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世界林业发展理论的演变历程充分说明,人类对森林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展和创新始终伴随着林业的发展过程。随着林业实践的不断发展,在17世纪德国创立的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基础上,先后又出现了森林多功能论、林业分工论、新林业理论、木材培育理论,自然林业理论,生态林业理论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可以说:一部世界林业发展史也是一部林业发展理论不断创新,不断调整人与森林关系的演变史。世界林业经营理论经历了4次大的飞跃,每一次理论上的飞跃都对当时的林业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德国林业的发展历史、多功能林业的法律规定和实现多功能目标的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技术, 分别从经营单位、区域和国家层面分析总结了德国作为林业发达国家开展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具体实例和初步结果, 提出了在各个层面上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工作要点和评价效果的方法、指标和标准等可学习借鉴的要点。认为多功能近自然林业的理论是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真、善、美"的文化理念在林业经营中的具体表达, 我国开展多功能林业有良好的历史文化基础和现实需求动力。  相似文献   

3.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是德国人为了解决森林面积和质量保持稳定而提出的,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应用此理论,至今仍在指导我国的森林经营。多年的实践证明,森林永续经营利用理论已不能适应当今林业的发展。提出对现代林业的认识,端正发展林业的指导思想,明确中心任务,实行分类经营;纠正以法正林为经营目标的营林思想,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结构。  相似文献   

4.
论多功能森林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近一两年来, 在我国关于发展"多功能林业"的舆论日渐兴起。其中有些意见比较中肯, 提出在多年大力发展速丰林和生态公益林的情况下, 今后应当重视多功能森林。而有的意见则把过去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没有发展"多功能林业", 认为只要发展多功能林业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甚至把"多功能林业"杜撰成一个新理论。忽视多功能森林经营, 在强调生态功能的同时弱化经济功能, 把大面积的森林(甚至人工林)划为生态公益林而限制采伐利用, 甚至限制各种抚育性采伐, 的确是我国林业发展上的一个偏差。但是, 如果因此就不再重视发展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 把全国的森林都搞成多功能森林, 那同样也是不妥的。为此, 文中将结合国外的情况介绍, 阐述"多功能森林"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1近自然林业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国外林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森林高度商品化利用、森林的生态保护、森林的多功能利用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多功能林业思想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充分开发利用林业的多种功能已成为中国林业的一项紧迫任务, 研究和借鉴历史上已有的多功能林业思想有着重要意义。文中从历史角度对多功能林业思想进行了初步总结。结果表明, 从先秦时期开始, 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森林具有多种功能, 但直到明代尚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 清代俞森是比较早地系统论述林业具有多种效益的学者; 1947年, 郝景盛发表《森林万能论》, 标志着中国多功能林业理论正式诞生; 20世纪末出现的现代林业理论, 在突出强调森林生态效益的同时, 要求高效发挥森林的多重功能和价值; 2010年, 《中国多功能林业发展道路》著作出版, 使该理论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论“接近自然的林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接近自然的林业”早在1898年由德国林学院Gayer提出,经近百年的研究和实验,在保持和维护和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完善成为德国现代林业的指导思想。“接近自然的林业”指出,森林经营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调控森林的生长,使森林生态系统向稳定、健康方向演变。“接近自然的林业”的技术原则是适地适树;实施生态采伐,促进天然更新。目前我国实行的森林分类经营,从“接近自然的林业”可借鉴;人工的经营应遵循自然规律,考虑生态平衡,防护林不应重经济、轻防护,应适地适树,合理经营,作为我国人 最广的树树纯林,应采取封山育林,实施生态采伐,促进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8.
林业发展经历了木材生产为主阶段和生态或环境林业阶段。随着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两个阶段的林业生产模式已不能全面、准确地概括林业发展规律。资源条件、产业条件和环境条件决定了中国应当发展多功能林业。多功能林业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注重多重效益。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在林业发展中应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9.
邢莉莎  张位 《绿色大世界》2012,(5):56-56,58
从森林功能定位、林业经营、监督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德国森林经营的特点,从林业政策、经营管理、资源清查等方面探讨了德国森林经营方式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现代林学、森林与林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 .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 ,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 ,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 ,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 .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从认识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 .由于人们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变化 ,使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 ,转变为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 ,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由单株树木到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深刻变化,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就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转变到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介绍葡萄牙森林资源、林业政策法规、林业机构和管理体制、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林产品贸易、林业科研教育现状, 分析其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林业发展的3点建议:1)在完善分类经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划分出适当区域和适当比例的森林作为多功能森林, 并且按照相应的经营管理体系对公益林、商品林和多功能林进行管理; 2)为了降低林产品对外依存度, 维护木材安全, 大力发展用材林特别是珍贵用材林战略储备基地建设; 3)大力培育林农合作组织, 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德国林业概况及其可借鉴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德国林业的考察和培训、交流,对德国林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森林资源现状、权属、政府对森林的扶持与帮助、林业经济及管理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德国林业;通过德国林业与我省林业的比较,总结了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木材的高效综合利用、先进的林业机械化、林区道路和社区林业、高素质的林务官、健全的林业法律和制度体系、扎实的林业教育与培训等可借鉴的林业发展经验,并对近自然林业在未来湖南林业上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对挖掘湖南林业发展潜力,实现绿色湖南建设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碳经济倡导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 森林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 发展低碳经济将会对森林和林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也必将对传统林业管理、林业政策、森林经营等形成新的机遇和挑战。文中讨论了低碳经济与森林的关系, 阐述了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内涵和发展路径,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提出积极推进森林多功能经营、通过认证助推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及加强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的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5.
唐卫平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3):84-88,93
河南省平原绿化到平原林业的转变过程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林业产权的变更相应经历了林业"三定"阶段、四荒拍卖阶段、市场化探索阶段和完善深化阶段.原创性、伴生性、兼容性、流动性是平原林改的主要特点,其核心内涵是真正让农民群众自愿参与,自发实行,自主决策,自我完善.河南省对平原林业改革发展机制进行了创新探索,提出了积极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办法,促进林业的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放活商品林采伐管理,推动林业的产业化进程;鼓励组建林农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林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平原林业改革发展的财政支持等平原林业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乌兹别克斯坦林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兹别克斯坦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度, 了解乌兹别克斯坦林业发展动态对于加快中乌林业合作、推动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乌兹别克斯坦森林资源、林业法规政策、林业机构、森林经营、林产品生产贸易和林业科研教育等现状, 在此基础上总结乌兹别克斯坦林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展望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林业合作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林业活动项目进行碳库计量监测,了解项目固碳释氧价值是评估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森林碳汇功能的基础。介绍林业活动的相关概念和碳库监测内容、因子与方法,并根据森林碳库监测现状,提出构建森林碳库监测体系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我市森林经营思想的演变及我市现代林业的特点与基本属性 ,强调林业重新定位及其必要性。提出了建设森林生态市的总体目标、指标体系、战略布局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