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甘香 《北京农业》2009,(2):16-16
弱光短日照育雌花黄瓜在低强度光照(1万~2万勒克斯)和短日照(每天见光6~8小时)相结合的条件下,可显著增加雌花数目,所以,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秆细叶小,是促进雌花发生发育的环境,3-4月瓜数明显减少,需采取相应措施:①不再补充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②实行变温与见干见湿管理;  相似文献   

2.
黄瓜品种农大秋一号“农大秋一号”(或称“农大秋棚一号”)是适合大棚以及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的一代杂交种(F1),具有耐湿、耐涝、抗病性强、结瓜性能好,瓜条生长速度快和品质优良等特点。“农大秋一号”黄瓜主蔓第一雌花出现在5~8叶节,雌花节率为30%左右,侧蔓发  相似文献   

3.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推出的光滑水果型杂种一代黄瓜品种。长势和分枝性极强,顶端优势突出,节间短粗。第1雌花始于主蔓第1-2节,其后节节为雌花,连续坐瓜能力强。瓜短筒形,瓜色亮绿一致,无花纹,果面光滑,易清洗。瓜长15—20厘米,单瓜重约100克,口感脆甜,不合苦味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丰产性好,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0000千克以上。抗枯萎病、黑星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等。具有很强的耐低温弱光能力。适宜越冬日光温室、春棚、春茬日光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4.
、①选用优种。选用耐低温,抗逆性强的黑籽南瓜作砧木,黄瓜选择抗病性强、雌花节位低、耐弱光、耐低温的90-4、津研、密刺等品种。 ②适时播种育苗。为使黄瓜的盛瓜期适逢元旦、春节,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采用靠接法育苗。先播黄瓜种子,3-d后播黑籽南瓜,黄瓜子叶张开,第一片真叶显露时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5.
甘香 《现代种业》2005,(3):23-23
弱光短日照育雌花黄瓜在低强度光照(1~2万勒克斯)和短日照(每天见光6~8小时)相结合的条件下,可显著增加雌花数目,所以,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秆细叶小,是促进雌花发生发育的环境,3、4月份瓜数明显减少,需采取相应措施:①不再补充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是8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定植,辅以保证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由于这茬黄瓜前后可收获一茬菜,苗期处于高温、长日照的秋季,定植后日照时数逐渐减少,气温、地温逐渐降低,不利于雌花形成和坐果。因此在生产中要选择既耐低温又耐高温、长势强、高产、抗病和品质好的品种,加强黄瓜定植后的管理,是秋冬茬黄瓜日光温室栽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选建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 (参见本刊第1期) 2.品种选择选择耐低温、弱光以及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低、抗病性强、商品性状优良的品种。目前以长春密刺、山东密刺和新泰密刺等密刺品种为主。 3.育苗、嫁接 (1) 播种前的准备 10月中下旬播种。每亩温室黄瓜种子用量150克,黑籽南瓜种1.5公斤。播种床土的配制:腐熟马粪或其它腐熟厩肥5份,  相似文献   

8.
<正>弱光短日照育雌花黄瓜在低强度光照(1万~2万勒克斯)和短日照(每天见光6~8小时)相结合的条件下,可显著增加雌花数目,所以,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秆细叶小,是促进雌花发生发育的环境,3-4月瓜数明显减少,需采取相应措施:①不再补充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②实行变温与见干见湿管理;使其一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种期对黄瓜性型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强雌系黄瓜品种D0422和弱雌系黄瓜品种东农803为试验材料,设5个播种期,每次间隔15~16d。调查黄瓜主茎前20节内雌雄花数量及雌雄花比例。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强雌系黄瓜品种D0422的影响较大,雌花数量与雌雄花比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先上升再下降,雄花数量很少,在5个播种期中以4月5日雌花数量最多,雌雄花比例也最大。播种期对弱雌系黄瓜品种东农803的影响不大,并且此品种以雄花为主,雌花只占很少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正>日光温室黄瓜越冬一大茬栽培,幼苗期在初冬度过,抽蔓期处于严寒冬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育苗,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1月份开始采收,整个生育期达8个月以上,是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生产中技术难度较大、经济效益较高的栽培形式。现将甘肃陇东黄土高塬地区日光温室黄瓜越冬一大茬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品种选择选择耐低温弱光,前期产量高,且具有植株长势强、不易徒长、分枝少、雌花节位低、节成性好,瓜  相似文献   

11.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环境(空气温湿度和土壤温湿度)和白粉病发病状况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和采集,并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模型,以期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湿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湿度)、温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温度)对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均有显著影响,且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温光环境对黄瓜茎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冬季日光温室光照和温度条件对黄瓜茎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辐射量、见光时段小时积温、日均积温及20 cm地温能有效反映黄瓜茎叶生长的动态变化。光辐射量是影响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生长的主要因素,而见光时段小时积温对黄瓜茎叶生长有更为直观的影响。冬季连阴几天放晴后,黄瓜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滞后期,与10~20 cm的土壤温度回升慢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冀新26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丰产、优质、早熟的早春塑料大棚专用黄瓜一代杂交新品种。该品种以主蔓结瓜为主,分枝能力弱,连续坐瓜力强;早熟性好,定植至开花需时21 d,定植至根瓜采收需时36 d;第1雌花节位低,为2~3节;瓜码密、节成性强,15节以内平均有雌花11.3个、平均成瓜10.6根;瓜条顺直,平均瓜长32.3 cm,有光泽,瓜色深绿,瓜把短,平均瓜把长度4.23 cm,刺瘤大小和密度中等,肉色淡绿;平均单瓜重260 g,前期产量(自根瓜采收30日内产量)为68 777.55 kg/hm^2;高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  相似文献   

14.
弱光对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研究了弱光逆境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及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是影响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首要环境因子,弱光使黄瓜生长变慢,化瓜率升高,产量下降,弱光条件下黄瓜功能叶片光合产物输出比率显著降低,向瓜和生长点中的分配明显减少,向茎和根中的分配随环境条件下不同而异,,日光温室和人工气候箱内的弱光处理对黄瓜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环境包括空气温湿度与土壤温湿度和白粉病发病状况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和采集,并采取 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模型,以期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湿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湿度)、温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温度)对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均有显著影响,且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李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02-18104
[目的]探讨乙烯利处理对黄瓜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日光温室栽培的津春4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在幼苗2、4叶期处理引起的植株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适宜浓度(50~150μl/L)乙烯利处理可有效抑制秧苗徒长,显著增加1~10节内雌花数(2叶期处理)和11~20节内雌花数(4叶期处理),降低第1雌花节位;使功能叶片维持较高的生理生化活性,表现为明显提高黄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Pr)、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光合速率(Pn),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在肥水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虽能提高黄瓜前期产量,但单瓜重偏低,某些营养成分下降。[结论]乙烯利处理可有效改善黄瓜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乙烯利在绿岛3号黄瓜杂交制种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80、100、133μl/L乙烯利在母本幼苗期处理2~3次,分析其对杂交种子产量和质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用80~100μl/L乙烯利处理母本黄瓜幼苗2次(2叶1心和4叶1心),可有效降低第1雌花节位,提高20节内雌花节率而平均多雌节率较低,平均单株种子产量和种子千粒重均较高。[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乙烯利的最佳使用浓度和使用次数,可指导绿岛3号黄瓜秋冬茬杂交制种实践。  相似文献   

18.
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日光温室黄瓜生育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温室黄瓜生产中CO2浓度亏缺和地温偏低的问题,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提高温室内CO2浓度,在任何时刻均约为无秸秆温室内CO2浓度的1倍,并始终高于外界CO2浓度,满足了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需要。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提高地温,与对照相比,10 cm地温提高1.13~1.52℃,20 cm地温提高1.71~2.01℃。黄瓜植株长势优于对照,可提早5 d采摘,前期产量提高30.58%,收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温环境对日光温室黄瓜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裴孝伯  张福墁  王柳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2):1510-1513
 研究了华北地区秋冬、冬春不同季节茬口日光温室内的不同光温环境对黄瓜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室内黄瓜结瓜期的光温环境变化 ,冬春茬较秋冬茬利于黄瓜根系发育和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冬春茬黄瓜根系生长速率、根系活力均比秋冬茬高。冬春茬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不断增加 ,秋冬茬则不断下降。结瓜期的光温环境显著影响氮、磷、钾在黄瓜不同部位的分配。黄瓜生育前期氮、磷、钾以向茎叶分配为主 ,结瓜后向果实的分配增加  相似文献   

20.
硝酸银诱导雌性黄瓜产生两性花的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硝酸银对雌性黄瓜产生两性花的诱导效应,对其在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硝酸银质量浓度高于100mg/L时,两性花和雄花的数量没有明显差异,诱导雌性株产生两性花的适宜质量浓度为硝酸银质量浓度为200 ̄250mg/L,在3 ̄4叶期处理黄瓜植株能在较低节位有效地诱导两性花,利于留种;硝酸银诱导的两性花及其果实皆明显小于单雌花及其果实,两性花隔离后不进行人工辅助摇授粉的座果率为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