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月二十七日,我们收到江苏养蜂专业户庄耀明由安徽无为县邮来的意蜂成年蜂染病标本,由于多日邮程,每只标本腹内器官已腐烂变干,无法清楚地辨认各自的位置,仅分别就马氏管和肠道位置取样制片,通过室内病原鉴定,前片发现大量的蜜蜂马氏管变形虫(下简称变形虫)孢囊,兼有个别椭圆形的蜜蜂孢子虫(Nosema apis)孢子。后片却见到许多蜜蜂孢子虫孢子,也兼有部分变形虫孢囊。庄耀明同志附信写道:“目前我蜂场患有爬蜂疾病,经多方请教及各种药物治疗仍未见疗效,有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我县已有不少蜂场患有同样疾病,有的已垮台,  相似文献   

2.
防治蜜蜂“爬蜂病”验方蜜蜂“爬蜂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广泛流行的一种蜜蜂传染病。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此病是由蜜蜂螺原体或螺原体与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等的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种成年蜂疾病。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多次对比试验,认为用灭滴灵和氟顺酸的混合药液防治“爬蜂病”效果...  相似文献   

3.
蜜蜂“爬蜂病”的综合防治陆引法(浙江省平湖市畜禽防检站)蜜蜂“爬蜂病”是一种成年蜂发生的急性传染病。病因主要是感染蜜蜂螺原体(我市发病蜂群取样后送省畜禽防检站化验均找到螺原体)、变形虫、孢子虫、病毒以及杆菌等,在过早繁育、饲喂劣质饲料、消毒不严,低温...  相似文献   

4.
蜜蜂生物学是研究蜜蜂的形态、进化和行为特点,以及蜂群结构和功能规律的学科。蜜蜂生物学研究越来越引人关注。文中主要综述了近20年来蜜蜂级型分化、蜜蜂学习记忆和蜜蜂性别决定机理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一、蜜蜂的分类蜜蜂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蜜蜂属.而蜜蜂属有大蜜蜂、小蜜蜂、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四种.大蜜蜂和小蜜蜂处于野生状态,目前用于生产的仅有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这两种蜜蜂在自然情况下不能交配,试用人工授精也未能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由于无人知晓的原因,蜜蜂的免疫系统正受到损毁,这种现象叫做"蜜蜂获得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征",或者叫"蜂群衰竭失调症".随着蜜蜂免疫系统的衰弱,它们已不能抵抗各种疾病的侵袭.事实上,在被感染的蜜蜂的胃里发现的各种疾病数量,超过以前100年里蜜蜂所感染的疾病数量的总和.原来健康活泼的蜜蜂家族,现在变得弱不禁风起来.  相似文献   

7.
曾志将 《中国蜂业》2009,60(12):22-24,28
蜜蜂生物学是研究蜜蜂的形态、进化和行为特点,以及蜂群的结构和功能规律的学科。蜜蜂生物学研究属于基础性研究,而重大基础性研究成果往往都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蜜蜂微孢子虫病(microsporidian disease)病原为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p.),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对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病的越冬蜂进行研究发现,蜜蜂微孢子虫感染率与蜜蜂越冬安全关系密切,各组合实验蜂群蜜蜂越冬死亡率均为差异极显著(U检验,P0.01),即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的蜂群,蜜蜂死亡率和饲料消耗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程度发生下痢症状。为蜜蜂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数据,为进一步筛选功能基因奠定基础,从而推动我国特色蜜蜂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强  曾志将 《蜜蜂杂志》2009,29(10):6-7
蜜蜂是多雄性社会昆虫.在分蜂过程中它们主要通过信息素和蜂舞进行交流.不同种的蜜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以同群饲养的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观察在自然分蜂中意大利蜜蜂是否能解读并参与中华蜜蜂的自然分蜂.结果表明,意大利蜜蜂会参与中华蜜蜂的分蜂.说明意大利蜜蜂具有解读中华蜜蜂自然分蜂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蜜蜂是研究社会性行为、生态学以及神经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开展相关功能基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鉴于蜜蜂的社会性及清洁行为等特征,其有关功能基因验证的研究进展缓慢。本文对转基因技术、RNA干扰技术及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在蜜蜂功能基因验证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蜜蜂功能基因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蜜蜂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蜜蜂与生态平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蜜蜂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其传粉作用是其他生物无法替代的.众多研究证明蜜蜂对生物多样性的促进和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在生态系统的恢复、珍稀植物的保护以及高原荒漠地区的开发利用等工作中也越来越多地关注蜜蜂的作用.从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以及蜜蜂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两个方面阐述了蜜蜂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在大部分膜翅目昆虫里,亲属辨认与监督不仅对个体有利,而且对群体也至关重要.在意大利蜜蜂蜂群里,工蜂就会对工蜂卵和蜂王卵进行辨认与监督,使群体快速繁衍.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工蜂对受精卵的辨认与监督特性.结果表明,在中华蜜蜂蜂群中,工蜂在2 h之内把意大利蜜蜂的卵全部清理,而中华蜜蜂的卵至少有80%被保留;在意大利蜜蜂蜂群中,工蜂会在4 h之内基本把中华蜜蜂的卵全部清理,但意大利蜜蜂的卵至少还有90%被保留.  相似文献   

13.
蜜蜂基因组的研究在经历了一段瓶颈之后,随着近几年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遗传基因的定位和转基因技术来寻找影响性状及群体遗传结构的基因,从而应用于蜜蜂品种起源、免疫反应与疾病防御机制、脑功能、变态反应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蜜蜂品种起源、蜜蜂基因组进化、蜜蜂免疫通路基因、蜜蜂型态(等级)分化基因表达、蜜蜂神经激素GPCRs基因、蜜蜂毒液变态反应原Apim6变态反应基因等功能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蜜蜂不同性别、生物型,不同的季节和不同活动方式上能量代谢和温度调节的方式及其之间的差别和变化情况,说明这种方式是蜜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性,是适应于蜜蜂个体和群体生物学功能的需要而变化的,对蜜蜂的繁衍生息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情况福州城门温墩村养蜂户林振营饲养中蜂20群,1983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全场蜂群突然爆发了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成年蜂损失惨重。这种病害早于二十年代欧洲大部分国家及苏联和美国(Bulger,1928)发生过,四十至五十年代在新西兰(Palmer—Jones,1949)和南美洲(Stejskal,1958)也曾经  相似文献   

16.
<正>蜜蜂中毒是养蜂生产中常见现象,如何正确辨别蜜蜂的中毒对养蜂生产十分重要。根据养蜂生产的实际情况,蜜蜂中毒主要分为农药中毒和植物源中毒。一、蜜蜂中毒的主要症状1.蜜蜂农药中毒:农药通过各种途径侵害蜜蜂的神经系统,以致蜜蜂的足、翅、消化道等失去功能,使其无法定位觅食,最后因饥饿缺水死亡。蜜蜂农药中毒的症状主要是,蜂场突然出现大量蜜蜂死亡,死蜂后足带  相似文献   

17.
蜜蜂趣闻     
科学家早已研究发现 ,昆虫大都是利用声音信号进行空中联络和定向的 ,如蜜蜂能利用声脉冲向自己的同伴指出到食物源的距离。蜜蜂对距离的估算 ,依据的是在飞行中肌肉能量的消耗量 ,以脉冲的数量和发出后所用的时间对其进行编码后发出的。蜜蜂这种完善的通讯方式 ,就连哺乳动物如猴子和海豚也不具备类似的功能。蜜蜂对电场极为敏感 :在雷雨到来之前 ,就能感觉到电场强度的变化 ,以便自己及时隐蔽起来 ;蜜蜂在与蜂巢壁、蜂房摩擦时 ,会得到 90nC (纳库 )的电荷 ,这差不多是蜜蜂处于静止状态下的10 0多倍。原来 ,蜜蜂在黑暗而拥挤的蜂巢内部…  相似文献   

18.
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中肠消化酶活性差异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中华蜜蜂(A.c.cerana Fab.)和意大利蜜蜂(A.m.ligustica Spinola)的成年工蜂、幼虫中肠内蛋白酶、淀粉酶、蔗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幼虫之间三种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而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的成蜂间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意大利蜜蜂高于中华蜜蜂;淀粉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为差异显著(P<0.05)、差异极显著(P<0.01),中华蜜蜂高于意大利蜜蜂;同一蜂种内,成年蜂中肠液内的三种酶活性,均高于大、小幼虫,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黄文诚 《蜜蜂杂志》2008,28(7):11-12
蜜蜂孢子虫病通常是指西方蜜蜂被蜜蜂孢子虫(Nosema apis Zander 1909)寄生发生的一种慢性病,在北方由于越冬期间长病情较重.病情严重时,染病蜜蜂往往在冬末和早春在巢内和巢门前及其他地方下痢,使蜜蜂孢子虫孢子污染巢脾、蜂箱、蜜源及水源.  相似文献   

20.
非洲化蜜蜂     
非洲化蜜蜂是非洲蜜蜂与欧洲蜜蜂 (意大利蜜蜂或欧洲黑蜂 )自然杂交形成的杂交蜜蜂 ,它攻击性很强 ,被称为“杀人蜂”。 1 956年巴西著名遗传学家W .E .克尔博士从南非比勒陀利亚引进了 50只东非蜂蜂王至巴西南部 ,作为蜜蜂育种项目。当时 ,欧洲蜜蜂已是当地广泛应用于生产的蜂种 ,但它很不适应热带气候。而非洲蜜蜂对热带气候和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很强 ,繁殖力也强 ,但它性情凶暴、喜螫人畜。克尔博士将引进的非洲蜜蜂与欧洲蜜蜂 (意大利蜜蜂 )进行杂交 ,目的是培育出适应热带气候的杂交蜂种 ,也就是既适应热带气候又不爱螫人的蜜蜂。不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