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对人造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针叶混交林和方竹阔叶混交林近十年的定位观测研究发现方竹混交林能够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以方竹阔叶混交林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对彝良县方竹产业现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顺应方竹产业发展趋势,以方竹产业富民为目标,探讨和分析了彝良县方竹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方竹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等发展对策,为该县方竹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桐梓县金佛山方竹开花结实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桐梓县金佛山方竹开花的实地进行调查与观测,认为方竹的开花结实周期为60年左右,影响方竹开花结实的主要因子是水分、土壤、立竹年龄结构;同时对方竹的自然衰败直至自然恢复成林的过程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了方竹林衰败前的补救措施。为大面积方竹林人工更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方竹属植物属于优质笋用竹类,历史上一直受到竹子从业者的喜爱和推崇,因而人工栽培比较广泛,并涌现出大量特色鲜明的栽培品种。截至目前,中国已提交13个方竹属新品种的国际登录申请,共涉及5个不同竹种。经资料审理、专家论证和实地考察,其中10个竹品种获得了国际登录认证。文中介绍了这10个方竹属竹品种,并阐述了其国际登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卧龙特区大熊猫竹子基地栽培成效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对 2 0 0 2年建立的大熊猫竹子基地的调查 ,所有栽培竹种的成活率均在 74%以上 ,美竹成活率最高 ,达 97.2 2 % ,白夹竹次之 ,89.38% ,拐棍竹为 76.95 % ,方竹最低 ,仅 74.44%。四种竹种发笋率的排序递次为美竹>方竹 >白夹竹 >拐棍竹 ,发笋率分别是美竹 65 .45 %、方竹 63.0 6%、白夹竹 5 0 .90 %、拐棍竹 42 .86%。从生长发育指数来看 ,美竹属于栽培竹种中的最优势者 ,仅地径略小于拐棍竹 0 .0 1 cm,而株高远远高于其它竹种 ,为84.43cm,最高有达 1 5 0 cm以上的记录 ;白夹竹地径与方竹接近 ,株高与拐棍竹相似。  相似文献   

6.
金佛山方竹笋用混交林混交树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试验研究了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针叶混交林、方竹阔叶混交林在竹林生长及竹笋产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方竹混交林能够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其中,方竹阔叶混交林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寻金佛山方竹适宜的混交造林树种,营造了方竹混交林。2004年开展了金佛山方竹混交造林混交树种选择的试验初报工作,获得金佛山方竹与枫香、鹅掌楸混交造林推广模式。为了进一步探寻金佛山方竹适宜的阔叶混交树种,2008年又开展了金佛山方竹阔叶混交林混交树种选择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对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阔叶混交林在竹林生长及竹笋产量方面8 a差异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阔叶混交林在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方面效果明显,适宜与枫香、鹅掌楸、厚朴、桦木、木荷、檫木等混交造林,阔叶树与方竹的比例宜1∶10~15。  相似文献   

8.
‘筇节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Qiongjie Fangzhu’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方竹属Chimonobambusa Makino方竹C.quadrangularis (Fenzi) Makino栽培品种。2021年发现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蒲阳镇的方竹人工居群之中,为方竹变异植株,关键区别在于其秆和分枝的部分竹节明显膨大呈算盘珠状,类似于筇竹。  相似文献   

9.
人工培育方竹技术吴旦人方竹是一个特有的名竹种,也是我国长期以来用于庭院(如湖南桃花源公园内)美化,工艺制品(如手杖)的稀贵竹种,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天然方竹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产量和应用均受到了限制,特别是在径级上,天然方竹围径只约3~4cm,所以只...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澜沧县云南方竹种群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样方法对云南省澜沧县竹塘乡茨竹河村人为条件影响下生长的云南方竹种群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云南方竹种群年龄结构中Ⅱ龄级所占比例最大,占48.8%,其次为Ⅰ龄级和Ⅲ龄级,分别占调查竹株总数比例的26.5%和18.4%;胸径主要分布范围为2.1~3.5 cm,占总体数量的87.4%;竹株高度则主要分布范围为3.1~12.0 m,占总体数量的87.3%。澜沧县方竹种群年龄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随着分株年龄的增大,分株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云南方竹种群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金佛山方竹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佛山方竹因其种子稀少,繁殖困难,种苗培育是发展方竹产业有待解决的问题,采用种子育苗结合连续分株育苗技术是大量培育种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桐梓县金佛山方竹资源及今后经营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子研究汇刊》1997,16(3):75-77
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utilis)是贵州大娄山特殊竹种,它自然分布狭窄,当前所知,仅见于黔北及其毗邻的川东几个县市,总面积约有50万亩。尤其相样具柏菁自然保护区,有4.2万亩原生性金佛山方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实为罕见。今后如何利用金佛山方竹这一资源,各有关部门应予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3.
金佛山方竹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佛山方竹(Chimonbambusa utilis)不仅是材、笋两用竹种,而且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优良竹种,但以往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为了较系统地揭示方竹蓄水保土的功能。本次对金佛山方竹的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土壤层的蓄水保土功能加以调查;同时为了便于比较还结合调查其它的林分。通过研究其结果: 1.林冠截留量: 方竹>针叶混交林>针叶纯林 2.枯枝落叶层蓄水量亮叶水青冈—方竹林>方竹林>针叶混交林>针叶林 3.土壤层的蓄水功能方竹林>亮叶水青冈—方竹林>马尾松林>枫香×麻栎林从而,本研究将为防护林建设中重视竹子的功能与作用,为适地适竹,合理选择与配置树种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贵州竹林的分布及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贵州竹林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重点剖析楠竹林,金佛山方竹林光箨竹林、箭竹林,方竹林,毛金竹林,慈竹林,麻竹林,黔竹林。爬竹林,水竹林,斑竹林,车筒竹林,巴山木竹林,龙头竹林,箬竹林,赤竹林共17个竹林类型的分布和结构。  相似文献   

15.
金佛山方竹适生土壤特性及其形态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实地调查了原生地金佛山方竹的形态多样性及其适宜生长地区的土壤特性。结果表明:1)金佛山方竹适应的土壤范围较广,可适应大娄山区pH值4.0~8.0的各类型土壤;2)金佛山方竹形态多样性表明其天然林是天然杂交群体;3)金佛山方竹特殊的叶形、秆形以及丰富多彩的笋箨及鲜笋颜色,为选育观赏型竹种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可为扩大金佛山方竹种植面积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佛山方竹在重庆市、贵州省部分地区有分布,集中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贵州省桐梓县柏芷山、贵州省遵义县仙人山等高海拔山区。其传统经营历史悠久,为竹类资源中最好的笋用竹之一,目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提出金佛山方竹林的资产评估方法,对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提高金佛山方竹生态效益及其林副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金佛山方竹笋用林混交常绿落叶阔叶树效果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佛山方竹笋用林混交常绿落叶阔叶树,能够提高光能和营养空间的利用率,有效改善林地的生境,相互之间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增加方竹出笋力,提高林分质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是方竹笋用林比较理想的经营模式。建议在营造方竹笋用林中混交常绿落叶阔叶树,以短养长、管竹育木,增加经济收益,提高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8.
金佛山方竹笋用林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佛山方竹是优质笋用竹和优秀的工艺、工业及观赏用竹,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在多年的人工栽培管理试验中笔者开展了施肥试验研究,重点选择了立地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的4个地点布置试验,并从单位面积产量和投入产出比等方面对施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为生产单位开展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金佛山方竹的生物学特性,对它的营养成分、方竹的采收、时间、采笋和加工进行了阐述。并对加大方竹笋的深加工技术作了研究和探讨,为提高林副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贵州桐梓柏箐自然保护区金佛山方竹林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桐梓县柏枝山、箐坝自然保护区的金佛山方竹是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层片,生长繁茂,经济价值高。在保护该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以经营利用为目的,考虑影响金佛山方竹经济性状的主要因素,对金佛山方竹林进行类型划分,并提出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