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权  彭广尚 《中国麻作》1996,18(3):36-38
红引13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从美国引入BG52-135经单株去杂提纯而成。1987年引进我省,经品种比较,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连续8年试验研究,比当家品种青皮暗显著,表现高产、稳产、抗红麻炭疽病,一般不出现早花,该品种于1996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  相似文献   

2.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在仙桃的试验、示范程劲松,沈金权,肖庭标,冯灵枝,李坤文(湖北省仙桃市种籽公司)、(仙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是湖北省红麻主产县市之一。近年来,我们进行了红麻新品种一红引135的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现将研究结...  相似文献   

3.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在河南省经5年研究及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不早花,纤维产量高,植株生长势强,麻株高大粗壮,生长整齐,出麻率高,抗病力强。小区试验比对照品种"青皮三号"增产12.7-20.7%。生产示范增产7.29-28.6%,其中春播平均增产18.5%;夏播平均增产12.2%,深受农民欢迎。该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品种认定。文中还论述其生育特性,抗逆性等。  相似文献   

4.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在河南省经5年研究及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不早花,纤维产量高,植株生长势强,麻株高大粗壮,生长整齐,出麻率高,抗病力强。小区试验比对照品种“青皮三号”增产12.7-20.7%。生产示范增产7.29%-28.6%,其中春播平均增产18.5%;夏播平均增产12.2%,深受农民欢迎。该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品种认定。文中还论述其生育特性,抗逆性等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34(原代号中135)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本所育成的丰产、抗黄萎病棉花品种中棉所9号为母本、与引自美国的岱字棉45A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棉花新品种。1选育经过1981年杂交、1988年成系。1995~1996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区试试验,1...  相似文献   

6.
棉花平衡施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棉花施用钾肥增产效果显著。施钾后棉株生长健壮,抗倒伏抗病虫害。春棉区N、P、K适宜施用量为每公顷180、112.5、135kg,夏棉区为135、90、112.5kg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促进安溪县现有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确保安溪县粮食生产在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持续稳定增产,县农技站先后从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引进“世纪102”等水稻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现将1998年早稻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世纪102”、“世纪197”、“45135”、“世纪137”、“46181”、“47157”、“47104”(ck)。1-2 试验田设计试验田设在蓬莱镇鹤前村。海拔90m,土壤类型灰泥田,冬闲田,肥力中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明了红麻新品种红引135的主茎生长、叶龄、叶型、叶面积、生物产量积累等动态变化规律。该品种为晚熟类型的红麻品种,株高,茎粗,皮厚等主要经济性扶优良,抗逆性强,生长势强,纤维产量高,适宜在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了红麻新品种红引135的主茎生长、叶龄、叶型、叶面积、生物产量积累等动态变化规律。该品种为晚熟类型的红麻品种、株高、茎粗、皮厚等主要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生长势强,纤维产量高,适宜在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皖宿2156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适应区域广等特点,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钱建 《中国麻作》1995,17(4):22-23
通州市是江苏省的红麻主要产区。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主要品种虽“青皮三号”,由于种植年代久,已严重退化,普遍发生早花。1991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引进“红引135(即BG52-135)”试种,表现很好。1992-1994年在全市6个乡进行生产示范种植,三年累计种植面积5万多亩。均未出现早,表现麻株高大粗壮、纤维产量比“青皮三号”高。据80多具种植户的调查,均比“青皮三号”,增产幅度为14  相似文献   

12.
赣棉杂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高衣分、大桃、抗虫杂交棉品种,2004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春彭泽县从育种单位引进该品种F1代包衣种子进行示范试种和品种比较试验。同年底,经专家考察确定该品种为2007年江西省棉花首推品种。  相似文献   

13.
赣棉96—1系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于1991年采用强优组合9115(泗棉2号×苏棉2号)与中棉所12号进行复合杂交,系统选育而成。1996、1997两年进行新品系比较试验,1998年参加江西省区域试验,均表现良好,单产皮棉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2-11%~16-60%。列参试各品系之首。纤维品质经中棉所测定:2-5%跨长28-9mm,比强21-6CN·tex-1,马克隆值4-7,符合优质棉标准。抗枯萎病测定,三点次,发病率两点为零,属抗枯萎病品种。该品系平均株高108-5cm,生育期135天,单株成铃2…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和推广旱地春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96年在定西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旱地地膜小麦比露地栽培每公顷增产966kg,增产38.2%。插穴密度每平方米28穴以上,雨水入渗率达97.2%。栽培上每公顷施N,P2O5养分总量135kg,播种450万至600万粒,每穴株数15~18,选择矮秆、增产潜力大、抗病、后期落黄好的中晚熟品种。采用集雨补灌,每公顷增产382kg,水分生产效率为9.6kg/hm2·mm。  相似文献   

15.
通州市是江苏省的红麻主要产区。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主要品种是“青皮三号”,由于种植年代久,已严重退化,普遍发生早花。1991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引进“红引135(即BG52—135)”试种,表现很好。1992—1994年在全市6个乡进行生产示范种植,三年累计种植面积5万多亩。均未出现早花,表现麻株高大粗壮、纤维产量比“青皮三号”高。据80多个种植户的调查,均比“青皮三号”增产,增产幅度为14.9-48.4%,故这一品种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6.
1996-1999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进行了油菜增产灵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油菜增产灵的处理,每公顷比清水对照增产120-135kg菜籽,增产率为7.0%-7.8%。  相似文献   

17.
浙农34是浙江大学农学系选育的中熟早籼新品种,2007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诸暨市于2007年引入该品种进行多点试验示范,表现为好种、好看、抗性强,生育期适中,产量潜力大。2008年加大试验示范和配套技术研究力度。经两年试验示范基本摸清了浙农34的特征特性和高产规律,总结完善了浙农34单产500kg/667m^2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豆品种沈农10号(沈农95—31)系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994年以沈农92-16为母本、沈农91—4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生理株型育种目标,经后代定向选育而成。2002年进行株系比较及产量鉴定,2003—2004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5—2006年参加省内区域试验,2006年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扩繁原原种和原种,  相似文献   

19.
鲁棉研33号(鲁H22),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最新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2003—2004年参加山东省抗虫棉区试,2007年参加山东省抗虫棉生产试验,经试验鉴定,综合性状表现突出。该品种于2006年和2008年分别获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编号分别为:农基安证字(2006第157号)、  相似文献   

20.
秋优62由不育系秋光A与恢复系9162配组育成,已于1997年5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秋优62在北京市平原地区做麦茬稻全生育期135~138d,做迟播中稻140~145d。株高100cm左右,叶片挺直,叶色较深,分蘖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