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室内进行的药剂处理土壤试验,在蛹期处理以50%辛硫磷和80%敌敌畏,折合每亩用药0.6kg,防效均达90%左右,但在老熟幼虫期处理效果不理想。药剂喷梢试验结果,在初孵至幼龄幼虫期以敌敌畏、辛硫磷或乐果1500倍液喷梢均有较好防效(38~58%),但在低龄虫后用药,效果明显下降。一个代次防治二次用药优于一次用药。综合防治中试结果,全年综合虫情指数可从37%控制到8%以下。  相似文献   

2.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7,44(1):28-28
答:(1)土壤撒药。桑树夏伐后,每1000平方米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5~6公斤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3~0.5公斤,拌土或细沙撒于桑园,中耕翻于土中。(2)顶芽喷药。各代幼虫发生盛期,用敌敌畏或辛硫磷的8001000倍稀释液喷顶梢。(3)春叶芯。在早春第一代幼虫发生为害时期,全面除桑芯,运出桑园烧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蛹的发育进度,分龄分级进行预测,以发育虫数占所查总数的比例超过10%作虫情预报的指标,1代、2代和全年综合被害程度,通过分别查越冬虫口密度、1代虫情指数、2代虫情指数,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预测符合率达80%左右,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该病是由蚧类及蚜虫等害虫的排泄物引起煤烟病菌的大量繁殖而发生。防治该病首先要进行合理修剪,剪除过密枝、枯枝及病虫技等,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破坏蚧类及蚜虫的滋生环境。然后分别于5-6月和9-10月选用50%辛硫磷1000倍液、20%中西杀灭菊酯3000-5000倍液,或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加0.1%洗衣粉等药剂防治蚧类及蚜虫,间隔10天喷药1次,连喷3次以上。对已出现煤烟病的柚树,应于发病初期选用0.3%-0.5%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80%代森锋或50%代森钦op信波等药剂喷施2次,以抑制该病蔓延。琯溪蜜柚煤烟病的防治方法@林慧…  相似文献   

5.
<正> 试验以40%乐果乳剂800倍液、50%马拉松乳剂8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倍加40%乐果乳剂800倍混合液为对照,40%氧化乐果乳剂分别配成1000倍、1200倍、1500倍、2000倍、2500倍3000倍6种浓度,于6月初桑蓟马第二代若虫发生高峰期喷药试验,每处理4株桑树,喷药前与喷药后第2天调查虫日密度,计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两种增效复配农药对桑螟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控制桑螟对桑园的危害,筛选出2个专门用于防治桑螟的复配药剂配方。在残毒期为5 d的短残毒期配方中,80%敌敌畏、50%辛硫磷、增效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1∶1∶2 000;残毒期为11 d长残毒期配方中40%的灭多威、50%的辛硫磷、增效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1∶1∶2 000。这2种复配农药的实验室及室外桑园小区防治试验的校正防治效果可达94.4%~96.7%,50 hm2桑园中试的校正防治效果达94.3%~96.1%。2种复配农药对红腹灯蛾、桑毛虫、桑尺蠖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屈德明同志来稿介绍:他们于1991年对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50%甲基1605几种农药撒施土壤,进行桑瘿蚊防治效果调查。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为每亩用药2~(?).5公斤,其它三种农药为0.2~0.25公斤,兑干细土50~60公斤,分两次于6月25~28日与7月20~23日在桑园除草后均匀撒布地表,再浅锄覆盖。对新梢受害率调查结果表明:对桑瘿蚊的平均防效3%甲基异柳磷为97.55%,50%辛硫磷为91.76%,80%敌敌畏为90.37%,50%甲基1605为92.89%。滨海县桑病虫测报站来稿介绍:他们对  相似文献   

8.
<正> 为改进防治桑天牛的方法,我们试用药棉堵塞蛀孔,药杀桑天牛幼虫,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方法是:把蚕豆大小的棉球或5分硬币大小的碎布块装入一只口径较大的旧料瓶内(容积约30—50毫升),然后倒入80%敌敌畏原液,使棉花或碎布块湿润吸药。  相似文献   

9.
扎兰屯市紫花苜蓿草地螟危害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7月,扎兰屯市草原工作站在成吉思汗镇种植紫花苜蓿150hm^2,8月末~9月初,草地螟第2代幼虫大发生。经调查在8月25日~9月1日期间,虫口密度为18头~24头/m^2,虫情指数高达68.7,紫花苜蓿受害率达85%~90%,严重影响了它的生长发育,直接威胁到它的安全越冬。9月1日~2日,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3000倍液喷雾灭虫,防治效果达95%以上,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2015-2017年调查修文地区蝙蝠蛾、透翅蛾的生活史和危害特点,同时记录其在猕猴桃不同树龄上的危害情况,并研究了5种药剂对透翅蛾、蝙蝠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蝙蝠蛾、透翅蛾在修文地区猕猴桃上1年发生1代,5月至8月为蝙蝠蛾幼虫危害盛期;4月至6月是透翅蛾幼虫危害盛期。蝙蝠蛾幼虫在3~6龄猕猴桃上危害较轻,透翅蛾对大于6龄猕猴桃危害较重。幼虫期采用喷雾法施用77.5%敌敌畏EC 对蝙蝠蛾防治效果较好,药后5 d校正防效达92.36%。480g?L-1毒死蜱EC在5 d对透翅蛾的校正防效为93.30%。选择合适药剂可以有效防控蝙蝠蛾与透翅蛾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几种农药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菌核病是果用桑树的重要病害,为高效、安全控制该病对桑果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大田农药防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硫磺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桑叶和桑椹无明显药害;70%甲基托布津粉剂1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和3 000倍液以及40%嘧霉胺粉剂1 000倍液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植物杀虫剂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家蚕的食下、熏蒸、内吸毒性及安全间隔时间:印楝素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02.67×10-6mg/L,致死中量(LD50)为12.56×10-10mg/头,家蚕对印楝素极敏感,但中毒后至死亡的时间较长,一般需3~5d;印楝素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基本无熏蒸毒性;0.5%印楝素乳油2000倍稀释液根灌、喷叶处理,通过桑根或桑叶内吸并在树体内传导的作用极小,即未喷洒到药液的桑叶对家蚕相对安全;印楝素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时间很长,饲喂0.5%印楝素乳油800、1200、1800和2700倍稀释液处理后的桑叶,间隔30d对3龄蚕的死亡率均在50%以上。蚕用消毒剂消力威(三氯异氰尿酸、碳酸氢钠粉)1000倍和500倍溶液浸渍受印楝素污染的桑叶30min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异小杆线虫防治桑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多年(1992~1995)筛选试验,发现从我国山东土壤诱集的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bacteriophora8406对桑天牛防治效果最佳。在广东地区应用线虫防治桑天牛的最适温度为23±5℃,最佳时间为10~12月份。大田400hm2推广示范结果表明,使用注射量为3×103~4×103条线虫/mL,防治效果达86%~98%。从2年田间应用线虫后桑叶喂蚕的安全性测定表明,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许梅  王培生 《蚕业科学》1994,20(3):136-140
桑蟥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在如皋地区一年发生二代,以有盖卵在桑树枝干上越冬,头蟥主害期六月下旬,二蟥主害期八月中旬。用农药久效磷进行药杀,喷雾法为二龄期效果最佳;根吸法在孵化盛期至二、三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40%乐桑乳油防治桑尺蠖效果的游程检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了筛选替代甲胺磷且适合于桑园害虫化学防治的新农药,测定了40%乐桑乳油对桑尺蠖的室内毒力,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中的游程检测法,分析了2003-2004年江西、山东、江苏和浙江4省地的防治效果数据,构建了不同年份地域田间防治药效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40%乐桑乳油对桑尺蠖的LC50为175.40mg/L,高于50%甲胺磷乳油的LC50值(315.69mg/L),以267mg/L剂量喷药后的第1、7天,400mg/L喷药后第1、3、7天的防治效果依次为78.54%、81.78%和87.62%、90.96%、91.01%;50%甲胺磷乳油以500mg/L剂量喷药后的第1、3、7天,防治效果分别为79.85%、85.52%和80.63%。结果显示40%乐桑乳油可以替代甲胺磷用于防治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16.
在江苏省丰县首次发现桑飞象为害桑树,并酿成严重灾害.此虫一年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3—10厘米土层内化蛹,蛹期12—17天;4月中、下旬成虫出土上树取食桑芽和叶片,交尾后2—7天产卵在枝顶及春季剪梢口下段等处,每头雌成虫产卵44—205粒,卵期15—19天;初孵幼虫入土取食植物.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每亩喷雾150—200斤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桑椹浆瘿蚊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锋  韩明斋 《蚕业科学》1997,23(2):73-76
桑椹浆瘿蚊(ContariniamorulaeJiangnomennudum)是新发现的一种桑树害虫。在陕西关中地区年发生1代,以幼虫寄生于雌花子房内为害,5月中旬幼虫老熟后弹跳入土结茧越夏越冬。采用蛹期或幼虫入土期地面薄膜覆盖;或蛹期每公顷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6kg或50%甲基对硫磷6.6kg拌适量干细土撒施于桑园土壤,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低聚壳聚糖对桑树种子萌发和桑树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低聚壳聚糖溶液处理桑树种子和对桑树进行叶面喷施 ,结果表明 :0 5 %的低聚壳聚糖溶液处理桑树种子 ,可以提高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势 ,桑树喷施 0 5 %的低聚壳聚糖溶液可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增强光合能力 ,降低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叶片的可溶性糖、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分别提高 8 7%、8 2 % ,叶片的单位面积质量也高于对照 ;用处理过的桑叶喂蚕 ,可以提高产茧量和茧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24%帕力特悬浮剂晚秋防治越冬代桑尺蠖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在20℃相对低温气候条件下,农药的触杀作用,喷药后3 d初步显效,喷药后10 d完全显效,药效维持20 d以上;500~1500倍药液浓度范围内,使用剂量变化对防治效果影响不明显,提高喷雾质量有助于提升除虫效果;24%帕力特悬浮剂用于越冬防治桑尺蠖的推荐使用浓度宜为1000倍左右,具体使用浓度可根据蚕期安排和用药时的天气状况及防治害虫要求的持效时间长短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0.
桑螟化学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五年各代桑螟变化情况和药剂防治情况调查,得出全年桑螟化学防治策略为:治好第1代,兼治2,3代,重点防治4,5代,蚕种场桑螟防治策略为:主要做好越冬代桑螟防治和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