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藓类植物对角倍蚜越冬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藓类植物是五倍子蚜虫越冬栖息吸食的场所。因此,藓类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培植方式、生态环境条件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倍蚜虫的生长。本以侧枝匐灯藓为冬寄主,研究了藓类植物对角倍蚜越冬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藓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一年生藓寄生角倍蚜存活率较高;无土植藓养虫又比有土植藓养虫活存活率高;室外有土植藓养虫和室内有土植藓养虫接种秋迁蚜的数量分别以3.0×10^4 ̄5.0×10^4头/m^2和1  相似文献   

2.
从1990年10月上旬至1991年4月中旬,在丰都县进行了角倍蚜最适宜越冬寄主匐灯藓类人工藓盘植藓养蚜越冬效果对比试验,并于野外调查不同种的匐灯藓上自然越冬的角倍蚜越冬世代存活情况,筛选出丰都县角倍蚜最优冬寄主为侧枝匐灯藓(侧枝匐灯藓凹顶变种)及钝叶匐灯藓。同时调查了该县该三种藓类分布广泛而丰富的自然资源状况,为大面积发展五倍子人工经营的可能性提供了倍蚜虫冬寄主资源状况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贵州泥炭藓属植物研究I.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报道了笔者在贵州各地收集的326号泥炭鲜标本分类的结果。贵州已知泥炭藓科植物1属16种,2亚种,其中有7种为贵州省首次记录,即:偏叶泥炭藓SphagnumsubsecundumNess.加萨泥炭鲜S.khasianumMitt.秃叶泥炭藓S.obtusiumsculumLindb.exWarnst.拟尖叶泥炭藓,S.acutifolioidsWanst.狭叶泥炭藓,S.cuspidantumE  相似文献   

4.
贵州大叶藓属Rhodobryum植物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药用藓类大叶藓属的3个种在贵州的分布记录,其中安大略大叶藓Rhodobryumontariense(kindb.)rindb.为贵州首次记录。根据贵州的标本讨论了安大略大叶藓和暖地大叶藓的内部结构特征,认同ohamedM.A.H将R.ontariense作正名的观点,并认为西藏等地被定命为狭边大叶藓R.spathulatum(hornsch.)Pocs.的种类可能为安大略大叶藓R.ontra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首次对丰都县五倍子自然资源进行调查。该县较大面积范围内具备产结五倍子的三要素,历来均有较多五倍子产出,现有自然结倍林2866.7hm ̄2,其它各类宜倍地共13333.3hm ̄2,宜倍潜力很大;通过试验,筛选出该县角倍蚜的三种适宜冬寄主,即侧枝匐灯藓、侧枝匐灯藓凹顶变种、钝叶匐灯藓,并调查了该三种藓类植物丰富的自然资源状况,对该县丰富的五倍子自然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对建立较大规模五倍子生产基地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白发藓属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采自贵州省各主要地州县的白发藓属Leucobryum,标本187号,鉴定出本属植物9种1变种,其中糙叶白发藓L.scaberulum Card。为贵州的首次记录。在参考在并文献和本次研究的结果,本文代报告了本属已知种类在贵州各地的分布及主要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残齿藓属Forsstroemia是薄齿藓科Leptodontacecas中的一个小属,在我国多分布于东北和东部地区。本文首次记录了残齿藓属和残齿藓F.trichomitria(Hedw),在贵州的分布,这也是本种在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的首次记录。文中描述了本种的形态特征,讨论了贵州标本的形态特点和地理分布。残齿藓在世界植物区系上有3个明显的间断分布区,本文根据本种在世界的分布记录以及影响植物分布因素的  相似文献   

8.
以长期硅胶干旱的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 DozyMolk)、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 P.Beauv.)和山墙藓(Tortula ruralis Gaertn)3种藓类植物为材料,选取不同的时间梯度分别进行复水处理,测定相对水分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6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东亚砂藓的渗透调节物质修复-补偿能力较强,毛尖紫萼藓的抗氧化修复能力较强,山墙藓的保水能力较强;试验中所测的6种生理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3种藓类植物具有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特殊抗旱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低温胁迫对毛尖紫萼藓、东亚砂藓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解除胁迫后生理生化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2种藓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20℃处理下,2种藓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其他低温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解除胁迫后,随恢复时间的延长,2种藓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额、电子传递效率显著上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下降;低温胁迫下,2种藓能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来提高植物抗逆性从而适应低温;在解除胁迫恢复过程中,2种藓类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及光合特性能够迅速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说明极端低温并没有对2种藓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2种藓类植物均能够适应极端低温。  相似文献   

10.
湿地匍灯藓(Plagiomnium acutum)对Pb胁迫的生物标志物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浸没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Pb胁迫下湿地匍灯藓(Plagiomnium ac utu)的总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以探讨Pb胁迫下湿地匍灯藓的受损和耐受机理.结果表明,湿地匍灯藓外表伤害症状与Pb胁迫浓度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低浓度(20 mg·L-1)Pb胁迫可以显著地促进湿地匍灯藓的总叶绿素含量增加,而中、高浓度(50 ng ·L-1)Pb胁迫则导致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湿地匍灯藓对Pb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且藓体Pb的累积量与环境Pb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湿地匍灯藓体内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表现为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仅在高浓度Pb胁迫下显著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其中CAT活性的降幅最大,SOD活性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逐渐显著增加.在高浓度Pb胁迫下,由于细胞膜脂过氧化和蛋白质变性失活所导致的膜保护体系损伤可能是湿地匍灯藓Pb中毒的主要原因,而渗透调节可能是其缓解Pb毒害的一种主要方式,SOD则在清除Pb胁迫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总叶绿素、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CAT和SOD可以作为湿地匍灯藓受Pb胁迫的敏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分析4个菜用枸杞品种嫩茎叶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 C 等含量,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系数比值法对菜用枸杞嫩茎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个菜用枸杞品种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c,矿物质(Se 除外)含量均高于对照蔬菜,维生素 c 含量平均达到31 mg·hg-1,高于除卷心菜外的其他3种对照蔬菜。蛋白质含量为5.3~6.9%,是对照蔬菜平均值的4.2倍,同时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占总氨基酸的42%;菜用枸杞嫩茎叶蛋白质贴近度为0.8372~0.8569,氨基酸比值系数为65.63~68.67,仅次于芹菜,高于其他对照蔬菜。  相似文献   

12.
外源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获前叶面喷施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的生长及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基本不受氨基酸的影响;而生菜对氨基酸反应敏感,混合氨基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明显促进生菜的生长。叶面喷施氨基酸明显增加2种蔬菜叶片及叶柄硝酸盐含量;外源氨基酸降低2种蔬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叶片全氮含量。不结球白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达65.82%-84.8l%,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减少;生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石阡苔茶群体品种鲜叶和成品茶的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石阡苔茶群体品种鲜叶中,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和Vc的含量高于福鼎大白茶鲜叶,其中B样点鲜叶中咖啡碱、可溶性糖、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均高于A、C样点,A样点Vc含量最高达1.13%;成品茶茶多酚含量低于福鼎大白茶,而咖啡碱、水浸出物、Vc含量明显高于福鼎大白茶。说明作为贵州地方又一群体品种,石阡苔茶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名优茶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云  李春华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121-1126
本文对不同茶树品种、不同鲜叶摊放程度、不同加工艺、不同名优茶形状对名优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鲜叶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高低可达1.5倍至20几倍;鲜叶适度摊放,能有效地提高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鲜叶摊放至含水量约70%时,其氨基酸含量最高,但摊放过度,其含量又会下降;与炒青和烘青工艺比较,半烘炒工艺的成茶中的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炒青工艺次之;不同形状对名茶氨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由相同原料加工成的扁形或毛峰形名茶其氨基酸含量较高,其次是卷曲形和针形名茶;在名茶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增加趋势,干茶氨基酸含量比鲜叶增加0.06%,这对名茶良好香味的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特有植物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营养器官的游离蒽醌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夏蜡梅各营养器官均含有游离蒽醌,但叶片的含量最高,枝、茎、根等器官的含量很低,叶片的含量是其它器官的4~11倍,其它器官之间差异不显著。(2)夏蜡梅叶、茎中游离蒽醌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夏蜡梅阴、阳坡植株相应营养器官之间游离蒽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4)夏蜡梅7个样地叶片的游离蒽醌含量在0.120 4%~0.243 5%之间,平均为0.183 8%,其中临安5样地含量较高,大雷山2样地较低,差异极显著。(5)通径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对夏蜡梅叶片游离蒽醌含量起正作用,土壤氮、C/N、土壤磷起负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黑角直缘跳甲1年发生1代,附着于盐肤木枝干上的越冬卵块于4月中,下旬孵化,幼虫群聚取食盐肤木幼嫩叶片,共3龄,末龄幼虫5月上,中旬老熟,转移至地面钻入表土层营造土室化蛹。  相似文献   

17.
施氮对毛竹笋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氮沉降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品质的影响,为竹笋品质改善和人体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人工喷氮模拟氮沉降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水平的氮沉降[0 kg·hm?2·a?1(对照)、30 kg·hm?2·a?1(低氮,N30)和60 kg·hm?2·a?1(高氮,N60)]对毛竹笋不同氨基酸、营养成分(维生素C、粗纤维、粗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  结果  氮沉降对毛竹笋营养品质和矿质元素影响显著,氮沉降显著增加了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P<0.05),高氮沉降显著提高了鲜味、苦味和芳香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P<0.05),而低氮沉降则相反;同时,氮沉降显著提高了毛竹笋中甜味氨基酸比例(P<0.05),显著降低了必需、鲜味、苦味和芳香类氨基酸比例(P<0.05);氮沉降显著降低了毛竹笋中维生素C质量分数(P<0.05),但却提高了粗纤维质量分数,对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影响不显著;氮沉降显著提高了硒、铁和钠(P<0.05)质量分数,显著降低了铜(P<0.05)质量分数,低氮沉降显著增加了锰、钙和镁(P<0.05)质量分数,而高氮沉降则相反。  结论  适度的氮沉降对毛竹笋营养成分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有利于竹笋品质的改善和人体保健。图2表2参41  相似文献   

18.
钾肥对黄花梨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十年生黄花梨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平钾肥对黄花梨叶片物质代谢、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株施K2SO40.27kg~0.81kg范围,黄花梨叶片钾含量、chl.a、chl.b,chl.总量和chl.a/chl.b比值,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丙二醛含量降低;黄花梨产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值分别提高23.9%~68.6%,5.1%~11.3%,8.1%~11.7%,4.9%~12.6%和4.8%~22.2%,总酸量约下降,硝酸盐含量降低0.8%~4.7%.以株施K2SO40.81kg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黄花梨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钾含量,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Vc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值,显著降低了叶片丙二醛.适宜增施钾肥能促进黄花梨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叶片氨基酸合成代谢网络变化。【方法】以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及其野生型L638-g为材料,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及实时定量PCR,检测并分析了幼苗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合成代谢中8个重要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 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幼苗叶片游离氨基酸总量低于野生型L638-g,被检测出的17种游离氨基酸中,有10种氨基酸含量低于野生型L638-g,而其他7种则高于野生型L638-g;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突变体L638-y与野生型L638-y叶片之间变化幅度不尽相同,其中差异显著的是甘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的变化最小。2) 氨基酸合成代谢中8个重要基因表达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仅谷氨酸族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谷氨酸合酶基因(GSR)的表达在L638-y中呈上调表达趋势,其余的7个基因,即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GOT)、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ASN)、Δ′-二氢吡咯-5-羧酸还原酶基因(P5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AAT)、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基因(PGDH)、ATP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ATP-PRT)均下调表达。3) 在突变体L638-y叶片氨基酸合成代谢途径中,8个重要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并不一致,表明氨基酸合成代谢受到了抑制。【结论】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幼苗叶片中氨基酸合成代谢和氮代谢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20.
硒素营养对水培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测定分析营养液加硒后水培生菜产品器官茎叶品质指标的变化,与未加硒的对照相比,加硒0.4mg·L^-1促进了水培生菜植株吸收N和P,但抑制了对K,Na,Ca,Mg,Fe,Mn,Cu,Zn的吸收;提高了茎叶中总糖、还原糖、叶绿素、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了亚硝酸盐和三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在奶油生菜和红叶生菜分别降低5.41%和8.28%,玻璃生菜提高了3.04%;蛋白氮水平前两者升高而后者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