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质量蝗虫线粒体DNA的快速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DNA是研究动物系统发育、种群遗传变异与分化和进行近缘种、种下分类单元鉴定的理想工具之一。用改进的碱变性提取法对蝗虫线粒体DNA进行快速提取,结果表明:新鲜材料和-80℃冷藏的标本是提取mtDNA的理想材料,直接取运动肌(胸部和后足胫节肌肉)时每克组织所得到的mtDNA较多、较纯。  相似文献   

2.
巴山  杨宝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67-70,85
应用DNA序列研究生物的系统发育和进化规律成为当前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热点,在现阶段的研究中,线粒体DNA序列分析已经被广泛的的用于林蛙的系统学研究,成为研究系统发育以及生物地理演化的重要手段,但核基因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发现核基因包含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核基因序列或将核基因序列与线粒体基因序列相结合研究两栖动物的系统发育正成为分子系统学领域的新的发展趋势。正因为对林蛙的研究多只局限于线粒体DNA,使得研究结果并不完善甚至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借鉴研究者对其他两栖类的研究经验,利用核基因与线粒体基因结合对中国林蛙进行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rDNA和mtDNA在昆虫系统发育与区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核酸序列分析技术在昆虫系统发育与区系研究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根据近期国内外的研究,详述核糖体DNA(rDNA)序列,线粒体DNA(mtDNA)序列以及其他较保守基因序列在昆虫系统发育与区系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DNA基因序列是研究昆虫属、种间系统发育理想的分子标记,其中12SrRNA、16SrRNA、COⅠ、COⅡ和ND5是应用频率最多的分子标记。综述了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应用较广的线粒体DNA标记基因及其研究范围和进展,分析了线粒体DNA的昆虫样本、标本的保存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的鹿亚科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3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12种鹿亚科动物同源序列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鹿亚科物种的分类和系统进化。结果显示,25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全长为914~1 072bp,个体间序列差异为0.1%~12.2%,4个属间差异为8.0%~12.2%。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马鹿分为2个不同类群,麋鹿属的麋鹿、斑鹿属的豚鹿以及黇鹿属的黇鹿与鹿属的分化处于属间差异,支持将其并入鹿属的观点,坡鹿为鹿属中最原始的种。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2009年在青岛农业大学昆虫实验室内,利用引物C1-J-1718和2195扩增线粒体DNA的COⅠ基因并对所得到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研究了苹果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lerstamm胶东、北京、陕西3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并比较了上述两个片段在种群水平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C1-J-1718扩增序列更适合苹果小卷叶蛾的系统发育研究。胶东种群与北京种群的遗传距离为0.059,与陕西种群为0.049,北京种群与陕西种群为0.047,不同的地理种群遗传分化明显;胶东种群内青岛、威海、烟台地理种群间不存在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还表明:北京种群与A.orana的遗传距离为0;陕西种群的与A.orana like的遗传距离仅为0.007。  相似文献   

7.
根据家犬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了藏獒(Tibetan mastiff)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并以灰狼、郊狼作为外类群对藏獒、家犬亚种内6个大型家犬品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试验结果发现:藏獒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全长1 250 bp,与家犬源序列的同源性为96.06%,其中有20个碱基缺失;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藏獒、家犬亚种内6个大型家犬品种与灰狼聚为一大类,而郊狼自成一类,说明藏獒与其他家犬品种一样起源于灰狼,是家犬亚种内的一个品种,在分类地位上隶属于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家犬亚种;在家犬亚种内,藏獒与英国牧羊犬、兰伯格犬聚为一类,而德国牧羊犬与瑞典猎鹿犬、黑俄罗斯更犬聚在一起,再与圣伯纳犬聚为一类,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英国牧羊犬等大型犬可能含有藏獒血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DNA多态性,如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DNA指纹谱,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等,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已广泛用于生态学、分类学以及进化生物学研究。本文介绍线粒体及基因组DNA多态性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如生殖行为、社群结构、种群遗传分化、种系鉴别及系统分类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针对美国白蛾有关基因水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目前美国白蛾有关基因方面的研究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线粒体DNA相关的研究,主要是美国白蛾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涉及DNA条形码鉴别技术;二是探讨美国白蛾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分化,主要通过DNA遗传学基础研究认识外来入侵种的适应性机制;三是针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开展的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根据红色原鸡基因组DNA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了德化黑鸡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结合Gen Bank已经测出Dloop区全序列的红色原鸡序列,探讨了德化黑鸡的母系起源。结果表明,德化黑鸡线粒体DNA D-loop区全长1 231 bp,T、C、A、G平均含量分别为33.5%、26.5%、26.7%、13.3%。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德化黑鸡与红色原鸡滇南亚种(Gallus gallus spadiceus)聚为一类,推测德化黑鸡可能起源于云南省或者附近的红色原鸡滇南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