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蛋子瘟”。随着养鹅数量的增加、密度的增大,本病不断发生,已成为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同时,本病易与鹅的其他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给养鹅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鹅的传染病在1997年以前常见的仅有小鹅瘟、鸭瘟病毒感染、蛋子瘟、出败、副伤寒、曲霉病等几种,是禽类中患传染病最少的,对养鹅业的发展十分有利。但自从1997年以来,在短短几年中,先后发现了鹅副粘病毒病、鹅疫、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病毒性和细菌性烈性传染病。目前可以认为是老的传染病仍在继续,新的传染病不断发生,所造成的危害不但改变了以往鹅病少、鹅好养的局面,而且严重影响了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鹅的主要传染病在1997年以前常见的仅有小鹅瘟、鸭瘟病毒感染,蛋子瘟、出败、副伤寒、曲霉菌病等几种,为禽类中最少传染病,有利于养鹅业的发展。但自从1997年以来,在短短5年中,先后发现了鹅副粘病毒病、鹅疫、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病毒性和细菌性烈性传染病。目前可以认为老的传染病不但没有消灭,继续危害,新的传染病也有发生,造成新的危害,改变以往鹅病少,鹅好养的局面,已成为鹅难养的格局,严重地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鹅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鹅的传染病,常引起雏鹅的大批发病和死亡.该病是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疾病.2007年4月下旬,白城市某鹅养殖场7日龄鹅群感染沙门氏菌病,病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鹅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鹅的传染病,常引起雏鹅的大批发病和死亡。该病是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疾病。2007年4月下旬,白城市某鹅养殖场7日龄鹅群感染沙门氏菌病,病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水禽生产大国,尤其是养鹅业,2002年我国鹅肉产量占世界鹅肉总产量92.16%,不但产量高,而且品种全,有12个品种之多。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13省饲养鹅出栏数在6亿以上,2004年存栏数为2.3亿只以上。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养鹅业发展的速度更快,但疾病也不断增加。原来仅有小鹅瘟、蛋子瘟等几种传染病,自1996年之后增加鹅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呼肠孤病毒感染)、鹅浆膜炎等烈性传染病。在多种鹅传染病中,小鹅瘟、鹅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浆膜炎等均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多种传染病的发生,从过去鹅病少、好养鹅的格局,改变为鹅病多、生物防预制剂少、病死率高、难养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养鹅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近几年来养殖业结构的调整,更显出其重要性。鹅传染病在禽类传染病中算少的,但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鹅业的发展,由于种苗及产品的流通,缺少规模化后的科学管理以及对疫病的研究较少,使饲养户及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对疫病缺乏了解,而造成疫病的流行及不必要的损失。鹅传染病与其他禽类传染病一样,老病未能消灭控制,新疫病也不断发生。特别是以下几种传染病危害最大,在病毒病方面,除了小鹅瘟和鹅感染鸭瘟病毒外,现又出现鹅副枯病毒病;在细菌病方面,除了禽出败,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  相似文献   

8.
鹅细小病毒 (GooseParvovirus,GPV)是小鹅瘟 (Goslingplague,GP)的病原体。小鹅瘟是以雏鹅消化道 ,尤其是小肠部位的纤维性、栓塞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该病病程短、传染性强、传播快、死亡率高 ,是目前危害养鹅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传染病之一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 ,该病仍是养鹅业最重要的传染病 ,在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严重危害着集约化养鹅业的发展。1 小鹅瘟的发病类型及传播方式小鹅瘟主要发生于 1月龄内雏鹅和雏番鸭 ,是以急性肠炎及肝、肾、心实质脏器炎症为特征的烈性传染病 ,尤其以 7~ 1 0…  相似文献   

9.
问 我在养鹅过程中 ,雏鹅很       容易发病、死亡 ,成活率不高 ,请问常见的都有些什么病 ,如何防治 ?( 伍爱强  广西苍梧县 )答 近年来 ,我区养鹅业发展较快 ,但疫病仍是一个未能得到解决的大问题。目前鹅的疫病有很多 ,尤其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些传染病 ,使疫病诊断与防制更加困难。现介绍常见危害较大的疫病及防制方法。在病毒性传染病中 ,小鹅瘟仍然是危害养鹅最重要的传染病 ,该病一般仅发生于雏鹅 ,成年鹅不发病 ,其最特征性的病变是小肠后段出现腊肠样栓塞物 (2~ 5厘米长 )。雏鹅病毒性肠炎也出现这种腊肠样栓塞物 (1 5~…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和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国养鹅业有很大的发展,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随着规模化的发展和鹅的饲养密度增加,老的一些疫病没有消灭,新的烈性传染病电不断发生,已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养鹅业健康的发展。因此疫病防冶的重点就是要预防和控制危害生产的群发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应用生物制剂是我国鹅业生产中防治传染病不可缺少的综合性措施之一。了解和正确使用生物制剂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4~30日龄雏鹅易发的一种急性亚急性败血症性传染病,病原为鹅细小病毒,主要病理变化为渗出性肠炎,主要感染4~30日龄雏鹅,由于该病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对养鹅业造成的危害严重,是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能感染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死亡率的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但成年鸭发病及死亡率较高,往往对养鸭业造成严重危害。中方县及周边县市过去偶而发生鸭瘟,但近几年来,随着养鹅业逐渐发展,养鹅数量不断增多,鹅感染鸭瘟时有发生。2004年3月底。中方县某养鹅场发生一起鹅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头颈肿大、拉绿白稀粪、发病率、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经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13.
小鹅瘟是影响养鹅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该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鹅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做好雏鹅小鹅瘟综合防控工作是养鹅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主要结合临床经验,对雏鹅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控作一介绍,以期为养鹅户和兽医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以来在江苏、浙江等地养鹅地区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传染病,其病原为副粘病毒。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但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大面积爆发,难以控制的流行传染病,也是养鹅业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5.
小鹅瘟是影响养鹅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该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鹅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做好雏鹅小鹅瘟综合防控工作是养鹅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主要结合临床经验,对雏鹅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控作一介绍,以期为养鹅户和兽医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东北地区养鹅业虽然经过30年的发展,但仍处于蒙昧状态。从业者对鹅的生活习性、养殖技术及产品市场都知之甚少,生产局面较为混乱,产业化链条极不完善。本文总结了东北养鹅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30日龄以内雏鹅和雏番鸭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传统的小鹅瘟弱毒苗在免疫预防小鹅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潜在毒力易返强、不易区分自然感染与疫苗抗体等不足[1].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是由鹅的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特征,主要侵害3~25日龄的雏鹅.发病日龄越小,其死亡率也越高.该病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鹅球虫病也是危害幼鹅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幼鹅,发病日龄愈小,死亡率愈高,而且耐过的病鹅往往发育不良、生长受阻,对养鹅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WTO后,鹅将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主要产品。鹅肉、鹅绒、鹅肥肝一直是国际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特别是鹅肥肝更是供不应求,业内人士分析,入世后养鹅业要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增强加工能力,形成规模化增长,加快产业化进程。但以小鹅瘟为主的传染病确严重阻碍了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扬州鹅是高邮市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通过规模养殖、技术创新、品牌效应等,产业化格局已逐步形成,但随着养鹅数量的增加、密度的增大,常见病出现多发情况,扬州鹅出现了细菌病和病毒病混合感染病例,给养鹅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