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头部和眼睑部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发生于断奶1~2周仔猪。2006年10月,锦州市义县七里河镇一家养猪户饲养的体重15~30kg的育肥猪152头,突然发病,9头发病,造成8头死亡。发病率为5.92%,死亡率为88.89%,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头部和眼睑部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发生于断奶1~2周仔猪.2006年10月,锦州市义县七里河镇一家养猪户饲养的体重15~30 kg的育肥猪152头,突然发病,9头发病,造成8头死亡.发病率为5.92%,死亡率为88.89%,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凌源市某乡镇2011年6月以后,相继发生仔猪、育肥猪及母猪死亡现象。用青霉素、链霉素、氟呱酸及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并在治疗过程中陆续死亡。截至2012年2月,共有20个养猪户存栏猪4928头,发病474头,死亡293头。其中死亡母猪11头、育肥猪76头,其他大部分为25kg以下仔猪。病猪症状为发热、呕吐、不食、全身皮肤发红、耳朵发紫、下颌肿,死前有神经症状,怀孕母猪发生流产等。经专家综合诊断,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伪狂犬病与仔猪水肿病混合感染后。采取对症治疗及猪伪狂犬病、水肿病疫苗紧急免疫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2002年9月至11月期间 ,我县部分乡镇养殖户的仔猪发生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经发病情况调查、症状和剖检观察以及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仔猪水肿病。现将诊断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2002年9月中旬 ,对我县4个乡、镇的35个养猪户的168头仔猪进行调查 ,发病16头 ,发病率9.5% ,死亡8头 ,病死率50%。断奶后1~3周龄的30kg内的仔猪多发 ,以10~20kg的仔猪较多 ,有9头 ,占发病的56.2 %。10日龄以下的哺乳仔猪及体重40kg以上的育肥猪未见发病。在同窝仔猪中 ,那些抢食多体况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更易发…  相似文献   

5.
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水肿病是由于肠道内的特殊溶血性的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多发。主要危害40~70d的仔猪,同窝中以生长速度快,体型偏大的仔猪最先突然发病死亡,随后其它仔猪相继发病。发病率达30%~40%,死亡率达90%以上,给养猪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23日,我县海河镇养猪户饲养的264头仔猪有67头突发仔猪水肿病,通过紧急分群隔离,对不同病情的猪采用强心利尿、口服抗菌素和灌服中药的办法,51头仔猪康复,共计死亡16头仔猪。1临床症状有3头仔猪突然死亡,眼睑、颜面和头颈呈灰白色水肿,全身大部分部位水肿。其余发病的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份,在确山县某专业户的猪场内,相继发生了断奶仔猪以神经症状为主,同时伴有眼及头部水肿的疾病,该场兽医人员立即采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并导致仔猪整窝死亡,从发病情况、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伪狂犬病合并水肿病,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确山县某专业户饲养的1个月龄左右的猪80头,该批猪是2月份从省外调进并用猪瘟疫苗免疫,饲养一个星期后开始发病,1窝中先有1~2头发生,经3~5天导致全窝发病,并在治疗过程中陆续死亡。2周内共有60头猪发病,死亡48头,病死率80%。2临床…  相似文献   

8.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尤以冬春季节多发 ,流行较广泛 ,在猪群中发病率约为 1 0 %~ 3 5%,致死率约为 90 %;以生长快、体质健康、个体稍大、营养好的仔猪最常见。仔猪水肿病发病急 ,发病率不高 ,但病死率极高。主要表现眼睑、头部、下颌间发生水肿 ,叫声嘶哑 ,出现神经症状 ,最后昏迷衰竭死亡。剖检时 ,全身各组织水肿 ,以胃壁、肠系膜、胃大弯、喉头肿明显。如不做好预防和抓紧治疗 ,将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损失。仔猪水肿病的治疗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方法。(1 )地塞米松磷…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 1 0~ 1 2月 ,禹城市部分养殖户的仔猪突然发生以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观察以及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仔猪水肿病。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1 0月中旬 ,对禹城市 3个乡、镇 (办事处 )的 3 5个养猪户的 2 6 8头仔猪 (仔猪来源为集市、本村、自繁自育和外地购买 )当中 ,发病 3 2头 ,发病率 1 1 90 % ,死亡 1 7头 ,致死率 84 4%。发病猪都是断奶后 1~ 3周龄的 40kg内的仔猪 ,以 1 0~ 2 0kg的仔猪多发 ,有 2 6头 ,占发病的 81 3 %。1 0日龄以下的哺乳仔猪及体重 40k…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省安顺地区9个县乡镇380户养猪户的2 582头仔猪进行了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仔猪水肿病在该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发病率为13.18%~39.75%,病死率为80.56%~98.44%。一些诱发因素如仔猪断奶应急、环境卫生差、饲养管理不良等对仔猪水肿病的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又称大肠杆菌毒血症、猪胃肠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头、脸部水肿,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病程短的数小时内死亡,一般为1~2天,极少数的能维持1周左右,死亡率平均在70%。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且流行广泛,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一)仔猪水肿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1流行特点 仔猪黄痢主要感染出生后1星期内仔猪,以1~3日龄较为常见,1周龄后很少发生。同窝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可达90%~100%,有时存活的1~2头仔猪也成为"僵猪"。不同窝仔猪发病率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3.
仔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又叫做大肠杆菌毒血症、浮肿病、仔猪摇摆症,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季的4~5月份和秋季的9~10月份多发,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常呈现地方流行,致死率高达80%以上,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仔猪水肿病是由某些血清型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以及胃壁、肠系膜和全身水肿.该病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给养猪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辽宁省兴城市郊某养猪户饲养生长断奶仔猪150头,2012年11月中旬,有2头仔猪发病,并相继死亡.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水肿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3年8期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在猪群中发病率约为10%~35%,致死率约为90%;以生长快、体质健康、个体稍大、营养好的仔猪最常见。仔猪水肿病发病急,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极高。主要表现眼睑、头部、下颌间发生水肿,叫声嘶哑,出现神经症状,最后昏迷衰竭死亡。剖检时,全身各组织水肿,以胃壁、肠系膜、胃大弯、喉头水肿明显。如不做好预防和治疗,将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损失。仔猪水肿病的治疗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方法:(1)地塞米松磷酸钠、磺胺嘧啶…  相似文献   

16.
猪水肿病     
沈尔平 《养猪》2007,(2):24-24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溶血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断奶仔猪多发的肠毒血症。以胃壁、结肠系膜、眼睑和全身水肿为主要特征。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为5%~15%,病死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畜、禽、啮齿动物和人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某大型猪场自1997年冬季发现部分病猪患有李氏杆菌病以来,至1999年2月份共有1368头发生此病,发病率为9.12%。其中哺乳仔猪481头,育成猪778头,生长育肥猪72头,妊娠母猪流产37窝。治愈336头,治愈率为24.56%;死亡1032头,死亡率为75.44%。1 流行情况 本病常年发生,以每年的9~2月份为主。在个别圈舍内零星散发,一般本栏1头发病,全窝感染。各品种年龄猪均易感,其中以哺乳仔猪和育成猪最为敏感。部分猪呈隐性感染。2 临床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败血型、…  相似文献   

18.
对如东县9个乡镇105户养猪户的1 183头仔猪进行了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仔猪水肿病在该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发病率为13.18%~39.75%,病死率为80.56%~98.44%。从16头疑似病例分离出14株大肠杆菌并对其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在如东地区引起该病的大肠杆菌血清型有O139,O138,O141等。一些诱发因素如饲料中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饲养管理不良等对仔猪水肿病的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1发病情况公主岭市某养猪户饲养母猪30头,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200余头,突然有2头哺乳仔猪和1头断奶仔猪发病,主要表现站立不稳、倒地抽搐等神经症状。畜主疑为猪水肿病,选用主要成分为恩诺沙星的"水肿消"注射液,同时配合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对病仔猪进行治疗,同时对全群仔猪紧急接种猪水肿病疫苗,观察3周均未见效果。3周内共死亡仔猪16头。后经送检诊断猪李氏杆菌病,按此病防治,使本病  相似文献   

20.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一般是激发性发病,但在1997年5月份,威海市环翠区草庙子镇的部分村庄,却呈爆发性流行,给养猪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流行情况据蒋家庄、垛岭、罗家庄3个自然村的调查,在1997年5月份所产的54窝仔猪中,有46窝发病,窝发病率为85.16%;在所产的526头仔猪中,有179头发病,仔猪发病率为34.03%,死亡164头,致死率91.62%.仔猪均为本地黑猪及约克夏杂交后代.仔猪多在断乳后45~60日龄,体重10~25kg时发病,但也有断乳前发病的,发病大多是生长良好,体格健壮的仔猪.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