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粳系列水稻品种米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粳系列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良、抗病性强等优点,本文选用已审定并在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18个辽粳系列水稻新品种,对其米质理化9项指标进行分析,系统地评价辽粳系列水稻品种米质现状。结果表明,在辽粳系列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1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27.7%,达到2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22.2%,达到国家3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11.1%,未能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的占38.8%,垩白度和垩白率为影响目前辽粳系列品种米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长白、吉粳系列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良、抗病性较强等优点,本文选用近5年来已审定并在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27个长白、吉粳系列水稻新品种,对其米质理化10项指标进行分析,系统地评价长白、吉粳系列水稻品种米质现状。结果表明,在长白、吉粳系列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1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3.7%,达到2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37.0%。垩白度、垩白率和整精米率是制约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的评价吉林省优质稻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对28个水稻品种进行了田间种植试验,结果表明:22个品种在田间生长发育上表现良好,产量表现超过600 kg/667 m2的有吉粳803、平粳7号、吉粳107,接近600 kg/667 m2的有平粳8号、吉粳504号、九稻62。其中一些中早熟品种的产量都在500~550 kg/667 m2。糙米率均达到了国家一级优质稻标准。米粒长宽比全部达到国家1~3级优质稻标准。整精米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稻标准的有17个品种,占77.3%。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达到了国家1~2级优质稻标准的有20个品种,占90.1%。  相似文献   

4.
云资粳41号是利用合系35与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杂交后,经胚挽救成苗,进行回交、自交,从BC2F9代中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在海拔425~1 800 m之间的不同水稻种植地区经多年多点区试、测产试验,选育出产量稳定,适应性较强的优质高产香型水稻新品种。通过米质检测该品种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米3级标准,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辽星1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苗期叶色浓绿,秧苗健壮。插秧后缓苗快,分蘖强,活秆成熟不早衰。对苗瘟和穗颈瘟表现为中等抗性。经鉴定米质达国家优质米三级标准。2006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649.8kg/hm^2,比对照辽粳294增产8.36%。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60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加速优质稻育种进程是当前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我国优质稻育种取得较大进展 ,广东省 1999年常规早稻的优质品种比例占 89 6% [1] ;湖南省 1999年优质稻面积达 12 2万hm2 ,占水稻播种面积的30 6% [2 ] 。已有 10个优质稻品种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 ,即辽粳 2 94、扬稻 6号、中香 1号、吉粳69、佳禾早占、胜泰 1号、中鉴 10 0、秀水 63、毕粳 37、宁稻 2 16[3] 。中香 1号、中鉴 10 0、两系杂交稻培杂双七的米质基本上可与泰国优质米媲美[4 ] 。优质早籼佳禾早占已在福建推广 ,福建省水稻品种优…  相似文献   

7.
对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问通过审定54个水稻品种的品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指标全部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为0,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为88.9%,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为98.1%;提高出糙率有利于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有利于增加胶稠度长度,提高食味品质;影响食味品质第1主因子是垩白粒率,其次是直链淀粉含量,然后是整精米率、胶稠度。  相似文献   

8.
辽粳9号生育期158d,株高108cm,穗长17.6cm,成粒105粒/穗。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十项指标均达到部优质米1级标准。介绍了培育壮秧的方法,指出了栽培密度、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以及适宜的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9.
辽粳371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散穗型,株高105-110cm,生育期为155—156d左右,属中熟品种,抗性较好,其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分析,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经生产鉴定试验,平均产量9118.5kg/hm^2。在栽培管理上要注重稀播育壮秧,合理稀植,加强水、肥的管理,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指出了辽粳371适宜的种植区域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水稻优质米生产是以当地安全成熟的优质米品种为前提,以旱育壮苗为基础,依据叶龄跟踪,以肥水管理为手段,以安全成熟为中心,确保结实率和粒重,达到安全成熟,改善稻米米质。水稻优质米的引进是一项长期的连续性的工作,水稻生产要增收,前提就是米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通过2018年对23个优质水稻品种的对比展示试验结果分析,综合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推荐优质米主栽品种:表现较好的是育龙粳1号(熟期偏晚)和绥粳18。  相似文献   

11.
铁粳11是以辽粳294为母本、以9621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7,适宜在吉林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和南疆稻区种植。总结介绍了铁粳11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2.
2001年福建省部分籼稻品种米质检测结果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福建省稻麦研究所米质检测实验室对参加省优质米评选品种进行稻米品质检测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初步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以福建省各地参加 2 0 0 1年优质米评选的 6 2份籼稻品种为材料 ,其中早籼品种 15个 ,中晚籼稻品种 17个。1 2 方法米质分析在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米质检测实验室进行 ,测定方法及评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粮食质量标准 ,农业部部颁标准“NY12 2 - 86优质食用稻米”及“NY14 7- 88米质测定方法”进行。测定粒长、长宽比、垩白度 (C)、垩白率 (N)、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 (AC)、…  相似文献   

13.
许雷 《中国稻米》1999,(6):41-42
一、育种目标的确定育种目标,是每个育种者最先确定的,是选择杂交亲本、杂交后代及优良株系的依据。水稻生产要想高产高效,优良品种占主要份额。优良的水稻品种必须具有“优质、高产、多抗、适种区域广”,才能增产增效。优质能提高效益,高产能稳定效益,多抗能保证效益,适种区域广能提高总体效益。多年来,我一直遵循这个原则来确定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目标,具体指标如下:1.米质:米质80%以上的指标必须达到国家部颁优质粳米一级标准,20%以下的指标须达到国家部颁优质粳米二级标准。2.产量:试验产量必须比生产应用的主栽品种增产…  相似文献   

14.
对2001-201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情况及其产量、米质等性状进行了介绍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8年河南省通过审定品种132个,其中籼型水稻77个、占比58.33%,粳型水稻54个、占比40.91%,籼粳杂交稻1个、占比0.76%;育种单位涉及科研、教学及推广单位、种业企业等,种业企业选育或参与选育的品种比例正逐渐增加;审定品种年度间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以粳型杂交稻和籼型两系杂交稻产量最高;46.21%的水稻品种达到国标优质稻谷等级,粳型水稻优质达标率高于籼型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是限制河南稻米品质等级的主要因素,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辽粳399是由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2年以辽河5号为母本,以沈农9741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逐年世代选育而成。其品种产量表现良好,适合在沈阳中熟稻区种植,对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强,米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以上。从播种及秧苗培育、合理密植确保穗数、配套施肥、合理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介绍了辽粳399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自80年代以来育成的6188份粳稻品种(品系)10项米质指标及其优质达标率。结果表明,近25年来育成的粳稻品种(品系)米质总体优良,其10项米质指标的平均值,除垩白米率、垩白度未达优质标准外,其它全部达到优质三级或以上。三个不同时期(20世纪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2001~2007年)所育成的粳稻材料10项米质指标的平均优质达标率分别为74.1%、87.4%和87.6%,米质质量指数分别为71.6%、73.8%和79.8%,全优品种率分别为10.8%、25.5%和39.1%,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成的粳稻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米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分析认为,虽然垩白性状和整精米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改进,但它们的优质达标率仍然低于其它米质指标,因此,提高我国育成粳稻的整精米率,降低垩白,仍然是我国粳稻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辽星1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苗期叶色浓绿,秧苗健壮。插秧后缓苗快,分蘖强,活秆成熟不早衰。对苗瘟和穗颈瘟表现为中等抗性。经鉴定米质达国家优质米三级标准。2006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649.8kg/hm2,比对照辽粳294增产8.36%。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60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8.
《作物研究》2013,(3):F0002-F0002
农香18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超泰米”苗头新品种,是湖南省首次评选出来的一等优质品种,2010年4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1.米质经农业部食品检测中心(武汉)分析检测:糙米率79.7%,精米率70.7%,整精米率63.4%,精米长8.4'mm,长宽比达4.0,垩白粒率为10%,垩自度为0.3%。直链淀粉含量为17%,透明度1级。  相似文献   

19.
稻米品质遗传和优质稻育种途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稻米品质的要求将逐步提高。培育适合福建省要求的优质、丰产、多抗新品种是水稻育种工作者的紧迫任务。为提高优质稻育种效率,了解有关稻米品质的遗传规律和育种途径十分必要,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1米质性状的遗传米质性状可分为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4个部分。1.1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市场上稻米外观是优质米重要的性状,要求米粒透明度好,无垩白或少垩白,整精米率高。部颁舢型一级优质米标准是垩白米率少于5%,垩白大小小于5%,整精米率在59%以上,长宽比大于3.0。早期的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20.
盐粳68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该品种较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辽粳294株型好、产量高,生产中平均产量650kg/667m^2,较对照增产10%以上。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在生产上极具推广潜力,在水稻育种上展示出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