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探讨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主要表型性状和单株产量的变异特征及相关关系,确定牡丹单株产量的构成因素。【方法】以25份牡丹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主要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供试材料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36%~82.57%,单株产量与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果实数、单株有效果实数、出籽率、蓇葖宽、冠幅面积、单株新枝数、单株2年生枝数、单株花朵数和小叶数等性状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产量与聚合蓇葖果直径、复叶宽、复叶叶长叶柄比等性状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产量与种子含水量、顶小叶长和顶小叶叶形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发现共有5个主成分特征根大于1,累计贡献率69%;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果实数、单株有效果实数、出籽率、千粒质量和顶小叶叶形指数等性状显著相关。【结论】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表型性状依次为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有效果实数和出籽率,应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优化株型、提高产量是当前油菜产业发展的关键。以130份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为研究材料,对10个株型性状和5个产量性状进行田间考查,通过表型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油菜株型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甘蓝型油菜单株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130份材料主要株型和产量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 15个性状变异大小依次为二次分枝数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顶端分枝角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基部分枝角一次分枝数中部分枝角=主花序长度千粒质量角果长角果宽株高。相关分析表明:15个性状间多数存在显著相关,产量性状中全株角果数与单株产量相关性最大(0.834)。株型性状中株高(0.326)、一次分枝数(0.333)、二次分枝数(0.382)和角果宽(0.208)与单株产量关系比较密切。通径分析表明:对油菜单株产量正向直接效应最大的产量性状是全株角果数(0.786),对油菜单株产量的正向直接效应最大的株型性状是株高(0.021)和顶端分枝角(0.021)。株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顶端分枝角和基部分枝角通过全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的间接效应较大。主成分分析共获得了6个主成分,分别为分枝角度因子、全株角果数因子、株高因子、主花序因子、角果宽因子、角果长因子。主成分综合评价将130份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综合性状优良的有12份材料,对育种家改良油菜株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省凤山县核桃产量及其果树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发现,在云南云新1号早实核桃初果期,主干周长、最长枝干分枝数、树冠平均直径与核桃产量呈正效应,结果枝长与产量呈负效应,其中产量与主干周长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在云南漾濞大泡晚实核桃初果期,第1枝干数、主干高、第1枝干长与产量呈正效应,株高、主干周长、开枝角度与产量呈负效应;在云南漾濞大泡晚实核桃盛果期,第1枝干数、第1枝干长与产量呈正效应,最长枝干分枝数、开枝角度、结果枝长与核桃产量呈负效应;同一结果时期不同早晚实品种的产量与果树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正负效应相反;丰产树主干高70~100 cm、第1枝干与主干夹角为30°~50°、第1枝干数2~4条、第1枝干长60~115 cm。结果表明,修剪对提高核桃产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1998~ 2 0 0 0年对转基因胡卢巴新品系庆分杂 94 - 1的株高、分枝、叶宽、结角数及产量等田间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转基因胡卢巴新品系与 CK相比有植株略矮、分枝数增多、双角数增多、叶形变窄、产量提高等表型变化。统计学数据表明 ,这些表型变化与 CK差异显著 ,从而由田间性状上说明了 p SUR- ipt基因 (生长素诱导的小分子 RNA启动子与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融合基因 )在转基因胡卢巴品系中已经表达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与甜菊干叶产量(Y)有密切关系的6个数量性状(株高x1,茎粗x2,分枝数x3,主茎节数x4,单株叶片数x3,肉质根条数x6)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对干叶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x3〉x4〉x5〉x1〉x6〉x2它们与干叶产量的回归关系为Y=9.79551-0.048215x1-0.78821x2+0.11641x3+0.573072x4+0.0082286x5-0.0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DH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蓝型油菜DH系群体为材料,连续3 a在不同环境下,对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影响产量及构成的主导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2.24%,其次为单株生物量,为20.16%,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为8.88%;单株产量与大多数相关性状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且与千粒重和单株生物量的相关性最高,达到0.8以上,表明了生物量和千粒重对于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千粒重和一次有效分枝数皆与角果粒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表明了角果粒数的减少有利于油菜籽粒重量的增加和一次有效分枝数的增多;株高与分枝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降低株高可以有效降低油菜分枝高度,从而有利于选育抗倒伏油菜材料。对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发现,这些性状可归纳为产量因子、籽粒因子、有效分枝相关因子和主花序角果因子等4个综合指标;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2.40%,基本上可以反映油菜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产量相关性状和产量状况。因此,在油菜高产育种中,首先需要加强单株生物量、千粒重和角果粒数的选择;其次是株高、分枝高度、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角果数等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7.
施氮量和留叶数互作对烤烟NC297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促进NC297产量和质量协调和最优化为目的,研究施氮量和留叶数互作对NC297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7.5~60 kg/hm2、留叶数17~26片时,NC297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厚、单叶重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含梗率、叶质重随施氮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烟碱和总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显著,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产量持续上升,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随着施氮量和留叶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物理性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上,除还原糖和糖碱比外,施氮量对其余各指标的影响均最大,留叶数的影响次之,二者交互作用产生的影响最小。NC297的适宜施氮量为30 kg/hm2,适宜留叶数为20~23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5块秦优10号大田高产群体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各主要经济性状中二次分枝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大,其次是单株角果数、一次分枝数。通过对11个高产田块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变异情况分析,当株数为5946.5~6903.3株/667m2,株高168.3~174.0 cm,一次分枝数7.7~8.7个,二次分枝数8.8~12.3个,单株角果数538.5~638.3角,平均每角粒数24.5~25.9粒,千粒重3.40~3.48g时,单产239.0~264.7kg/667m2。通过对667m2株数、单株角果数、平均每角粒数与产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三性状与产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当株数为5640.7~6753.3株/667m2,单株角果数462.9~599.6角,平均每角粒数24.6~26.0时,预测单产为224.7~242.7kg/667m2,三性状取平均值时预估单产为234.8kg/667m2。  相似文献   

9.
对“高露茶”群体种茶树资源进行表型性状调查与多样性分析。调查样本的15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28.90%,多样性指数均值0.867。其中调查样本中叶身、叶缘、叶质、叶齿锐度及叶齿密度5种性状变异系数较大;芽叶色泽、叶型、叶片大小、叶质及叶缘5个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感官审评15个样品茶树嫩芽制作的红茶,发现“高露茶”适合作为加工红茶原料。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油用牡丹主要表型性状和单株产量的变异性及相关性,以产油量较好、观赏性较佳的36份牡丹种质为供试材料,对25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油用牡丹表型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9.1%~83.1%,其中,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较高,为17.3%~83.1%;25个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介于-0.67~0.96;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量达到74.816%,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植株的产量性状和果实性状。表明单株种子产量、有效聚合蓇葖果数、单株种子粒数和单株花朵数应作为选育油用牡丹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