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元杂交对安徽白山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波×安和萨×安F1及安徽白山羊生长发育性能、肉用性能和板皮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个杂交组合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安徽白山羊有显著提高(P<0.01),二元杂交组合在6月龄前生长较快,6月龄后变慢,可以利用这两个杂交组合进行羊肉生产.(2)二元杂交的产肉性能较安徽白山羊有显著提高(P<0.01);肉质方面有变劣的趋势,表现为杂交使肌纤维直径变粗,萨×安组合的肌肉嫩度变差.(3)二元杂交使安徽白山羊板皮面积增大,均匀度变好,板皮变薄,毛纤维变粗.  相似文献   

2.
在鄂西山区进行了地方山羊的杂交利用和育肥效果观测,结果表明,利用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改良地方白山羊,杂交效果明显,育肥经济效益显著,其中以波×南×本三元杂交组合最优,其次为波×本二元杂交组合。波×南×本三元杂交羊8月龄体重可达28kg,分别比南×本、波×本和地方山羊增加了4.95kg、6.66kg和11.87kg,南×本、波×本二元杂交羊分别比地方山羊增重6.92kg、5.22kg。经过短期育肥,三元杂交羊的日增重达到148g,屠宰率为51.64%,净肉率42.34%。  相似文献   

3.
安徽白山羊三元杂交肉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元杂交波萨安组合,马萨安组合及对照组安徽白山羊6月龄羯羊的肉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胴体重,屠宰率,胴体产肉量,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等性状表现为波萨安组合>马萨安组合>安徽白山羊,内脏脂肪沉积能力,波萨安组合和马萨安组合大于安徽白山羊,波萨安组合和安萨安组合的多数肉质指标较安徽白山羊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安徽白山羊二元杂交肉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波安F1羊、萨安F1羊和安徽白山羊进行肉用性能比较,研究表明:波安F1羊和萨安F1羊肉用性能较安徽白山羊有较大提高;萨安F1羊肉质有变劣的趋势,表现在肌肉嫩度变差、肌纤维变粗和失水率增大;波安F1羊肌纤维也较安徽白山羊组。波安组合肉用性能优于萨安组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工授精为主,本交为辅的配种方式,选取初生、3月龄、6月龄3个时期的不同品种公母羊进行测定,试验分为4组,对波尔山羊、马头山羊及宜昌白山羊进行了杂交利用研究。结果表明,波马宜三元杂交羊不仅个体大,且生长快,较二元杂交和本地宜昌白山羊更加适宜经济生产。6月龄三元杂交体重达到了24.62 kg,较波马二元杂、波宜二元杂显著高出8.5%和11.8%,较宜昌白山羊极显著高出103%。6月龄三元杂交羊平均日增重分别较波马二元杂、波宜二元杂显著高出8.5%和12.9%,较宜昌白山羊极显著高出108.5%。  相似文献   

6.
以本地母羊为第一母本、萨能山羊为第一父本、波尔山羊为终端父本 ,进行三元杂交试验 ,来观察波×萨本三元杂交一代、二代和波×本二元杂交一代、二代的生长性能 ,另外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 ,观察各组的杂交后代从出生到十月龄时成活率的差异。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母羊 :随机抽测分布于如东县兵房、大豫、长沙、掘港、袁庄、河口等镇的于 2 0 0 1年底前产羔、健康无病的母羊。母羊品种有本地、波×本和波×萨本 ,其杂交后代分别为波×本二元杂交一代、二代和波×萨本三元杂交一代、二代。1.2  试验分组 :共分成A、B、C、D四组 ,波×本…  相似文献   

7.
马头山羊二元杂交与三元杂交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努比山羊为第1父本,波尔山羊作第2父本,马头山羊作母本,作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组合试验,测定其杂交后代初生重、3、6、9、12月龄体重、体尺和8月龄屠宰试验,测定其马头山羊杂交亲和力,筛选最佳经济杂交商品生产模式,并逐步加以推广。试验结果:努×马、波×马二元杂交和波努马三元杂交羊均表现出良好生产效率,尤以波努马三元杂交羊增重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不同山羊杂交组合增重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地方山羊(黔北麻羊)为对照,通过对羔羊出生重、1月龄重、3月龄重、6月龄重、9月龄重、1~3月龄日增重、6~9月龄日增重、销售收入等指标的比较,研究了两种模式三元杂交羊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育肥效果。结果波尔山羊♂×(努比亚山羊♂×地方山羊♀)♀杂交羊和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地方山羊♀)♀杂交羊各项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波×(南×地方)杂交羊和波×(努×地方)杂交羊相比,6~9月龄日增重前者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杂交肉羊育肥性能及肉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以农户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下 ,对波×本F1、波×南F1、波×南本F1从出生至 8月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其三个组合 8月龄体重分别为 3 3 83kg、3 2 2 1kg和 3 1 2 8kg。出生~ 8月龄 ( 2 40天 )日增重依次为 13 4 17g、12 7 42g和110 92g。波×南×本 8月龄阉羊 (挑选育肥群中的小个体 )的屠宰率为 46 5 4% ,净肉率为 63 64 %。试验表明 ,以波尔羊为父本与南江黄羊和本地羊杂交 ,其后代具有较优的生长育肥效果 ,两个二元杂交组合具有制种成本低的优势 ,而波南本三元杂交组合则具有很高的产肉潜力  相似文献   

10.
分析S×C、R×C、S×R×C 3个不同杂交组合生产的羔羊出生至3月龄的生长发育,3~5月龄育肥效果和羊肉品质。结果表明:在农区集约化生产方式下,三元杂交的公羔初生重、日增重和母羔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两元杂交(P<0.05),S×R×C、S×C的母羔初生重分别显著高于R×C(P<0.05);3月龄公羔断奶育肥,三元杂交的育肥日增重和育肥结束5月龄活重,分别显著高于二元杂交(P<0.05);5月龄体尺,三元杂交的胸围分别显著高于二元杂交(P<0.05),S×R×C、S×C的体长分别显著高于R×C(P<0.05),S×R×C的胸宽显著高于R×C(P<0.05);屠宰测定,三元杂交的胴体重、净肉重和GR值分别显著高于二元杂交(P<0.05),S×R×C与S×C的眼肌面积分别显著高于R×C(P<0.05);三元杂交的股二头肌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二元杂交(P<0.05),而粗脂肪含量分别显著低于二元杂交(P<0.05)。  相似文献   

11.
京海黄鸡体重、体尺及屠宰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京海黄鸡体重、体尺和屠宰3组性状的23个变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和体尺性状间,体重与屠宰性状间以及体尺与屠宰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其典型相关系数依次为0.915321、0.996883和0.961838,分别占总相关的98.46%、98.96%和92.82%。在这些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16周龄重、胫长、胴体重及脚重。本研究结果对京海黄鸡的遗传育种和杂交优势利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7个绵羊群体(内蒙古苏尼特羊、内蒙古乌冉克羊、滩羊、大尾寒羊、小尾寒羊、同羊、湖羊)的体尺、形态及生态特征指标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确定主成分,得到主成分值, 再以主成分值进行样品系统聚类,探讨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 选取累计贡献率达到85%时的3个特征值作为主成分,将7个绵羊群体按其生存环境的降水量分为两大类,内蒙古苏尼特羊、内蒙古乌冉克羊和滩羊生活在较干旱地区,大尾寒羊、小尾寒羊、同羊以及湖羊生活在较湿润地区。因此,在畜禽品种区域分类上,生态因子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不同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群落及大针茅种群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围封时间对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的建群种种群特征以及群落特征的影响,于2008年7月以自由放牧的草地群落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 P.Smirn)种群为对照,选取围封不同年限(围封4年、围封9年和围封29年)的草地群落进行样方调查,分析围封不同年限后植物群落和大针茅种群特征的变化,以期为退化草地建群种的恢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围封年限对植物群落和大针茅种群特征存在显著影响;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群落多样性和物种数目逐渐增加,围封到9年后,群落优势种和结构组成与原生境的相似,在围封29的样地中多年生杂类草和小灌木或半灌木种类增加;建群种大针茅种群特征和个体形态性状如生殖枝高度、营养枝长度和营养枝叶鞘长度等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围封9年后呈降低趋势,大针茅繁殖分配的变化趋势与形态特征变化趋势相似;大针茅比叶面积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叶片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这表明长期完全围封会对大针茅种群的更新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苜蓿品种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苜蓿Medicago sativa主要性状间关系,在连续3年使用常规方法调查与测定国内外数种苜蓿品种主要性状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7个苜蓿品种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苜蓿主要农艺性状中,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株高,其次是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最小的是枝条密度。在苜蓿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上,对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有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枝条密度。因此,在高产育种中,应选择植株高大、生长速度较快的类型,在以品质性状为育种目标时,注重对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枝条密度几个性状的选择与改良。  相似文献   

15.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孝  刘太宇 《家畜生态》1998,19(4):11-13,6
本文对河南草地8种主要优良牧草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牧草适应性强,生长快,绿期长,生产性能稳定,产量高而且饲料品质好。这些研究结果为优良禾草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雅安奶山羊乳的主要物理性状作了系统研究,其结果是雅安奶山羊乳的比重为1.0280g/cm^3、粘度为13.41mp、表面张力为17.6dyne/cm、电导率为0.48s/m,折光率为1.3470。并与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中华竹鼠驯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中华竹鼠的生活习性 ,并对其栖息地的构建 ,食物过渡 ,合群饲养等驯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达到了便于人工饲养和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用标记基因与数量性状关系的截尾分析法和常规统计法比较同一亲本、相同性别的 3个群体内相差 1个sch基因的两个子群体差异 ,分析sch基因对家蚕健康性、全茧量、茧层量等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sch基因对健康性无不良影响 ;在高温、常温两种催青条件下 ,sch异质型茧重与正常型茧重无差异 ;sch纯合型的茧重低于异质型和正常型。由此探讨了伴性赤蚁sch基因用于雄蚕品种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家蚕sch基因对健康及茧重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萍  朱勇 《蚕业科学》2001,27(1):11-15
用标记基因与数量性状关系的截尾分析法和常规统计法比较同一亲本、相同性别的3个群体内相差1个sch基因的两个子群体差异,分析sch基因对家蚕健康性、金茧量、茧层量等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ch基因对健康性无良影响;在高温、常温两种催青条件下,sch异质型茧重与正常型茧重无差异;sch纯合型的茧重低于异质型和正常型。由此探讨了伴性赤蚁sch基因用于雄蚕品种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灌溉条件下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生长及生产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7年4-10月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实验农场,对5个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净光合速率总体上表现为生长2年较高、生长6年较低,但刈割茬次间有所不同。紫花苜蓿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在第1茬中表现为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而在第2、第3、第4茬中均以生长3年、生长4年含量较高,生长2年、生长6年含量较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在第1茬中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其余各茬含量与生长年限的规律不明显。紫花苜蓿全年草产量生长2年生长3年生长4年生长6年生长1年。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植株密度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根腐率、根颈粗、颈蘖数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0~50cm土层内紫花苜蓿主根干质量和侧根数均以生长3年最高,而侧根干质量则以生长4年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