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上海市杨浦区45条城市道路绿化状况进行调查,从道路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3个方面分别调查分析了植物的种类、配置方式、观赏特性以及植物应用的频度,并对道路植物的配置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章志红  章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84-21885,21901
调查了常州市武进区延政西路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的植物配置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取之处,针对其缺陷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改进延政西路道路绿化景观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3.
柳州市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基本掌握了柳州市主要城市道路绿带的植物种类、观赏特性、应用方向、数量、配置等情况,并对道路绿带中的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柳州城市道路绿地中的植物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该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柳州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建议。肖万娟,周业生,粟本超  相似文献   

4.
张家界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地抽样调查和部分地段逐株调查的方式,查清了张家界城市道路绿带中植物的种类、来源、数量、生长发育、配置等情况,并对道路绿带中的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张家界城市道路绿地中植物适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营建张家界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城镇过境道路改生活街道背景下,以宁波市西店镇甬临线为例,对比了转型前后2种道路类型的植物景观营造特点,分析了转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改造策略。充分尊重民众使用感受和原有绿化的历史延续性,解决了如何利用原有道路的绿色资源在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等常规绿化区域进行植物景观营造的问题。总结了道路两侧的10种典型用地形式,提出“一对多”的群落模式,着重讨论了道路红线外绿地的景观营造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江西省九江市城区分车绿带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九江城区分车绿带共有植物53种,分析了九江城区分车绿带绿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分车绿带的绿化树种和配置常用方法进行了阐述,结合芜湖市银湖道路景观设计实例,对创新采用树石组合的盆景式配置手法布置分车绿带进行了效果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南亚热带气候的南宁市城市道路绿化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22条道路进行植物配置分析。结果将南宁道路绿化的配置形式归纳为13种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道路绿化景观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代表着城市的形象,而道路植物景观则是对城市道路面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道路改造的过程中,植物景观也要做相应的整合和重新设计。探讨了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改造中如何营造既满足交通需求又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  相似文献   

10.
选取福州市主城区常见的4种干道分车绿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骑行方式移动监测绿带两侧颗粒物浓度,评估绿带对细颗粒物(PM1,PM2.5,PM10)骑行通勤者暴露浓度的削减作用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道路绿带前后骑行的暴露浓度均高于大气背景浓度,不同绿带对颗粒物的削减效应呈现差异性,乔木与灌木树篱混合型绿带相对突出,其中灌木树篱起到关键性作用;2)较为茂密的路侧绿带会与分车绿带形成郁闭度较高的骑行空间,会降低绿带的削减能力;3)在软风以下及平行风和垂直风(吹向绿带)的气象条件下,有利于提升灌木树篱及乔灌混合型绿带对颗粒物的削减作用,但风速较大(>1.5 m/s)时,会使绿植叶片与骑行车道路面积尘扬起,造成绿带削减率降低;4)为降低骑行通勤暴露的颗粒物浓度,建议乔木与灌木混合型的分车绿带为城市主干道配置方式,并适当提升灌木树篱的高度、宽度和种植密集度,注重对非机动车道路面和绿带的清洁,同时要适当增加路侧绿带与分车绿带的距离并提高乔木的修剪强度,促进骑行区域颗粒物的消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