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植物源杀虫剂对蜜蜂的影响,阐述了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蜜蜂安全的评价标准,以及常见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成分、防治对象、常用制剂及对蜜蜂的接触毒性和摄入毒性,并对如何避免植物源杀虫剂影响蜜蜂安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治有害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世界各地大量施用化学杀虫剂,不仅导致了昆虫的抗药性,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开发安全、有效的能替代化学农药的生物杀虫剂是防治害虫的主要趋向,杆状病毒杀虫剂是一种用于害虫防治的新兴农药。杆状病毒是闭合双链DNA病毒,具有很高的宿主选择性,它的全部宿主成员只限于无脊椎动物,对脊椎动物是安全的。许多野生型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已被广泛用于森林、果树等多年生植物的害虫防治,而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是改进病毒杀虫剂性能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四川蚕业》2015,(4):52-53
<正>家蚕由于长期在室内饲养,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尤其是对杀虫剂十分敏感,一旦食下或接触杀虫剂污染的桑叶就可能导致家蚕中毒死亡或生长发育受阻,最终影响蚕茧的质量和产量。因此,研究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已成为许多蚕桑科技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之一。2010~2014年,江苏省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孙海燕等测定了10个类别47种杀虫剂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为蚕桑生产安全提供了参考。试验将供试的47种杀虫剂(见附表)按推荐  相似文献   

4.
《农业新技术》2006,(3):24-25
“奥绿一号”是一种新型高效生物农药,为苜蓿根蚊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是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一个代表种,杀虫谱广。成品呈乳白色悬浮法,溶解性能好,对人畜和作物非常安全,其克服了一般生物杀虫剂对害虫杀伤力绥慢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日本黄星天牛的发生范围正在逐年扩大,其旺盛的繁殖力使桑树严重受害,对以关东地区为中心的蚕桑生产受到极大的威胁。它是一种穿孔性害虫,杀虫剂难以达到其危害部位,又因同蚕期联系在一起,杀虫剂的使用也受到限制。天敌微生物杀虫剂,从保持生态平衡来说是一种有利的安全农药,在研究防治  相似文献   

6.
最初,人们认为杀虫剂对授粉昆虫是安全的,近期研究结果证实,杀虫剂有可能危害野生蜂的生存。加拿大研究显示熊蜂的成年蜂在幼虫发育阶段接触到杀虫剂菜喜(Spinosad),会损伤它们的飞行能力。许多杀虫剂对蜂有毒,在对所有蜂进行测试时,大部分毒性测试只局限于成年蜂的直接致死效应。而对蜜蜂的亚致死效应可能没有引起重视,其它蜂种可能也受到影响。Lora M orandin博士等在加拿大Sim on Fraser大学测试了不同剂量的莱喜影响熊蜂蜂群健康和飞行能力。莱喜是一种从放射菌中提纯出来的天然杀虫剂,这种杀虫剂在30多个国家应用,包括北美和英国,用…  相似文献   

7.
水稻和蚕桑是我国许多地区共存的主要农业产业,本文针对近年来水稻杀虫剂污染桑园引起的家蚕中毒事故逐渐增加的问题,从水稻杀虫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水稻杀虫剂存在的质量问题、引起家蚕中毒的实例分析,根据目前水稻主要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提出了水稻使用杀虫剂对养蚕生产安全的技术措施,从而为粮、桑共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与中毒症状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它3类对照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观察不同种类杀虫剂引起家蚕的急性中毒症状差异。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中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啉和烯啶虫胺对家蚕2龄幼虫96 h的LC50分别为0.065 1、0.174、0.258、0.445 mg/L,属剧毒级农药,噻虫嗪和啶虫脒对家蚕2龄幼虫96 h的LC50分别为1.31、2.73 mg/L,属高毒级农药,6种药剂均对家蚕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性。新烟碱类杀虫剂引起家蚕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身体扭曲呈"C"或"S"形,头部肿大等。其它3类杀虫剂中,抗生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的毒性属剧毒级,并在测定药剂中的毒性最高,家蚕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吐液、头部或尾部翘起、拒食等;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的毒性属高毒级,家蚕中毒症状与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吡咯类杀虫剂虫螨腈的毒性属中毒级。因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强,建议远离桑园使用,以避免对养蚕生产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是指有机磷杀中剂通过牛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机体组织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呈现流涎、腹泻、腹痛和肌肉强直性痉挛等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为主征。1病因①牛采食了喷洒有机磷杀虫剂的农作物、牧草和青菜或误食了拌过有机磷杀虫的种子等。②应用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乐果等防治牛体外吸血昆虫和驱除体内寄生虫时,由于用量过大或使用方法不当,导致有机磷杀虫剂中毒。③误饮被有机磷杀虫剂污染的池塘水、稻田水以及接触用有机磷杀虫剂洗涤过的各种工具和器皿等。④违反使用、保管有机磷杀虫剂的安全操作规程,如在收藏…  相似文献   

10.
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及其复配制剂的不断推出,使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明确此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有利于在蚕区其他农作物害虫防治时选择对家蚕相对安全的农药产品。测定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家蚕的经口急性毒性以及在桑叶上的残留毒性和在桑树中的内吸传导毒性,结果表明:12%甲维·氟酰胺ME、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10%阿维·氟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10%四氯虫酰胺SC对3龄起蚕的24 h LC50分别为0.007 6、0.009 6、0.009 8、0.024 7和0.073 0 mg/L,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家蚕均为剧毒级;将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推荐使用浓度药液直接喷洒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均80 d;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可通过桑叶和桑根内吸传导至未喷施药液的桑叶,12%甲维·氟酰胺ME、10%阿维·氟酰胺SC、10%四氯虫酰胺SC无内吸传导毒性。依据试验结果建议:(1)禁止在桑园周围农作物中使用上述5种杀虫剂;(2)必须使用此类杀虫剂时,宜选用对家蚕急性毒性相对较低,且无内吸传导毒性的10%四氯虫酰胺SC;(3)喷药时间应与蚕期保持安全间隔,防止药液飘移污染桑叶。  相似文献   

11.
<正>草原毛虫是青海地区草地的主要害虫,据2003年草地鼠虫害及毒杂草的普查结果,青海省称多县草原毛虫危害面积达269.25万亩(1亩≈667m2),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为寻求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控制草原毛虫的新途径,2007年在称多县进行了"核型多角体病毒(G2、NP2)复合杀虫剂"(简称病毒杀虫剂)的杀虫效果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朝华 《青海草业》2007,16(2):11-13
在海北州同宝牧场应用植物源杀虫剂苦烟乳油、菜奇、螟无逃三种新型农药进行蝗虫防治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虫剂1.2%苦烟乳油及化学药品0.6%菜奇、20%螟无逃三种药品平均防治效果分别可达97.49%、98.10%、99.04%,均在97%以上,且具有低毒、环境污染小,对人畜相对安全的特点,建议在今后的治蝗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地虫杀是一种高效长效杀虫剂,主要成分是有机磷。但不少农户没有掌握农药的安全使用方法,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笔者首次应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抢救治疗地虫杀中毒,在兽医临床上做了一次  相似文献   

14.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哒螨灵、炔螨特、溴虫腈、敌敌畏、辛硫磷和吡虫啉6种常用杀虫杀螨剂对家蚕的毒力,并研究炔螨特、溴虫腈、敌敌畏和吡虫啉4种杀虫剂的2种亚致死剂量(LC5、LC15)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蚕区桑园害虫防治选择对家蚕安全的杀虫剂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吡虫啉>辛硫磷>敌敌畏>哒螨灵>溴虫腈>炔螨特,其对家蚕96 h的LC50分别为0.256、0.556、8.912、50.689、119.715、351.691 mg/L,毒力皆随着时间的累积而增加;炔螨特、溴虫腈、敌敌畏3种杀虫剂的LC5、LC152种亚致死剂量对存活家蚕幼虫的历期、眠蚕体质量、全茧量和茧层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且相同药剂不同亚致死剂量间对家蚕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400、800、1200、1600保万灵杀虫剂释液喷于桑树,以清水桑为对照,桑叶饲蚕后查明了蚕的中毒症状及万灵杀虫剂不同浓度的残毒期。为确保养蚕安全,喷药2周后方可采叶。  相似文献   

16.
<正>草原毛虫是青海地区草地的主要害虫,据2003年草地鼠虫害及毒杂草的普查结果,青海省称多县草原毛虫危害面积达269.25万亩(1亩≈667m2),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为寻求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控制草原毛虫的新途径,2007年在称多县进行了"核型多角体病毒(G2、NP2)复合杀虫剂"(简称病毒杀虫剂)的杀虫效果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基于昆虫杆状病毒用于生物防治具有安全、稳定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介绍了昆虫杆状病毒用于生物防治的特点及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杆状病毒以提高其作用效率和扩大其作用范围的3种方法;同时,展望了重组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吡虫啉是一种最早投入商用且广泛使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低毒)]。在今年年初时,美国环保署发布了有关吡虫啉的初步评估,对多数植物的种植使用吡虫啉处理是安全的。这对种植户和农业部门来说都是好消息,但对许多社会活动家来说却是坏消息。对种植户来说是好消息的三条评估结论是:第一,吡虫啉在杀虫的同时不会杀死蜜蜂;第二,  相似文献   

19.
病毒杀虫剂防治草原毛虫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病毒杀虫剂经9年的应用研究,防治草原毛虫6.12万hm2,平均防治效果78.13%,防后3-4年,残虫密度仍呈下降趋势。病毒具有专一性,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剂。  相似文献   

20.
对几种桑园常用混配杀虫剂组合进行田间防效比较,供试农药组合中对低龄桑螟、桑毛虫、桑尺蠖的防效都比较好,但对高龄害虫的防效明显下降;因此,各种农药都应在害虫低龄阶段喷药防治。混配杀虫剂时要选择残毒期比较接近的农药混配,如距蚕期较近时,可选用敌敌畏+辛硫磷、敌·马等配方;距蚕期较远时,可选用敌·灭、桑喜等配方;桑宝和桑喜混用能够提高对高龄害虫的防效;在使用混配杀虫剂时一定要掌握好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