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多化性蚕蛆蝇一年繁殖6代,一只雌蝇—生产卵300—400粒,蝇蛆进入蚕体,以蚕体组织液为养料,被寄生的蚕在幼虫期或蛹期死亡,被蝇蛆为害的蚕茧,变成下脚茧,不能缫丝。防治方法是:1.发动群众挖蛹扑蝇,蚕室最好装上纱门纱窗。2.用0.3%漂白粉溶液,喷洒蚕体,使蝇卵胶质物溶解,杀死蝇卵,使之脱落。喷洒适期从四龄起,隔日一次,每次在下午四时后进行。3.桑叶喷洒灭蚕蝇用以蚕添食效果最  相似文献   

2.
新蚕药蝇僵灵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蝇僵灵是一种能防治多化性蚕蝇蛆和家蚕真菌性病害的新型多功能蚕药。对多化性蚕蝇蛆卵、蛆的最低有效杀灭浓度为 5 0 0倍 ;对家蚕真菌性病害病原孢子最低有效防治浓度为 6 0 0倍。生产实用浓度 375倍 ,对多化性蚕蛆蝇及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均达 95 %以上。对家蚕的半中毒剂量 (KD50 ) 4龄为 0 746 4μL/头或 0 92 75 μL/g,5龄 3 9390 μL/头或 1 886 0 μL/g ;全部中毒最低剂量 (MED) 4龄为 1 6 0 0 0 μL/头或 2 0 2 0 0 μL/g ,5龄为 12 80 0 0 μL/头或 6 0 95 2 μL/g ,最大安全剂量 (MPD) 4龄为 0 2 0 0 0 μL/头或 0 2 5 41μL/g,5龄为 0 80 0 0 μL/头或 0 333 3μL/g。蝇僵灵原药可自然贮放 2 5a,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 前报报道了应用~(60)钴—γ—线辐照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的后期蛹导致不育,连续释放不育的蚕蛆蝇,可以降低野外的蝇口密度和蝇卵孵化率,在不施用农药的情况下,能使蚕茧的蛆孔茧的损失控制在1%以下。可以作为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连续释放不育蝇,对野外蝇口密度的消长及防治效果的影响。 一、连续释放不育蝇对蚕儿寄生率的影响:从1981~1982年调查结果得知,一年内蚕蛆蝇对家蚕寄生率的消长规律是:5月前的寄生率(包括蝇卵及蝇蛆寄生率)是极低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蚕虮蝇(家蚕多化性寄生蝇Tricholyga.Sobillans Wiedemanns)是蚕业的主要害虫,广东由于气候适宜,蚕造繁密,为害十分普递。据1951~1953年不完全统计,每年损失生丝达一千担左右,农谚有谓:“一只大蝇,一只烧鹅”。解放初期发动群众的性扑蝇灭蛆运动,农业合作化以后,广泛采用挂帐防蝇,“埋纱灯”提早杀蛹兼杀蛆等措施,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家蚕蝇蛆病不同防治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蝇蛆病是家蚕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体表面,孵化后的幼虫(蛆)寄生蚕体所引起的非传染病.贵州各蚕区一年中几乎每个蚕期都遭危害,尤以6~9月的夏秋季危害最重,严重时蝇蛆率高达6%以上.  相似文献   

6.
灭蚕蝇防治蚕蛆蝇在广东已施用20多年。为了探明蚕蛆蝇对“灭蚕蝇”的抗药性进行本研究。采集施用“灭蚕蝇”时间长,使用浓度高的广东顺德县和南海县蚕区的蚕蛆作为抗性品系;选极少施用该药的广西玉林县南江公社的蚕蛆作为敏感品系进行比较测试。结果,顺德蚕蛆LC50为广西LC50的3 .32倍;南海蚕蛆LC50为广西的2.33倍。说明蚕蛆蝇对"灭蚕蝇"已产生抗药性。蚕蛆蝇是蚕茧生产的主要害虫。自63年应用"灭蚕蝇"防  相似文献   

7.
<正> 1973年以来,我们在应用辐射不育技术防治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研究中,对辐射适期、剂量及剂量率等条件进行了筛选,认为在蝇蛹历期66—77%期间内,用280伦/分钟剂量率,辐射总剂量达5500—6000伦,可以达到90%以上的不育效果。1978年,在顺德县勒流公社稔海大队东安生产队翁花沙半岛,释放了不育的蚕蛆蝇,调查减少蝇害的效果及对野外蚕蛆蝇种群的影响,以期达到不用或少用药剂的目的。同时,总结以蚕养蝇繁殖不育蝇的经验,为提供大量不育蝇作准备。  相似文献   

8.
创口蛆病是由寄生蝇科丽蝇属与绿蝇属和麻蝇科污蝇属的幼虫(蛆),在家畜和各种动物的皮肤创口和某些天然孔内寄生引起的.虫体以宿主的组织为营养,并向组织深部钻行,使坏死灶不断扩大,长期不能愈合,严重影响宿主健康和放牧家畜的抓膘,牧区羊的创口蛆病发病尤为严重.该病的发生有严格的季节性,除少数蝇种有在春季寄生外,多数都发生在夏秋季.该病的发病率高、发生面广、防治难度大.笔者从60年代起,设想能借助羊的常规管理程序-药浴,来防治创口蛆病.但先后所用的多数药物,在规定的药浴浓度下,对蝇蛆的杀灭效果不理想.如1%敌百虫、0.05%双甲脒无效;0.02%巴胺磷、0.03%林丹、0.05%蝇毒磷、辛硫磷、马拉硫磷和0.005%溴氰菊酯的杀蝇蛆效果不彻底.药浴后创口内仍有多量存活的蝇蛆.从1991年使用螨净药浴后发现,创口内的蝇蛆全部被杀灭.现将在一次使用螨净药浴过程,观察杀灭创口蛆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本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谈一谈蝇蛆在蚕体内是怎样得到空气而行呼吸的。当多化性蚕蛆蝇产卵在蚕体上后,经过相当时间,卵即孵化。卵中幼蛆即钻入蚕体。其后蛆之分泌物与蚕体内破坏的组织以及蚕儿的反抗作用等,在蛆的后半身形成一个蛆囊(即我们外观的黑色病斑)。这蛆囊形如喇叭,口径大的一端包住蛆的后半身,口径极细的另一端则与蚕儿体皮相连。同时这蛆囊和喇叭一样中间有气道(在病斑上可以用放大镜看到一个小孔)。这样蝇蛆最后玻节上的两个后气门(图①)就能呼吸到蚕体外的空气了。  相似文献   

10.
<正> 蝇蛆病,是一种多化性寄生蝇的幼虫(蛆)寄生蚕体而引起的。蚕蛆蝇为害家蚕时期很长,范围甚广,一般从5~11月几乎每个蚕期都有危害,从国内看各个蚕区(除新疆外)皆有发生。据过去调查个别蚕区受蝇害的高达25%以上,自1963年“灭蚕蝇”药物问世以后,蝇害得到基本控制。近年来,我省对本病为害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综合防治措施不够有力,加之对生产责任制改变后的养蚕特点认识不够,以致蝇蛆  相似文献   

11.
多化性蚕蛆蝇是以幼虫寄生于蚕体,吸取蚕体脂肪及血液为生的双翅目昆虫。蚕儿每年由于蚕蛆蝇的寄生为害,使蚕茧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我们应用射线辐射蚕蛆蝇后期蛹导致蚕蛆蝇不育试验成功后,在生产中试释放不育蝇,亦收到防治效果。但释放蚕蛆汀、蝇需要人工培育大量不育蝇,才能在生产上起到防治作用。因此,研  相似文献   

12.
印桂庆 《广西蚕业》2005,42(4):67-67
近几年,室外大棚省力化养蚕普及较快,对缓解蚕室、蚕具和大蚕饲养劳力紧张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室外蚕蝇多,防蝇条件又难以得到保证,故大棚养蚕蝇蛆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据笔在蚕桑重镇射阳县特佣镇调查,2005年春蚕期,家蚕蝇蛆病发生危害率一般在7%~13%,严重户达30%~40%。蝇蛆对蚕的危害与在蚕体内的寄生数量有关,一条蚕体上被寄生的蛆愈多,则死亡就愈快,死后的尸体变黑腐烂。成熟的蛆,穿破蚕体壁而脱出,如蚕已结茧则破茧层脱出,或为蛆孔茧,不能缫丝。如茧层厚,蛆体不能咬破茧层,则成锁蛆茧,缫丝时断头多;若蚕因蛆死于茧内,则成污染茧(烂茧),亦不能缫丝,对茧质影响很大,下面介绍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蝇蛆作为特殊养殖业,正在逐渐被人们认识。蝇蛆将成为蛋白质饲料的又一重要来源,它将对鱼、禽养殖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为推广和普及蝇蛆养殖业,提高蝇蛆蛋白质的产量和创收经济效益,在养殖季节即将到来之际,将蝇的种类与选种有关问题介绍如下,以利养殖者参考。 国内常见蝇的种类,大体分为6种: 1.舍蝇:亦称家蝇,多在室内活动。成蝇体长约6毫米,雌蝇体较雄蝇稍大,其幼虫(蛆)孳  相似文献   

14.
蚕蛆蝇是我国主要蚕业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蝇害损失有所增加。1973年在华南农学院赵善欢教授的指导下,应用辐射不育技术引致蚕蛆蝇不育,释放不育蝇,降低田间蝇口密度,以期达到防治的效果。经过三年的田间试验,初步验证辐射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室外大棚省力化养蚕在我地形成规模的蚕区推广速度很快,对缓解蚕室蚕具和大蚕饲养劳力紧张的矛盾,促进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室外蚕蛆蝇多,防蝇条件又难以得到保证,故大棚养蚕蝇蛆病的发生危害已日趋严重.据2005年春蚕笔者在桑园1734 hm2的蚕桑重镇射阳县特佣镇调查,蝇蛆发生危害率一般在7%~13%,严重户达30%~40%,对提高茧质,提高效益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韦廷秀 《广西蚕业》2003,40(1):49-49
由多化性寄生蝇的幼虫(蛆)寄生引起的蚕病,称蝇蛆病。其症状是:当蝇产卵在蚕体的环节皱折处,卵经1~2天即孵化成幼虫,在幼虫钻入蚕体后,蚕体皮肤上产生不规则的黑色病斑,黑斑内有幼蛆,被寄生处环节常肿起、弯曲,3、4龄蚕被寄生后在大眠中不能蜕皮变黑而死,5龄蚕前期被害后出现早熟蚕,一般虽能结茧或结薄皮茧,但都不能化蛹而死于茧中,五龄后期寄生的蛆体常在蚕儿结茧后发育成熟,咬破蚕的皮肤、茧壳钻出,造成蛆孔茧,不能作缫丝原料。  相似文献   

17.
柞蚕饰腹寄蝇也叫柞蚕寄生蝇,蚕民称蛆蛟、蚕蛆,属双翅目寄蝇科。近年柞蚕饰腹寄蝇在辽宁春柞蚕放养中发生较重,多时可寄生70%~90%,严重的影响了春种茧的质量和数量,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掌握蚕寄蝇的防治方法尤为重要。1用灭蚕蝇3号浸蚕杀蛆1.1看蚕寄生情况1.1.1在  相似文献   

18.
田小忠  顾光银 《四川蚕业》2006,34(2):35-35,46
蝇蛆病是当前生产上主要蚕病之一,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的体表,孵化成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蚕病,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造成的损失也将会很大。据调查,危害严重时,蝇蛆病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蚕病损失的20%~40%,茧质下降,售茧量低。  相似文献   

19.
蝇蛆用作动物性蛋白饲料国内外已有报道。去年4月我县从天津引进了笼养蝇蛆的新技术。但笼养蝇蛆设备条件高,产量低,空间利用不够,操作繁琐。我们于去年9月,根据家蝇的生物学特性,修建蝇房和蛆房,改为房养蝇蛆。提高了蝇蛆产量。现将方法介绍于下。一、蝇房的建设修建内高3.3米,宽3米、长6米容量为为59.4立方米的房间共两间,作为蝇房。因家蝇有向光性,所以前后墙各设有三页窗一个,并设有排风扇一台。使蝇房的光线充足、空气新鲜。房子的上空设有1000瓦远红外线碳化硅板  相似文献   

20.
吴英 《四川蚕业》2010,38(3):43-43,55
蝇蛆病是一种多化性寄生蝇的幼虫(蛆)寄生蚕体而引起的蚕病。蚕蛆蝇为害家蚕时间很长,范围较广,一般从每年的5~10月几乎每个蚕期都有为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春季蝇蛆病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