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前枣树管理中普遍喷施赤霉素,虽然喷施赤霉素能显著提高枣果产量,但喷施高浓度的赤霉素对枣果的品质、风味和产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经过5 a的不同浓度和不同频次的赤霉素喷施对枣果的影响试验,建议赤霉素的安全使用浓度为10 mg/kg,两次喷施间隔时间15 d。  相似文献   

2.
谭建新 《湖南林业科技》2012,39(2):49-50,65
通过对枣树施以不同量配比的碳酸氢铵与过磷酸钙的混合肥料以及结合叶面喷施生长素、赤霉素、生长素与赤霉素混合液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激素处理对枣树的枣吊长、枣股数、枣吊上的枣花数以及座果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施肥处理可提高枣树的开花座果数,其最佳施肥量为氮肥0.8 kg/株,磷肥0.4 kg/株。不同激素处理对枣树的开花座果数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程度各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交城县林科所开展的“骏枣老树更新复壮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试验,增产效果明显。初步掌握了老枣树更新后隐芽萌发和枣头枝生育的规律,提出了根据树龄、树势,分别采用轻、中、重更新方法,为改变老枣树低产面貌提供了经验。从试验中观察到,枣树结实力以3—6年生枣股最强,比10年生以上的高3—4倍。并对更新后植株生育规律,产量的构成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要提高老枣树产量,首先要提高3—6年生枣股比例。具体更新标准是:当树体内10年生枣股占枣股量35—40%左右、树龄在50—100年生的枣树,宜采用轻更新;树体内10年生枣股占枣  相似文献   

4.
枣树防落增产剂是防治枣树生理落果的新型复合植物生长发育调节剂,据1993年在河南新郑枣区的试验,能减少枣树落果32%-92%,增加枣果单重23%-41%,总的增产效益73%-115%。1994年经过进一步的试验,再次证实了枣树防落增产剂的增产效果是显著而稳定的,可在枣树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枣树,原产我国,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枣树耐旱、耐寒、耐瘠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枣果为中国特产,含有比一般水果高出一倍多的糖及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铁、磷等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能。全国栽培面积已达26.7万公顷。近年来,各地枣树栽植发展很快,栽培技术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等,同时由于枣树本身的生理特点,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一般只有1%~2%。这些问题致使枣的品质、产量上不去,严重影响了枣树栽植的经济效益,制约着枣树生产的发展。为此,我们对提高枣树坐果率的技术措施,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实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大程度解决了生产上的难题。一、枣头摘心这是枣树夏季修剪的一种技术措施。夏季进行枣头摘心,可调节营养分配,大大缓解新梢生长和结果之间的矛盾,促进枣头及二次枝的发育,提高坐果率。实验表明:当年每个二次枝的坐果数量比对照多48%,摘心第二年的增产效果更加显著,较对照增加两倍以上的产量。方法:枣头摘心在花期进行(6月下旬)。一般当新生枣头(非延长枝)出现4~5个二次枝时,强枣头留4个二次枝,弱枣头留3个进行摘心,即将顶梢剪去,摘心轻...  相似文献   

6.
枣树防落增产剂是防治枣树生理落果的新型复合植物生长发育调节剂。据1993年在河南新郑枣区的试验,能减少枣树落果32%~92%,增加枣果单重23%~41%,总的增、产效益73%~115%。1994年经过进一步的试验,再次证实了枣树防落增产剂的增产效果是显著而稳定的,可在枣树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比研究了小麦和玉米在枣树和杨树2种农田防护林带作用下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表明:枣树林带下的作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杨树林带.枣树林带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速度高于杨树林带51.4%,致使生物产量相对杨树林带高38.4%.不同种植方式小麦、玉米的粮食产量增加4.2%~13.0%.增产的原因之一是枣树林带下作物不同生育期农田土壤含水率均高于杨树林带.可见枣树林带的胁地作用弱于杨树林带.推广枣树防护林,实现枣粮间作,是提高民勤绿洲农业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民勤绿洲防护林带作用下作物生长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试验对比研究了小麦和玉米在枣树和杨树 2种农田防护林带作用下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表明 :枣树林带下的作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杨树林带。枣树林带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速度高于杨树林带 51 4% ,致使生物产量相对杨树林带高 38 4%。不同种植方式小麦、玉米的粮食产量增加 4 2 %~ 13 0 %。增产的原因之一是枣树林带下作物不同生育期农田土壤含水率均高于杨树林带。可见枣树林带的胁地作用弱于杨树林带。推广枣树防护林 ,实现枣粮间作 ,是提高民勤绿洲农业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陕北低产枣树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陕北枣树低产的原因,选择枣树土肥水管理、修剪和病虫防治三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项关键技术是低产枣树增产的主因,一般增产30% ̄60%。其中枣树土肥水管理技术是低产枣园改造的基础,修剪是调节树体营养,增大结果空间的有效途径,病虫防治是减少枣果损失的有效措施,在滩水地枣园可减少40%以上的产量损失,三项关键技术的应用,还可显著增加吊股比,果吊比,单果重和枣果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延川县枣果的生长发育及落花落果原因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枣树花期管理的措施,即断根、摘心、环切、环剥;喷布植物激素和微量元素;改善花期座果的环境条件等。并通过提高座果率,达到枣树增产、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锌素水平对红枣的品质影响。从红枣果实发育期至采收期,每隔15天在树体进行锌浓度处理后,3天后在不同方位采样,以不喷施锌素为对照,研究阿克苏骏枣果实生长发育时期,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采收期时,0.05%浓度锌处理可使红枣类黄酮含量达到4.77 mg/kg;0.10%浓度锌处理使红枣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达到38.25%和14.55%;0.15%浓度锌处理使红枣蛋白质、Vc含量达到0.69 g/kg和2.28 mg/kg;0.20%浓度锌处理使红枣花青素含量达到0.014 mg/g,0.30%浓度锌处理使红枣总酚含量达到0.093 mg/g。锌处理对红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内蒙古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认定的红枣良种蒙枣1号、蒙枣2号、蒙枣3号脆熟期果实为供试材料,对氨基酸、营养成分、矿质元素等含量进行测试分析。蒙枣1号果实总氨基酸(TAA)、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果实总酸(以柠檬酸计)、粗纤维、维生素C、粗脂肪、Fe和Zn含量最高,分别为0.979 g·100 g^-1、0.178 g·100 g^-1、0.61 g·100 g^-1、1.54 g·100 g^-1、0.39 g·100 g^-1、0.70 g·100 g^-1、7.82 mg·kg^-1和7.30 mg·kg^-1。蒙枣2号果实可溶性总糖、糖酸比和Ca含量最高,分别为19.76 g·100 g^-1、56.46和294.65 mg·kg^-1。蒙枣3号果实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1.98 g·100 g^-1和34.50 g·100 g^-1。Pb、Cd、Hg、As的含量极少或未检测出。通过测试分析,为蒙枣1号~3号品质评价和进一步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建华 《山西林业科技》2020,49(1):43-44,52
‘冬皇枣’是从‘冬枣’中选育出的优良奇特鲜食特大果形枣树新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果实横径大于纵径,形状特殊类似蟠桃,结果早,丰产、稳产,果实特大、外形奇特美观。管理好的丰产园,脆熟前期鲜枣总糖23%,可滴定酸0.5%,维生素C含量352 mg/100 g,可食率97.6%,平均单果重35.8 g,风味酸甜,鲜食品质极佳,贮藏期长。成熟期比冬枣早10d^15d,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进行叶面喷施。通过对100ppm、300ppm、400ppm、500ppm、700ppm和一个清水对照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得出300ppm可以提高百粒重、座果率、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5.
4个银杏主要产区的银杏花粉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银杏主产区百年银杏雄树花粉为材料,分别测定了花粉中黄酮、内酯、VC、VB1、VB2、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四大产区的银杏花粉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总黄酮、内酯、VC、VB1、VB2、氨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8.760 1 mg/g、5.159 6 mg/g、14.955 6 mg/100g、12.948 3 mg/100g、65.071 5 mg/100g、23.649 4 g/100g,泰兴和南雄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分别为20.446 5 mg/g和19.579 9 mg/g;南雄地区的内酯含量最高,为7.822 0 mg/g,郯城地区的最少,为2.899 5 mg/g;泰兴的花粉VC含量最高,为27.219 8 mg/100g,桂林地区的含量最少,为6.365 4 mg/100g;桂林地区的VB1含量最多,为22.391 9 mg/100g,泰兴地区的最少,为7.234 7 mg/100g;桂林地区的花粉VB2含量最多,为93.6442 mg/100g,郯城地区的最少,为49.655 0 mg/100g。总体来看,银杏花粉的品质比较优秀,但开发应因地而异,结合营养元素含量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6.
文冠果种子营养丰富、含油率高。花色品种多样且好看,花期长达20多天。但由于文冠果种子较难萌发,实验主要研究文冠果种子各部位是否含有抑制物,各部位抑制物含量比较,及用赤霉素处理后是否能降低抑制,使其能大面积种植。实验取饱满的文冠果种子的种胚、胚乳、种皮和完整种子各2g,研磨后,分别用蒸馏水和80%甲醇溶液在0℃下静止提取定容,制成浓度为0.5、0.1、0.15g/mL的溶液,倒入培养皿中每皿放100粒白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每种处理3次重复。用200g/mL的赤霉素浸泡饱满的文冠果种子2天,再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结果表明:文冠果种子的蒸馏水提取液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较弱,而甲醇提取液对其抑制较强,被赤霉素处理后抑制作用都有所减弱,但不能完全消除。文冠果种子各部分都含有含有抑制物,其中种皮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17.
在太谷县小白乡、明星镇、侯城乡等9个壶瓶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开展优树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复选出的12株壶瓶枣优树在产地具有典型代表性。在丰产指标上,12株优树的冠幅产量达0.28 kg/m2,平均株产47.63 kg,表现出优良的丰产性状,其中,2号和11号的冠幅产量较高,均在0.5 kg/m2以上;在果实经济性状上,12株优树枣果的平均糖含量为28.11%,平均VC含量为462.86 mg/100 g,平均可食率为97.71%.对入选的12株壶瓶枣优树的10个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优树表现出显著的变异特征,这种变异将为优树的综合评价、优中选优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红盖露’苹果在伊犁河谷的栽培表现情况,对‘红盖露’果实品质及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盖露’单果质量平均为190 g,果形指数0.89,果实硬度11.7,口感酥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固酸比2.67,酸甜适口。果实营养成分丰富,水解后还原糖13.2%,还原糖7.90%,糖酸比为4.26,果实酸甜;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分别为25.3、0.18、2.0 mg/kg;矿物质元素含量较丰富,K、P、Mg、Ca含量分别为1 261.4、92.0、60.3、59.4 mg/kg,其次是Na、Fe、Cu、Zn,分别为5.3、1.8、1.0、0.3 mg/kg。红盖露苹果果实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伊犁河谷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稀土对刺槐苗木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兰勇  王九龄 《林业科学》1997,33(4):374-379
稀土对刺槐苗木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赵兰勇,梁玉堂(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安271018)王九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稀土,刺槐,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效率,矿质元素含量近年来,稀土元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已...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是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高山针叶林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试验采用混合采样法,采集金沟屯林场不同林班的土样,对其土壤水分及土壤养分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有林地的土壤含水量(14.98%~18.75%)、有机质(19.0234~22.6999g/kg)、全氮(0.8350~0.9558g/kg)、全磷(0.3618~0.3988g/kg)、全钾(13.4389~14.0865g/kg)、碱解氮(82.2826~86.3147mg/kg)、速效磷(8.841O~9.7346mg/kg)、速效钾(170.0350-303.5020mg/kg)的含量均高于无林地的土壤含水量(10.20%~12.13%)、有机质(13.6614~16.8208g/kg)、全氮(0.4480~0.5040g/kg)、全磷(0.3388~0.3753g/kg)、全钾(11.9508~12.9810g/kg)、碱解氮(69.4000~72.0350mg/kg)、速效磷(5.839O~6.2873mg/kg)、速效钾(100.1399~206.9860mg/kg)的含量,这说明落叶松对土壤有着较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