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夏津县把减轻农民负担的重点放在精减村干部、提高村干部的办事效率上,通过推行村干部交叉任职制度,最大限度地卸掉农民身上的“包袱”,去年,全县共精减村组干部1000多人,仅干部工资一项就直接减轻农民负担50万元。 1996年以来,夏津县按照“精减高效”的原则,在全县推行了村干部交叉任职制度,大力精减村组干部。  相似文献   

2.
赵光哲 《新农业》2004,(7):11-11
由于村干部的工资由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公益林管护列支。工资有了保障,想要当村干部的人也多了起来。为了保证上来的村干部真干事,新宾县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赵光哲  肖峰 《新农业》2005,(2):11-11
新宾县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干部工资由财政转支付的新特点,改进村干部工作考核方式,将过去的由乡镇党委、政府“包揽式”考核村干部,转为村干部向党委、政府和党员、村民代表“双向述职立体考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据《瞭望东方周刊》第34期报道,自2005年开始,湖北省通山县洪港村推行村干部工资“票决制”——由村民给村干部投票打分,最后按分数多少给村干部发工资。这一举措被专家看作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烟台市牟平区刘家夼乡针对全乡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实际情况,以解决农村干部工资报酬为突破口,以开发“百亩经济田”为途径,着力培植集体经济生长点,收到明显成效。 近几年,刘家夼乡农民个体经济和乡办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薄弱,多数村干部工资报酬靠农民提留,并由此带来一系列恶性循环:村集体缺乏对群众的服务功能,村党组织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限的提留用于支付干部工资,公益事业得不到改善,集体经济无力发展;村干部工  相似文献   

6.
2000年3月6日,对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后斜子村农民来说,是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日子。这一天,镇经管站的财会人员要来审核1月份的账目了,村干部和几位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以及20多名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一大早就在村会议室里等着了。 上午8点,村党支部书记张照友一段简短的“开场白”后,财务审核工作开始了。 “发放2000年村干部工资29817元,补发村干部历年欠发工资5169.71元;春节拥军优属买水果、年画支出75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旬邑县为调动村官积极性,采用选拔副科级干部的办法,先后有23名先秀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开始享受“副科”级待遇,村干部工资由县财政专项列支。并称这样一来,村官“事业有舞台,村官有奔头”。  相似文献   

8.
一是规范村级两委人数、补贴标准。村级定额补贴人数按照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文件执行,即:人口在1000人以上为3人以内,人口在1000-2000人为4人以内,人口在2000人以上5人以内。其补贴标准和限额由县乡(镇)政府制定的具体标准执行。 二是规范相关费用支出“限额制”管理。根据“群众受益、民主决定、量力而行、上限控制、加强监督”的原则,非生产性支出(不包括村干部的工资补贴金额)总额上限严格控制在村财收入的20%以内,对于向  相似文献   

9.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村提留费,如何确保村级组织的各项事务性活动、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级干部特别是乡镇村干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坚持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责任感,除了要认真用好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稳定现有村财收入外,还应下大力气把好以下十关: 一是把好人员工资关。严格执行每个村享受定额补贴的村主干控制在3—5人政策规定,为此,必须精兵简政。具体做法是:人口2000人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村级财务不清,村干部动用公款大吃大喝,村级招待费无度上升现象在一些地方较为普遍,已成为农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加重了农民负担,引发了大量的群众上访,而且败坏了党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大局的稳定。如何才能彻底有效地遏制这一歪风邪气的蔓延?近几年来,乐陵市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对全市农村干部实行“三二一”工资包干制,取消村级用公款招待,招待费计算于村干部工资中,从而筑起了一道“利益屏障”,有效地解决了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张剑华 《新农村》2000,(11):2-2
村级组织是农村组织的基础,是农村工作的落脚点。目前,村干部“流失”现象日趋严重,应当引起各地高度重视。笔者在浙江省嘉兴市某镇调查中了解到,该镇流失的村干部达10人之多,占该镇村干部总数的6.2%。弃职流失的干部有的开办个私企业,有的经商开店,有的从事种养业和农产品营销工作等。据调查,村干部“流失”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任务重,工作难开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个点,诸多工作落到村干部肩上,特别是难度越来越大的“三上交五统筹”的收缴问题,更是他们感到当村干部是“吃苦头、做对头、无盼头”,从而失去了信心;二是待遇低,报酬难兑现。目前村干部的月工资标准是:村支书、  相似文献   

12.
以宜城市黄冲村为例,首先以村干部角色为出发点,研究村干部在黄冲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村民致富带头人"、"村级组织建设人"和"村域发展当家人"这3种角色的特点,揭示村干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和可借鉴之处。其次进一步探寻其行为逻辑下的动机,从竞选村干部动机、工作动机、工作行为状态和效果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根据黄冲村村干部工作的可借鉴之处和村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合理设计工资水平,提升村干部工资报酬;强化职业素质培训,健全村干部发展机制;建立配套减压机制,减轻村干部工作倦怠;加强村民民主监督,强化村干部声誉机制,这4个方面提出设立村干部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农村干部最需要有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如果把很多心思都用在“小家”上,那村里的事必然会受到影响。可以说,没有奉献精神的人,就当不好农村干部。我常给村干部讲,要正确认识“名利”,当村干部要把“村利”放在第一位,宁可小家受点损失,也不能让村里受损失。没有这点精神,村民就不服你。当村干部虽然不能成为富翁,但能为父老乡亲们办点事,图的就是这个“名”。  相似文献   

14.
每个村都有一定数量的卸任村干部,现任村干部都习惯把他们称之为“特殊村民”。他们的特殊性在于,思想比一般人活跃,政策熟知程度比一般人高,影响力比—般人大。许多村干部对这一特殊群体敬而远之,唯恐他们知晓内幕,干预村政。殊不知,如果把这些人的作用发挥好了,他们不仅是智囊团,而且是各项工作推行的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该镇有不少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较少,非生产性开支过大,干部的工资经常拖欠,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某些工作的正常开展。1998年10月,新一届镇党政班子组成后,审时度势,顺应民意,借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组的东风,对农民负担实?..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一些地方村干部年龄偏大的问题没有有效解决,值得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核心在"人"。一些村子不是没有"能人",打工经商致富的、大学毕业的、部队退伍的……但这些"能人",绝大多数流向了城市,回来的也留不住。村干部,应该是乡村振兴、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咋会留不下来呢?调研不少地方发现,村干部虽然有工资,但相较于在外务工、在乡办企业,收入并不算高。一级一级压实任务,最后都是区县下达到乡镇,乡镇分解到村,条条都落到村干部头上。村干部天天忙着填台账、交报表,忙起来"白加黑""五加二",没有了好好琢磨致富门路的时间和空间,自然不愿意留在村里。  相似文献   

17.
村级组织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和单位,与农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工作的基础。村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然而最近几年内地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对村干部岗位乐于问津的人越来越少,在职村干部情绪低落,责任心不强,工作得过且过,甚至有一些“村官”“弃官”不做。当前,这种村干部外流的现象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执行财务制度不严。一是以支代收。很多村实行村干部包组、包片收税费等任务,本来是一项很好的措施,但也造成一部分村干部将所收税费自行开支,年终用发票和工资抵顶。二是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账款要分管,但有的村干部包揽了会计、出纳之职,直接经手现金的收支,买了东西开了票,回去告诉会计入了账。包办代管,一人说了算,会计成了"记账员",出纳成了"票据保管员",会计、出纳形同虚设。现金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三是白条支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安徽省采取“派、育、引、聘”等举措,选择培育优秀村干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今年村级班子换届后,已经和正在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近1.7万人,平均每个村达到了1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安徽省采取“派、育、引、聘”等举措,选择培育优秀村干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今年村级班子换届后,已经和正在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近1.7万人,平均每个村达到了1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