价桂花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在桂林旅游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桂林桂花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桂林桂花产业现状调查研究,分析桂林桂花的种植规模、产品种类、经营模式、销售渠道、经济效益等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在苗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如何调整经营模式,提升经济效益,提出桂花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促进桂林桂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桂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花是我国传统名花,有较高的观赏、经济与文化价值.桂林桂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历史久远、景点众多等特征,但开发挖掘力度不够.桂林地理交通条件优越,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具备良好的桂花旅游开发基础.现提出应采取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创新桂花旅游产品、开发桂花旅游商品、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做强做大桂花产业等措施,以深化桂林桂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甘雨  黄霞  黄莹 《南方园艺》2022,(1):66-69
基于"后疫情+新经济"时代背景,以桂林桂花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应用SWOT-PEST矩阵分析法,分析了桂林桂花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深入分析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桂林桂花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龙隐路"作为桂林市的示范性街道,充分利用了桂林当地的景观元素,融入了文化的色彩,给街道增添了特色,为城市展现了新的面貌。文章以龙隐路街道的文脉传承为出发点,研究龙隐路改造后的景观特色,总结其改造经验,寻找当今时代街道景观提升的改造方式和更新策略,以求为城市街道景观的改造提升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桂花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通过以桂林市的市花桂花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值赋权法,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了解气象因子对桂花花期的影响程度,探寻影响桂花花期的主导因子,掌握桂花花期与气象因子的耦合关系,为桂花花期预报和调控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桂花在园林造景、时令旅游、会展活动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仅是城市的游憩场所与生态空间,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场所。文化是景观的灵魂,城市公园必须充分挖掘、融合并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本文以桂林虞山公园为个例,通过对广西桂林市的城市文化元素的阐述与分析,浅述了虞山公园对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与方式。  相似文献   

13.
蒋美红 《广西园艺》2006,17(6):19-20
2003年兴建的桂林海洋水族馆位于南溪山南面,面积约0.56 hm2,西临中山南路,南与南溪山医院仅一墙之隔.馆四周的道路将周围绿地划分成四块风格各异的植物景观.对各绿地的植物配置是以提升环境质量、增加水族馆品位为主导思想,按景区特点,与地形地貌有机结合,在尽量保留茂盛原生林地景观的前提下巧妙利用空间,营造出优美的植物景观.主导树种以桂花、小叶榕为主,辅以高杆蒲葵、本地蒲葵、加拿利海枣等棕榈科植物.植物选择极大地体现了热带风光并兼具本地特色.具体有以下四个景观:  相似文献   

14.
据桂林日报(陈张、黄勇燕)消息,广西桂林市现有柑桔9.4万hm^2,年产量135万多t,农民人均柑桔年收入500多元。近年来,由于柑桔黄龙病,桂林柑桔产业遭遇严重挑战。为此,桂林市有关部门和各地果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柑桔黄龙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章保 《花卉》2017,(4):78-80
城市景观风貌是城市第一张名片,在本文中,笔者以桂林市为案例,深入地剖析了该城市景观的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桂林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目标、定位与策略,并对城市景观风貌进行分区控制与引导。本规划对于桂林山水格局的保护、城市景观形象的树立、城市风貌发展的定位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桂林市10条主干道为样本,构建以生态效益、景观价值、社会功能三个方面为评价准则的道路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及综合评价值,量化分析道路植物景观质量水平。结果表明,社会功能是影响桂林市道路植物景观的主要因素,产氧量、景观时序性、畅通度、降噪度是其重要指标;道路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值范围为0.2995~0.7793,植物景观质量差异性较大,但景观质量整体较好;其中,七星路的综合评分最高,漓江路的最低,评价模型能客观评价植物景观质量。为提高桂林市道路植物景观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是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广泛的种植,是城市园林建设常用的优良树种.本文从借鉴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应用桂花营造精致景观中,介绍了桂花在园林中的常用配置手法.  相似文献   

18.
桂林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著名中国古城,当地自然风光优美、独特,历史遗迹众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其中的两江四湖,更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观。桂林两江四环境舒适,自然山水景观元素丰富,但是也丝毫未影响其人文景观元素在整体景观中的显现。本文研究分析了人文景观元素在桂林两江四湖中的融入。  相似文献   

19.
《南方园艺》2021,32(5)
植物景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植物认知和应用经验,是传统村落景观的绿色基地,兼具地域性与民族文化性。研究对桂林灵川19个传统村落进行植物景观及应用调查。结果表明:桂林灵川传统村落村域范围内常见植物共81科,202种;植物景观的基本格局从外到内分布为:生态型植物景观--生产型植物景观--生活型植物景观。桂林灵川传统村落植物景观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加强绿地斑块之间的联系,构建稳定的生态绿地网络格局;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形成地带性村落景观;加强古树资源保护,传承植物文化景观。研究成果对建设美丽乡村景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桂林市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背景,以桂林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作为探讨对象,针对桂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未来桂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