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以病鸡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脏重大出血和坏死灶,可见肝细胞核内有包涵体为特征。该病又称贫血综合征。1流行特点本病可发生水平和垂直传播,在自然感染时,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ILT)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气和咳出血样渗出物。本病最早发现于 1 92 5年 ,目前许多国家有该病流行 ,近几年我国不少地方也发生了该病。 1 999年 9月平顶山市某养鸡场暴发了该病 ,发病率 71 % ,死亡率 2 3 7%。我们从自然发病鸡的喉气管中分离到一毒株 ,命名为ILT PT。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病料 :分离病毒材料采自平顶山市某养鸡场病鸡的喉头和气管组织。1 0日龄SPF鸡胚及标准阴性血清 :购自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室。试验鸡 :经血清学检查无ILT抗体的 1 4周…  相似文献   

3.
<正>鸡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dy Hepatitis,IBH)是由Ⅰ群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Ⅰ,FAV-Ⅰ)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最早发生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安卡拉地区,所以也称之为安卡拉病[1]。该病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心包囊积液和肝炎。目前该病已在我国多地流行,可造成肉鸡、蛋鸡乃至水禽发病死亡,已严重影响养禽业健康发展[2-3]。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临床上疑似禽腺病毒感染鸡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对病鸡肝组织研磨液接种鸡胚、电镜观察、PCR及序列鉴定,分离出一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命名为JH。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肌肉接种1 000 EID_(50)病毒量对3周龄SPF鸡的致死率高达90%;病死鸡剖解可见典型的心包积液与包涵体肝炎,肝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典型的嗜碱性核内包涵体。这一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报道,为探究国内禽腺病毒分子流行与毒力演变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在一家存栏20000只的商品肉仔鸡场,发生了一起以贫血黄疸为主要临床特征,以侵害肝脏和肾脏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传染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包涵体肝炎。笔者将该病流行特点、诊断过程、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等做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对养殖从业者诊治该病提供参考。鸡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dy hepatitis,IBH)是由I群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I,FAV-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  相似文献   

6.
鸡住白细胞虫是鸡的一种血液侵袭性疾病病原。该病在东南亚盛为流行,福建、遵义、云南、四)11均有此病的报导。在道真县也发现该病流行。为摸清鸡住白细胞虫的感染情况,我们对道真县鸡住白细胞虫的感染、分布、危害情况及住白细胞虫的形34态,白细胞带虫率等作了调查。1材料来源:玉溪镇农贸市场各乡集中在此的出售鸡,大汗,忠信,三桥等乡镇农户饲养鸡随机抽样检查。1.l检查及染色方法:鸡冠采血约20nun‘制成薄血片,甲醇固定,用美兰染色30分钟,冲洗后自然干燥,400信显微镜观察。l·2白细胞带虫率:对查有住白细胞虫的阳性鸡血片…  相似文献   

7.
鸡包涵体肝炎的诊断要点李三星(河北农业大学071001)王敏(河北省食品总公司)鸡包涵体肝炎(IBH)是由鸡腺病毒(FAV)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传染病。本病首次报导于1951年,1970年以后才分离出本病病毒。美国、日本、中国、意大利、西德、英国等国家均...  相似文献   

8.
1988年10月18日,笔者于一农户送检的病死鸡中,发现一剖检鸡的肝脏异样肿大、表面有多量的出血性花斑,全身器官,肌肉组织弥散出血病例,经临床症状、典型病变的观察和实验室诊断,初步认定该病是由鸡腺病毒引起的幼鸡包涵体肝炎。鉴于此病例少见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1鸡包涵体性肝炎及其诊治方法鸡包涵体性肝炎是鸡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发病特征为幼龄鸡群死亡率突然增高。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脂肪变性和出血,肝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本病1951年首次被报道,1970年才分离出病原体,至今为止已分布于世界各地,能引起雏鸡大批死亡和种蛋孵化率明显下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病原为鸡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它是禽类腺病毒属中的成员之一。研究表明,该类病毒有9~11个血清型。病毒对福尔马林和碘敏感。对5%乙醇溶液有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A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样的渗出物。剖检时可见喉部以及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和糜烂。在病的早期患部细胞可形成核内包涵体。该病1925年在美国首次报道后,现已遍及世界许多养鸡地区。该病传播快,死亡率较高,在我国较多地区发生和流行,危害养鸡业的发展。介绍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