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杨梅是义乌市的特产水果,栽培面积300hm2,年产量900t。但目前在义乌市存在杨梅栽培管理技术较为粗放,成年杨梅树体高大,采收不便,树体表面结果,产量低而不稳定,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制约着杨梅产业的发展。2000年,我们在赤岸镇山盆村黄金坪杨梅园进行杨梅矮化密植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技术总结如下。1根域限制栽植时,将杨梅苗直根修剪掉,在地下深80cm处土层铺1层塑料薄膜(或用栽植袋),限制直根向下生长,从而控制杨梅树体旺长。2合理密植传统杨梅栽植密度一般株行矩4~6m,始果期长,种植以后需经过7~9年才…  相似文献   

2.
沈世荣  杨政  李娟 《浙江柑橘》2006,23(4):29-30
杨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果树,其它国家几乎没有鲜食杨梅的栽培。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杨梅出现了较快发展,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多数地方栽培管理粗放,产量偏低。现将杨梅低产园改造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锦翠 《浙江柑橘》2006,23(1):30-32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联合片杨梅种植面积有200hm^2多,年产量2500t,年产值达500多万元。从2003年起,注重无公害栽培管理,分别在南山、张坑建立了千亩杨梅无公害示范基地。并获得了莲都区杨梅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认证。几年来该基地杨梅售价高达12~14元/kg,普通售价也达5~6元/kg,农民效益非常高。在该基地的建设中,果农紧紧围绕“无公害,优质,高效”的原则,积极应用新技术,实行科学的栽培管理。笔者在指导该基地果农生产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杨梅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梅冻害调查及其挽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巧琴 《西南园艺》2006,34(5):32-33
杨梅是义乌市特产水果,栽培面积300hm2,年总产量900t。2004年冬至2005年春,义乌市多次持续几天大暴雪,山区积雪30~40cm,并经常持续低温数天,致使义乌市的杨梅树压伤、压断,枝干遭受冻害,严重的整株死亡。为此笔者进行了杨梅冻害程度调查,并分析了杨梅遭受冻害的原因,同时实施补救,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调查方法在受冻杨梅树中,幼龄树冻害较严重,15年生以上成年树基本上没有受害。故主要抽样调查地点设在义乌市大陈镇婆母村及赤岸镇山盆村、羊印村幼龄杨梅园,前者位于义乌市东北角的山区,海拔高度70~120m,中基性岩土,pH值6.…  相似文献   

5.
潮州杨梅栽培管理现状及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潮州杨梅栽培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杨梅生产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立地条件较差、管理粗放、少整形修剪、产量不稳定等,针对以上一系列问题,提出杨梅树的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荣森 《广西园艺》2007,18(2):43-44
东魁杨梅是杨梅优良品种之一,是目前推广的杨梅良种。由于其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果形大、色泽艳丽、甜酸适口、风味甚佳,种植效益好,深受种植者及消费者欢迎,各地发展迅速。为了充分发挥品种优势,促使其丰产、优质,进一步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增加果农收入。笔者根据试验观察和多年的栽培经验,在栽培管理上应把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杨梅果实膨大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珍果。浙江省是我国最为集中的杨梅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对杨梅进行人工栽培的地区,品种资源和栽培经验丰富,拥有荸荠种、东魁、丁岙梅和晚稻杨梅等全国四大良种。面积产量一直在全国居主导地位。2006年全省杨梅面积达16.7万hm^2,总产量30万t,产值20亿元。杨梅成熟期主要集中在6月份,是初夏的时令水果,果实色艳味美,微酸味甜。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特别是果大、味鲜、色艳的品种,深受市场与消费者普遍喜爱。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杨梅生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果树,除日本有少量栽培外,其它国家很少有栽培。19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杨梅生产出现了较快的发展,种植面积与产量不断 上升,经济地位也不断得到提高。杨梅生产的发展,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 的增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现状 杨梅起源我国,在南方各省普遍栽培,主产有浙江、江苏、福建、湖南、江西、广 东、广西等省(区)。其中浙江省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高,据统计现有栽培面积3333 hm2,年产量约15万t,成为第二大水果。我省杨梅…  相似文献   

9.
杨梅是我国著名的特产果树,果实成熟于初夏水果淡季,色香味俱全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泉州市杨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05年,全市杨梅栽培达3700hm^2,年产量1.13万t。2001年以来,笔者针对当前我市杨梅生产上普遍存在的单产低、质量次、效益差的问题,以我市当家品种“大乌杨梅”和近年引进推广良种“东魁杨梅”为试材,开展生产调研、技术引进与综合试验,初步总结出一套以八项技术为核心内容的杨梅高产优质栽培综合技术。2004年-2005年,该综合技术在南安霞美镇埔当村和澳柄村中试、示范,平均667m^2产量达943.7kg,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东魁杨梅,又称大梅或巨梅。果型特大,平均单果重24.5g。果实近圆形.果实紫红色,汁多,味浓甜,营养丰富,是鲜美的夏令佳果.还可以加工成干果,蜜饯、罐头、果酱和果酒等,深受人们喜爱。东魁杨梅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丰产优质。我校于2000年引进一批东魁杨梅,2002年开始投产,并取得了一定效益。现把主要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梅树整形修剪管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几年,义乌市发展杨梅比较多,因义乌经济发达,必须要做到高质量管理,提高果实品质。关于杨梅矮化,要先做整形、修剪,这是杨梅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将修剪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青田县杨梅依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栽培面积已达0.51万公顷,在3年时间内杨梅新栽面积0.27万公顷.全县杨梅栽培面积33.33公顷以上的专业村70多个:栽培面积0.07万公顷以上的专业乡镇3个。但是我县杨梅幼龄果园比重大,加快杨梅的速生丰产技术研究迫在眉睫。为此我们通过长期试验和实践总结了杨梅速生丰产技术以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建园、定植、施肥管理、修剪整形、生长与结果的人工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总结杨梅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杨梅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其加工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gyricarubra熨eb.etZucc)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是原产中国的亚热带果树之一。野生种生长史已有7000多年,人工栽培也有2000多年。目前,在全国栽培面积超过23×10占全世界杨梅栽培面积的99%以上,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浙、苏、闽、粤、滇等省区.  相似文献   

15.
杨梅是丽水山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020年全市杨梅栽培面积8087hm2,总产量3.27万t,总产值5.24亿元。目前,优质杨梅果实大部分仍以鲜销为主,运用杨梅保鲜技术,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杨梅的销售期,杨梅鲜果已远销到我国北方地区及出口国外。丽水市杨梅采收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的十几天时间内。  相似文献   

16.
杨梅是浙江省的区域优势农产品,是义乌市的特产水果之一,现有栽培面积300hm2,年总产量约900t,产值700余万元,早已成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树种。但2004年冬至2005年春以及2006年春,我省许多地方均与义乌市一样,多次持续几天大暴雪,山区积雪30 cm~40cm,并经常持续低温数天,致使杨梅树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冻害。为此,于2005年1月起对10多个杨梅园内的杨梅树进行了冻害程度调查,分析了冻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冻害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杨梅是义乌市著名的特产水果,栽培历史悠久,在我市赤岸、后宅、大陈、廿三里等镇、街栽培面积380公顷,产量1000吨。但由于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幼树7~10年才投产,成年杨梅树冠高大,树体内膛郁闭,光照不足,形成内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探索,总结了兰溪市连栋大棚杨梅促早栽培技术规范,包括建棚、建园、温湿度管理、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防风雪危害、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技术,为浙江省设施杨梅发展提供关键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东魁杨梅品质栽培关键生产技术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杨梅(Myrica rubra Sieb.et Zucc.)作为浙江省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尤其是东魁杨梅,由于果形特大、品质优、市场经济效益最高而深受广大种植者与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栽培面积发展迅速[1-2]。2010年浙江省杨梅栽培总面积8.37万hm2、产值达49.5亿元,其中东魁杨梅占47.6%约4万hm2、荸荠种杨梅占28.3%约  相似文献   

20.
在福安开展大棚栽培和单树罗幔栽培对杨梅采收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种栽培方式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杨梅的糖酸含量,口味较淡,但均可显著减轻不良天气对杨梅果实的影响,改善杨梅生长的微环境,提高杨梅的产量与品质.2种栽培方式可延迟采收期3~4 d,降低病果率18.15%~19.34%,果蝇的防效率达95.98%和94.20%,控制落果率3.9%~5.6%,提高经济效益约62%.其中罗幔栽培资金需求小、操作灵活,适合农户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