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用晋薯2号、内薯3号、紫花白3个品种为材料,对马铃薯生育期间叶片内源GA3、IAA、CTK、ABA的含量变化与块茎产量形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ABA含量与块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CA3/ABA、IAA/ABA、CTK/ABA3个比值变化与块茎产量和产量增长速率呈负相关。大块茎形成期ABA含量低,GA3/ABA、IAA/ABA、CTK/ABA比值大,淀粉积累期IAA含量高,ABA含量高的品种,块茎产量高、产量增长速率快、产量形成早。  相似文献   

2.
PP333对小麦苗期矮化与抗衰效应的内源激素解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5mg/LPP(333)浸种可使麦苗呈现矮壮的株型并延缓叶片衰老.笔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苗期各叶内GAs、IAA、ABA、iPAs。ZRs与DHZRs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1)与对照相比,PP(333)使麦叶GAs和IAA含量持续较低,而CTKs含量则持续较高;伸长期的麦叶ABA含量显著较高,衰老期则大幅度降低。(2)PP(333)一方面使伸长期各叶的GAs/ABA或(GAs+IAA)/ABA比值显著降低,从而使之矮化;另一方面又使各叶衰老前的CTKs/ABA比值明显上升,表现为叶片功能期的延长。  相似文献   

3.
冷藏期间板栗胚内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析了冷茂期间板栗内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未萌动,萌动和发芽的板栗胚内ABA含量依次降低,而CTKs含量依次升高。-2℃下冷藏过程中,板栗胚内ABA,LAA和CTKs的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变化。150~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虽使板栗胚内激素含量表现出差异,但并未改变ABA/(CTKs+IAA)的比值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变化的趋势。CO2处理时间的长短对板栗  相似文献   

4.
小麦大粒品种内源CA3及ABA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小麦大粒品种86(79)子粒和旗叶中内源GA3及ABA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86(79)子粒和旗叶中的GA3含量高,而ABA含量低,旗叶中GA3/ABA与光合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r=0.8840),子粒中GA3/ABA与子粒灌浆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9070),而旗叶中的GA3/ABA与子粒中的GA3/ABA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试验得知辽宁山楂种子层积后熟期长的主要原因是坚硬的种壳不开裂所致。层积过程中吸氧量、过氧化氢酶活性、GA3/ABA、IAA/ABA、ZR/ABA比值与层积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ABA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在层积过程中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贮藏对百合切花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了不同温度贮藏对百合切花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4±1)℃贮藏,内源乙烯释放量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峰,且始终低于常温(28±2)℃贮藏;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_3)含量高于常温贮藏;脱落酸(ABA)高峰较常温贮藏延迟6d出现。ABA水平变化、ABA/IAA和ABA/GA_3之比值与花朵外部形态变化具有同步性,ABA可能是影响切花衰老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TO3诱导水稻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经TO3处理的水稻幼穗等器官中内源ABA、IAA和GAs含量,分析这3种激素含量的变化与TO3诱导水稻雄性不育的关系。研究表明,TO3能使水和妥幼穗、花药等器官中的内源ABA含量显著增加;IAA和GAs含量明显亏缺;IAA+GAs与ABA比值明显变小,这是阻碍育性正常表达,以致水稻雄性器官最终败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早熟小麦与其亲本内源激素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早熟品种河农326及其中熟亲本冀麦24号为试验材料,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系统测定了两品种幼穗分化和子粒发育阶段4种内源激素IAA、ZR、GA3和ABA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幼穗分化阶段,两品种GA3和ZR含量对幼穗分化进程影响较大,IAA和ABA含量较低且变化较小,主要通过激素平衡影响幼穗分化。其中,河农326的GA3峰值出现早且绝对值较高,其ZR含量也相对处于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马铃薯品种春薯3号、春薯5号、费乌瑞它和大西洋进行试验处理,测定株高、茎粗、匍匐茎数量、微型薯数量和块茎直径等表型性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等光合指标,对雾培马铃薯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产量表现为大西洋最高,微型薯为68.33粒,其块茎快速膨大速度最快,为费乌瑞它的4.5倍。块茎产量形成过程中和胞间CO_2浓度呈负相关、与匍匐茎数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甘薯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具有不同产量潜力及不同干物率的甘薯品种光合特性的差异,为其在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淀粉型甘薯品种桂粉2号和本地薯为材料,研究其不同时期块根干物率、叶片光合作用及收获时鲜薯、薯干产量.[结果]高淀粉甘薯品种桂粉2号在生育期77~107 d期间干物率呈上升趋势,107 d后其增长缓慢并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而低淀粉品种本地薯在整个生育期中其干物率增长均较缓慢,变化较平稳.桂粉2号和本地薯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在36~77 d内呈不断增加趋势,77 d后明显下降,而胞间CO2浓度在36~60 d内呈增加趋势,60d后呈下降趋势.不同时期高淀粉品种桂粉2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高于本地薯.[结论]高淀粉型甘薯品种桂粉2号的鲜薯产量虽然低于低淀粉型品种本地薯,但其干物率、薯干产量和光合能力均高于本地薯.本地薯的光合速率变化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桂粉2号光合速率变化由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