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衡量和评价新疆可持续发展的状况,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以土地生产力基础,在不同类型生产性土地进行统一换算时会造成偏差的缺点,结合能值理论,运用能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新疆2001~2010年的发展状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得出:①新疆人均生态足迹由2001年的7.21 hm2增长到2010年的14.58 hm2;②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1年的7.92 hm2下降至2010年的6.72 hm2;③自2003年以后,新疆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且赤字量逐年增大.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两者关系、构成及变化原因,针对造成生态赤字的原因,结合新疆特点提出了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等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1993、1998、2003、2008、2013年数据,以5年为单位,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1993~2013年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研究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3年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2.037 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98 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2384 hm2;1993~2013年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年平均增长率为3.05%,人均生态赤字呈现出先较快后缓慢增长的态势;长株潭地区正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基于此,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改变资源利用模式、提高单位面积自然资源的生物产量,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加强政策宏观调控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2005年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黑龙江省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传统以及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2005年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9995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16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3.5827 hm2;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4859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8629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6256 hm2。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地区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4.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恩施州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详细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492 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80 6 hm2,人均生态赤字达到0.711 6 hm2。运用生态效益模型,通过对生态赤字的货币化处理,将生态账户的六大地形全部转换成林地,并通过林地的碳汇价值进行转换,得到恩施州货币化的生态赤字金额为186.95亿。基于此结论,对恩施州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吉林省1998-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合生态赤字、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赤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分析吉林省近1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在1998-2010年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从1.7841hm2/人增长到3.2013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3535hm2/人减少到1.3028hm2/人,生态赤字从0.4306hm2/人增大到1.8985hm2/人,吉林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在1998-2010年期间,生态协调系数都比较接近1.414,属于基本不协调。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发展能力指数由2.1429升到3.0902。万元GDP生态赤字先升后降:从1998年的0.7308hm2/万元升到2002年的0.9888hm2/万元,最后降到2010年的0.6016hm2/万元。灰色预测模型显示:2011-2020年,吉林省人均生态足迹将由3.4833hm2/人增大到5.7022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2978hm2/人降到1.2676hm2/人,生态赤字将由2.1855hm2/人增大到4.4346hm2/人。吉林省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人民素质,否则,生态赤字将会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新疆2002~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和影响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新疆现状生态水平评价,预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后,人均生态足迹将持续增长,生态赤字加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昌乐县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昌乐县2003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计算和分析了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昌乐县人均生态足迹为1.1099hm2,而昌乐县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422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771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0.6328hm2.昌乐县的人均生态足迹赤字是人均生态承载力的1.2倍,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昌乐县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的增加,区域生态系统已经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状态之下.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克苏地区属典型的干旱气候,生态系统脆弱,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稀缺,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该地区发展缓慢并且制约了其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本文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阿克苏地区2008~2015历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对其进行主要驱动力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近八年来,阿克苏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由2008年的3.387 9 hm2上升到2015年的5.58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8年的2.580 646 hm2下降到2015年的2.379 2 hm2,生态赤字严重增大,且生态赤字有增加的趋势;通过驱动力分析的结果来看,经济指标、人口指标、消费指标、土地利用结构均对生态足迹起到正向作用,是导致阿克苏地区生态足迹增加的重要原因,其中,人口指标和经济指标对阿克苏地区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生态足迹动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EFAA)计算了陕西省2000~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采用GM(1.1)模型对陕西省2005~2009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和评估。结果表明,2000~2004年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间增加了0.393 2 hm2,年均增长5.14%;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5年间下降了0.057 5 hm2,年均减少1.22%,人均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0.554 7 hm2增加到2004年的1.042 7 hm2,预计2005~200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生态承载力减少,说明人口、资源、环境在省域尺度上处于不协调状态。最后提出了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等平衡该地区生态需求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北京房山山区生态承载力。[方法]通过生态足迹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房山区2007年及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演变态势,得出房山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差距,定量判断房山区域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评定房山区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房山区整体存在轻度生态赤字;2007~2008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均为赤字状态,且赤字有扩大趋势;解决途径一是减少生态足迹,二是提高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房山山区当前的生态承载力供求总体情况比较良好,但还存在一些结构问题,需要通过产业发展进一步进行优化,最终消除生态赤字,更好地发挥房山区的生态涵养功能,实现房山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论]该研究为全面评价房山区生态承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陕北资源型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靖边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根据不同土地类型与不同消费类型计算了2011年靖边县的生态足迹,分析了生态足迹结构、生态容量结构和生态赤字结构。结果表明:靖边县人均生态足迹为5.8372 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容量为1.6426 hm2,生态足迹是生态容量的3.5倍,生态赤字为4.1946 hm2,区域内生态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其发展是资源耗竭型的,是不可持续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靖边县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黑龙江省进行可持续发展状态分析。结果表明,26年来黑龙江省生态足迹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从而导致黑龙江省的生态赤字逐年加大。2005年黑龙江省生态赤字已经达到0.745hm2,是当年生态承载力的0.8倍。和全国以及世界相比,黑龙江省生态赤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威海市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天姿  娄安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39-5141
利用生态足迹法分析了威海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6年威海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3.967、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810、人均生态赤字高达3.157,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运用多指标综合预测法进行了动态评估,对威海市未来人口、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进行了预测。测算了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人均生态协调系数和生态承载缺陷度指标,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威海市综合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未来几年威海市人均生态赤字呈上升趋势。最后按威海市发展的具体状况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态赤字的建议,力求为相关管理部门规划管理和威海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钟小兰  彭文甫  黎秋阳  李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55-11858
基于成都市1998~2008年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法、生态承载力以及GIS空间分析法,从时空两个尺度对成都市这10年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据此对2009~2019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8年成都市土地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数值逐年升高,区域差异显著;在其所辖的9区4市6县中,中心城区生态赤字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生态赤字增幅以双流县、崇州市、青羊区最为显著,且高生态赤字区域在空间上呈现扇状分布;成都市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处于非持续发展状态且生态足迹数值在空间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5.
芜湖市2006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芜湖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评价了芜湖市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芜湖市人均生态足迹为2.20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77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926hm^2,万元GDP的生态足迹需求为1.051hm^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芜湖市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状态。最后提出了减缓芜湖市生态赤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生产角度对大连市能值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hao等提出得“能值足迹”方法和顾晓薇等提出的“本国足迹”理论为基础,从生产角度计算分析了辽宁省大连市2002年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对比本地能值生态足迹、能值足迹和传统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包括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生态足迹强度指数和生态超载指数。各方法均得到同样结论:大连市存在生态赤字,分别为2.24,5.13和18.71。本地生产导致的生态超载指数最大,为62.91。  相似文献   

17.
1998~2005年金华市生态足迹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晔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54-6956,6959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金华市域1998~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5年金华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总生态承载力略有上升,人均生态赤字由1998年的0.414 14全球公顷增加至2005年的0.586 79全球公顷,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金华市的生态环境总体上处于非协调的不可持续状态。根据金华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了减小生态赤字、促进生态平衡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2003年生态足迹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关劲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36-12637
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利用此方法进行计算了江西省及其所属的各设区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该省2003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0974,人均生态足迹已超过其生态承栽力。而江西省各设区市中,人均生态足迹除赣州、吉安和抚州为生态盈余外其余均为生态赤字,而生态赤字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域面积大小有关。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米雪晶  韩春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12-4214,4218
根据遥感和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和GIS分析方法对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尉犁县农用地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变化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7年,除耕地以外,其他农用地均处于不可持续状态,表现为生态赤字,其中以牧草地的生态赤字最大;农用地总体的生态赤字逐年减小,生态环境有恢复的趋势;1990~2000年,生态足迹的决定因素是牧草地,而2000~2007年,决定因素变为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