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光皮树扦插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高效的扦插技术体系,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了光皮树扦插过程插穗中IAA、ABA、GA及ZR 4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研究了光皮树扦插生根的生理生化机理。结果表明:光皮树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含量与生根密切相关,高浓度的内源IAA及低浓度的内源ABA有利于插穗根原基分化形成及生长发育,高浓度的内源GA抑制了光皮树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光皮树扦插生根的不同时期,其内源ZR的作用不同,低浓度的内源ZR促进根原基分化形成,而较高浓度的内源ZR有利于根原基生长发育;4种内源激素的初始含量与生根率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IAA、ZR的初始含量与生根率呈正相关,而ABA、GA呈负相关,其中IAA与生根率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2.
华北五角枫‘京2’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高效的扦插技术体系,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了华北五角枫‘京2’扦插过程中插穗内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玉米素(ZR)4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研究了华北五角枫‘京2’扦插生根的生理生化机理。结果表明:华北五角枫‘京2’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含量与生根密切相关,插穗根原基分化形成及生长发育在高浓度的内源IAA及低浓度的内源ABA作用下被促进,华北五角枫‘京2’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在高浓度的内源GA作用下会被抑制;华北五角枫‘京2’扦插生根的不同时期,其内源ZR的作用不同,低浓度的内源ZR促进根原基分化形成,而较高浓度的内源ZR有利于根原基生长发育;4种内源激素的初始含量与生根率的相关性表现出不同,ABA、GA的初始含量与生根率呈负相关,而IAA、ZR呈正相关,其中IAA与生根率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3.
绣球丁香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绣球丁香嫩枝扦插生根机理,建立高效的扦插繁殖技术体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玉米素(ZT) 4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插穗生根过程中,IAA、ZT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而后缓慢升高的变化趋势;ABA含量呈现出在波动中下降的趋势,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和不定根表达期达到最低值;GA3含量在整个生根过程中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仅在不定根表达期出现小幅度上升;相反,IAA/ABA比值基本处于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可见,较高含量的IAA、ZT及较高的IAA/ABA比值与扦插生根成正相关,而ABA和GA3与扦插生根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兴安圆柏扦插生根过程中相关内源激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兴安圆柏扦插生根率,探讨兴安圆柏的扦插生根机理,以改进的HPLC法测定了兴安圆柏插穗生根过程中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生根初期,插穗有1个衰老过程,插穗生根部位的IAA、ABA、IAA/ABA和GA含量均呈降低趋势,ZT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相比,激素处理提高了扦插初期插穗生根部位IAA、IAA/ABA值,而降低了GA含量,这些变化都促进了插穗生根;激素处理虽然不能改变插穗内部ABA的含量,却促进了IAA由茎尖向插穗基部的运输;IAA/ABA值较高以及低浓度的GA含量,都有利于愈伤和根源基的形成;插穗内源激素的动态平衡,共同调控不定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火龙果茎段鲜样及不同来源愈伤组织的脱落酸(ABA)、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四个内源激素的含量,以期找到火龙果愈伤组织再分化率低的内源激素规律,为火龙果花药培养中合理添加外源激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火龙果茎段中内源IAA和ZT含量较高易于愈伤组织的诱导。火龙果茎段鲜样中的GA3含量明显低于茎段或花药愈伤组织,ABA含量则高于茎段愈伤组织,小于花药愈伤组织。花药诱导的愈伤组织中IAA的含量明显低于茎段愈伤组织,而ABA的含量却高于茎段愈伤组织,花药愈伤组织的ABA/GA3、ABA/IAA的比例都明显高于茎段愈伤组织,其中未分化花药愈伤组织的ABA/GA3的比值是茎段愈伤的6.71倍、是可分化花药愈伤组织的3.82倍,ABA/IAA的比值是茎段愈伤的43.68倍、是可分化花药愈伤组织的16.02倍,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由此表明,较高含量的ZT和IAA对花药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分化有明显优势,而高含量的GA3则会对不定芽分化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GA3/ZT值保持在较低水平对于不定芽的分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刘雷  蒋攀  黄怡  杨洋  苟静  赵丹  王涛  戴维  漆冬梅  胡进耀 《种子》2020,(3):92-100
以大马士革Ⅲ玫瑰为材料,选用生长素种类、生长素浓度、浸泡时间和扦插基质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其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测定并比较生根过程中POD、PPO和IAAO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马士革Ⅲ玫瑰嫩枝扦插生根是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兼有皮部生根的综合生根型。不同生长素种类间生根率和生根指数差异极显著,根长差异显著;不同生长素浓度水平间生根数和生根指数差异极显著;不同浸泡时间水平间生根率差异极显著,生根指数差异显著;不同扦插基质间生根率和生根指数差异极显著。综合生根率、根长、生根数和生根指数4个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扦插育苗的最佳水平组合。插穗生根过程中,POD、PPO和IAAO活性各自呈现一定规律的动态变化。POD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和不定根形成期各有一个明显峰值,属双峰型变化曲线;PPO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内持续上升,进入不定根形成期和伸长期后活性逐步下降;IAAO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和不定根形成期内持续上升,进入不定根伸长期后活性逐步下降。使用生长素ABT 1和IBA处理插穗后,改变了插穗内3种氧化酶活性,与不定根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筛选出了大马士革Ⅲ玫瑰最佳扦插因素组合,得到与生根密切相关的3种氧化酶生根期活性变化规律,初步揭示了扦插生根机理,对大马士革Ⅲ玫瑰嫩枝扦插育苗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沙生柽柳扦插生根过程及其插穗内源营养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沙生柽柳无性繁殖生根机理,在室内扦插培养的条件下,笔者对沙生柽柳扦插生根过程进行观察,并对插穗培育过程中的内源营养物质进行动态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生柽柳插穗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切口处未形成愈伤组织,不定根可突破插穗表面皮层而长出;沙生柽柳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后呈现稳定的变化过程,可溶性蛋白质呈现平缓降低到加速升高的变化趋势;IBA可诱导沙生柽柳插条内源营养物质的形成,测定插条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1 年生硬枝插条中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高于多年生老枝,这由枝条木质化程度及其代谢的强弱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最佳的马铃薯块茎再生体系,本研究分别以‘夏坡蒂’、‘费乌瑞它’以及‘克新1号’的试管薯和大田薯为试验材料,采用控制变量法对马铃薯块茎再生体系进行筛选,以获得其培养基最佳激素浓度配比,并对不同来源马铃薯块茎不定芽分化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夏坡蒂’、‘费乌瑞它’和‘克新1号’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组合分别为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1 mg/L ZT、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2 mg/L ZT和MS+1 mg/L IAA+1 mg/L 6-BA+0.5 mg/L GA3+2 mg/L ZT。‘夏坡蒂’与‘费乌瑞它’的不定芽最佳分化培养基组合为MS+1 mg/L IAA+1 mg/L 6-BA+0.5 mg/L GA3+2 mg/L ZT;‘克新1号’的最佳分化培养基组合为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2 mg/L ZT。试管薯的块茎不定芽分化率显著高于大田薯。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相对稳定、高效的‘中国红’粗肋草植株再生体系,本研究以‘中国红’粗肋草的嫩茎腋芽原基、嫩叶为外植体,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初代培养基、芽增殖分化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和配比以及生根培养方法等进行筛选优化。结果表明:适宜建立‘中国红’粗肋草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再生体系的外植体为腋芽原基;最佳诱导愈伤组织的初代培养基为1/2MS+2,4-D 0.2 mg/L+6-BA 0.5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腋芽原基83.3%,嫩叶为23.9%;适合腋芽原基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激素配比为6-BA/IAA组合,愈伤组织分化率为65.7%~67.6%、主要以体细胞胚性途径形成再成芽、芽增殖系数5.3~5.8;适宜的生根接种、培养方式为体细胞胚植株断根促根培养,生根苗生根率99.2%。本研究已初步建立和优化以腋芽原基为外植体的稳定‘中国红’粗肋草体细胞胚发生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可进一步改良优化,为今后‘中国红’粗肋草工厂化及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肖滢  邓勇  杨凯  赵波  万平 《分子植物育种》2023,(15):4973-4980
以小豆品种‘京农6号’子叶节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旨在建立‘京农6号’子叶节再生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对农杆菌菌株EHA105侵染子叶节的时间、诱导愈伤生成的适宜6-BA浓度、诱导不定芽的激素浓度及配比及诱导不定根生长的IBA浓度等影响子叶节再生遗传转化体系的因素,结果发现农杆菌EHA105侵染的最佳时间为50 min,GUS阳性率为67.5%;诱导愈伤的适宜6-BA浓度为2.0 mg/L,诱导率为91.4%;诱导不定芽的最适激素是5.0 mg/L ZT,出芽率为62.0%;而0.1 mg/L IBA诱导不定根的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100.0%。本研究建立了小豆‘京农6号’子叶节外植体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再生植株,为小豆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小豆功能基因组学和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勒杜鹃(Bougaivillea glabra)为材料,研究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和碳氮营养的变化,为勒杜鹃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勒杜鹃花芽分化前期L姐和GA3含量降低,ABA、ZT含量的升高;花芽分化中期GA3、ABA含量继续上升,ZT略有下降;花芽分化末期,ZT/IAA、ABA/IAA、ZT/GA3、ABA/GA3比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在初花期时ZT/IAA、ZT/GA3呈现下降趋势。勒杜鹃花芽分化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总氮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2.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分蘖期间内源激素及糖氮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明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分蘖期间内源激素及糖氮比的影响,本试验以小麦品种绵阳26为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和作物生理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提高了分蘖节内ZT含量和ZT/IAA、ZT/ABA、IAA/ABA、GA/ABA比值,降低了ABA含量;在分蘖前期降低了IAA和GA含量,分蘖进入两极分化阶段IAA和GA含量升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莲雾产期调节的内在生理生化机理,以‘粉红种’莲雾为材料,研究莲雾反季节遮阳催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IAA、GA3、ABA、ZT含量的动态变化和激素平衡(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遮阳处理后,叶片的IAA、ZT、GA3、ABA含量均降低;喷施催花药剂后,IAA、ZT、ABA含量上升,GA3含量下降。遮阳抑制了莲雾的营养生长。在花芽分化期,高水平的ABA、ZT,低水平的GA3,IAA/ABA、GA3/ABA、(IAA GA3)/ABA低,ZT/GA3高有利于莲雾成花。其中,高水平的ABA、GA3/ABA低、ZT/GA3高可能在莲雾的花芽分化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诱导油松不定根高频发生的实验系统,研究以组培不定芽和实生苗下胚轴插穗为材料,进行适合油松不定根诱导材料的筛选。在此基础上,以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子叶、苗龄、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BA、BA)组合以及预处理对其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下胚轴插穗比组培不定芽具有更高的不定根发生潜力;以2周龄实生苗的下胚轴为材料,在1/2 DCR+ 20 g/L蔗糖+ 6 g/L琼脂+ 4 mg/L IBA、pH 5.8的培养基上预培养15天,然后转到去除IBA的相同成分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根效果,此条件下生根率最高可达96.67%,这为进一步研究油松不定根发生的相关机理提供了可行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豆杉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南方红豆杉嫩枝扦插的最优条件,解决南方红豆杉的繁殖难题,本研究拟通过激素、消毒时间、激素处理时间、插穗年龄和扦插基质等5个因素对南方红豆杉扦插愈伤率、生根率、根长和根数的影响,研究南方红豆杉的扦插技术。结果表明,激素、插穗年龄和扦插基质对红豆杉的扦插影响较显著,消毒时间和激素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不显著。南方红豆杉最优扦插组合为:A2B1C1D2E1,IBA 1000 mg/L+高锰酸钾消毒30 s+激素浸泡30 s+成年树插穗+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1:1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