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哈尔滨市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蔬菜田病虫害危害逐渐加重。为进一步提高蔬菜病虫害防治科技水平,有效控制蔬菜病虫害危害。市植保站根据蔬菜生产方式不同,分别建立露地蔬菜绿色防控标准化模式和保护地蔬菜绿色防控标标准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蔬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仅常年种植面积就超过0.14亿hm2,年产量超过3.2亿t,全国人均蔬菜占有量超过310kg。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蔬菜生产的迅猛发展,使蔬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为此,广大消费者更加关心蔬菜产品的安全质量。2001年农业部启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中,着重提出了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即指按照规定的环境条件、规定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质量达到产品标准的、食用安全的蔬菜。无公害蔬菜是政府向消费者的承诺,是政府行为。通过对蔬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用8~10年的时间,在全国基本上实现蔬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化。其执行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GB 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T 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及农业部标准:NY/T 5001-2001~NY/T5010-2001。无公害蔬菜是最基本的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不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的蔬菜产品不能进入市场流通领域。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及主要蔬菜产区均已制定了当地有关无公害蔬菜生产、检测、销售的法规或政府令,无公害蔬菜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3.
《山东饲料》2006,(10):8-8
蔬菜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如何促使蔬菜无公害生产,增加更多的花色品种,是蔬菜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以下4种新型蔬菜发展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无公害蔬菜的起源,环境污染对蔬菜生产的危害,国家制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和方法,并指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状。通过目前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污染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应该净化生产环境建立示范基地相结合,发展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开发新的预防措施,如实施产品速测和生产速测工具,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蔬菜产业中,蔬菜种子是基本生产资料,也是蔬菜增产增收的关键因素。优质的蔬菜种子可有效促进蔬菜增产增收。随着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种子需求量逐渐增加。为促进蔬菜生产高产、稳产和优质,满足消费者对蔬菜品质的高要求,需结合蔬菜种子保质期和质量纠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蔬菜种子质量,并用适宜的技术检测蔬菜种子质量。本文以蔬菜种子保质期和质量纠纷作为切入点,提出了提高蔬菜种子质量的有效措施,探讨了蔬菜种子质量检测常用技术;以利于控制蔬菜种子质量,确保蔬菜生产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6.
近日,农业部印发《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方案》,指出今明两年将在全国蔬菜发展重点区域创建400个蔬菜标准园,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稳定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打造一批高标准、高水平、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蔬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山东是蔬菜大省,也是全国设施蔬菜发展的中心。据统计,2008年全省蔬菜(含西甜瓜)播种面积2975万亩,总产985I万吨;产值1282.8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3%。其中设施蔬菜1090万亩左右,包括日光温室320万亩,大中棚410万亩,小拱棚360万亩,约占蔬菜总面积1/3(36.6%),产值约占蔬菜总产值的60%。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世界各国新型蔬菜食品需求大幅度上升,受到消费者欢迎。这些新型蔬菜食品具有原料充裕,发展前景广阔,市场价格高和出口创汇等特点。目前,已上市的品种有以下几种:蔬菜饮料将新鲜的多汁蔬菜用榨汁机榨取菜汁,再经科学加工制成具有果味、奶味、甜味以及保持蔬菜原有的清香味等多种风味的菜汁饮料营养品。这种饮料目前在日本、港澳十分风靡。蔬菜罐头这是一种将新鲜的黄瓜、红鲜辣椒、蒜头等经洗净加工制成适合人们口味的蔬菜罐头。它的主要特点是既方便携带,又能长期贮存。美国生产出一种保鲜蔬菜罐头,将新鲜干净的蔬菜直接封…  相似文献   

9.
冬暖式蔬菜大棚在每年的4月下旬上一年度的越冬蔬菜收获完毕,到10月上旬新季蔬菜植苗,在长达5个多月的时间里,显不出很大的作用。有的大棚户用来种植陆地蔬菜,效益不佳,还有的闲置,造成很大的浪费。如果实行种养轮作,发展肉食鸡饲养,不但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为发展蔬菜生产提供大量的有机肥,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以平原县为例,现有2万个冬暖式蔬菜大棚,  相似文献   

10.
世界蔬菜加工发展方向当今世界蔬莱加工处理的总趋势是力求保持新鲜、营养、方便可口。除已大规模开发生产的速冻蔬菜。罐头蔬菜、脱水蔬菜外,近年又陆续开发出一些新的加工方法。1.粉末蔬菜:是将新鲜蔬菜用干冻法脱水,然后磨成粉末加人其它食料,制成蔬菜挂面、蔬菜...  相似文献   

11.
《北方牧业》2008,(6):12
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某村一养殖户2007年年初投入20万元建了一个生态鸡棚.鸡棚建在地下,上面是蔬菜大棚。共养蛋鸡9000只,蔬菜大棚种植应季蔬菜。在鸡棚的上方装有四个排风扇,排风扇可以反正旋转。当鸡棚内温度过高或氨气过多时,顺时针旋转排风扇。鸡棚内的热气、二氧化碳和氨气就排到蔬菜大棚内。既增加了蔬菜大棚的温度,氨气又给蔬菜带来了绿色肥料,同时,也给蔬菜提供了进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从而变废为宝,节约了能源。排风扇逆时针旋转时,蔬菜大棚里新鲜的氧气排进鸡棚.使鸡只的生存环境显著改善,提高了鸡只的抗病率,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当然产蛋率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群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12):42-42
眼下,在农业部定点联网蔬菜市场一一新野县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价格指导中心,只需轻轻一点鼠标,菜农便可以从大屏幕上了解到中国农业信息网提供的全国各地的蔬菜市场行情。据统计,这个豫西南最大的市场年外销蔬菜达10亿公斤,成交额在7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蔬菜轮作与排茬四原则冯国明在蔬菜生产中,轮作与排茬是合理利用土地、提高蔬菜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蔬菜轮作与排茬的原则是:1.充分利用土壤营养成分,蔬菜的种类不同,吸收土壤养分也不同,可安排需氮较多的叶菜类,需磷较多的茄果类和需钾较多的根茎类菜...  相似文献   

14.
稀特蔬菜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面积较小,人们不大认识,消费不多的蔬菜种类。由于具有风味独特、外形新奇、营养丰富以及特殊的药用保健功效等特点,一时成为消费时尚,很多菜农也通过种植稀特蔬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地方由于不顾销路,盲目发展稀特蔬菜种植,导致效益不佳,甚至亏损。那么应如何发展稀特蔬菜呢?  相似文献   

15.
《山东饲料》2009,(7):13-13
蔬菜的化控栽培技术,就是应用从自然界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物质,和传统蔬菜栽培技术相结合,按人们的需要调节控制蔬菜的某些生育阶段和生育状况的技术。当前蔬菜生产中应用的化控技术很多,现将几种常见蔬菜化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当外界气温低于蔬菜生长的温度下限时,栽培的蔬菜作物就会产生冷害和冻害。北方日光温室如果保温不好,遇到寒流的袭击,蔬菜作物就易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17.
蔬菜是一种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1.2%来自蔬菜,而施用化肥是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农业新技术》2001,19(6):22
为让居民吃上放心菜,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已达成“华北护菜协议”, 合作建立“京津冀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协作网”,给“华北菜篮子”进一步构筑安全屏障。 护菜协议包括:对三省市生产基地的蔬菜从产前、产中、产后实施全过程的程式化管理和服 务,形成一套成熟的农药残留监控程序,将蔬菜所用化肥、农药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在 三省市建立计算机检测信息协作网和40个检测站,配备先进的液相、气相、色谱检测设备, 达到“分子级”检测水平;按国家法规标准,对三地产出的蔬菜进行统一检测、统一评价、 统一标识,禁劣放优,实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互通卡”制度,加快运转,确保蔬菜安全流 通。根据协议,三地2001年内上市的“放心菜”力争占到市场的80%以上,5年内实现蔬菜全 优上 市。“华北护菜协议”从产地源头上控制了农药、化肥的污染,将大大带动三省市无公害 蔬菜的发展。目前,河北省大部分蔬菜生产基地通过了三省市有关专家的认证,无公害蔬菜 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各地农药监测部门也开始按统一标准对进京津蔬菜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9.
塑料大棚养殖獭兔的内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的特点:①成本低、投资少。建造同样面积的大棚和标准畜舍的投入比为1:6,大棚养殖基础设施投入较少。②直接利用。蔬菜大棚在我地较普遍,但由于冬季生产蔬菜与山东生产蔬菜相比,成本较高。因此,蔬菜大棚冬季闲置,可直接利用。③塑料大棚最大限度地利用日光,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20.
以猪肉为主要原料,研究猪肉与蔬菜的配比、混合方式、肥瘦比例以及卡拉胶添加量对猪肉蔬菜香肠品质风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芹菜与猪肉混合、冻加量5%,肥瘦比为1:9,卡拉胶添加量0.05%的猪肉蔬菜香肠最佳。蔬菜、肥瘦两因素对猪肉蔬菜香肠的影响显(P<0.05)。卡拉胶添加量对猪肉蔬菜香肠的影响不显(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