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叶是丽水市莲都区"三大潜力"产业之一,为使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莲都区农业部门于2011年对其主要茶叶生产基地的地力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茶园优化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
评述龙泉市食用茵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资源、地理气候、技术、市场、品牌、循环生产等方面的优势。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5个问题:食用菌生产方式亟待转变;生产机械研发制造水平严重滞后;精深加工水平低;食用菌产品品牌效应不高;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有待重新规划建设。同时提出5项发展建议:一是加快推进菌棒集约化加工模式的发展,促进食用菌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专业机械制造业发展;三是抓紧建立现代农业加工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四是加强宣传,提高食用菌品牌效应;五是规划重建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为食用菌产品的交易展示提供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广西茶叶生产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气候环境及种质资源条件,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就地就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品牌效益低、绿色壁垒等问题,若能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运用到茶叶产业发展中,并从企业层面、区域层面、社会层面分别采取改进措施,对促进广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已严重制约广西茶产业发展,实现广西茶叶生产机械化已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广西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基本现状,并提出发展广西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建议: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建设茶叶机械化生产的示范区;促进山地丘陵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建立"三位一体"推广茶叶机械化生产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园艺》2020,(1):55-58
采用SWOT分析法对稷山县板枣产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稷山县板枣产业在文化积淀、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土壤和气候条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板枣加工、贮藏保鲜技术、病虫害防治、科技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面临销售渠道单一、品牌建设不够、市场混乱和食品安全等威胁,应抓住板枣深加工市场需求、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发展、政策支持等机会。提出了促进稷山板枣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其中包括优化苗木,科学种植;推进板枣产业深加工及贮藏保鲜技术;加强宣传,提高品牌效应,拓宽市场和销售渠道;提高农户的防灾减灾能力;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机制;借力旅游,实现板枣绿色、休闲产业之路,最终实现板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湫头苹果产业的发展尽管成效显著,但在调查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园土壤退化严重、施肥不科学、重春夏管理轻秋冬季管理、果农盲目投入、产业化水平低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施肥、降本增效、提高品牌效应、加强产后加工等措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飞  胡军荣 《蔬菜》2016,(12):34-37
蔬菜产业是徐州市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但在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蔬菜生产比较粗放、龙头企业带动力较弱、品牌效应不强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当地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充分利用徐州市蔬菜发展的优势;加大投入,认真落实扶持政策;优化布局,培育优势区域和基地;突出特色,培育优势品牌等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翼城县苹果栽培历史悠久,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苹果产业得到了强势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翼城县苹果产业也显露出了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销售渠道单一,管理水平高低不一等,都影响着苹果产业的发展.面对现状,分析问题,在苹果生产规模、果品质量、品牌效应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使翼城县苹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富民县杨梅产业发展现状,指出杨梅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重生产技术管理轻市场开发、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杨梅文化而导致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并结合杨梅产业发展优势,提出对策: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到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并重,解决广大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把杨梅产业发展作为全县都市型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做好杨梅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和执行,加强杨梅文化建设让品牌产生价值,促进全县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丽玲 《现代园艺》2023,(8):30-31+34
介绍了绩溪县乡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近年来的发展成效,分析了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融合水平较低、经营主体实力偏弱、品牌效应整体不强、要素支撑力度不足等,并从持续做响做强徽菜餐饮、着力发展徽菜食材加工、积极发展徽菜原料种养、推进徽菜创新规范发展、加快山核桃科创研究及技术推广、积极拓宽延长山核桃产业链、持续提升茶叶品牌化价值、积极拓宽延伸茶叶产业链、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提升中药材产业化水平等方面,提出发展路径,以期为加快绩溪县乡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六合区现代园区产业已成为南京市较大的园区基地。通过对六合区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扶持、优化布局、企业带动、品牌效应、技术保障等方面提出今后六合区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永强  王哲  翟宇 《蔬菜》2019,(12):55-59
通过对张北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的描述,分析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无序竞争严重、品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水资源约束制约产业发展、生产主体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并提出了整合优质资源、制定种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强马铃薯产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发展特色马铃薯文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辽宁大葱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辽宁大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专业化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专业人才缺乏,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加强;地方品种多,适合加工、出口的专用品少;加工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经营模式落后,品牌效应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辽宁大葱产业发展应采取加强科学研究,培育新品种,研发新产品;推进大葱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标准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创立地方品牌;开拓营销渠道,建立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大葱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谢福泉 《北方园艺》2021,(1):143-152
福建省是全国食用菌主产区和优势区,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成为福建省乡村富民产业。该研究以福建省食用菌产业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自"七五"时期以来福建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变化和突出成就,主要包括产量增长、产业地位提升、出口量和出口额变化、品种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优化、工厂化生产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7个方面。并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完善产业政策支持全产业链谋划产业提升,加快组织化生产谋划产业集聚发展,加快转换发展理念谋划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品牌文化融入谋划产业文化发展,深化人才培养体系谋划产业后备人才,强化风险意识谋划产业发展保障等观点,推动福建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达州市蔬菜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达州市区域特色、产业规模、品牌效应、配套服务进行分析,围绕"筑平台、强基地、育品牌"这一中心提出达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打造达州市蔬菜产业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介绍重庆市云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主要做法,提出促进云阳县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四点建议,即“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技术培训、整合茶叶品牌、积极承办年会”。  相似文献   

17.
杨新琴 《长江蔬菜》2011,(11):54-55
山地蔬菜是指在高、中、低海拔山区、半山区生产的蔬菜。由于受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浙江平原蔬菜生产发展潜力逐步缩小,在此形势下,我省于2006年提出大力发展“山地蔬菜”的策略,以充分发挥高山蔬菜的品牌效应,促进我省山区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山区蔬菜向生产区域更广、生产资源更丰富、生产季节更长、生产效益更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015年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和主要菇种产销情况,通过出台产业提升发展意见及全省现场推进会、大力推进标准化菇棚改建和集约化菌棒中心建设、科技兴菌、创建品牌等措施,促进转型发展。同时分析查找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提出以"一区一镇"建设为契机,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以资源利用为核心,促进生态循环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延伸全产业链;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打造生态健康品牌;形成合力、搞好服务,有序推进产业提升发展等对策措施,积极推进"生态健康菇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禹城是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近年来,禹城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本文针对禹城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当前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规模化程度低、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创建标准化规模化蔬菜片区、实行优质产品品牌发展战略、推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近十年食用菌出口数据的分析,针对出口额增加而增幅下降的态势,探讨其存在的主要原因:食用菌生产效率不高、质量难显优势、贸易壁垒重重等,但其也具有不断优化的国内政策环境、良好的国际合作条件等优势。在"一带一路一菇"的背景下,加快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创新发展,对促进中国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