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牡耳1号"为供试菌种,采用亚麻屑替代木屑作为基质栽培黑木耳的培养料,进行黑木耳栽培。试验设6个配方处理,亚麻屑替代量分别为0,15%,30%,45%,60%,78%。结果表明:利用亚麻屑部分替代阔叶木屑作为基质栽培黑木耳可行,采用麻屑替代阔叶木屑作为栽培基质,可促进黑木耳菌丝体生长速度,加快菌丝愈合,促进黑木耳原基形成,添加一定量的亚麻屑可提高黑木耳子实体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亚麻屑替代量在45%以下均适合栽培黑木耳,其中亚麻屑替代量为30%的配方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毛木耳是木耳属中的一个品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烹调食用,鲜嫩可口,可与黑木耳媲美。毛木耳最大的优点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人工栽培时对某些竞争性杂菌有拮抗现象,这是黑木耳所不及的。栽培原料,除传统的段木外,还能广泛利用木屑、树枝叶屑、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红麻杆代料栽培香菇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麻杆粉代替木屑栽培香菇是完全可行的,但出菇后期营养不足、容易散袋,导致出菇期短,产量低.改善培养的营养成份,增强料袋的紧实度,提高保水性能,可使菌丝生长快,香菇产量高,花菇率高.培养料中木屑含量在20%左右时,香菇产量最高,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4.
麻杆粉代料栽培香菇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红麻杆代料栽培香菇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麻杆粉代替木屑栽培香菇是完全可行的,但出菇后期营养不足、容易散袋,导致出菇期短,产量低。改善培养的营养成份,增强料袋的紧实度,提高保水性能,可使菌丝生长快,香菇产量高,花菇率高。培养料中木屑含量在20%左右时,香菇产量最高,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5.
眉茶是我国出口绿茶的主要茶类之一,以条索纤细似眉而得名。眉茶精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无法拼配利用的副产物(以茶梗为主),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副产物是提高眉茶生产附加值的关键问题之一。以皖南主要栽培黑木耳品种黑3为材料,利用菌丝生长速率、生物利用率、平均产量以及营养成分等评价指标,开展眉茶加工副产物部分取代木屑栽培黑木耳的研究。结果表明,眉茶加工副产物含量为40%的培养基质中黑木耳产量与对照相当,为每棒59.57 g;而其蛋白质、多糖及黄酮含量均高于对照,分别提高了6.29%、12.95%和74.17%,确定眉茶副产物含量为40%的培养基质为栽培黑木耳的最佳培养基质。本研究为眉茶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高附加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简要地阐述了谷秆两用稻东南201水稻的由来、产量状况、米质标准;比较了各秆两用稻与普通稻在饲养奶牛、养鱼等饲养业上的优势;指出了谷秆两用稻的稻草粉可以取代麸皮栽培黑木耳、毛木耳及真姬菇;总结了东南201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简要地阐述了谷秆两用稻东南201水稻的由来、产量状况、米质标准;比较了谷秆两用稻与普通稻在饲养奶牛、养鱼等饲养业上的优势;指出了谷秆两用稻的稻草粉可以取代麸皮栽培黑木耳、毛木耳及真姬菇;总结了东南201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2011~2015年连续4年开展的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与示范结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料发酵结束后加入豆粕栽培白背毛木耳,会导致污染率急剧增加,添加6%豆粕的菌包废包率高达32.5%;在常规栽培料建堆时,将豆粕与麸皮、轻质碳酸钙等辅料一起加入到木屑中进行充分发酵,可以显著提高木耳产量和品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相对常规料栽培白背毛木耳,添加豆粕的栽培料发酵时间和翻堆次数需要适当增加,必须确保培养料发酵充分,否则容易出现培养料氨味过重,以致菌丝不吃料或吃料困难,影响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低酚棉柴与棉子壳培养高档食用菌,是高青县低酚棉综合利用的一个子项目。从1984年起,该县就组织科技人员试验,经过4年多的实践,棉柴屑栽培香菇和棉子壳栽培金耳已经成功,目前产品已投入市场。当前国内外栽培香菇多以原木或木屑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亚麻屑栽培灰树花的可行性,采用亚麻屑替代部分木屑作为基质栽培灰树花。根据木屑和亚麻屑不同比例设置6个配方,其中亚麻屑的添加量0%~78%。通过比较不同配方下的菌丝形态和出菇期间的子实体农艺性状,获得最佳亚麻屑添加量。结果表明:亚麻屑的最适添加量为15%~30%,此时灰树花的产量和品质与对照组相当。在该条件下,利用亚麻屑栽培灰树花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培育适应中、高海拔,出菇季节广、产量高的香菇新菌株。[方法]采集贵州野生马桑香菇部分分布区域健壮子实体为育种亲本,依据《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经系统选育,获得味道鲜美、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马桑香菇优良品种。[结果]该菌株菌丝在5~28℃均能生长,子实体适宜温度15~22℃。菌丝萌发,形成原基能力强。除7—8月外,其余时间均可生长。平均产量90000 kg/hm2,生物学转化率80%。采用马桑木屑+麸皮+过磷酸钙+蔗糖配方栽培。[结论]驯化后的马桑香菇在不同海拔地区试验产量稳定,没有出现突变现象和性状分化情况,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巨尾桉木屑配方对7种毛木耳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巨尾桉木屑栽培基质中,与对照菌株‘漳耳43-28’相比,新菌株43012和杂10菌丝长势好,污染率低,产量高,营养品质好,可以在福建等地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3.
茶树是采叶作物,在过去茶树栽培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人们注意到的主要是农业技术对茶树生长发育、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而对茶籽的形成和茶籽产量的关系却研究得不多。近年来,随着茶籽综合利用研究工作的发展和技术的推广,人们才开始逐步地注意到茶树栽培技术对茶树开花结实及茶籽产量的影响。现就茶树栽培中的施肥技术对茶籽产量的影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建麟 《福建热作科技》2006,31(4):I0009-I0010
白背毛木耳属于中温喜湿性菌类,以风味独特,质地脆滑,富含多糖和食用纤维等特点,被人们称为黑色保健食品,在市场中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其栽培管理粗放,原料来源广(杂木屑、甘蔗渣、农作物秸秆、野草等均可利用)、产量高、适合于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现将无公害白背毛木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超微茶粉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寿珍 《中国茶叶》2007,29(6):12-14
超微茶粉在我国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是用茶树鲜叶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食用的超细颗粒的茶叶新型产品,颗粒300目。超微茶粉可作为速冲饮料直接饮用,也可用于茶道和加工各种茶叶食品,如茶冰淇淋、茶糖果、茶月饼、茶汤圆、茶豆腐、茶面包以及其他茶制食品。目前,超微茶粉主要有超微绿茶粉和超微红茶粉两种。  相似文献   

16.
普洱地区白参菌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进白参菌母种的培养基配方、原种的培养基配方、栽培料配方筛选和栽培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麸皮综合培养基可作为白参菌的最佳母种培养基;在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香菇菌糠和咖啡壳以及菜园土来进行白参菌的栽培是可行的;在参试的三种出菇方式中,以脱袋菌筒直接覆土栽培出菇效果最好,生物学转化率可达90.8%。  相似文献   

17.
超微茶粉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一种令人喜爱的健康饮料,将茶叶作为一种食品资源的利用更是引起人们广泛兴趣,添加茶汁的冰淇淋、面包、蛋糕、月饼已相继开发,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茶叶,产生了超微茶粉并开始了在食品加工中的利用研究,然而添加茶粉的食品至今在市场上仍难觅其踪,我们想除了促销宣传因素外,茶粉利用的本身尚有很多问题,本文将试加探讨。1 超微茶粉的物性为了适应茶叶加工的需要对传统茶叶的物性如电特性、磁特性、光特性、形状、粒度等有过系统研究,而现在对超微茶粉的物性研究却几乎没有人涉及,这样茶粉在食品中的利用就有很大的盲目性,根本不知道哪…  相似文献   

18.
猪肚菇新种中柄侧耳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福建省莆田市天然林内的猪肚菇新种中柄侧耳进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驯化栽培结果表明,中柄侧耳适宜的栽培配方为木屑20%、玉米芯60%、麸皮16%,石灰2%、CaCO3 2%。将木屑和玉米芯预湿建堆4 d后加入2%石灰翻堆一次,7 d后加入2% CaCO3和16%的麸皮再翻堆一次,栽培效果较为理想,生物学效率可达70.7%,春秋两季皆可栽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不同秸秆栽培料对黑木耳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含有玉米秸秆、豆秸秸秆、木屑、稻草等3种替代料栽培的黑木耳营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黑木耳菌株在不同基质栽培中的优劣排序是X1>X3>X5>X7>X2>X4>X6,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677 5、0.650 5、0.628 2、0.612 3、0.566 8、0.553 1、0.519 9;与常规配方1相比,替代料配方3和配方5更适合用于黑木耳栽培。[结论]为食用菌替代料栽培研究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20.
将去皮后的新鲜苎麻骨晒干,加工成0.2-0.3cm大小的颗粒,通过不同用量添加到杂木屑、棉子壳中栽培金针菇,试验结果表明①当用量不超过50%时,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良好,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杂菌污染率低,且子实体生长发育良好,产量较高;②以30%麻骨粉与杂木屑或棉子壳混合,比单纯用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的效果要好,生物转化率提高约10%左右,麻骨粉可以代替部分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麻骨粉30%为栽培食用菌的最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